人性本善本恶是伪命题——《先秦儒家哲学》读书笔记(5)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儒家的人性理论是重要且争论不休的话题。自宋明以来,到现代的中国学者,大多数都主张人性本善,以至于儿童启蒙的教材《三字经》,第一句就是朱熹的想法“人之初,性本善”,第二句才是孔子的话“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孟子认为“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他又以舜为例子进一步进行了说明。

孟子用“几希”来形容人跟禽兽的差别,只有很少一点点,一般人丢弃了它,君子保存了它。这便是君子与普通人的区别。

在孟子心目中,舜是最典型的君子。他了解事物的常态,明辨人伦的道理,顺着仁义的要求去行动,而不是刻意要去实践仁与义。

舜不是生下来就是善的,而是比一般人更真诚而敏感。

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圣人之所以称为圣人,是因为他们先得到了我们的心所共同欣赏的“理义”。“理”是指合理性,无论是道理、真理还是理想,都不能脱离人心的理解能力。这是就“知”方面说的。其次,“义”则是就“行”方面说的,所以译为义行。

道理与义行,确实让人的心思深感愉悦。所以“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非常明确,说明我的心里面没有理义,它只是在自然的状态下、在我们真诚的时候,就会喜欢理义。

孟子说人有“本心”。“本心”是心的本来状态,是一种充满敏锐感应的能力,就是随时要求人主动行善的力量。孟子提醒我们不要“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就是现代人常说的“莫忘初衷”,不要忘记最初的心意。

儒家不是宗教,儒家是哲学,哲学需要透过理性对人生经验,做完整与根本的反省,归纳之后得到某种洞见。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儒家思想的可贵之处,是告诉我们“真诚”二字,人如果不真诚,做再多好事只是一种手段、工具、利用,只是为了达到别的目的。

儒家思想是“动力论”,谈论人性是用动力的方式来表示,人性是一种力量的状态,只看你真不真诚。真诚能让你发挥不忍人之心,自然就可以“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键在于“推”,将不忍人之心推广出去。

朱熹错解孟子

孟子说的“四种开端”,也是研究儒家最大的争议之一。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仁、义、礼、智是“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善端”,如同人有四肢。每一个人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的四端,发出去才可以实现“仁、义、礼、智”四种善。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知道礼。礼是生活规范,唯有经过学习礼仪、礼节、礼貌,才会有礼的行为。

但是朱熹如何理解这段话呢?他说,人性有“仁、义、礼、智”,亦即人性本来就有“仁、义、礼、智”(善),表现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他的说法完全把孟子的意思颠倒了!学习文本的立场,是一定要尊重原典、尊重作者。

人性向善

我主张人性向善,是指人只要真诚,就有力量由内而发,要求自己行善,否则心里不安、不忍。

只要真诚,即使不认识半个字,也可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认识半个字,就必须像舜一样真诚,看到善的行为、听到善的言论,内心真诚,马上产生向往之心,内心的喜悦“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立刻努力实践。人的心既然喜欢理、义,怎么不去实践呢?当然可以做到!因为人心有四个善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

孟子日:“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 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人性向善”就是从这里得出来的。孟子从水在自然的状态一定向下流,比喻“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那么,下是水的“向”?还是水的“性”?当然是水的“向”,水的“性”是二氢化氧( H20)。孟子用水向下流,比喻人向善走。所以,把孟子的意思说成人性本善的,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人性本善、本恶的问题是伪命题

不能说人性本善或本恶,这种说法属于本质论,犯了自然主义者的谬误。人只有两个选择:向善或向恶。那么,善、恶是在外面吗?善恶是对人的行为之评价,并没有内外之分,只有肯定本质论的人才有这种疑惑,所以这个问题不能成立。

“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所以人跟人相处才有善恶的问题。鲁宾孙一个人漂流到荒岛上,只有生死问题,没有善恶的问题,他只是许多动物之一。真诚是个出发点,为善则心安,为恶则心不安,由此实践了善,才可以带来真正的快乐。

孟子提到“善、不善”,都会加上“为”字,为善、为不善,明白表示“善”是行为的层次,但发动的力量是由内而发的。

做善事不是别人叫我做的,是我真诚之后,这个自我要求的力量由内而发,这就是“人性向善”。

为什么宋明理学讲“人性本善”?

