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朝代开始有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并参加科举考试在朝廷任官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从哪个朝代开始科举考试的?~

科举考试是从隋朝开始的。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皇上为选拔官员而设立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最初设立是在隋朝时期,隋文帝设立进士科开始的。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进士科的创设,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
科举制度在隋朝时建立,为了能够加强皇权的统治,执政者用科举制度代替了原来的政治制度,并且开设进士科运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

但是当时的体制并不完善,到了唐朝的时候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被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类别,武则天时期还曾经出现过武举,到了宋朝科举制度出现改革,这个时期明确了考试时间,建立了防止徇私舞弊的系统,在考试内容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科举制发展到清朝的时候弊端越来越凸显,八股文取士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僵化,最终科举制度被统治者废除。
扩展资料:
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
欧洲很多国家例如英国和美国,在选举以及人员的选举上都采用的是类似科举制度的一种制度。其实在很多年之前,他们的传教士来到中国的时候见到了中国的科举制度,那时候中国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这种方式令传教士感到非常的欣喜,于是把这种方式传到了自己的国家。
就这样科举制的雏形逐渐开始在世界的各个地方开始出现,但是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他们国家的政治制度在最初的时候其实是由中国的科举制度演变而来的。
其实在很早的时候科举制度就开始传播到不同的国家或者是城市,科举制度对世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作用,作用主要集中在主要是在欧洲的一些国家,科举制度在由他们国家的传教士传到他们的国家之后,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对科举制进行了一些改造之后,将这一项制度运用到自己国家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唐朝:阿倍仲麻吕

阿倍仲麻吕(698—770),中国名晁衡,日本奈良时代入唐留学生。名一作“仲麿”,入唐后始称官服像汉名“仲满”,后改朝衡、晁衡。一说生于701年。开元五年(717,养老元年)随遣唐使使舶从奈良(平安京)出发经福冈,取道南路西航,从中国扬州登陆,同行有玄昉、吉备真备、大和长冈、井真成等557人。同年九月到达长安入太学学习。后中进士第,在唐,历任司经局校书、左拾遗、左补阙、秘书监兼卫尉卿。工诗文,与大诗人王维、储光羲、李白等友善。玄宗喜其才,赐名晁衡。二十一年,请东归,玄宗未许。天宝十二载(753),随遣唐使藤原清河使舶东归,途中遇暴风,漂流至安南。十四载,辗转再返长安。时误传其遇难,李白曾有《哭晁卿诗》以悼之。后历官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官终潞州大都督(从二品)。滞留唐朝五十四年,七十三岁客死长安。诗作存于《全唐诗》中。《古今集》载其和歌一首,为在唐思乡之作,后被选入《百人一首》。《大日本史》卷116有传。

隋唐时期,高丽、新罗、百济(均在朝鲜半岛)、日本、林邑(今越南)、泥婆罗(今尼泊尔)、骠国(今缅甸)、赤土(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室利佛逝(今印尼苏门答腊)、诃陵(今印尼爪哇)、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大食(今阿拉伯)、波斯(今伊朗)等国都与唐朝有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中新罗和日本留学生人数最多,当官的也不在少数。

呵呵,据我所知隋就有,唐朝最为兴盛,多数是日本留学生称为"遣唐使",其中最为著名的撕日本的阿倍仲麻吕(阿倍仲麻吕(698—770) 一作阿倍仲麻吕。日本奈良时代入唐留学生。汉名晁衡。开元五年(717,养老元年)随遣唐使使舶赴唐,同行有玄昉、吉备真备等。同年九月到达长安入太学学习。后中进士第,在唐,历任司经局校书、左拾遗、左补阙、秘书监兼卫尉卿。工诗文,与大诗人王维、储光羲、李白等友善。玄宗喜其才,赐名朝衡。二十一年,请东归,玄宗未许。天宝十二载(753),随遣唐使藤原清河使舶东归,途中遇暴风,漂流至安南。十四载,辗转再返长安。时误传其遇难,李白曾有《哭晁卿诗》以悼之。后历官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客死长安。有《古今集》。 )

  遣隋使
  隋代日本推古天皇朝派遣到中国的使节团。当时圣德太子摄政,600年、607年、608年、614年四次遣使入隋。前两次使节为小野妹子。隋也曾派使臣裴世清赴日。圣德太子的意图是求取佛经,促进佛教的流通,和吸取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所以使臣之外,有学生和僧人随同前来。被选派的,多为归化汉人的后裔,以有利于学习。他们留居中国往往长达三十余年。如南渊请安、高向玄理、僧旻等,回国以后,对646年的大化改新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623年。遣隋留学僧惠齐、惠日等人在留学中国多年后回国,同天皇报告大唐国是法律制度最完备的国家.建议派使节赴唐学习。为了实现更加直接有效地学习唐朝先进制度和文化的目的,日本政府决定组织大型遣唐使团、派遣优秀人物为使臣,并携带留学生、留学僧去中国。

