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社会评价

来自:经验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韩信的评价~

韩信,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自幼熟读兵书,怀安邦定国之抱负。因家境贫寒,常食不裹腹。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楚霸王项羽,但不受项羽重用。后又投奔汉王刘邦。初始刘邦看不起貌不惊人,曾受跨下之辱的韩信,经丞相萧何力荐,才始拜韩信为大将。

韩信拜将不久,即率军沿南郑故道东出陈仓,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还定三秦。第二年,出函谷关,将兵锋逼至楚都彭城。

此后,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外线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以一万之众大破二十万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攻占齐地后,韩信被封为齐王。

公元前202年春,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韩信独当中军,他先令两翼部队对楚军实行侧击,再令中军推进,很快完成了合围。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亥下。项羽眼见大势已去,慷慨自刎于乌江边。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刘邦身边。在这一段索寞的日子里,他与张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兵书整理,为我国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楚。公元前196年,吕后诱韩信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杀之。一代名将,死非其所,实堪哀伤。

恃功居傲,身死菜刀

由于韩信战功赫赫,在军中威望极高,以至当时军中兵器均刻上“不杀韩信”四字。韩信也自恃功高,刘邦不敢杀他。但刘邦得天下后,恐韩信造反,无人能敌,又见韩信十分狂傲,终于动了杀机。

最后韩信被好友萧何诱至宫中,死于吕后的菜刀之下。临死前,韩信才大悟,后悔当初没听蒯彻之言

韩信之死的必然

韩信是楚汉之争中叱嚓风云的人物。汉军得到天下其功不可没。他是当时首先提出了统一天下的重大决策人。他助刘邦经营汉中,平定关中地区;分兵往北扩张擒获魏王,夺取代地;击败赵国;向东进占领齐地;向南挺进骇下灭项羽……可惜的是如此一个战功显赫的汉开国元勋却落个被荑三族的可悲下场,成了主子刘邦的刀下鬼。史书记载韩信被诛的原因是挑动和勾结陈豨谋反。但这一说法很颇让人怀疑。不少人猜测这是刘邦和吕后一手造成的大冤案。是他们枉杀韩信的一个借口。

早在韩信平齐败楚杀广田等将时,项羽曾派人游水韩信煽动他背叛刘邦,以“三分天下取其一”做诱饵遭到拒绝。齐人归通多次暗示韩信,若背叛刘邦则“大贵”,他毫不动心。辩士蒯彻在游水韩信脱离刘邦时曾给过韩信一次有力的忠告,提出“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死死的追随刘邦不是件好事。韩信虽然内心犹豫却偏偏念着刘邦对他解衣推食的恩惠,以致”汉王待我甚厚”“不忍背汉”,还自以为功高“汉终不亏我齐”。最终拒绝蒯彻的建议。由此可见韩信在有势力有机会自己成就大业时没有想过背叛刘邦,更何况在刘邦建汉以后。再说如果韩信有谋反的真凭实据 为什么当初韩信被捕后不经过大堂审问?还要采取近似暗杀的手段,斩韩信于长乐宫的钟室之内。

就刘邦来说,多有负于韩信,且待韩信一直假意惺惺,时时提防。有人认为韩信自请为代理齐王有不轨之心。这样看未必武断。从当时战略考虑出发,齐为新地远在东境,面临强楚确实需要一个定身份的人压阵。再说一个功臣要些封赏无可厚非,(刘邦因一个邻居关系就封过人家燕王,和韩信要求的比起来似乎不为过。)毕竟人都有名利的愿望。只是韩信不懂得在主子面前收敛自己。不懂得在适当的时机索取自己应得的那份酬劳。杰出军事才能的韩信却是一个笨拙的政治家。司马光评价韩信“以市井之利利其身,而以君子之心望其人”。韩信以商人的心里乘机为自己谋利,以君子的心里要求刘邦报恩,在当时的那种要求以主子为马首是瞻的社会环境未免太难。由此可见,韩信的死已经是一种必然。无论其后来谋反事实与否。

在刘邦称帝之后。韩信更是狂妄自大自持功高庇护刘邦憎恶的项羽部将,不听差遣,羞与绎侯周勃将军灌婴同等地位,笑自己后半身与樊哙为伍。不难想象种种迹象已经让刘邦生厌。难怪刘邦对他削兵权,减爵位,最终将这位如锋芒在背危险分子引到洛阳成功杀掉。剔除了自己眼中钉。这正印证了韩信自己喊的话,“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在乱世刘邦的大业需要韩信,但天下太平后他就是帝王权威的绊脚石了。

韩信的死造成其人格悲剧,他过于张扬自我,不注意收敛,过于高功自居,目空一切。在以家天下的封建帝王时代,这种臣将犯了君主大忌。这一切限制了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韩信清醒的认识时务,让他变成了一个不识时务的英雄。徒劳的成了刘邦在夺取天下后一只被舍弃的棋子。

韩信的死是必然,是当时社会的必然!须不知自古“帝王多寡恩,功臣多负屈”!

