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死了,死于对人类的怜悯”出自尼采哪本书,原话是?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尼采为什么认为上帝死了~


我想这句话是说从叔本华开创唯意志哲学到尼采否定上帝的存在开始人类旧的信仰轰然倒塌,在这倒塌后人类必须要重新建立起一种新的价值体系,重估一切事物的价值,关于这点请参考下周国平的哲学著作《人与永恒》,而在他们之后人类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不在受封建思想,基督思想的束缚又开始了新的哲学探索,其实我想无论尼采也好,叔本华也好还是孔子也好他们的思想无不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世界的思维角度,让我们不在受思想的禁锢,从而使我们更加全面更加客观的了解世界。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有三处直接出现“上帝死了”,第一次出现于该书第一部《查拉斯图拉之序篇》中,第二部《慈善者》一节也出现了“上帝死了”,第三次出现“上帝死了”是在该书的第四部《退职者》一节中。

综观全书,尼采要否定的,是以信仰和服从为准则的旧价值体系,他要肯定的,是以生命和人的意志为准则的新价值体系,前者的立足点是上帝,后者的立足点是大地。

在全书结束之际,查拉图斯特拉终于明白,自己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事业”,于是他再次离开隐居的山洞,“就像从阴暗的山后升起的晨曦,热烈而强壮”。

扩展资料: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写成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包括德国,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思想和道德危机,许多被奉为神圣的国家观念、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正被人们所抛弃。

书中使用的写作格式相当独特,尼采使用了一种哲学小说风格的写作方式,类似于《新约圣经》以及《柏拉图对话录》的风格,同时也类似于前苏格拉底哲学作品里的语调,经常以自然现象作为修辞和讲述故事的手段。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每一部分,甚至每一章节都可以独立成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这句话出自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原句是:弱者的无能创造了彼岸世界,那个无人的、非人的世界。上帝的地狱就是对人类的爱和怜悯,它使人带上镣铐,使人落入自己布下的网。当人强大起来时,上帝就不再被需要。上帝应当被杀死,并已经被杀死,他死于对人类的怜悯,怜悯是钉死爱人类者的十字架。



扩展资料: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写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包括德国,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思想和道德危机,许多被奉为神圣的国家观念、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被人们所抛弃。

尼采敏锐地看到了欧洲这场精神上的危机,因此,他借“查拉斯图斯特拉”这个虚构的超人形象向欧洲世界宣告了这种精神文明的危机,并呼唤一种生机勃勃的人类的出现。

1881年夏季,尼采因健康恶化辞去教授职务,来到以空气治疗胜地著称的瑞士的恩加丁,那里有为细长落叶松覆盖的山坡,清新明净的空气,嶙峋的岩石,寒冷的冰河。

在这种环境里,尼采感到心旷神怡,思绪如泉。他总是将散步或登山时萌发的想法抄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回去后加以整理,有时总要忙到深夜。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是这样创作的。它的第一、二卷都以十天时间一气呵成,第三卷在法国尼斯也以十天时间写成,第四卷则在1885年于蒙顿写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一书中,有三处直接出现“上帝死了”。第一次出现于该书第一部《查拉斯图拉之序篇》中。查拉斯图拉在山上呆了十年后,内心有了转变,他感觉“像积蜜太多的蜂儿一样”,需要伸出来领受他的智慧的手。因为爱人类,查拉斯图拉下山了。在森林里,查拉斯图拉遇到一位老圣哲,这位老圣哲劝他留在森林里,因为人类之爱会毁了他,不如留在森林里制作颂诗,用歌唱、哭、笑和低吟,赞美上帝。查拉斯图拉拒绝了他,重新上路。

查拉斯图拉独自走着,他向自己的心说:“这难道可能吗?这老圣哲在他的森林里,还不曾听说上帝已经死了!”

