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啥鼓?苗族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谁知道苗族放鼓?~

湘西三怪即赶尸、放鼓和落花洞女。
放鼓,这个“鼓”不是指敲鼓的那种鼓,其实是一种诬术,据导游讲,每个寨子里都有一位鼓婆,当她眼发红的时候即是要放“鼓”的时候了,但谁也不知道她会把“鼓”藏到哪里。导游是一位苗家姑娘,她说从小奶奶就告诉她,寨子里谁是鼓婆,千万不要随便吃她的东西,没准,这“鼓”就在食物里呢!鼓婆也有禁忌,那就是她藏鼓的地方,别人是不能知道更不能动的,否则她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自古以来,苗族鼓舞的表演即蕴涵了苗族人民的虔诚信仰和勇于创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保护和开发湘西苗族鼓舞对研究如墨戎苗寨这类苗族的历史、战争、宗教、迁移、生产、爱情、民俗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似乎不像苗鼓啊,类似于腰鼓的一种,而且看这做工似乎不咋地啊。
下面我将各少数民族的鼓做个分类,你看看你那个鼓的材质和式样符合那个吧。
在民族乐团里,最常见的鼓有中国大鼓、排鼓、定音鼓等。这些都是大家较为熟悉的,就不多介绍了。在戏曲乐队中,板鼓是起到极为重要的指挥作用的。“板鼓”,又名单皮鼓,在公元六、七世纪的唐代清乐中已经使用,以革和木做成圆形,在厚实的鼓面上蒙上厚猪皮,发音的鼓眼直径有五、六公分,以两根藤或竹制的鼓键敲击鼓眼,也就是鼓心,演奏时将鼓身悬于木制三角架上,板鼓的声音坚实清脆,常用于民间戏乐合奏和戏曲伴奏,是戏曲乐队的核心乐器。与板鼓相似的一种也用于戏曲清唱或戏曲乐队的鼓叫“点鼓”,又名“怀鼓”。厚木边,中间高,四边渐低,两面蒙牛皮。鼓槌也用竹制或红木制,叫签子。演奏时,鼓框的一边直立在右膝上,鼓面朝前,右手腕压住上方,同时右手用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执槌敲击。大多每拍敲一下,起节拍作用。

