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和圆锥的体积一课评课稿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圆锥和圆锥的体积一课评课稿范文(通用5篇)

  在日常生活中,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评课稿是对他人教学的评价。评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圆锥和圆锥的体积一课评课稿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圆锥和圆锥的体积一课评课稿1

  高启杰老师上了一节精彩的数学课,让我领略了高老师与六(2)班的小伙伴们的风采,让我获益颇多。

  本节课的亮点:

  1.本节课有生活中实物(垂线锤)引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其体积的大小、用量杯测量体积的方法;再与不能用量杯的方法来测量生活中圆锥形屋顶的体积,产生矛盾,引入探究圆锥体积,暴露学生的思维。

  2.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让学生体验非常深刻:实验中每倒一次水就让学生体验一次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关系,逐步感知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

  ……

  同时也存在一些遗憾:

  1.例题中的数据不理想,不便于计算;计算方法比较单一;计算的技巧缺乏指导,比如×31可以与题中数据进行先约分再计算,这样可以使计算方便,提高正确率。

  2.练习层次有待调整。

  圆锥和圆锥的体积一课评课稿2

  今天听了史老师的圆锥的体积一课,深深地被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经验所打动了。

  本节课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

  1、导入创设的情景,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

  情景来源于生活,既学生活动可造房子,又与两位教师家孩子有关,学生兴趣盎然。其中的数学问题又与本节学课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起到很好的导入效果。

  2、导学问题精炼,适合学生放手展开活动,真正体现在做中学数学的教学理念。

  教师为每个组准备了学具,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中,印象深刻。

  3、展示汇报阶段任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操作完毕后,学生加以汇报,把实验过程和发现交代的都很清楚,在这个环节学生还能引发更深层的思考,对老师板书进行质疑补充,充分体现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如:等底等高这一前提条件的引出。接着教师自然而然的让学生又以观察圆柱圆锥的关系,比较他们的底面积和高。这一环节学生对等底等高这一条件理解就更为深刻了。

  4、公式的总结在实验和小练习之后,安排较为合理。

  实验结束,学生发现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练习看图填空,根据圆柱体积求圆锥体积,根据圆锥体积求圆柱体积,这样独特的设计,方便了更多的学生总结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5、练习形式多样,注重算法多样性的指导。

  练习的安排,由易到难,先是独立列式计算,我来评评理,然后是直列式不计算,列式过程注重听取不同的方法,拓宽学生的思路。再后来又出现填空判断等练习,综合性较强,加上教师随口编出的练习将知识分数除法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到此学生对本节知识得以较好的掌握。提升练习为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提供了很好的资源。

  建议:练习中再多创设一些独立练习的环节,给学困生一思考的空间,也方便教师考查学生当堂的掌握情况。

  圆锥和圆锥的体积一课评课稿3

  听了柏祥瑞老师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收获很多,柏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做到能自然、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就本节课的两点成功之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合理平台。

  主要体现在柏老师能够运用原有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大胆借鉴前面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求圆柱体积的思路、方法中得到启示,领悟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使新旧知识得到整合。这种借鉴的学习方法,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变得轻松,同时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终身的发展。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柏老师引导学生做了三个实验。一是比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二是做用装满小米的圆柱在空圆锥中倒的实验;三是特别设计了一组不等底或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倒米实验,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的倍数关系。在实验前,让学生了解实验要求,并且提出实验目的,以实验目的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动手操作,有眼睛观察,动脑筋思考,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探索出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从而理解和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克服了几何形体公式计算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合作者、发现者,并且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不过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学环节的衔接和时间的分配有些不恰当,教学方法没有多样化,欠缺改革创新。

  圆锥和圆锥的体积一课评课稿4

  今天,我们校内教研课中,听了郭晓青老师的《圆锥的体积》一课。本课内容是小学数学六年级的内容。课堂上,刘老师教学环节设计层次清晰,并凭借着教者干净利落的语言给教学带来了良好的效果,也为课堂增添了些许光彩。

  成功之处:

  1、在教学中教师注重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

  2、并能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

  3、在让学生结合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方法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导学案运用得当。

  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教师注重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但总体来讲,猜想、估计有余,而验证讨论归纳做得不够。其实在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进行验证时,只要多给学生时间,特别是合作的时间,学生不仅可以探索出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而且根据已的知识经验还完全可以自己推导出公式。在这里刘老师没能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仍有牵着学生走的意向。