  南渊请安

  日本的儒学家南渊请安,于公元608年随遣隋使到中国留学,前后达32年,后于公元640年经新罗回日本。回国后,他积极兴办私塾,传播儒家文化。日本的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都拜南渊请安为师,在他的私塾中“学周(公)孔(子)之教。”

  空海(Kukai 774~835)

  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俗姓佐伯,幼名真鱼。赞岐国(今香川县)人。15岁学《论语》、《孝经》等。后游京都,入大学明经科,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尤好佛教。偶读《虚空藏求闻持法》,信佛而作居士。795年于奈良东大寺受具足戒。804年与最澄等随遣唐使入唐求法,到长安初住西是寺。遍访各地高僧,从醴泉寺般若与牟尼室利学《华严经》等,又随昙贞学悉昙梵语。翌年于青龙寺东塔院从惠果受胎藏界和金刚界昙荼罗法,并受传法阿阇黎的灌顶,自号“遍照金刚”。惠果寂后,奉唐宪宗命撰写碑文。806年携带佛典经疏、法物等回国,撰《请来目录》。初住京都高雄山寺,从事传法灌顶。816年于纪伊(今和歌山县)开创高野山,号金刚峰寺。823年诏赐京都东寺为密教永久根本道场。“东密”名称即由此而来。曾兼任东大寺别当,统辖一寺僧职,补大僧正位。921年醍醐天皇赐谥弘未能大师。著有《说谎显密二教论》、《秘藏宝钥》、《十住心论》、《付法传》、《即身成佛义》等。著名文学作品《文镜秘府论》,近年在中国出版。全部著作近年辑为《弘法大师全集》。

  晁衡:留唐任职,一住54年

  阿倍仲麻吕(698—770)是中日友好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中国名字叫晁衡。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晁衡因汉文修养良好而被选为遣唐留学生,当时他还不满20岁。入唐以后,他的学识和品行,很快受到唐朝皇帝和学界的赞赏,先后任校书、左补阙、秘书监、左散骑常侍和镇南都护等职。秘书监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左散骑常侍是从三品,可见他很受唐朝的重用。

  晁衡和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李白、储光羲等都有过亲密交往。储光羲对他十分赞赏,曾写诗《洛中贻朝校书衡》相赠。晁衡曾经送给李白一件日本裘,李白很受感动。

  天宝十三年(753年),晁衡想随“遣唐使”回国探亲,唐玄宗许之,并且命他为回访使者。他和遣唐大使藤原清河等,共乘一舟回国,途中遭遇风暴,李白误闻晁衡在归日本时翻船遇难,非常悲痛,写下了著名的《哭晁卿衡》一首,情意深厚:“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成为中日友谊史上传诵千年的名作。

  晁衡后来东渡失败,辗转漂泊后又回到长安,继续在唐朝任职,晁衡于代宗大历五年(770年)以73岁高龄在长安逝世。日本也给予他正二位的官衔。
  晁衡在中国生活、工作长达54年之久,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日本人民为其在东京的护国寺建了雕像和纪念堂。

  吉备真备:用汉字偏旁创片假名

  另一个著名的日本留学生是吉备真备,原名下道真备,开元五年(717年)随“遣唐使”来华。他在长安就学于四门助教赵玄默,深通五经三史、历算、刑律、漏刻、军制、阵法、韵学、书道等诸艺。他在唐朝留学17年,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十一月携带中国典籍1700多部归国。与吉备真备同时回国的留学僧玄防,受到日本圣武天皇的重视,吉备真备也因此受到器重,官至右大臣。

  吉备真备在华期间,精研经史,博学多闻,成为饱学之士,回国后被天皇拜为大学助教。当时日本的大学设有明经、文章、明法、算学、音韵、书法六科,学生有四五百人。吉备真备为六科的学生讲授学自中国的各种新知识,教读《史记》、《汉书》、《后汉书》。高野天皇也跟他学习《礼记》、《汉书》。

  对于日本文化传承,吉备真备最重要的历史功绩之一是根据部分汉字偏旁部首创制了日语片假名。这些汉字共50个,被称为“母字”。古代日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利用汉字作音符来书写日本语言,著名的《万叶集》就是用这种方法写成的,因而称为“万叶假名”。用汉字作音符,书写很不方便。吉备真备利用汉字偏旁创造了日本表音文字———片假名,从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后来,留学僧空海(弘法)又利用汉字行书体创造日本行书假名———平假名。