在傣族,“象脚鼓”是傣家人最常用的打击乐器之一。“象脚鼓”鼓身细长,鼓面一度曾用蟒皮,现已改用羊皮制作。鼓身用较轻木材,一段完整的圆木挖空树心而成。鼓身涂上鲜艳的彩色,并用孔雀翎毛装饰,非常美丽。明朝人钱古训写的《百夷传》一书说:傣族“以羊皮为三、五长鼓,以手拍之”。这里说的“三、五长鼓”正是指的象脚鼓,“三、五”是指其长度有三尺至五尺的意思。可见在明代以前,傣族就已有了“象脚鼓”了。演奏“象脚鼓”时,将鼓背带挂于左肩上,使鼓身斜置于左侧胯部,鼓面朝前稍高,鼓底朝后偏低(也可将鼓直立于地上),左手扶住鼓边,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和右手配合交替敲击鼓面。其演奏手法丰富,有正拍、闷拍、指拍(即用单个手指)、掌拍和拳击(半握拳)等,右手多击重拍,在演奏高潮或情绪热烈时,更是手脚并用。有趣的是,傣家鼓手演奏时,有的还在鼓面中心糊上一层糯米饭或粘上一个小饭团,用饭团的大小、厚薄来调节音色和音高。“象脚鼓”因大小不同而发音各异,大鼓音色雄壮,厚实,中号鼓激越,昂扬,小号鼓清脆,明亮。“象脚鼓”常与“芒锣”“傣镲”组合在一起,为傣族民间舞蹈伴奏。人们所熟知的“孔雀舞”中就有“象脚鼓”动人的声音。在傣族还有一种常见的鼓“傣族大鼓”。怒江下游保山傣族地区称之为“光弄”。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称之为“光边”。另有“两面鼓”、“双筒皮鼓”之称。早在五百多年前,傣族民间就有这种大鼓了,几百年来,大鼓在傣乡盛传不衰。如今,它是傣族民间舞蹈“嘎光弄”离不开的伴奏乐器。“光弄”为大鼓,“嘎”是舞蹈之意,即大鼓舞。傣族大鼓用当地生长的梧桐树、芒果树或椿树掏空制成,鼓身长80厘米左右,外形与水缸相似,两端一头大,一头小,两面都蒙以牛皮、鹿皮或其它兽皮。大的一端鼓面直径约50厘米,小的一端直径约为25厘米左右。两面的鼓皮用牛皮条勒紧,并可调节其松紧。鼓的内部结构特殊,掏成中间可以互通的两个鼓腔,故能产生良好的音响共鸣效果,有着较长的余音,鼓身一侧还开有一个直径3厘米的圆孔。当鼓皮受潮松塌时,便可由此灌酒而入,润湿鼓皮,待酒挥发后,鼓皮就会自然绷紧。演奏大鼓时,傣家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将鼓两端拴系背带,跨于左肩上,左手掌拍击小的一端鼓面,发出较高的音,右手执一粗大木制鼓棰,敲击大的一端鼓面,发出较低的音。也可将大鼓横置于特制的鼓架上敲击。演奏者边敲边舞,音响宏亮,撼人心魄。由于鼓的两端所发音高不同,再加之节奏的多变,鼓声时重时轻,音色丰富多彩。“朝鲜长鼓”是我国朝鲜族广泛使用的打击乐器它起源于印度细腰鼓,又名“杖鼓”。历史上曾流行于中原地区。公元4世纪时,印度细腰鼓通过丝绸之路入我国中原地区,而后又东传至朝鲜。其历史悠久,构造独特,音色柔和,常用于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在隋唐时期,中原称长鼓为“都县鼓”、“毛员鼓”和“腰鼓”,当时虽未有长鼓之名,但实际已用于天竺、龟兹、西凉、疏勒、高昌和高丽诸乐中。宋代长鼓以“杖鼓”之名载入史册。到了元代,《元史·之器》对杖鼓的记载更为详尽。近百余年来,杖鼓在我国中原逐渐销声匿迹,而在朝鲜人民中广为流传,改名为“朝鲜族长鼓”。长鼓的鼓身为圆筒形,长70厘左右,由一块木料(或多块木料拼合)车旋而成,两端粗空空,中间细实,形成两个共鸣腔。两端鼓面直径大小不一,蒙上去的鼓皮厚薄也有区别,一般多用羊皮、马皮、牛皮或驴皮,并用绳索绷紧以调节鼓皮的紧张度,因而每个长鼓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音色,粗的一端发音柔和深沉,细的一端则清脆明亮,还能根据演奏的需要来定音。演奏长鼓时,右手执细竹条敲击,左手拍打。有两种演奏形式:一种是将较小的长鼓横挂于胸前边舞边奏,如朝鲜族著名的《长鼓舞》,它既是舞蹈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另一种是将稍大的大鼓置于木架上,摆在演奏者面前作为乐器演奏,为声乐伴奏(如伽耶琴弹唱)或参加器乐合奏,常用来表现轻快、欢乐的情绪。长鼓在熟练的演奏者敲击下,两个不同的音响参差交错,两种不同的声音忽隐忽现,时轻时重,抑扬顿挫,音色分外清丽鲜明。它以独特而丰富的音乐语言,表现出复杂而细腻的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的朝鲜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

在瑶族,也有一种叫长鼓的打击乐器“瑶族长鼓”于宋代已流传,多以燕脂木制作,工艺精细,也是用于舞蹈伴奏。早在12世纪的宋代,瑶族人民制作长鼓。但不相送,不出售,并且寨寨都有。古时称其为“铙鼓”或“铳鼓”。明清两代仍以铙鼓为名,至今有的瑶寨还将长鼓叫作“铙鼓”。“瑶族长鼓”制作精细,外形美观。它不仅是一件民间乐器,还是一种古朴、精美的工艺品。长鼓多以燕脂木制作,鼓身呈长筒形,长82厘米左右,系用一整块木料车旋而成,中间鼓腰较细而实,两端稍粗而空,蒙以羊皮或山兔皮。通体彩绘着云头、日月、龙凤、花草或鸟兽等图饰。油漆色调鲜明,极富民族风格,有的还在鼓的两端和腰间系着8个小铜铃。在瑶族的民间舞蹈中,《长鼓舞》是最著名的。舞蹈者将鼓斜挂在腰侧,双手拍击,或左手执鼓中部,用右手拍击,边击边舞,长鼓既是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在瑶族村寨中,每年逢10月16日这天,人们便会如醉如痴地跳起长鼓舞。