该书第二部《慈善者》一节也出现了“上帝死了”。在这一节里,查拉斯图拉抨击了慈善者的怜悯,“他们因他们的怜悯而快乐”,“热爱者没有超于他的怜悯的高度,是不幸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一天,魔鬼曾向我如是说:“上帝也有他的地狱:那就是他的对于人类的爱。”最近我又听到他如是说:“上帝死了:他的对于人类的怜悯杀死他了。”

第三次出现“上帝死了”是在该书的第四部《退职者》一节中。查拉斯图拉在路上遇到一位老神父,这位老神父“供奉那老上帝直到最后一刻”。查拉斯图拉向他打听上帝的死因。查拉斯图拉问道:

你知道他怎么死的么?那是真的么,人们说慈悲哽塞了他?
他看见人类如钉死在十字架上,不能再忍耐了;——所以对于人类的爱,成为他的地狱,最后成为他的死?

老神父回答道:
当他年轻的时候他自东方来,后来他辛苦而复仇,为他的宠爱者的欢喜而自己建造了地狱。 最后他渐渐耄老,温柔,和平而慈悲,不像严父而像祖父,更像老态龙钟的老祖母。 他衰弱地坐在墙垣之角落,恼恨于他的孱弱的两腿,恼恨于世界之倦怠,最后有一天他为他的太多的慈悲而窒息。

“上帝死了”最先出自疯子之口,之后,尼采又让大圣哲查拉斯图拉反复言说。那么,有关“上帝死了”的言说究竟是疯子的癔语抑或智者的箴言?对此,周国平认为,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的基督教信仰已经逐渐解体,哲学家们从本体论、认识论、科学知识、历史考证等各个角度对基督教原理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尼采区别于前人的地方在于,他第一个明确指出了基督教信仰解体之后欧洲出现价值真空这个事实,并且把基督教批判与欧洲传统价值观念的批判结合起来。周国平首先肯定“上帝死了”为事实,他关注的是“上帝是怎么死的”?在他看来,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杀。“是我们把他杀死的——你们和我!我们都是他的杀戮者!”周国平引用《快乐的知识》中疯子的话回答道。“我们为什么杀死他呢?”周国平进一步追问。他认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的那个最丑陋的人道出了真相:“上帝明察一切和人类:所以他不能不死!这样一个见证人不死,是人类不能忍受的。”基督教伦理与人类本性不可相容,所以人类谋杀了自己的监督者,“不受监督”被视为“人类本性”的内容之一。

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一书中,有三处直接出现“上帝死了”。第一次出现于该书第一部《查拉斯图拉之序篇》中。查拉斯图拉在山上呆了十年后,内心有了转变,他感觉“像积蜜太多的蜂儿一样”,需要伸出来领受他的智慧的手。因为爱人类,查拉斯图拉下山了。在森林里,查拉斯图拉遇到一位老圣哲,这位老圣哲劝他留在森林里,因为人类之爱会毁了他,不如留在森林里制作颂诗,用歌唱、哭、笑和低吟,赞美上帝。查拉斯图拉拒绝了他,重新上路。

查拉斯图拉独自走着,他向自己的心说:“这难道可能吗?这老圣哲在他的森林里,还不曾听说上帝已经死了!”

该书第二部《慈善者》一节也出现了“上帝死了”。在这一节里,查拉斯图拉抨击了慈善者的怜悯,“他们因他们的怜悯而快乐”,“热爱者没有超于他的怜悯的高度,是不幸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一天,魔鬼曾向我如是说:“上帝也有他的地狱:那就是他的对于人类的爱。”最近我又听到他如是说:“上帝死了:他的对于人类的怜悯杀死他了。”

第三次出现“上帝死了”是在该书的第四部《退职者》一节中。查拉斯图拉在路上遇到一位老神父,这位老神父“供奉那老上帝直到最后一刻”。查拉斯图拉向他打听上帝的死因。查拉斯图拉问道:

你知道他怎么死的么?那是真的么,人们说慈悲哽塞了他?
他看见人类如钉死在十字架上,不能再忍耐了;——所以对于人类的爱,成为他的地狱,最后成为他的死?

