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我们一心向善、请问什么是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佛教我们一心向善、请问什么是善?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如何行善 ——选自《了凡四训》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后福),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后患)”。何为“善”如果精确的推论行善,则善行还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需要精确地去研究,明白的去辨别,才能做到真实的行善积德,自利利人。 何为真假? 从前有儒生问中峰和尚:“佛教中说,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可是人们所看到的有人行善,子孙不旺;有人作恶,而家门隆盛。佛说的因果道理是没有办法证实的。” 中峰说:“世俗的人,情见不曾洗去,看问题就难以准确,以致认善为恶,人恶为善。有了这样的错误看法,不知自己是非颠倒,反而怨恨因果不报。”儒生又问“善恶的问题怎么会看反呢?”中峰叫他们各谈善恶的区别。有人说“骂人打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中峰说:“未必如此。”有人说:“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操守是善。”中峰说:“未必如此。”各人各说出自己对善恶的看法,中峰都说不一定是这样的,于是儒生问“那是什么道理呢?”中峰说“凡是对人有益的是善,只对自己有利的是恶。对人有益,就是骂人打人都是善的,只对自己有利的,就是敬人礼人都是恶的。所以人们行善,利人的就是公,公就是真;利己的就是私,私就是假。还有从全心全意出发的是真,表面上装做行善形式的是假,没有什么希求而行善的是真,有所希望而行善的是假。” 何为端,曲呢? 凡是想做好事,决不可被耳目所迷,随从世俗的见解,应从内心隐微处默默审查,是不是纯粹从济世利人之心出发。如果是的,那就是端直的,假使有一毫想得到个人名誉的迎合世俗之心,那就是弯曲的,完全是爱人之心的,那就是端直的,行善而有毫牢骚奋世之心的,就是弯曲的,纯是敬人之心的,就是端直的,有一毫玩世不恭,侮辱世人之心的,就是弯曲的。这些都是应该详细分辨的。 什么叫做阴阳呢? 凡是做了一件善事,为人们所知道的,叫做阳善,做了善事别人不知道的,叫做阴德。阴德能转变自己的业力,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幸福。阳善可得善报,并享受事件的名誉。被世人称誉,美名远扬也是福,但必须名副其实,名誉和事实相符合,若是享大名,而实际上却没有真实的德行,就往往会得奇灾大祸。相反的,没有过错的人而被冤枉给他恶名,他的子孙却往往会发达起来。所以阴阳之间,是很微妙的。 什么叫做是非呢? 鲁国的法律规定;鲁人从诸侯那里替人赎出臣妾的,都得受政府的奖赏。子贡因为自己很富有,赎了人而不受奖赏,孔子听到这事,就很不高兴地说:子贡做了错事啊!要知道,圣人做事,是要改变不良的风俗的,他的行动是可以为人做榜样,推行于百姓的,不只是为了求得自己一时的快意。如今子贡不去领受政府的奖赏,人们会以为政府的奖赏是不廉洁的,不清高的,那么怎么还会有人肯替穷人去赎回亲人呢?”有人失足落水,子路救了他的命。这人牵了一头牛来 从前卫仲达做官的时候,被摄引到阴间里去,阴间的官命令下属官吏拣出有关他恶行的记录。但见恶行的记录堆满一间,而善行的记录,只有像筷子大小的一束罢了。取秤来称,那满间的恶罪记录反而比一束善的记录轻。钟达说我年龄不到四十,哪就这么多的过恶呢?”阴间的官吏说:“一念不正就是恶,不一定去做的。”钟达又问:“那善录里所记的是什么?”阴间的官吏说:“朝廷曾计划兴建大工程,修三山石桥,你上疏去劝阻,这记录里就是疏稿。”钟达说:“我虽上疏去劝阻,但是朝廷没有采纳,于事实上不起什么作用。我能有这样的善功吗?”阴间官吏说:“朝廷虽没有采纳,但你存心为万民着想,倘使朝廷采纳了,你的善功就更大了。”所以凡是存心为天下苍生着想的,那善虽小而大,倘使为了自己一己打算的,那善行虽大也是小了。 什么叫难易呢? 从前儒家说,克制自己不做坏事,须从最难克制的地方去下手。像江西舒翁那样,舍了两年才得到的工资,代别人偿还了所欠官府的银两,保全了人家夫妇免于离散。又如邯郸张翁那样,舍了十年积蓄的钱,代别人还清了债务,救活了人家的妻子,这都是难舍处能舍。又像镇江勒翁年老无子,他的妻子给他买了个少女做妾。他不忍心以幼女为妾,而送她还家,这上难忍能忍的事。因此,他们获得的福报也是很厚的。凡是有财有势的人,如果他要立功积德,却是很容易的。易而不做,这是自暴自弃,自己错过了机会,;贫穷的人作福很难,难而能做,这才最难能可贵。 行善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