在广西壮族地区,也有一种和“朝鲜长鼓”、“瑶族长鼓”外形相似的细腰鼓,叫作“蜂鼓”。因鼓身形似蜂腰而得名。又以横置胸前演奏而有“横鼓”之称。其演奏方法和式样与“朝鲜长鼓”相似,两者同出一源。蜂鼓在古代被叫作“仗鼓”、“拍鼓”、“正鼓”。在北魏流行一时,因而又有“魏鼓”之称。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其鼓身多为陶制、木制两种。两端鼓面一端呈圆球状,一端喇叭状。蒙以牛皮或羊皮。演奏蜂鼓时,将鼓横于胸前拍击,圆球状的一面发出“哒哒”的高音,喇叭状的一端鼓面则发出“咚咚”的低音。陶制的蜂鼓音色清晰、明亮;木制的蜂鼓音色柔和动听。演奏手法既可用双手拍鼓,也可右手执竹制圆头鼓槌敲击,用左手拍打。壮族人民逢年过节、婚丧之事、祈祷丰收等都要击鼓舞唱。此外,蜂鼓在瑶族、毛难族民间也很流行。

在壮族、仡佬族还有一种叫“八音鼓”的民间乐器。因其在民间器乐合奏“八音”中使用而得名。流行于桂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和黔桂交界的仡佬山寨。壮族的“八音鼓”的外形呈扁圆形。鼓面直径为26厘米左右,高11厘米左右。鼓框用木制。两面蒙以牛、羊皮。鼓皮周边用竹钉固定。在鼓内的一侧缀有一个小铁环,环上系有红色或彩色布条。演奏时,左手持铁环和布条,右手执小木棰敲击鼓面。演奏方法有单击和滚奏等。在民间器乐合奏“隆林八音”中,每个乐队都要使用一面八音鼓。

仡佬族的八音鼓,又叫“八仙鼓”。因为仡佬族的八音乐队又名八仙。“八音鼓”在仡佬族是一种带柄的小手鼓。鼓身扁圆形,有大小不同规格,鼓面直径13-25厘米,鼓高5-10厘米。四面蒙牛皮或羊皮。演奏时,左手持鼓柄,右手执小木棰敲击。在乐队中起稳固节奏的作用。

在壮族,“边鼓”的使用也很广泛。在壮族铜鼓乐(常由4面大小不同,音色各异的铜鼓交替演奏)合奏中,边鼓是主要衬托乐器,常用铜鼓乐合奏和道公歌舞伴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巴马一带。边鼓鼓形扁圆而小,鼓框用竹或木制成,单面蒙皮革,鼓面直径24-26厘米,鼓框高4-5厘米,在鼓框的边缘钉有彩穗为饰。流行于武鸣一带的边鼓较小,鼓面直径最大只有24厘米,蒙牛皮或蛇皮。演奏时,左手持鼓框,右手拍击或执小木棍敲击。流行于巴马一带的边鼓稍大,鼓面直径26厘米左右,蒙牛皮、猪皮或蛇皮。演奏时,用双手拇指和掌心托持鼓框两侧,其余手指同时或交替弹击鼓面,音响脆亮,其演奏手法和新疆的手鼓极为相似。

“藏族神鼓”又名“喇叭鼓”。藏族喇叭寺院中所用的宗教乐器。神鼓的鼓框木制圆形,两面蒙以羊皮,鼓面直径约为40厘米,鼓框厚21厘米左右。鼓身多饰有各种彩绘花纹,下端连接着木制长柄,通高约120厘米。使用弯曲的鼓棰敲击。演奏时,演奏者席地而坐,左手扶置长柄,使鼓身直立,右手执鼓棰敲击。在仪仗乐队中行进演奏时,由一人将鼓扛于肩上,另一个紧随身后持棰敲击。“藏族神鼓”现已用于歌舞表演,可系绸带斜挎于胸前演奏,它也是藏戏伴奏的一件重要乐器。