老神父回答道:
当他年轻的时候他自东方来,后来他辛苦而复仇,为他的宠爱者的欢喜而自己建造了地狱。 最后他渐渐耄老,温柔,和平而慈悲,不像严父而像祖父,更像老态龙钟的老祖母。 他衰弱地坐在墙垣之角落,恼恨于他的孱弱的两腿,恼恨于世界之倦怠,最后有一天他为他的太多的慈悲而窒息。

“上帝死了”最先出自疯子之口,之后,尼采又让大圣哲查拉斯图拉反复言说。那么,有关“上帝死了”的言说究竟是疯子的癔语抑或智者的箴言?对此,周国平认为,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的基督教信仰已经逐渐解体,哲学家们从本体论、认识论、科学知识、历史考证等各个角度对基督教原理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尼采区别于前人的地方在于,他第一个明确指出了基督教信仰解体之后欧洲出现价值真空这个事实,并且把基督教批判与欧洲传统价值观念的批判结合起来。周国平首先肯定“上帝死了”为事实,他关注的是“上帝是怎么死的”?在他看来,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杀。“是我们把他杀死的——你们和我!我们都是他的杀戮者!”周国平引用《快乐的知识》中疯子的话回答道。“我们为什么杀死他呢?”周国平进一步追问。他认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的那个最丑陋的人道出了真相:“上帝明察一切和人类:所以他不能不死!这样一个见证人不死,是人类不能忍受的。”基督教伦理与人类本性不可相容,所以人类谋杀了自己的监督者,“不受监督”被视为“人类本性”的内容之一。

在《快乐的知识》一书中,尼采第一次明确地表达了“上帝死了”思想。在该书第三卷第 125 节中,尼采写道:

你们是否听说有个疯子,他在大白天手提灯笼,跑到市场上,一个劲儿呼喊:“我找上帝!我找上帝!”那里恰巧聚集着一群不信上帝的人,于是他招来一阵哄笑。
其中一个问,上帝失踪了吗?另一个问,上帝像小孩迷路了吗?或者他躲起来了?他害怕我们?乘船走了?流亡了?那拨人就如此这般又嚷又笑,乱作一团。

疯子跃入他们之中,瞪着两眼,死死盯着他们看,嚷道:“上帝哪儿去了?让我告诉你们吧!是我们把他杀了!是你们和我杀的!咱们大伙儿全是凶手!我们是怎么杀的呢!我们怎能把海水喝干呢?谁给我们海绵,把整个世界擦掉呢?我们把地球从太阳的锁链下解救出来,再怎么办呢?地球运动到哪里去呢?我们运动到哪里去呢?离开所有的太阳吗?我们会一直坠落下去吗?向后、向前、向旁侧、全方位地坠落吗?还存在一个上界和下界吗?我们是否会像穿过无穷的虚幻一样而迷路呢?那个空虚的空间是否会向我们呵气呢?现在是不是变冷了?是不是一直是黑夜,更多的黑夜?在白天是否必须点燃灯笼?我们还没有听到埋葬上帝的掘墓人的吵闹吗?我们难道还没有闻到上帝的腐臭吗?上帝也会腐臭啊!上帝死了!永远死了!是咱们把他杀死的!我们,最残忍的凶手,如何自丨慰呢?那个至今拥有整个世界的至圣至强者竟在我们的刀下流血!谁能揩掉我们身上的血迹?用什么水可以清洗我们自身?我们必须发明什么样的赎罪庆典和神圣游戏呢?这伟大的业迹对于我们是否过于伟大?我们自己是否必须变成上帝?以便显出上帝的尊严而抛头露面?从未有过比这更伟大的业迹,因此,我们的后代将生活在比至今一切历史都要高尚的历史中!”


“上帝死了,死于对人类的怜悯”出自尼采哪本书,原话是?视频

相关评论:
  • 13215281848“上帝死了,死于对人类的怜悯”出自尼采哪本书,原话是?
    彭彼心《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尼采写道:“上帝死了,死于对人类的怜悯。” 这句话出现在该书的第一部《查拉斯图拉之序篇》中。尼采在这部作品中表达了对旧价值体系的否定,即以信仰和服从为准则的体系,而倡导以生命和人的意志为准则的新价值体系。在整部书中,尼采多次强调这一观点,以强调新价值体...

