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天上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怎样理解?谢谢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意义及出处~

出自:老子
《道德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现代白话文为:
“天下都以为美就是美,这就不好了;都以为善就是善,这就不善了。有无仅仅是表征生的,难易仅仅是表征成的,长短仅仅是表征形的,高下仅仅是表征倾的,音声仅仅是表征和的,前后仅仅是表征随的。一切都是恒常的阿,所以圣人无为,不言,万物都是作而没有初始,生发而不占有,为而不仰仗,成功了而不自居,也是因为不自居所以不会有失去。”
通俗的理解是天道没有美丑、善恶之分
老子哲学思想:①“道”是世界的根本
②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A 试题分析:题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指的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这体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由此可见,答案是A项。

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

出处春秋战国老子《道德经》第二章--春秋战国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译文: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所以有和无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于是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原文出自老子道德经,原文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现代白话文为:
“天下都以为美就是美,这就不好了;都以为善就是善,这就不善了。有无仅仅是表征生的,难易仅仅是表征成的,长短仅仅是表征形的,高下仅仅是表征倾的,音声仅仅是表征和的,前后仅仅是表征随的。一切都是恒常的阿,所以圣人无为,不言,万物都是作而没有初始,生发而不占有,为而不仰仗,成功了而不自居,也是因为不自居所以不会有失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现代白话文为:
天下人都明白美好是最值得称道的,这是由于有丑恶的区分和存在;都明了善良是最珍贵的,这是由于有邪恶的区分和存在。

天下人都以为是美的,我觉得就不是美了,天下人都觉得善的,就不是善 了。

二楼的又是不知从哪里复制来的。
我说一下,这个要看一整章,单从意思来说,一楼的解释是正确的。但如果楼主你自己去理解,就要结合上下文看。这一章都是说有比较,才有分别。比如有难,才有易,有长,才有短。因此,这句话就是一楼的解释,没有问题。


老子说“天上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怎样理解?谢谢视频

相关评论:
  • 17129876797老子说“天上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怎样理解?谢...
    章元霞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出处春秋战国老子《道德经》第二章--春秋战国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译文: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

  • 17129876797老子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到底是什么意思
    章元霞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好的,这就有了丑陋了;都知道什么是善良的,这就有了恶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造成,长和短相互体现,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 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跟从。所以有德的圣人看待万物都是顺其自然,实行不用言辞的教育,万物兴起而顺应不加干涉,生发...

  • 17129876797老子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到底是什么意思
    章元霞出自老子《道德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翻译:天下人们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

  • 17129876797老子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到底是什么意思
    章元霞第一种: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美好的,是因为丑的存在。第二种:当世上的人有了美这个观念,于是恶也就产生了。怎么理解都可以。老子的思想最讲究辩证法。美丑、善恶、真假都是对立统一的,美是相对丑而言的,如果世界上没有所谓的“丑”,比如所有人都长得一模一样,也就无所谓美了。

  • 17129876797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这句话...
    章元霞【答案】:B 本题考查政治知识。题干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A项错误,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本题没有体现矛盾的特殊性。B项正确,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辩证矛盾、客观...

  • 17129876797老子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到底是什么意思
    章元霞这句话是讲辩证法的,有两层意思,1,天下皆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丑恶便产生了,(因为概念总是成对产生的)。2,(人的认识总有个过程)天下皆认识到真正的美的时候,天下人亦能认识到什么是丑恶,因为美丑是相对的,所以丑也就产生了。

  • 17129876797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美,斯不善已。意思就是...
    章元霞这是老子的意思。 站在【道】的高度,天下一家,众人都是至亲,彼此之间不应该因为善恶而生疏,因为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毛病有缺点,有丑陋恶劣的一面。只有不分善恶,无视人的缺点,才能达到真正的天下和谐的境界——天下一体。孔子说的礼是【人】的世界。人与人之间,没有那么亲密,彼此之间常常...

  • 17129876797老子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到底是什么意思
    章元霞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美好的,是因为丑的存在了;都知道善良的事物是善良的,是因为恶的存在了。所以有和无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

  • 17129876797老子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到底是什么意思
    章元霞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段承接前文“道可道非常道”的,你不是问我什么是道嘛?

  • 17129876797老子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到底是什么意思
    章元霞老子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来答 首页 用户 认证用户 视频作者 帮帮团 认证团队 合伙人 企业 媒体 政府 其他组织 商城 法律 手机答题 我的 老子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到底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