“竹鼓”是佤族的民间乐器,广泛流传于阿佤山区。在沧源等地的佤族山寨,几乎家家都有竹鼓,供儿童敲击娱乐。原来的竹鼓是用大龙竹做成的竹质体鸣乐器,后经沧源县文工队改革,现已成为了膜鸣乐器。竹鼓是一根长约一米的粗竹(大约有3节)制作,用上面的一节做鼓腔,去掉最上端竹节,蒙以牛皮或羊皮,鼓腔以下的一节竹筒挖成空条状,中间用竹篾片绑扎成蜂腰形鼓架,并将最下面的一节制出三条腿。外形美观大方,富有地方特色。演奏时既可将竹鼓立于地上,双手持短木棰敲击鼓面,也可以用左手将竹鼓抱在腰间,右手执棰演奏。竹鼓无固定音高,发音高亢清脆,常用于民间舞蹈伴奏。在佤族的《竹鼓舞》中,男女青年边奏边舞,它同其它很多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器一样,既是伴奏的乐器,又是舞者的道具。

说完“竹鼓”,我们再来看看“木鼓”吧。“木鼓”是佤族、高山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民广为使用的乐器,其历史久远,形象古朴,发音低沉。1700多年前,已在我国的台湾省流行。木鼓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在佤族,除逢年过节,宗教活动或盛大集会时演奏外,还常作为传递信号的工具,传达战争或火灾等消息。此外,当猎人们出猎归寨时,人们也击木鼓欢迎。小型木鼓现已用于伴奏佤族《木鼓舞》和《佤族木鼓舞》。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深受人们的赞赏。贵州的苗族和台湾的高山族,也流传着木鼓。它们的形式和佤族木鼓相似。木鼓是由一整段原木制成,多以红毛树或椿树的树干下部为材。传统的木鼓长1.5-2米,直径40-60厘米,在原木中间挖一狭长空隙,向中间掏空而成共鸣腔,内部的构造与南梆子有些惟肖。成对的傣族木鼓,虽外形和构造相同,但取材、大小和音响有别。稍大的母鼓,多用一种叫马老鹰的树制作,长1.8米,直径66厘米,发音较低而沉重,略小的公鼓,常用红毛树制作,长1.5米,直径62厘米,发音较高而明亮。近年来,经音乐工作者的改革,出现了长1.25厘米,直径25厘米的小型木鼓,在原木中间挖一条两头宽、中间窄的直槽,槽里的两头留有对称的称为“鼓舌”的木墙,鼓舌的周围掏成两头浅、中间深的鼓腹。因鼓舌厚度和鼓腹深浅的有别,敲击木鼓的不同部位,便能发出不同的音响。木鼓敲击时要置于两块木板上,使其离开地面有利于共鸣。敲击木鼓的鼓棰很特别,棰长40-43厘米,两头粗,中间细,形状象哑铃。敲击时,演奏者两手各执一棰中部,一边跳舞,一边向鼓身两侧杵击,发出“咚咚”声,可传数里之外。有时演奏者右手持一鼓棰,左手则持一竹片,两手配合敲击木鼓的中部,发出“咚咚”与“啪啪”的音响,时而统一,时而交错,节奏丰富多彩。木鼓还可由2人或4人合奏。听觉和视觉效果更为精彩。

“太平鼓”又称“单鼓”,唐代已有,称为“猎鼓”。原为满族的打击乐器,用于祭祀、祈福的歌舞表演。以后用于民间欢庆新春佳节娱乐活动。旧历除夕、灯节时,人们都击太平鼓并演唱、舞蹈,成为一种叫做“太平鼓”的歌舞形式,以求“太平”之意。清代以来“太平鼓”曾在东北、华北广大地区流传。“太平鼓”外形与团扇相似,是在一个圆形铁圈里蒙以驴皮、马皮或羊皮而成。截面直径30-40厘米,皮面光素或绘有花纹图案,铁圈四周系有数个绒球为饰,鼓柄下端缀有数枚小铁环或数对小铜钹。演奏时,左手持鼓柄。右手执一藤条鼓鞭敲击鼓面、鼓心或鼓边,并同时震动铁环或铜钹作响。鼓柄端和藤条上均系有红缨穗。太平鼓多配舞蹈动作敲击,边敲边舞。表演形式有单人打、双人打和集体打等多种。太平鼓既是乐器也是一种道具。这里顺便提一下,蒙古族有一种打击乐器叫“环鼓”,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与太平鼓非常相似。也是以铁条围成圆形带柄鼓框,直径约为35厘米,单面蒙羊皮,鼓柄下端呈环勾状,并套有许多小铁环。过去为巫师跳神所用,现已用于民间歌舞。