韩信以亲切真实、丰富多变、极具感染力的演唱风格赢得了广大歌迷的喜爱,有“中国百变流行小生”的美誉。




韩信的社会评价视频

相关评论:
  • 18541563261韩信的社会评价
    裴家彼韩信以亲切真实、丰富多变、极具感染力的演唱风格赢得了广大歌迷的喜爱,有“中国百变流行小生”的美誉。

  • 18541563261韩信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裴家彼因为韩信是一个纯粹的人,他根本不会叛乱,即使被刘邦温柔刀一刀一刀逼到叛乱的地步,他也不懂得怎么样去反叛,韩信只会打仗,不懂得权谋。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最后一段评价韩信的话说:如果韩信能够懂得谦恭退让,不炫耀自己的功劳,不因为自己有才能就目中无人,那样他对汉朝的功勋就能够与周朝...

  • 18541563261如何评价韩信这个人?
    裴家彼司马光评价韩信“以市井之利利其身,而以君子之心望其人”。韩信以商人的心里乘机为自己谋利,以君子的心里要求刘邦报恩,在当时的那种要求以主子为马首是瞻的社会环境未免太难。由此可见,韩信的死已经是一种必然。无论其后来谋反事实与否。在刘邦称帝之后。韩信更是狂妄自大自持功高庇护刘邦憎恶的项羽...

  • 18541563261韩信是历史上的一个名将,为何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呢?
    裴家彼第一、居功自傲。韩信出身贫贱,年轻时生活窘迫,曾受过漂母赠饭之恩,也经过胯下之辱,但封为淮阴侯后,韩信觉得自己的功劳大,却与周勃、侯灌婴、樊哙同列侯爵,感到羞耻,心情不悦,并称病不上朝。“生平胯下能蒲伏,只是羞于哙等肩”。第二、韩信平定齐地后,要求封为齐王。此时刘邦和项羽正在荥...

  • 18541563261韩信之死的真正原因。
    裴家彼韩信之死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社会家天下的本质。韩信是一个相当有天赋的军事指挥家,但他在军事上相当不敏感,丝毫没有为人臣子的谨慎,自负才志不屈于人,不安于已有地位,不知收敛以至于最后被吕后处死的下场。韩信为汉王朝的建立所作的贡献是决定性的,司马光认为:“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韩信之功...

  • 18541563261如何看待韩信的胯下之辱,是智慧还是懦弱?
    裴家彼这是以我们的角度去看,但从韩信的角度看,我连面子都没有,哪还存在丢面子呢?所以韩信心中没有留下任何心理压力。我们做不到是因为我们没有韩信这么大的志向,同时也没有处在韩信这么恶劣的社会评价之中。若如韩信处境一样的,能做到的不会只有韩信一人。这个与韩信的军事才华无关 ...

  • 18541563261司马迁对韩信的评价不无惋惜,司马光的看法呢?
    裴家彼汉家江山的得来,有半数、甚至多半要归功于韩信,也因此,多数人对韩信之死,愤愤难平。他们看够了“狡兔死、走狗烹”的社会规则,同时痛恨着政治的残酷、人性的险恶……当然,持不同意见者也有,这些人则认为韩信是居功自傲、矜能自骄,且最后反迹亦已现,故说到底还是咎由自取……而对于如此饱受...

  • 18541563261关于韩信,你了解多少?
    裴家彼汉朝开国名将──韩信,是平民出身的英雄,也是中国军事史上,一位绝代的奇葩。他是江苏淮阴人,由于家境贫寒,连一日三餐都很难维持,只得到处投靠亲友,成为不受欢迎的人物。有一次他在一位当亭长的好朋友家里做客,由于食量太大,亭长的太太对他冷言冷语,并且故意不供给三餐,韩信忍住饥饿,到河边...

  • 18541563261谁知道古代韩信的故事?
    裴家彼一、功高震主 楚汉僵持的时候,有人劝韩信:你功劳太大了,将来皇帝难免猜忌你,不如就此自立为王,三分天下。韩信却想着平常刘邦对自己不错,不忍心背叛刘邦。没想到后来一语成谶,果然应验。韩信用兵智商高,政治智慧却不算高明,包括项羽,都玩不过流氓刘邦“面厚心狠”,当然伴君如伴虎,“既要...

  • 18541563261楚汉争霸中韩信是什么样的人啊?
    裴家彼刘邦当初谈到刘邦将来是否会杀了韩信时,刘邦承诺有“三不杀韩信”:一,天不杀韩信,二,君不杀韩信,三,铁不杀韩信。君不杀韩信就是说刘邦自己不会杀韩信,铁不杀韩信就是说所有的兵器都不能杀韩信,因为当时所有的兵器几乎都是铁质的,刘邦是天子,有了他的这三条金口玉言,当时一般人认为,...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