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佛学的异同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儒学与佛学之间的异同点~

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三纲八目”。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学以“垂世立教”为目标,即以入世立功为纲宗。
  佛学的理论系统就十分博大精深了,我这里可不敢妄论。但我们学佛的目的,据一些大德讲,就是以证得真如理体为目标,即以出世成道为本怀。
  二者如果有异,大概是一入一出,如果有同,大概也在出中有入,入中有出吧。

科学,哲学和宗教的异同表现在许多方面,概括地说:三者的共同点就是:都属于人类自己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文化现象;三者差异在于:科学是从自然视角揭示人类社会所涉及的一切问题的;而哲学却是从人性文化视角来揭示人类社会所涉及的一切问题的;可是,宗教则是从神学的视角来揭示人类社会所涉及的一切问题的。从而决定了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人文主义社会按照数学模式,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取精去糙,择优汰劣,天人合一的三元统一自然法则不断地发展、丰富和完善的必然性。其中的社会主义只不过是人文主义社会发展中的初级阶段。这种必然性不以某个人、某一本书、某一种经典教条定义为转移;而是以人类一切与时俱进的文明成果和科学、哲学、宗教天人合一的三元统一自然法则为转移。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
李胜中2015

孙中山先生: 佛教为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
学习佛法可以给我们提供正确的人生观念,依法修行能使我们培养健康的心态。所以说,学佛是为我们的幸福人生服务的。
现代人心理问题很多,这些心理问题怎样才能解决?有些人求助于心理医生,但心理医生的治疗只能起到一种疏导和缓解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不能灭除问题产生的根源,那么,今天这个问题得到了疏导,得到了暂时的解决,明天又会继续制造新的问题,心理并不能得到彻底的康复。
  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是什么?是无始以来伴随着我们的无明,和由此产生的种种不健康因素:如贪心、嗔恨心、愚痴、我慢等等。所以我们要从佛法入手,通过勤修戒定慧,来熄灭贪嗔痴,从根本上铲除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
——
学佛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但我们学佛学什么?什么是佛?向佛学习什么?一定要搞清楚。佛是觉者 ,《华严经》 云: “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 。” 这就是佛。如果用比较通俗的话讲:就是要了解自己,了解一切。行止圆满无缺。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学这个,学做一个明白人,不作糊涂人。
自觉觉他首先是要自觉,了解自心。我们会有人说:难道我还不知道自己吗?事实上正是这样。我们大部分的人并不了解自己,不熟悉自己。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如何运转,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老,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会死。这是任何一门科学都无法回答清楚的。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语言逻辑是怎么产生的。不了解为什么有的事情想记记不起来,有的想忘忘不掉。不懂得人活在世,该如何做、如何行,什么才是生活的意义。这是很多哲学家热衷于探讨的问题。甚至于有人为此而发疯。是任何心理学家也不能彻底搞明白的问题。他或许能够帮助你解决一部分问题,却无法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更不知道自己的思想如何运作,为什么就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会有梦、有幻。有自我,有恐惧,有爱情。这一切的问题无人能够回答。除了一个,那就是释迦牟尼佛。
然而世尊并不是简单的告诉我们答案。而是帮助我们了解答案。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能够用语言传达的。
《占察善恶业报经》 中讲唯心识观。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什么方法呢?第一步就是对自己的行动、语言、思维切实详细地观察。随时随地、没有间断地观察。经典中讲“ 随身语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如何产生。我们要自觉,就要深刻、没有遗漏地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彻底问题的根源,拔除病根才能痊愈、才能幸福。
这样的了解最初可以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其实也是前面所提问题的初步答案。那就是“ 知唯是心 ”知道这一切无不是源于自己的心。这个心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也是产生一切问题的根源。不仅是我们痛苦的源头,更是我们脱离痛苦、成就幸福,得到无上快乐、清静、喜乐的钥匙。
知唯是心是我们实践唯心识观第一步要达到的目的。平素里我们少有反省,对自己毫无了解,内心的举动、言语思考都是顺流而下,受人摆布。又如同一只猿猴跃上跳下。没有一刻停闲。我们就跟随着心的变迁而展现出喜怒哀乐种种姿态。但是我们全然不明白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我们会痛苦?悲伤?为什么难过流泪。我们会找这个原因那个原因,社会不公、制度不平、运气不好、他人的恶劣、自己的卑微。但是从这些方面我们却无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被制造出很多种,社会制度的完善,法制健全,科学发展。而这一切却连一次简单的心情沮丧都无能为力。
修行唯心识观第一步的效果就是让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这一切一切的根源到底在什么地方 ? 《占察善恶业报经》 讲“ 当知一切诸法,悉名为心 ”这是一个必须我们自己实践的答案,不是听了就算的,要体认才行。
我们学佛的目标,各不相同,想往生也好,证果也好,想世间的福报也好,乃至于其他的愿望、希望。无不要从这个心做起。抓住这个心,就会品尝佛法的乐趣。不会苦闷迷惑。虽然我们很多人学佛后也经常把‘一切唯心’、‘随缘自在’挂在嘴边,但是没有经过实际的修行,只能是嘴上富贵而已。
【转】