“铃鼓”是我们很熟悉也经常使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它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民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制,单面蒙皮,用于歌舞和器乐合奏。维吾尔语称之为“纳格曼达卜”(意为“歌唱用的手鼓”),朝鲜语称之为“平高”。铃鼓有着扁圆形的木制鼓框,单面蒙以羊皮、马皮或驴皮。皮面周围用铁钉绷紧,鼓框上开有扁圆形的小长孔,孔中有一小铁轴,装有5-7对铜制或铁制小钹,另有一不装小钹的圆孔作为手握部件。铃鼓有大、中、小三种规格,鼓框高4-4.7厘米,厚1.2-1.3厘米,鼓面直径20-25厘米。塔吉克族的铃鼓,形制独特,多用旧筛子边框制作。还蒙以狼皮或牛皮,框内装了对小铁钹,发音低沉浑厚。演奏铃鼓时,多用一手执鼓,另一手以手指和手掌击奏,同时摇动鼓身,可使小钹发出金属碰撞声。现在我们民乐合奏中所用的铃鼓经过改革,将单面蒙的兽皮换成了人工合成的尼龙皮膜,或干脆将鼓皮去除,只剩鼓圈。我们又叫作铃圈。

“羌族手鼓”。羌族的民间乐器。年代古老,又称“羊皮鼓”或“铃鼓”。羌语称“日木”。现流行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及黑水、汶川、理县、松潘等羌族地区。其为术制鼓框,单面蒙羊皮,鼓框高约11厘米,鼓面直径30-40厘米,鼓框内置有横梁。鼓身连在一个呈弓形的木把上,木把上端雕饰以羊头,下端拴系双丝彩穗。鼓棰用藤条或杉木制作。羌语称为“尔握特”,呈勾形,长约58厘米,棰头缠以绸布,棰柄饰以彩穗。改革后的羌族手鼓,单面蒙以双层羊皮,鼓框外表彩绘条形纹饰,鼓框周围装饰丝质彩穗。羌族手鼓旧时用于祭祀等活动,为端松(即巫师)跳神时所用,巫师手持此鼓跳巫舞,又称“皮鼓舞”或“跳经”,羌语称“莫尔达沙”。现在经过改革和美化的羌族手鼓已用于歌舞表演。如《跳锅庄》、《铃鼓舞》等羌族民间舞蹈。演奏时,左手握弓形木把持鼓,右手持鼓棰敲击鼓心,发音低沉,击鼓边时则发音脆亮。演奏技巧有单击鼓面、鼓边和混合击三种。适于表现羌族人民粗犷豪放的民族风格。

最后,再向大家介绍一种名叫“抓鼓”的很有特色的打击乐器。它是赫哲族的民间乐器。是赫哲族人跳宗教祭祀舞“萨满”时所用的伴奏乐器。流行于黑龙江省同江县街津口、八岔和饶河县四排等赫哲族人民居住地区以及东北的达斡尔、鄂伦春等地区。抓鼓鼓框高5厘米,采用桦木板条弯成鸭蛋形。单面蒙以兽皮,鼓面大小各不相同,一般直径为60厘米左右。鼓框以交叉成十字形或米字形的皮条绷紧,有的鼓还将皮条控系在一个位于鼓背中心的圆形铁环上,鼓框一侧置有一条彩穗为饰。演奏时左手抓提鼓中心的皮条或铁环,右手执木棰敲击。鼓棰可分别敲击在鼓皮中心、边沿或鼓框上,也可用手撞击鼓皮背面,以获得不同的音响效果。

些人家都是的是的

腰鼓?


这是啥鼓?苗族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9443471269苗族是少数民族,苗族的传统乐器有哪些?
    蓝政毅答:苗族传统乐器有哪些管乐器:芦笙、芒管、夜潇、潇姐、长笛、唢呐等。弦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古勺、月琴等。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古代乐器之一,是民族节日必备的乐器。芦笙是苗族传统的芦管乐器,广泛流传于苗族地区。芦笙是苗族文化的象征,在表演和演奏中...

