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体向上比俯卧撑更能锻炼身体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俯卧撑和引体向上。哪个更有效练更好的体型~

俯卧撑连的是三头和胸肌,引体向上练的是二头和背肌,练的是不同部位。
回答最快的是SB,不解释,健身基础知识如下,别看这是复制的一大坨你就省略不看,我就是复制也是复制有用的,我就是看了下面的一大坨,才知道什么叫做科学健身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组间放松:每做完一大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4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3.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不要与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挂在心上。

引体向上哦兄弟
你自己可以想像 引体向上 是没有任何支撑的 脚也是悬空的 说明所有的重量都必须由你的手臂负担
俯卧撑还有两个脚趾分担一些身体的重量
谢谢、。

引体向上是练背部的肌肉群. 俯卧撑是练每个男人都向往的胸部和胳膊肌肉的..我觉得俯卧撑比较好.

不是的,各有各的特点,引体相比来说更锻炼臂力

都能锻炼,身体,本人认为,引体向上做多了好点,

显然是俯卧撑比较好……

俯卧撑做多了,有体形,有胸肌

引体向上做多了,手臂有力量,能爬杆!

最好两个一起练!


引体向上比俯卧撑更能锻炼身体视频

相关评论:
  • 14774156748同数量俯卧撑和引体向上,谁更胜一筹?
    成忠段事实上,与引体向上相比,俯卧撑只支撑身体70%的体重,而引体向上却是100%,这也变相说明引体向上的难度系数更高。俯卧撑在锻炼过程中主要依靠臂力及胸肌,引体向上在使用臂力的同时需要背肌发力。二者的发力肌群不一样,俯卧撑做20个与做30个的差别不大,但是引体向上的20个与30个差别就大了。当然二者在...

  • 14774156748俯卧撑和引体向上哪个更好
    成忠段引体向上比俯卧撑的锻炼效果好,但是俯卧撑比引体向上的难度小,安全系数高,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俯卧撑不管从器材方面还是难度方面都比引体向上要低一些,可以说不需要任何器械,趴在地面上就可以做,不要在器械装备上投资一分钱,难度也比引体向上要小得多,一般不经常锻炼的人使出全力也是可以做上...

  • 14774156748引体向上和俯卧撑搭配 引体向上和俯卧撑哪个更好
    成忠段引体向上的主要锻炼部位是背阔肌和肱二头肌,而俯卧撑则主要是锻炼胸大肌和肱三头肌。因此,训练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锻炼的部位进行选择。2 引体向上和俯卧撑哪个更难 因为动用的肌肉部位不同,所以引体向上和俯卧撑也很难说哪个更难,不过从重量上来说,可能引体向上会更难些。引体向上需要抵抗的力...

  • 14774156748俯卧撑和引体向上哪个更能练出肌肉
    成忠段个人感觉引体向上效果相对俯卧撑明显,单从运动来讲引体向上是双臂克服地吸引力拉着身体向上做功,俯卧撑是双臂加双腿来支撑整个身体,除臂力外腰部用力明显。做引体向上需要上部肌肉拉着下部肌肉,连起来就是全身的肌肉都用到,小腿被大腿肌肉拉着,大腿需要腰部 腹部 臀部 拉着 在往上需要腹部胸部 背部所有...

  • 14774156748引体向上和俯卧撑哪个好
    成忠段引体向上和俯卧撑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但各有其优点和适用场景。引体向上主要锻炼上肢和核心肌群,俯卧撑则更注重全身肌肉的协调。引体向上是一种针对上肢和背部肌肉群的训练方式。通过牵引自身重量上升,能够有效锻炼到手臂、背部、肩部等多个部位的肌肉群。同时,引体向上对于核心肌群的稳定性也有很高的要求...

  • 14774156748引体向上和俯卧撑,哪个更容易?为什么?
    成忠段俯卧撑更简单一些。引体向上是一个复合力量动作,能让背部变好看有型,这个动作需要背阔肌和肱二头肌有力,三角肌发力稳定肩轴、腹肌发力稳定身体。当你做相同次数的俯卧撑跟引体向上时,引体向上能给你增肌锻炼的效果是远大于俯卧撑的。从你完成的引体向上个数,还能反映你的体重情况跟身体的素质水平。

  • 14774156748引体向上 VS 俯卧撑——哪个效果更好
    成忠段引体向上对于腰和背的锻炼效果要好一些,而俯卧撑相较而言对于腹肌的锻炼效果好一些。其他的两者的效果差不多。

  • 14774156748俯卧撑和引体向上哪个更好
    成忠段因人而异,但引体向上相对于俯卧撑更难些。俯卧撑和引体向上都属于力量型训练方式,不同的力量型训练项目,难度系数会不一样。有的简单,而有的就很难。俯卧撑是依靠双臂支撑地面,让身体上下运动,主要靠支撑来承担身体的大部分重量,据有关研究表明,俯卧撑相当于承受身体总重量的百分之七十五;而引体...

  • 14774156748练引体向上和俯卧撑,那个锻炼的部位更多?
    成忠段俯卧撑效果不如双杠臂屈伸,如果你把双杠臂屈伸和反握引体向上结合起来,那么就可以锻炼到上半身的所有肌肉。双杠臂屈伸主要锻炼的肌肉是胸肌、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反握引体向上主要锻炼的是背部大部分肌肉、三角肌后束、肱二头肌,连带着也会练到胸肌。引体向上和俯卧撑(或双杠臂屈伸)练习的是不...

  • 14774156748引体向上和俯卧撑哪个更能练肌肉和力量
    成忠段单从运动来讲引体向上是双臂克服地吸引力拉着身体向上做功,俯卧撑是双臂加双腿来支撑整个身体,除臂力外腰部用力明显。做引体向上需要上部肌肉拉着下部肌肉,连起来就是全身的肌肉都用到,小腿被大腿肌肉拉着,大腿需要腰部 腹部 臀部 拉着 在往上需要腹部胸部 背部所有肌肉,最后归结到整个手臂。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