作为哲学学者,把佛学纳入哲学领域中一个一个思想来“研究”。研究哲学,或者研究佛学的人,很少是修行人。他们都把自己作为第三者的角度来研究,来看待佛学,佛法。

佛学,就是研究佛法,佛教。把佛陀所说的法作为一种学说来研究,或者把佛陀说法,教化众生,作为一种宗教来研究。

其实,真正的佛法的研究,是要踏踏实实的修行。通过实践来证得佛法,然后再在修行中真正解脱苦恼。

孙中山 先生铭言: 佛教 为 救世之仁 ,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
学佛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但我们学佛学什么?什么是佛?向佛学习什么?一定要搞清楚。佛是觉者 ,《华严经》 云: 【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 。】 这就是佛。如果用比较通俗的话讲:就是要了解自己,了解一切。行止圆满无缺。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学这个,学做一个明白人,不作糊涂人。
自觉觉他首先是要自觉,了解自心。我们会有人说:难道我还不知道自己吗?事实上正是这样。我们大部分的人并不了解自己,不熟悉自己。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如何运转,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老,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会死。这是任何一门科学都无法回答清楚的。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语言逻辑是怎么产生的。不了解为什么有的事情想记记不起来,有的想忘忘不掉。不懂得人活在世,该如何做、如何行,什么才是生活的意义。这是很多哲学家热衷于探讨的问题。甚至于有人为此而发疯。是任何心理学家也不能彻底搞明白的问题。他或许能够帮助你解决一部分问题,却无法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更不知道自己的思想如何运作,为什么就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会有梦、有幻。有自我,有恐惧,有爱情。这一切的问题无人能够回答。除了一个,那就是释迦牟尼佛。
然而世尊并不是简单的告诉我们答案。而是帮助我们了解答案。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能够用语言传达的。
《占察善恶业报经》 中讲唯心识观。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什么方法呢?第一步就是对自己的行动、语言、思维切实详细地观察。随时随地、没有间断地观察。经典中讲“ 随身语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如何产生。我们要自觉,就要深刻、没有遗漏地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彻底问题的根源,拔除病根才能痊愈、才能幸福。
这样的了解最初可以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其实也是前面所提问题的初步答案。那就是“ 知唯是心 ”知道这一切无不是源于自己的心。这个心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也是产生一切问题的根源。不仅是我们痛苦的源头,更是我们脱离痛苦、成就幸福,得到无上快乐、清静、喜乐的钥匙。
……
摘自地藏论坛《唯心识观(五)-知唯是心》

哲学是一门科学,哲学源于佛学,佛学是哲学的启蒙。

学佛需要开悟,悟了还同未悟,本来没有一物可得。悟,就是看透一切------世间超世间俱是妄想心自幻自用,认假为真,逐物意移,为事所转就是凡夫,为经所转就是邪见。因果轮回是妄想心形成的假我所招所感,此身此心非我所有,所行所想俱是前世因缘际会,本无实有,只在虚名妄念中存。所有言说只为标月,都是以妄显真。修行,就是随缘消业,自己摆脱假我约束。本来面目无名无字,灵光独耀,不增不减不染不垢,释迦曰菩提真性,老子强名曰道,耶稣称为上帝。科学、哲学、宗教都是哪个建立的?
梦中事梦中了,随缘。
当下心当下觉,看破。