这是儒家学说,而不是佛家或道家的说法。它的意思是说,判断善、恶与是、非首先要看其动机是否纯正,而不是只看现实的行为结果。

佛家修行是一心向善,从有心到无心,再到“有无俱灭”,进而“所灭亦灭”修成道果。到了这个境界,即无即有,时有时无,有与无已经等无差别。

小孩子的无意识行为也是阿赖耶识的种子造成的行为,也要因果循环中。

如何行善 ——选自《了凡四训》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后福),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后患)”。何为“善”如果精确的推论行善,则善行还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需要精确地去研究,明白的去辨别,才能做到真实的行善积德,自利利人。 何为真假? 从前有儒生问中峰和尚:“佛教中说,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可是人们所看到的有人行善,子孙不旺;有人作恶,而家门隆盛。佛说的因果道理是没有办法证实的。” 中峰说:“世俗的人,情见不曾洗去,看问题就难以准确,以致认善为恶,人恶为善。有了这样的错误看法,不知自己是非颠倒,反而怨恨因果不报。”儒生又问“善恶的问题怎么会看反呢?”中峰叫他们各谈善恶的区别。有人说“骂人打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中峰说:“未必如此。”有人说:“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操守是善。”中峰说:“未必如此。”各人各说出自己对善恶的看法,中峰都说不一定是这样的,于是儒生问“那是什么道理呢?”中峰说“凡是对人有益的是善,只对自己有利的是恶。对人有益,就是骂人打人都是善的,只对自己有利的,就是敬人礼人都是恶的。所以人们行善,利人的就是公,公就是真;利己的就是私,私就是假。还有从全心全意出发的是真,表面上装做行善形式的是假,没有什么希求而行善的是真,有所希望而行善的是假。” 何为端,曲呢? 凡是想做好事,决不可被耳目所迷,随从世俗的见解,应从内心隐微处默默审查,是不是纯粹从济世利人之心出发。如果是的,那就是端直的,假使有一毫想得到个人名誉的迎合世俗之心,那就是弯曲的,完全是爱人之心的,那就是端直的,行善而有毫牢骚奋世之心的,就是弯曲的,纯是敬人之心的,就是端直的,有一毫玩世不恭,侮辱世人之心的,就是弯曲的。这些都是应该详细分辨的。 什么叫做阴阳呢? 凡是做了一件善事,为人们所知道的,叫做阳善,做了善事别人不知道的,叫做阴德。阴德能转变自己的业力,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幸福。阳善可得善报,并享受事件的名誉。被世人称誉,美名远扬也是福,但必须名副其实,名誉和事实相符合,若是享大名,而实际上却没有真实的德行,就往往会得奇灾大祸。相反的,没有过错的人而被冤枉给他恶名,他的子孙却往往会发达起来。所以阴阳之间,是很微妙的。 什么叫做是非呢? 鲁国的法律规定;鲁人从诸侯那里替人赎出臣妾的,都得受政府的奖赏。子贡因为自己很富有,赎了人而不受奖赏,孔子听到这事,就很不高兴地说:子贡做了错事啊!要知道,圣人做事,是要改变不良的风俗的,他的行动是可以为人做榜样,推行于百姓的,不只是为了求得自己一时的快意。如今子贡不去领受政府的奖赏,人们会以为政府的奖赏是不廉洁的,不清高的,那么怎么还会有人肯替穷人去赎回亲人呢?”有人失足落水,子路救了他的命。这人牵了一头牛来 从前卫仲达做官的时候,被摄引到阴间里去,阴间的官命令下属官吏拣出有关他恶行的记录。但见恶行的记录堆满一间,而善行的记录,只有像筷子大小的一束罢了。取秤来称,那满间的恶罪记录反而比一束善的记录轻。钟达说我年龄不到四十,哪就这么多的过恶呢?”阴间的官吏说:“一念不正就是恶,不一定去做的。”钟达又问:“那善录里所记的是什么?”阴间的官吏说:“朝廷曾计划兴建大工程,修三山石桥,你上疏去劝阻,这记录里就是疏稿。”钟达说:“我虽上疏去劝阻,但是朝廷没有采纳,于事实上不起什么作用。我能有这样的善功吗?”阴间官吏说:“朝廷虽没有采纳,但你存心为万民着想,倘使朝廷采纳了,你的善功就更大了。”所以凡是存心为天下苍生着想的,那善虽小而大,倘使为了自己一己打算的,那善行虽大也是小了。 什么叫难易呢? 从前儒家说,克制自己不做坏事,须从最难克制的地方去下手。像江西舒翁那样,舍了两年才得到的工资,代别人偿还了所欠官府的银两,保全了人家夫妇免于离散。又如邯郸张翁那样,舍了十年积蓄的钱,代别人还清了债务,救活了人家的妻子,这都是难舍处能舍。又像镇江勒翁年老无子,他的妻子给他买了个少女做妾。他不忍心以幼女为妾,而送她还家,这上难忍能忍的事。因此,他们获得的福报也是很厚的。凡是有财有势的人,如果他要立功积德,却是很容易的。易而不做,这是自暴自弃,自己错过了机会,;贫穷的人作福很难,难而能做,这才最难能可贵。 行善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