从什么朝代开始有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并参加科举考试在朝廷任官视频

相关评论:
  • 15389727369古代从哪个朝代开始便有了留学生,待遇如何?
    蓝旭柯中国古代从隋唐时期,就已经开始有了留学生的观念以及待遇。这部分人被称之为遣唐使,或者被称之为遣隋使。他们的待遇和一般的太学生是差不多的,而且有在中国留下来做官的机遇。一、遣唐使,遣隋使这样的观念主要是隋唐时期开始存在。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开明以及最为开放作为强盛的一个朝代,隋唐以及后...

  • 15389727369从什么朝代开始有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并参加科举考试在朝廷任官_百...
    蓝旭柯隋唐时期,高丽、新罗、百济(均在朝鲜半岛)、日本、林邑(今越南)、泥婆罗(今尼泊尔)、骠国(今缅甸)、赤土(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室利佛逝(今印尼苏门答腊)、诃陵(今印尼爪哇)、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大食(今阿拉伯)、波斯(今伊朗)等国都与...

  • 15389727369从清政府外派留学生到如今的英国小留学生,留学为了什么?
    蓝旭柯中国的第一个留学生是清朝时期的容闳(hóng),广东香山人,是孙中山的同乡,生于1828年,比孙中山大38岁,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也是近代大力推进留学事业的人,被称为留学生之父。容闳能够留学国外纯属机缘巧合,因为七岁时随父亲到澳门,便开始在澳门读书,香港割让给...

  • 15389727369唐代是中国最早接待外国留学生的朝代吗?
    蓝旭柯到隋朝,国力强盛,周边的国家多有派遣留学生和留学僧(比如新罗)的。唐朝只是更多,时间更长,但不是最早。

  • 15389727369唐朝时期留学是什么样子的
    蓝旭柯然而向前追溯,留学这个词早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只不过那时的留学生都是来中国留学。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日本的圣德太子开始向隋朝派出使节和学生,系统的到中国学习文化,隋朝也是中国首次大批接受外国学生的朝代。留学生一词就是在这个时候由日本首创的,用以区别在中国短暂学习一段时间后便返回日本的「...

  • 15389727369我国古代有哪些外国人来到我国
    蓝旭柯汉朝时,天竺佛教僧人来过中国,并因此洛阳修建了中国第一个寺庙白马寺。唐朝时,有很多来自日本,高丽,新罗等地的遣唐使,留学生,较有名的有阿倍仲麻吕,鉴真和尚等。此外还有很多波斯,西域,天竺,南海等地的商人。明朝传教士西洋马可波罗,利玛窦等。清代汤若望,西方侵略者就不用多说了吧。

  • 15389727369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的是
    蓝旭柯阿倍仲麻吕十九岁成为留学生,仅仅十年,不仅毕业,更是考取了官职,成为了校书郎,这也是第一位在中国取得官职的日本人。甚至由于其出色的才学,还被唐玄宗赏识,赐中文名晁衡二字,足见对于留学生唐朝是没有丝毫偏见的。而且唐朝还开创了先河,从那之后,五代、宋、元、明各朝都有外国留学生到中国...

  • 15389727369唐朝时,为什么有那么多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蓝旭柯一、唐朝宽容开放的态度 唐朝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与清朝的“闭关锁国”不同,唐朝对待外国人采取的是宽容接纳的态度,在当时有许多国家都与唐朝有交往,同时也传入很多外国的文化,比如朝鲜、日本等附属国派来许多留学生到长安、洛阳学习。唐朝也同阿拉伯等地区进行友好往来,绿...

  • 15389727369万国来朝是哪一个朝代
    蓝旭柯二、万国来朝并非仅仅是概念性的表达,实际上有其历史背景和真实事件的支撑。在唐朝的鼎盛时期,诸如日本、新罗等邻近国家,甚至远至中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使者或留学生来到长安,与唐朝进行交流。这些使者和留学生的到来不仅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为唐朝带来了丰富的外来文化和商品交流的机会。

  • 15389727369唐朝就有很多外国人,他们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蓝旭柯在所有派遣留学生的国家中,日本是派遣留学生来华人数最多的国家。早在隋朝,日本就拍摄过两组留学生和前陪同团来华。唐朝以后,日本正式向13批留学生派遣唐朝使节,其中有的甚至要留学二三十年,如吉备真备、安倍仲马路等。其中,阿部中马路的中文名字是晁衡,他完成学业后留在了长安。他在中国生活了54...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