哲学与佛学的异同视频

相关评论:
  • 15689925114论语的观点与佛学的观点有何异同?
    禹启狱论语是儒家经典,主要讲世间善法。佛学不仅讲世间善法,还要众生都能修行成佛、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南无阿弥陀佛(合十)

  • 15689925114儒学与佛学之间的异同点
    禹启狱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三纲八目”。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学以“垂世立教”为目标,即以入世立功为纲宗。佛学的理论系统就十分博大精深了,我这里可不敢妄论。但我们学佛的目的,据一些大德讲,就是以证得真如理体为...

  • 15689925114历史上哪些人物是站在儒家这边的?
    禹启狱儒家:孔子、孟子、荀子(荀子其实有点法家倾向,严格上说不能算儒家代表人物)、还有就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张载、程颢、程颐,以及心学的陆九渊和王守仁等;道家:主要就是老子和庄子了;墨家:墨子及墨家门人;法家:韩非子,还有就是为秦开帝业的商鞅。望楼主采纳。

  • 15689925114如果大乘佛法是佛说的那为什么到佛灭渡后几百年才出现呢
    禹启狱一般而言,小乘是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贬称,而若从部派佛教的立场来看,大乘并非佛教。今天我们从思想史之发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的基础。可以要看出,在释迦在世传道的时候,并没有大乘、小乘的说法——他并没有说这些这些是属于小乘佛法,那些那些是属于大乘佛法。让我们看大乘、小乘佛法最大的区别就...

  • 15689925114论《释道儒三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禹启狱四、佛、道、儒三家的异同归纳如下: 1、三家的思想主张;佛家的度世、道家的入世、儒家的谋世; 2、三家思想修为;佛家的清净、道家的清静、儒家的克己;佛家的无得心、道家的无为心、儒家的有为心 3、三家明道过程;佛家的悟道、修道、证道,道家的见道、遵道、合道,儒家的修身、齐家平天下。 4、三家无私奉献...

  • 15689925114佛家,佛学,佛教的异同点?
    禹启狱无所谓异同,因为概念范畴不一样。1.佛家泛指一切熏修佛法的出家、在家众乃至一切为佛法摄受的众生类等,是一个团体化的说法;2.佛学是研究探索佛教教理名相等,将佛教哲学化或文化化的世俗化做法,与修行无关。3.佛教是佛陀创立的基于佛法僧三宝同存的教化法门;总持离世间一切善法,是众生修行离苦得...

  • 15689925114朱熹与陆九渊两人哲学思想的异同
    禹启狱朱熹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九渊的代表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也叫道学或宋学.

  • 15689925114朱熹的理学思想和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异同
    禹启狱①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道教而发展起来的。②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或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都是高调的道德主义。③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个人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秩序。④地位: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

  • 15689925114有佛家高手没?请教一段公案!
    禹启狱长期以来,有不少佛家的著作,批评道家是“自然外道”。因为他们看到老子讲“道法自然”,便自然而然地将二者联想在一起。其实,印度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与佛教对立的几十种哲学思想,尤其当时同释迦牟尼佛影响一样大的几个大学派之一,专讲“唯物思想”的“自然外道”,和中国老子所说“道法自然”的自然,并不相关。

  • 15689925114什么叫显学和经学?
    禹启狱从学术风格上讲,南学受玄学和佛学影响比较大,能博取众家之长,又喜标新立异,反映了其哲学思辨能力的提高,而北学受北方游牧民族质朴风尚的影响,保持了汉朝经学以章句训诂为宗的特点。 唐代则以国家的力量来推行经学,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是这时代的代表著作。宋代理学兴起,理学家们以重新诠释古代经典的方式,以阐发他们...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