真善,佛陀已经为众生宣说了,即是<十善>为根本标准,依次善修,必获胜报,无有虚假。世间人所谓的善未必就是真善,都说是为了对方的利益考虑,然利益的同时另一面即是伤害。

众生


佛教我们一心向善、请问什么是善?视频

相关评论:
  • 18451944360佛教我们一心向善、请问什么是善?
    束秆章何为“善”如果精确的推论行善,则善行还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需要精确地去研究,明白的去辨别,才能做到真实的行善积德,自利利人。 何为真假? 从前有儒生问中峰和尚:“佛教中说,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可是人们所看到的有人行善...

  • 18451944360佛说一心向善的说说
    束秆章佛教讲有六道轮回,这六道就是:天,人,阿修罗,畜牲,地狱,饿鬼。这六道对应人们的善恶业。简单地讲,修上品十善业,生天道。修中品十善业,生人道。修下品十善业,生修罗道。犯上品十恶业,生地狱道。犯中品十恶业,生饿鬼道。犯下品十恶业,生畜牲道。所以人应当一心向善,不仅是对他人好...

  • 18451944360佛教的完整戒律是什么??
    束秆章最基础的佛教戒律称为“五戒与十善”,核心内容是“一心向善,诸事莫恶。” 这是入门者必须要学习的。“三皈依”,是佛教信仰着必须要坚信,和“五戒”不同,“三皈依”有着比较浓重的宗教色彩。另外,佛教中专门有“律宗”,因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 五戒与十善 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

  • 18451944360佛家对“有心行善,虽善不赏;无心作恶,虽恶不罚。”是什么看法?
    束秆章这是儒家学说,而不是佛家或道家的说法。它的意思是说,判断善、恶与是、非首先要看其动机是否纯正,而不是只看现实的行为结果。佛家修行是一心向善,从有心到无心,再到“有无俱灭”,进而“所灭亦灭”修成道果。到了这个境界,即无即有,时有时无,有与无已经等无差别。小孩子的无意识行为...

  • 18451944360一心向善,何处不能成佛?
    束秆章阿弥陀佛!师兄,善是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讲的。所谓善恶是站在某一个角度上的安立的意识和观念,真正的佛是究竟圆满的觉悟者,虽行一切善,而不执着一善。虽遍知一切角度,而不执着任何一个角度。福德圆满,智慧圆满,慈悲圆满,觉行圆满。师兄能有向善之心,值得随喜赞叹!师兄还应多多体悟,为什么佛...

  • 18451944360佛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束秆章究竟认识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解除人身生老病死种种痛苦,生命自主,获得圆满的福德、智慧与人格而成佛,并且自度度他,成就大同、平等、福乐、清净的净土世界。

  • 18451944360佛教的戒律有哪些 所谓的行善都是哪些行法
    束秆章佛教典集《四分律》、《十诵律》、《五分律》、《摩诃僧祇律》、《梵网经》等详细的阐述了中佛教戒。但因年代历史语言等问题,对佛教戒律认识,佛研究等和佛教徒有者各不相同。 最基础的佛教戒律称为“五戒与十善”,其核心内容是“一心向善,诸事莫恶”。 这是入门者必须要学习的。“三皈依”,是佛教信仰者...

  • 18451944360佛间善道是什么?
    束秆章佛间善道的意思就是用善心去走人生路

  • 18451944360佛教的宗旨是什么?
    束秆章超越轮回,帮助众生解脱。轮回是苦,只要众生还在六道里轮回,就不可避免的会进入恶道受苦,离苦得乐的最究竟的最彻底的方法就是不再轮回。这个目标可以通过修行达成,断恶修善,通过戒定慧的修持,最终证悟解脱,进入涅槃的境界(证悟成佛、阿罗汉),得到究竟的快乐 ...

  • 18451944360请问佛教如何安住伏燥的心?
    束秆章放空自己,如静是明心。求一念善,求心如止水,求万事平安。诵经诵的从来不是经,而是信仰和寄托,浮躁的心根本不可能继续存在下去,所以一切都是淡然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