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大自然的语言》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竺可桢的作品,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大自然的语言》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目标:

  1.理解识记词语。 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3.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训练做读书摘要的能力。 2.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

  概括要点和学习语言,必须扣住这两个重点进行教学。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还记得里面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嫩嫩的,绿绿的”。 从“嫩嫩的,绿绿的”我们就知道是春天到了;现在的小草呢?“枯死了。”从中我们知道这是冬天。

  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大家解释其中的道理。

  二、课题简介:

  1、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提示:(第2自然段)指草木荣枯、候鸟来去、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物候现象。

  2、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提示: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用“物候学” “简介物候学”, “物候学与农业生产”等这样的题目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三、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成为当时培养地学英才的摇篮。以求实精神领导浙江大学工作,培育了多方面的人才。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积极倡导并组织和参加中国地学、生物学、天文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方面工作,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四、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本课的多音字。

  连翘(qiáo) 衰草连天(shuāi) 观测(guān) 风雪载(zài)途

  翘起(qià) 鬓毛衰(cuī) 玄观(guàn) 记载(zǎi)

  落叶(luò) 丢三落四(là) 落枕(lào)

  差异(chā) 差遣(chāi) 差错(chā) 参差(cī)

  2、重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

  萌(méng)发:萌芽、发芽。 农谚(Yàn) 衰(shuān)草连天

  次第:一个接一个。

  翩(piān)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yùn)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簌(sù):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nì)迹:这里指各种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销:消失。 匿:隐藏。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周:绕一次。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草木荣枯:指植物的茂盛、枯萎。

  花香鸟语: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语:鸣叫。

  风雪载(zài)途:风雪满路,风雪遍地。载:充满。

  年年如是:年年像这样。是:代词。此,这样。 文言文中“是”用法:一为代词,二为判断动词。

  五、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结构。 先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再合并成几个意义段。

  第1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第2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3自然段: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4段:介绍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5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7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差异。

  第8段: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第9段: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第10段:物候现象来临的第四个因素是古今的差异。

  第11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第12段:加强物候观测,促进农业生产。

  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l—3),说明什么是物候、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研究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各个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师小结:[课文主旨] 文章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视频

相关评论:
  • 13227518075《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甄欧倪今天,我与大家探讨的主题是《大自然的语言》。本文源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接下来,我将从教材解析、学生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以及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一、教材解析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科普文章,作者是中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文章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入手,形象...

  • 13227518075语文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甄欧倪第2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3自然段: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2、第2自然段一开始并未直接解释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而是从哪两个方面举例说明物候现象同农业生产的关系的? 答案:“草木”“候鸟”两个方面。从“植物”写到“动物”。 师小结第二自然段:“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传语要赶快耕地;...

  • 13227518075《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教师教学反思
    甄欧倪《大自然的语言》这一教学内容,安排在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明文单元中,这一单元以科学为主题,明确要求学生留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要学会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要讲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本文是一篇...

  • 13227518075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甄欧倪1、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提示:(第2自然段)指草木荣枯、候鸟来去、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物候现象。2、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提示: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用“物候学” “简介物候学”, “物候学与农业生产”等这样的题目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

  • 13227518075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甄欧倪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生字词: 连翘()翘()尾巴衰()草连天鬓毛衰()落()叶丢三落()四落()枕观()测 玄妙观()差()异差()遣差()劲 参差() 2.学生集体朗读 3.根据课后练习一,快速准确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

  • 13227518075八年级语文上《第4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甄欧倪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4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 1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明确什么是物候学以及相关知识。2 体会本文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说明抽象事物的写作方法。3 感受科学研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和巨大的魅力。.教学...

  • 13227518075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课件【三篇】
    甄欧倪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蚂蚁、树桩、蝌蚪 2.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教学重点】 1、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 2、明确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研讨式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了基本内容及全文的说...

  • 13227518075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专题:在说明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甄欧倪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培养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力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二、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编选了四篇各具特色的科普短文。即《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

  • 13227518075八年级上《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
    甄欧倪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竺可桢 春天到来,大地逐渐苏醒。冰雪融化,草木开始生长,各种花卉依次绽放。两个多月后,燕子归来,不久布谷鸟也到达。随之而来的炎热夏季,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秋天到来,果实成熟,植物叶子逐渐变黄,在秋风中纷纷落下。北雁南飞,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失不见。呈现出一幅荒草...

  • 13227518075大自然的语言是几年级的课文
    甄欧倪《大自然的语言》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课文。现当代著名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现象及其成因、意义等,说明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应懂得大自然的语言。部分课文鉴赏:1、课文第1段语言生动形象,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描写...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