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案:有几瓶牛奶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有几瓶牛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几的进位加法。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几。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挂图。

   学具准备:

  每人20根小棒、算式卡片、数字牌。

   设计思路: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的编写特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进行安排,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时,应充分注意并恰当把握教材的这些特点,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为此,本设计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运用直观手段,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本设计力求改变以单纯被动接受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重视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游戏铺垫。

  凑十“对口令”游戏。

  师:看!谁来啦?齐天大圣孙悟空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呢!

  指定学生戴上孙悟空头饰:孙悟空说一个数,你们也说一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是10。

  ( 策略建议:游戏活动,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境。

  师:小芳今天帮妈妈送牛奶,现在这有两箱牛奶,可一共有多少瓶呢?这可难倒了她。聪明的小朋友们能告诉她“有几瓶牛奶”吗?(板书课题)

  生:一共有14瓶牛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组汇报。学生们有的一瓶一瓶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3)师小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有的同学一瓶一瓶地数;也有的同学用接数的方法,从9瓶接着数;还有的同学更聪明,从右边拿1瓶放到左边箱子里,使左边箱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右边剩下的4瓶,就是14瓶。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策略建议: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几,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感觉到在多种算法中,凑十法最简便。)

  2、探究算法。

  (1)小芳送完牛奶回到家,妈妈给她买来了9个苹果,5个梨,一共有几个水果?应该怎样列式?(生:9+5=?)

  (2)师:怎样计算9+5=?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互相说一说。

  指导学生操作:左边摆9根,右边摆5根。然后,把右边的1根移到左边,使左边的小棒凑成10根,左边的10根与右边剩下的4根合起来就是14根。

  生汇报9+5得几的计算方法。

  师板书:9+5=14

  (3)除了9加1可以凑成10,还有别的方法能凑成十吗?

  指名学生上前演示,并口述操作过程:5+5=10,从9里拿走5,凑成十,9里面就剩下4,结果还是等于14。

  板书:9=5=14

  (4)动手操作

  试一试: 9+3= 7+9=

  首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理解凑十法的意义。

  (策略建议: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直观上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计算过程,内化为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教师先做示范,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反馈。

  2、比比谁算得快。

  9+5 9+6 9+9 9+8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3、“小猫数鱼”

  指导学生看图,提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4、数学游戏。

  乘车到兰溪公园去游玩:(1)师介绍兰溪公园。(2)4名学生当小导游,手中分别举着写有13、15、18、19的数字牌。  (3)学生每人一张“9加几”的算式卡片。(4)请对号上车。(得数分别是上面几个数字的卡片就是车票。)

  (策略建议:练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生动活泼,充满乐趣,有利于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案:有几瓶牛奶视频

相关评论:
  • 19610315032一年级数学题有哪些问题?
    能饼重答:一年级数学题有9支花,2个花瓶问每1个花瓶可能插的支数分为10种情况。先给第一个花瓶里面放花,如下:0,1,2,3,4,5,6,7,8,9朵。依次对应第二个花瓶就只能放:9,8,7,6,5,4,3,2,1,0朵。数学介绍:数学[英语:mathematics,源自古希腊语μθημα(máthēma);经常被...

  • 19610315032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用数学>说课稿
    能饼重答: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2页、73页的《有几瓶牛奶》。 经过我们几位教师的研讨,对本节课的教学背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有几瓶牛奶”的情境活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也是建立位值概念的重要阶段。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⑴根据生活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以供学生进...

  • 19610315032课课练数学:一年级图书目录
    能饼重答:一年级数学课程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生活化、趣味性的主题,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数学概念、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数学课程内容概览,通过各类活动和检测,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 可爱的校园:学习计数与分类,通过观察校园环境中的物品,理解数量的概念。- 快乐的...

  • 19610315032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能饼重答:我们发现每一个新的群体在形式上都是数学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有其他的指导。数学是无穷的科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

  • 19610315032一年级数学计算的教学设计
    能饼重答: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计算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计算的教学设计1 备课过程是一种艰苦的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知识的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教...

  • 19610315032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设计
    能饼重答: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处处体现问题化理念,问题化理念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想学数学。要将教学形式尽量设计成引导式启发式。具体体现在:一要创设思考数学的情景。二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用语要设计成多用问句、用巧妙的问句形式问出来。 例:五年级第一学期《循环小数》,教师先出示: 56÷37,比赛:2分钟内谁最快计算...

  • 19610315032一年级数学解决一共有多少实际问题教案
    能饼重答:《求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1.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2.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 性。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解决教学重点 难点的措施 重点: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从不同...

  • 19610315032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能饼重答:《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准确地计算出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根据100以内的组成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能准确计算。 教学工具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 19610315032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能饼重答:《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一是1个十” 、"2个十是20"。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 19610315032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三篇】
    能饼重答:1.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目标 :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