  • 19443471269苗族的传统乐器是什么?
    蓝政毅答: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据文献记载,芦笙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在唐代,宫廷就有了芦笙的演奏。当时芦笙被称为"瓢笙"。族传统的簧管乐器的意义:中国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

  • 19443471269布依神鼓地址在哪里?
    蓝政毅答:布依神鼓的地址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好花红乡村旅游区。布依神鼓,作为布依族文化的重要象征,是这一地区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体现。这个神秘的乐器,不仅是布依族音乐的核心,更承载着布依族人民的精神信仰和民族情感。在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和庆典中,神鼓的敲击声能够唤起族人的集体记忆,...

  • 19443471269反排木鼓舞》是苗族哪个地区的代表性舞蹈?
    蓝政毅答:反排村的万政文掌握了木鼓舞的所有鼓点和舞步,他是《反排苗族木鼓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每到农闲,万政文就会叫上自己的徒弟,找一个空地练习木鼓舞。万政文总是要求徒弟们将鼓点节奏烂熟于心。他说,跳木鼓舞,对鼓点的领悟很关键。鼓棒敲击鼓面、鼓身、鼓边以及鼓棒相击,都会...

  • 19443471269苗鼓的艺术形式
    蓝政毅答:苗族鼓舞是苗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其历史悠久,在湘西苗区代代相传。湘西苗族鼓舞的形式独特、种类繁多,包含有“花鼓舞”、“踩鼓舞”、“团圆鼓舞”等,湘西苗鼓的艺术风格十分独特。在表演上,因表演者的表达情绪不同,分打鼓、踩鼓、嗲鼓等。此外根据鼓声传递的内容,还可以展现出多种多样的...

  • 19443471269苗族鼓舞的鼓舞与文化
    蓝政毅答:湘西苗族“猴儿鼓”表演的传统动作,有一类就是专门表现农业生产方面的,如《整地耕田》、《挖园种菜》、《肩锄荷担》、《收割打谷》。其中祭献五谷神的“跳香舞”则反映出苗族先民对农业生产的良好愿望,寄托着他们对现实农耕活动的祝愿与祈求。整个苗族舞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以农耕民族的心理形态...

  • 19443471269苗族迎宾鼓的意义
    蓝政毅答:另一方面,人们还可以利用鼓声激励战争中受挫的情绪,让幸存的将士从失败中振奋,恢复族群的战斗力。对于饱受战争之苦的苗族而言,鼓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传递功能鼓声可用来传递信息。苗鼓作为一种打击乐器,因为声音强大,传播远,被用来作为族群之间的联络工具是十分有效的。崇山峻岭中间的苗族山寨...

  • 19443471269苗鼓舞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特色舞蹈艺术
    蓝政毅答:舞蹈类型:舞蹈类型苗族鼓舞根据功能与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按性别分,苗族鼓舞可分为男子鼓舞、女子鼓舞以及男女合鼓的形式。其中,男子鼓舞舞姿矫健,粗犷豪放;女子鼓舞舞步轻盈,动作妩媚;男女合鼓场面宏大,激荡活泼。湘西苗族鼓舞按人数分,又可分为单人鼓舞、双人鼓舞、四人鼓舞以及团...

  • 19443471269苗族跳鼓简介
    蓝政毅答:苗族跳鼓,作为一项深受苗家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色彩。它源远流长,形式多样,是苗家社区中最为普遍且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这项活动不仅在湘西苗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更因其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而备受推崇。跳鼓表演中,舞者通过脚踏节奏,手击鼓点,腰身灵活旋转,对内功的...

  • 19443471269苗族跳鼓特点
    蓝政毅答:苗族跳鼓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而闻名,其舞蹈的核心元素在于鼓点节奏和步法的精准配合。鼓点种类繁多,包括单点鼓、双点鼓、三点鼓、五点鼓、九点鼓,以及行步鼓和转身鼓,这些鼓点的巧妙运用赋予了舞蹈丰富多变的韵律。在步法方面,苗家跳鼓展示了细腻的技巧,如走三步、走三步踩三角和滚步翻身,每一...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