学习儒家,要先搁置宋明学者对儒家的说法。他们有时代背景的因素,不要让他们妨碍我们接触真正的孔孟。

他们为什么讲“人性本善”呢?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对抗佛教、道教。佛教说性是空的,《金刚经》反复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没有说法就是说法,说法就是没有说法,目的是破除执着,因为性是空的。

儒家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却又无法接受“性空”。因为那样人生就变成幻影,如露亦如电。宋明学者便引述孟子的“性善”,以为人性是善的、人性本善,一路发展至今,就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很少有人摆脱得了这个圈圈。


人性本善本恶是伪命题——《先秦儒家哲学》读书笔记(5)视频

相关评论:
  • 17081505473人性本恶是谁提出来的?
    薄邹世答:荀子首次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这一观点与孟子的“人性本善”相对立,为我国哲学思想史上的重要辩论奠定了基础。荀子对人性进行了定义,认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是未经后天学习与教化的原始状态。他进一步将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归结为后天教化的结果,即“伪”。荀子明确指出,人性中的“恶”...

  • 17081505473“人之初性本善”与“人之初性本恶”分别是谁的观点?
    薄邹世答: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释义: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性本善是一个字词。出自《水信无分于东西》中孔子的言论,承认有人性,但未说人性是什么。由作者孟子所著。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

  • 17081505473“人之初,性本恶。”是谁的思想。
    薄邹世答:“人之初,性本恶”是战国时期荀子的观点,出自于《荀子·性恶》。《荀子·性恶》中的原句: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白话译文:现在的人,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

  • 17081505473人性本恶还是善
    薄邹世答:往好了想是善 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前提都是错误的。因为两者都把自然性看成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的根本属性应是社会性,只有社会性才能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谈人性不能离开社会实践而抽象地认为人性本恶或本善。几千年来人们都是在错误前提下(即认为人的根本属性是自然性...

  • 17081505473为什么说“人性本恶”?
    薄邹世答:人的天性中,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去恶扬善,就是修行。这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问题,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究竟哪一个的主张较对?大致上,后人喜欢靠在孟子的一边,因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因此,也可以说佛教是主张人性...

  • 17081505473人之初,性本恶谁说的
    薄邹世答:“人之初,性本恶”是战国时期荀子的观点,出自于《荀子·性恶》。《荀子·性恶》中的原句: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白话译文:现在的人,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

  • 17081505473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善”,你是赞同“性恶论”还是...
    薄邹世答: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孟子荀子殊途同归 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对人性问题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孟子主张人性善,是性善论的典型代表;荀子主张人性恶,是性恶论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人性思想虽然是对立的,但其目的取向却是一致的,即都主张加强后天的道德教育,以不断完善人自身。孟子...

  • 17081505473荀子说,人性本恶 孟子说,人性本善
    薄邹世答:荀子认为,人天生具有好色、疾恶及好利的恶性,这些恶性导致人类互相残杀,争夺利益。因此,人性天生是恶的,只有经过后天的学习和教化,才能让人学会礼仪谦让,进而引导人性向善。荀子认为人性天生具有恶习,而善性是经过后天教化而产生的结果。(二)以行为类比人性本恶 荀子指出人的性情并不是后天培养的...

  • 17081505473到底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呢?
    薄邹世答:人性本善。在生活中,有时会做好事,有时也会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当做了好的事情,帮助了别人,回馈了社会,心情就会很舒畅,很坦然。很宁静,从心底有一种快乐的感觉。当做了不好的事情,也就是所谓的恶事,心情就会惴惴不安,心烦意乱,这才有了做贼心虚的说法。从这些感觉来判断,做好事的感觉...

  • 17081505473人性本善人性本恶论据
    薄邹世答: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善良行为,而一个恶劣的社会环境则会促进人的恶行。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促进人的善良行为。综上所述,人性本善人性本恶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并尝试创造一个...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