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死的不同说法?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古代对不同人的死亡的不同的说法..~


(一)古代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对“死亡”各有其名称。《礼记》谓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清代,对于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
(二)根据人的年龄。不满20岁死亡的谓之“殇”。此又分为三类:8~11岁死者为“下殇”;12~15岁死者为“中殇”;16~19岁死者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青壮年死者谓之“夭亡”,但于讣告上均写“疾终”,引魂幡、《荐亡文疏》上均写“云终”、“告终”。老年死者谓之“寿终”。如系家族最高长辈,男加“正寝”,女加“内寝”字样。故后世“正寝”二字已成为死的代名词。
(三)根据人的死因。为某种事情舍命者谓之“殉”,如为职责因公而死谓之“殉职”;战争中死于阵地者谓之“阵亡”,现作“牺牲”。死于外地谓之“客死”。死于非命谓之“凶死”等等。
(四)根据人的宗教信仰。和尚死谓之“圆寂”、“示寂”;喇嘛死谓之“涅槃”;道士死谓之“羽化”;基督教教徒死谓之“归主”;回民伊斯兰教教徒死谓之“无常”等等。
(五)民间对死的敬称(礼貌用语)。有借道家的“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阴阳家“就本”、“星殒”者;一般称人死为“辞世”(与世长辞)、“过世”、“去世”、“逝世”,“作古”;在吊唁时见之于书面的一律称“千古”;灵牌、引魂幡上一律写“已故”。
(六)北京民间土语、俏皮话(非礼貌用语)称死者有不同说法。如“见阎王爷去了”;“撂挑子了(言已放下人生重担)”,“听蛐蛐儿叫唤去了(言已人土与秋虫为伴了)”,“嗝儿屁着凉了”、“翘辫子”、“踹腿”、“蹬腿儿”等等。但多具有贬义,不能用在丧礼和其他正式场合上。

大夫死叫做“卒"。 古人对“死”的称呼有着严格的规定,死者的身份、地位不同,其“死”的叫法也各不相同,绝对不能混淆。

出处:《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译文:天子的死称为“崩”,诸侯死则称为“薨”,;大夫死叫“卒”;士人死则叫“不禄”;而只有平民百姓的死才能称为“死”。

也就是说“崩”是天子专用的;诸侯死则称为“薨”,秦汉以后也用于高级官员的死亡;大夫死叫“卒”;士人死则叫“不禄”;而只有平民百姓的死才能称为“死”。不过,后来随着时代发展,这种情况也逐渐有所变化,其限制也不再那么严格。

唐代时,二品以上官员死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以下以至平民百姓都称死。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等身故称“崩”,皇贵妃以下到嫔、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薨”。

扩展资料

对“死”的其他称呼:

1、仙逝:民间恭维用语,是问候亲友家中死去亲人的关切用语。

2、见背:表示父母或长辈去世。晋代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3、圆寂:佛教用语,指僧尼死亡。

4、涅槃:佛教用语,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也用作死的代称(指佛或僧人)。

5、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端坐死亡。

6、牺牲: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了自己的生命。

7、就义:为正义事业而被杀害。

8、见阎王:指死,含有贬义。

9、蹬腿:(蹬腿儿)指人死亡(含诙谐意)

10、一命呜呼:指死(含诙谐意)

11、见鬼:指死亡或毁灭。例如:让这些害人虫见鬼去吧。

12、翘辫子:死(含讥笑或诙谐意)。例如:袁世凯做皇帝没几天就翘辫子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礼记·曲礼》



  • 驾崩

  1. 【释义】中国古代称帝王或皇太后、太皇太后的死为驾崩。

  2. 【举例】《汉书·高帝纪》: 夏四月甲辰,帝崩于长乐宫。

  1. 【释义】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2. 【举例】《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鲁文公薨,而东门遂镣适立庶。

  1. 【释义】 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

  2. 【举例】《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四年卒。

  • 不禄

  1. 【释义】古代士死的讳称。

  2. 【举例】《礼记·曲礼下》: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1. 【释义】表示死亡,多指小孩夭折和病死的。

  2. 【举例】《祭十二郎文》:少者殁而长者存。

  • 宾天

  1. 【释义】委婉语。谓帝王之死,亦泛指尊者之死。

  2. 【举例】《红楼梦》:忽见东府里几个人,慌慌张张跑来,说:“老爷宾天了!”



天子死叫“崩”

亲王,诸侯死叫“薨”

大夫死叫“卒”

士死叫“不禄”

妃子或小皇子死叫“殁”

百姓死叫“死”

刚出生没多长时间的娃的死叫“夭折”

和尚死叫“圆寂”,得道高僧死叫“涅磐”

道士死叫“羽化”,“登仙”..

民间还有许多通俗的叫法...

皇帝:驾崩、晏驾
一般官员和百姓死亡,则称“卒”“殁”、“殂”、“千古”、“殒命”、“捐生”、“就木”、“溘逝”、“作古”、“弃世”、“故”、“终”等。长辈去世则婉称“百年”“见背”。佛道徒之死,说法更多,如“涅般”、“圆寂”、“坐化”、“羽化”、“示寂”、“仙游”、“登仙”、“升天”、“仙逝”等。

天子死叫“崩”
亲王,诸侯死叫“薨”
大夫死叫“卒”
士死叫“不禄”
妃子或小皇子死叫“殁”
百姓死叫“死”
刚出生没多长时间的娃的死叫“夭折”
和尚死叫“圆寂”,得道高僧死叫“涅磐”
道士死叫“羽化”,“登仙”..
民间还有许多通俗的叫法...