  • 13215281848“上帝死了,死于对人类的怜悯”出自尼采哪本书,原话是?
    彭彼心一天,魔鬼曾向我如是说:“上帝也有他的地狱:那就是他的对于人类的爱。”最近我又听到他如是说:“上帝死了:他的对于人类的怜悯杀死他了。”第三次出现“上帝死了”是在该书的第四部《退职者》一节中。查拉斯图拉在路上遇到一位老神父,这位老神父“供奉那老上帝直到最后一刻”。查拉斯图...

  • 13215281848“上帝死了,死于对人类的怜悯”出自尼采哪本书,原话是?
    彭彼心《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有三处直接出现“上帝死了”,第一次出现于该书第一部《查拉斯图拉之序篇》中,第二部《慈善者》一节也出现了“上帝死了”,第三次出现“上帝死了”是在该书的第四部《退职者》一节中。综观全书,尼采要否定的,是以信仰和服从为准则的旧价值体系,他要肯定的,是以...

  • 13215281848“上帝死了”出自谁之口?出自哪本书?
    彭彼心这句话出自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原句是:弱者的无能创造了彼岸世界,那个无人的、非人的世界。上帝的地狱就是对人类的爱和怜悯,它使人带上镣铐,使人落入自己布下的网。当人强大起来时,上帝就不再被需要。上帝应当被杀死,并已经被杀死,他死于对人类的怜悯,怜悯是钉死爱人类者的十字...

  • 13215281848“上帝死了,死于对人类的怜悯”出自尼采哪本书,原话是?
    彭彼心最早出自尼采《快乐的科学》。 具体的章节记不清了,是借一个疯子之口说的,“我们大家都是凶手……”然后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也是多处提到、《强力意志》里也提到过……

  • 13215281848“上帝死了,死于对人类的怜悯”出自尼采哪本书,原话是?
    彭彼心”该书第二部《慈善者》一节也出现了“上帝死了”。在这一节里,查拉斯图拉抨击了慈善者的怜悯,“他们因他们的怜悯而快乐”,“热爱者没有超于他的怜悯的高度,是不幸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一天,魔鬼曾向我如是说:“上帝也有他的地狱:那就是他的对于人类的爱。”最近我又听到他如是说...

  • 13215281848谁知道尼采的个人主义?
    彭彼心于是,他呼唤着新的上帝: 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上帝都死了;因而我们希望超人临世。……” 我告诉你们什么是超人吧。人是将被超越的东西。为了超越人,你们做了些什么?…… 人的可贵就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不是目标:人的可爱就在于他是‘过渡’,是‘灭亡’。 我爱那些只知道生活在毁灭中的人,因为他们...

  • 13215281848叔本华和尼采的悲观都可以说是对生命纯粹的否定,那为什么说尼采的悲观...
    彭彼心尼采的毕生工作就是高扬人的生命力,肯定狄奥尼索斯情态。尼采所谓“上帝死了”,就是要求传统的理性主义寿终正寝,而代之以本能的生命力;所谓“重估一切价值”就是从生命力角度重新评价历史上对于人生问题的一切看法;所谓“强力意志”就是生命力的凝缩;所谓“自由人”,就是摆脱理性束缚,回归狄奥尼索斯...

  • 13215281848用哲学知识论证只有不断改革,党和国家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彭彼心在这里,人道主义所倡导的人人平等荡然无存。可见,尼采哲学实质上是另一种“《旧约》圣父意识”,因为它在宣布“上帝死了”的同时,又推崇一位新的上帝——“超人”。别尔嘉耶夫认为尼采哲学不是个别的,应当把这一类理论和实践概括为“尼采现象”:凡是推倒上帝但又将某个人、某个集团、某个阶级甚至某种主义神化的...

  • 13215281848尼采哲学概述
    彭彼心尼采自称是第一个心理学家,他对理性(意识)与基督教的分析颇具有心理学的意味。从这种“尼采式”心理学出发,尼采形成了他的哲学信念。       2.关于意志与超人    理性不能作为标准,理性本身也需要说明;上帝死了,上帝自己也要受审判!在这个没有法则,没有神的世界,我们人类会怎么样呢?尼采提出,...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