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有几瓶奶教学反思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有几瓶牛奶》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第七单元的第3节课,是孩子初步接触进位加法。应用“凑十法”,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凑十法”的思考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让孩子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方法的简便性。
本节课围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利用课件出示了1箱有9瓶牛奶,1箱有5瓶牛奶的情景图,请学生们提出问题。学生们经过思考,踊跃发言:如一共有几瓶牛奶?左边比右边多几瓶牛奶?右边比左边少几瓶牛奶等问题。我请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解决“一共有几瓶牛奶?”这个问题。学生通过摆小棒等学具,直观地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列出算式解决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达到了以疑激思的良好效果。形成感性认识后,逐步抽象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有几瓶牛奶》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第七单元的第3节课,是孩子初步接触进位加法。应用“凑十法”,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凑十法”的思考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让孩子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方法的简便性。
本节课围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利用课件出示了1箱有9瓶牛奶,1箱有5瓶牛奶的情景图,请学生们提出问题。学生们经过思考,踊跃发言:如一共有几瓶牛奶?左边比右边多几瓶牛奶?右边比左边少几瓶牛奶等问题。我请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解决“一共有几瓶牛奶?”这个问题。学生通过摆小棒等学具,直观地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列出算式解决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达到了以疑激思的良好效果。形成感性认识后,逐步抽象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

有几瓶牛奶”(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2-73页的内容。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数和10以内的加法,有了一定的运算经验。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渗透算法多样化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解决有几瓶牛奶这个问题时(9+5=)教材上出现的算法有四种:1、数数;2、“凑十”法(把5分成1和4,1和9凑成10,10+4=14)3、“凑十法”(把9分成5和4,5和5凑成10,10+4=14);4、10+5=15,9+5=14。课前准备时,我设想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得出四种算法,再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凑十”法最简便。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当问题一提出,学生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我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准备的教学设计,却没有得到预设的目标。下面是这段教学的课堂实录。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知道了笑笑的左边有5瓶牛奶,右边有9瓶牛奶。那么“求一共有几瓶牛奶”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问题一提出,马上就有一学生脱口而出9+5=14(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师:那么你是如何计算的?
  生1:我想出来的,幼儿园我就会了。(此语一出,又有多个学生举手)
  师:那么其他小朋友是怎样算的?
  生2:我知道一盒装10瓶,盒子里拿走了1瓶,我就放1瓶进去凑成整盒,再加上外面的4瓶,就是14瓶,9+5=14,这样算比较简便。
  生3:因为9+1=10,10+4=14;所以9+5=14,这叫做“凑十”法。是我爸爸教的。
  生4: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还有其他算法吗?
  生:无人举手。
  师: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算法。(心想还有两种算法没有出来,摆完小棒再让他们说一说。)
  几分钟后,学生摆完小棒。
  师:你们找出其他算法了没有?
  生6:我把左边的9根小棒分成4根和5根,拿出其中的5根和右边的 5根凑成10根,再加上4根就是14根小棒。
  师:还有吗?(教室里静悄悄的)
  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一学生举手。
  生7:还可以用数的。(我心想终于出来了,接下去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了。)
  可教室里一下子又闹腾起来,底下的学生说开了:真笨,笑死人了,现在还用这种方法。
  这时,一学生站了起来。
  生8:老师,这是个很笨的方法,我比较喜欢第一种算法,9可以和1凑成10,这样比较简便,比较快。以前读幼儿园 我也是用这个方法。
  师:其他小朋友呢?
  生:我也是,我也是。(抢着回答)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有几瓶奶教学反思视频

相关评论:
  • 13979368572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案:有几瓶牛奶
    李才追答:生:一共有14瓶牛奶。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生:讨论、汇报。(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组汇报。学生们有的一瓶一瓶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3)师小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有的同学一瓶一瓶地数;也有的同学用接...

  • 13979368572有几瓶牛奶说课稿
    李才追答: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第七单元第三节第一课时P79页和P80页相关练习。、教材分析 我对本课教学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几瓶牛奶”的情景活动。“有几瓶牛奶”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初步进行加法的计算方法,是本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也是今后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

  • 13979368572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瓶牛奶优秀教案设计?
    李才追答:1、“9+3=”

  • 13979368572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李才追答:《有几瓶牛奶》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第七单元的第3节课,是孩子初步接触进位加法。应用“凑十法”,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凑十法”的思考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让孩子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方法的简便性。本节课围绕学生“发现问题—...

  • 13979368572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有几瓶奶教学反思
    李才追答:有几瓶牛奶”(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2-73页的内容。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数和10以内的加法,有了一定的运算经验。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渗透算法多样化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解决有几瓶...

  • 13979368572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瓶牛奶 免费
    李才追答:有几瓶牛奶 教学目的:1、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2、 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考,并促进学生的担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自己学数学的兴趣。3、 理解凑+法的含义。4、 在游戏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观念,并且有互相谦让...

  • 13979368572一年级数学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李才追答:《有几瓶牛奶》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学习的是“9+几”的进位加法。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20以内不进位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进位加法的起始课。“9+几”的知识还是后续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乃至多位数加法运算的奠基石,学生将第一次接触“凑...

  • 13979368572新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数学《有几瓶牛奶》评课
    李才追答: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瓶牛奶》教案及板书设计 第 七 单元、课题 第三节 有几瓶牛奶 总课时第 课时 教学内容 有几瓶牛奶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2、使学生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 13979368572数学优质课的从理论的层面上看——实现数学化
    李才追答:案例:教学一年级内容“在两个箱子里分别装着9瓶和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可以抽象成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9和5合起来是多少?从实际问题剥离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就是思考、寻找具体问题情境中的抽象结构、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是横向数学化。接着,列出算式“9+5”,探索:9+5应该怎样计算?这是纵向数学化活动,是...

  • 13979368572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用数学>说课稿
    李才追答: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2页、73页的《有几瓶牛奶》。 经过我们几位教师的研讨,对本节课的教学背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有几瓶牛奶”的情境活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也是建立位值概念的重要阶段。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⑴根据生活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以供学生进...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