古代对死的不同说法?视频

相关评论:
  • 17055768926我国古代对死亡的不同称谓
    沈卿疮- 天子死称为“崩”或“驾崩”,诸侯死称为“薨”,大夫死称为“卒”,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 清代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死称“卒”。(二)年龄相关死亡称谓 - 不满20岁死称“殇”,分为“下殇”、“中殇”和“...

  • 17055768926我国古代对死亡的不同称谓 古代对死亡的各种称谓
    沈卿疮1、民间说法:过世、过去了、过了、去了、走了、返乡、回去、离开、长眠、先走一步、老去、作老人、作古、千古、上西天、苏州卖鸭蛋 2、雅称:辞世、与世长辞、辞去人世、百年之后、寿终正寝(男)、寿终内寝(女)、成为故物、呜呼哀哉、已故、作古、大去、仙逝、安眠、安息、往生(佛家语:指...

  • 17055768926文言文中关于死的不同说法(对于死的不同文言说法)
    沈卿疮1. 天子之死称为"崩"。2. 亲王或诸侯去世称为"薨"。3. 大夫去世称为"卒"。4. 士去世称为"不禄"。5. 妃子或幼主的去世称为"殁"。6. 百姓之死简称为"死"。7. 婴儿早逝称为"夭折"。8. 和尚去世称为"圆寂",高僧圆寂则称"涅磐"。9. 道士去世称为"羽化"或"登仙"。

  • 17055768926人“死亡”有多少种说法?
    沈卿疮24、夭折:未成年而死,比喻事情中途失败。25、亡故:死去。26、断气:停止呼吸,死亡。27、逝世:去世,多用于名誉、地位较高的人。28、上西天:指死王,带有点不好的意味。29、老死:由于年老体衰而死亡(区别于病死)30、升天:称人死亡(迷信)31、寿终正寝:指年老病死在家中。32、下世:...

  • 17055768926古代人是怎么说死的?
    沈卿疮4、不禄:士死曰不禄。5、死:庶人死曰死。6、圆寂:佛教用语,指僧尼死亡。7、涅槃:佛教用语,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也用作死的代称(指佛或僧人)。8、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端坐死亡。生理学死亡如今被看成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事件,因为曾经被认为指示死亡的条件是可逆的。在死亡...

  • 17055768926我国古代对死亡的不同称谓
    沈卿疮父母死后。孩子们则讳称“孤露”、“弃养”,长辈去世则婉称“见背”。佛道徒之死,说法更多,如“涅般”、“圆寂”、“坐化”、“羽化”、“示寂”、“仙游”、“登仙”、“升天”、“仙逝”等。“仙逝”现也可用于被人尊敬的人之死。 到了现代,“死”的讳称更是五花入门,书面上除沿用不;少古人的称谓外...

  • 17055768926古代人根据不同情况对死亡进行称谓,具体都有那些称呼叫法?
    沈卿疮1. 古代君王去世的称谓除了“崩”外,还有“山陵崩”、“驾崩”、“晏驾”、“千秋”、“百岁”等尊贵之称。而对于一般官员和百姓的死亡,则常用“殁”、“殂”、“千古”、“殒命”、“捐生”、“就运裂竖木”、“溘逝”、“作古”、“弃世”、“故”、“终”等词汇。对于父母去世,子女会...

  • 17055768926中国古代关于死的文雅说法
    沈卿疮4、殁:殁字源自“没”,古人用“沉没”来比喻死亡,因此“没”成为死亡的委婉说法。例如,曹操在《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尺察世令》中写道:“不幸早没。”后来,“没”字旁边的“水”字旁被替换为“歹”字旁,便形成了“殁”。5、不禄:在《礼记》中,对于不同身份的人去世,有不同的称谓...

  • 17055768926古代人根据不同情况对死亡进行称谓,具体都有那些称呼叫法?
    沈卿疮佛道徒之死,说法更多,如“涅般”、“圆寂”、“坐化”、“羽化”、“示寂”、“仙游”、“登仙”、“升天”、“仙逝”等。“仙逝”现也可用于被人尊敬的人之死。 2,皇帝---架崩(殂)皇亲国戚---薨(音hong轰)高官达贵---逝\\卒 平民---死 僧侣---圆寂\\坐化\\羽化\\涅盘 道家---驾...

  • 17055768926在古代人们对“死”的不同说法
    沈卿疮驾崩”、“晏驾”、“千秋”、“百岁”等。一般官员和百姓死亡,则称“殁”、“殂”、“千古”、“殒命”、“捐生”、“就木”、“溘逝”、“作古”、“弃世”、“故”、“终”等。父母死后。孩子们则讳称“孤露”、“弃养”,长辈去世则婉称“见背”。佛道徒之死,说法更多,如“涅般”...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