  2、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我认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两个实验,一组是等底等高,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二是特别设计了一组不等底或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实验,再次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的倍数关系

  圆锥和圆锥的体积一课评课稿5

  听了郭老师的《圆锥的体积》一课,给人的感觉是新课标的理念已内化为郭老师的教学行为。

  本节课主要有以下亮点:

  (1)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感受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有效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这样学生不仅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而且还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郭老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发现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特别是数学交流体现得很充分,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小组或大组的多向交流。郭老师注重给学生创设一个争论辩解的课堂氛围,在学生争辩过程中,老师以一个旁听者身份,平等地参与其中,使课堂成了一个辩论的赛场。这样的教学真正发挥了民主性,使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才是课堂的主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每个学生都经历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鲜活的数学知识,获得更多的是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如果长期在这样的探究中去学习知识,学生就会变成有思想、会思考、会研究、会学习的

  不足:

  教学环节的衔接和时间的分配有些不恰当,教学方法没有多样化,欠缺改革创新。例如:在教学新课时,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圆柱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进行倒沙实验。我认为在实验前,一定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如(你觉得圆锥体积的大小与它的什么有关?你认为圆锥的体积和什么图形的体积关系最密切?猜一猜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关系吗?)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候,学生就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来就兴趣盎然。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兴趣变浓了,课堂气氛变得热烈,那么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圆锥和圆锥的体积一课评课稿视频

相关评论:
  • 13056231497...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2/3. ().(判...
    樊顾军答:正确

  • 13056231497圆锥的体积是怎么计算的?
    樊顾军答:圆锥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同底同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锥也称为圆锥体,是一种三维几何体,是平面上一个圆以及它的所有切线和平面外的一个定点确定的平面围成的形体。圆锥体积 v=1/3(s*h)=1/3(π*r*r*h) [r为底面半径]圆锥表面积 S=πr²+πrl (注l...

  • 1305623149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高之比5比1
    樊顾军答:设圆锥高为x,则圆柱高为5x。设圆锥底面积为S,圆柱底面积为S1 1/3xS=5xSi S1/S=1/15

  • 13056231497一个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与底面积分别相等,圆柱的高为3cm,则圆锥的高为...
    樊顾军答:3×3=9(厘米),答:圆锥的高为9厘米.故答案为:9.

  • 1305623149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它们底面积的比是5:9,圆柱的高是6厘米...
    樊顾军答: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它们底面积的比是5:9,圆柱的高是6厘米,圆锥的高是(10)厘米

  • 13056231497...高度的比是1:3,低面积的比是3:5,则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比是_百度...
    樊顾军答: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高度的比是1:3,低面积的比是3:5,则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比是 1×3:3×5×3分之1=3:5 2.一段长方体木材,长宽高的比是5:4:3,木料的棱长总和是96CM,把它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求这个圆锥的体积。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和是 96÷4=24厘米 长是 24×(5...

  • 13056231497综合算式是什么意思
    樊顾军答:2、列综合算式原因:因为在某种情况下,例如计算圆锥的体积公式是1/3 SH(三分之一×底面积×高),如果列分步算式,有时候由于马虎等原因,学生可能会忘记乘上三分之一,会比较麻烦,错的冤枉。 3、有了综合算式后,学生可以先不考虑计算问题,把大体思路通过连续算式写出来(就是综合算式),然后在计算,就大大减少了遗忘...

  • 13056231497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都等于一个正方体的棱长
    樊顾军答:圆锥的底面半径:r=a(正方体的棱长)圆锥的高:h=a(正方体的棱长)3.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通过圆锥和正方体的关系,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导出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圆锥的体积:V=(1/3)πr²h=(1/3)πa²a=(1/3)πa³正方体的体积:V=a³圆锥的表面积:S=πr(r+l...

  • 13056231497数学小技巧
    樊顾军答:π的近似值可以通过公式1=5*π=15.7计算得出,其中1代表正方形的边长,15.7代表正方形的周长。同底同高的圆锥和圆柱同底同高的圆锥是圆柱的1/3,这个小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圆锥和圆柱的关系。计算圆锥体积计算圆锥体积的小技巧是先求出同底同高的圆柱体积,再除以底面积。例如,当圆锥的高为3...

  • 13056231497...已知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20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
    樊顾军答:一个圆锥的高和底面积分别等于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底面积。已知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20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 一个圆锥的高和底面积分别等于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底面积。已知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20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一个圆锥的高和底面积分别等于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底面积。已知这个正方体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