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中国话剧有着长足的发展,请举例说明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请简述中国话剧从诞生到20世纪30年代的发展历程~

中国话剧历史(诞生到20世纪3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移植到中国的外来戏剧样式。为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被称为话剧。中国话剧大体经历了以下5个发展阶段:新剧时期、爱美剧时期、左翼时期、延安话剧、现代。

新剧时期
1906年,受日本“新派”剧启示,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组织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同年,王钟声等在上海组织“春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这就是“话剧在中国的开场”。这种以对话为主要手段的舞台剧被称为新剧,后又称文明戏。以后10年间,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武汉先后出现文艺新剧场、进化团、南开新剧团、新剧同志会等一批新剧团体,演出《热血》、《共和万岁》、《社会钟》等剧目,受到民众热烈欢迎。辛亥革命失败后,新剧逐渐衰落。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欧阳予倩。

爱美剧时期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胡适、陈独秀、傅斯年等人对新剧启发民众觉悟的力量给予特别的关注,推崇介绍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1919年胡适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他们主张的代表。同时,陈大悲、欧阳予倩等人响亮地提出“爱美剧”非职业戏剧的口号,先后成立民众剧社、辛酉剧社、南国社等戏剧团体;《获虎之夜》、《名优之死》(田汉),《三个叛逆的女性》(郭沫若)、《一片爱国心》(熊佛西)、《泼妇》(欧阳予倩)、《一只马蜂》(丁西林)等一批优秀剧目诞生,为中国话剧建立了重要的文学基础。1922年留美专攻戏剧的洪深回国参加戏剧协社,针对文明戏的不良习气,从剧本、舞台纪律、导演制建立等方面大胆改革,推行男女合演,从而形成完整的话剧艺术体制。1925年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成立,为话剧人材的培养提供了一块阵地。田汉主持领导的南国艺术运动,最能体现20世纪20年代新兴话剧的精神。1924~1930年先后上演了不少反帝反封建剧目,培养了陈凝秋、陈白尘、赵铭彝、郑君里、张曙、吴作人等一批艺术骨干。1929~1931年欧阳予倩主办广东戏剧研究所,出版《戏剧》刊物,组织演出《怒吼吧,中国》等几十个剧目。欧阳予倩、洪深、田汉被公认为中国话剧的奠基人。1928年洪深创意将英文Drama译为“话剧”,区别已陈腐的“新剧”,中国话剧从此定名。

左翼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29年上海艺术剧社成立,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1931年1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从此中国话剧进入以左翼戏剧运动为主的发展阶段。左翼“剧联”总盟设在上海,领导北平(今北京)、南京、广州、杭州等分盟,建立50多个左翼剧团,演出《血衣》、《乱钟》、《怒吼吧,中国》、《香稻米》、《回春之曲》等大量进步话剧,涌现出夏衍、于伶、陈白尘、宋之的等一批新剧作家以及章泯、金山、赵丹、舒绣文等舞台艺术家。1935年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成立,演出《娜拉》、《钦差大臣》、《大雷雨》、《武则天》、《太平天国》,40年代剧社演出《赛金花》等大型剧目,舞台艺术水平大大提高。1934~1937年青年剧作家曹禺的著名剧作《雷雨》、《日出》、《原野》问世;1933年中国第一个营业性剧团中国旅行剧团诞生并坚持14年之久;1932~1937年河北定县农民戏剧实验在做话剧尝试;“红色戏剧”在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革命根据地十分活跃,演出《二七惨案》、《八一南昌起义》、《我红军》等几百个剧目,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战斗士气。1935年在南京成立国立戏剧学校,以后14年中培养学生千余名,演出独幕、多幕剧近180出,活动遍及苏、湘、鄂、川等省,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延安话剧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结束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地区。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原在重庆、上海的戏剧工作者纷纷投奔延安,壮大了这里的文艺力量。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为他们的聚集地。由于他们不熟悉当地的生活,因此在一个时期,便以搬演大戏、名戏为主。演出过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契诃夫的《求婚》、包戈廷的《带枪的人》等俄苏戏剧,也演出过《日出》、《北京人》、《塞上风云》、《法西斯细菌》、《太平天国》等国内著名剧作。仅1938年至1940年初,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及其附属的实验剧团,就演出戏剧达100多场次。延安的戏剧工作者在创作方面也显示了自己的实力,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王振之的《流寇队长》、沙可夫的《团圆》、姚时晓的《棋局未定》、李伯钊等的《农村曲》等。

现代(省略)……

20世纪,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期,也是其文化发展的蜕变更生期,文化语境中新与旧的问题,几乎纠缠了整整一个世纪。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是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以《新青年》杂志为思想阵地的胡适、钱玄同、傅斯年等人,认为新的时代应当创造新的戏剧,而传统戏曲则是野蛮的“遗型物”,是不进化的代名词,而效法西方戏剧所创立的新的舞台艺术形式,必将对传统戏曲取而代之。如果说胡适等人对待戏曲的态度不免过激,那么1926年以《晨报剧刊》为舆论阵地的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等人,对待戏曲的态度则要公允得多。他们不仅欣赏中国戏曲重表现、写意化的美感,而且还准备吸取其中的美学特点,创造出一种适合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国剧”。尽管“国剧运动”的构想未能实现,但是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早期中国话剧观念的多元特点。而宋春舫等学院派戏剧理论家对西方现代戏剧流派的介绍,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们的艺术视阈。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话剧的贡献,首先在于它确立了白话文作为社会语言的独立地位,我们甚至无法想象,如果话剧用之乎者也或中州韵演出,那该是怎样滑稽的事,至少人们会难以听懂喋喋不休的台词。其次,它彻底地打破了戏剧文化的保守态势,人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异域文化,并致力于借鉴和吸收西方戏剧的最新潮流。再者,反映现实与人生的戏剧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意识,戏剧与时代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到了1930年代,中国话剧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显示出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价值。话剧在社会上的普及程度也逐渐加强,甚至出现了工人剧团和农民的话剧演出。此时期,一位在中国话剧史上意义非凡的人物,带着与他年轻的面孔不相称的忧思与憧憬,豁然出现在世人眼中。这个人就是曹禺,在23岁时他已经创作了惊世之作《雷雨》(1934)。此后,《日出》(1936)、《原野》(1937)等相继问世,在他的笔墨之间,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话剧文学已经走向成熟。他的戏剧在那个年代曾经养活了一个著名的职业剧团——中国旅行剧团(1933—1947),在以后的岁月中,研究者的视野中有了“说不尽的曹禺”,导演和演员心中有了“演不完的曹戏”。

上世纪40年代,张瑞芳在重庆已经是非常有名的话剧演员,和白杨、舒绣文、秦怡一起,被称为“四大名旦”。相比解放后在银幕上的李双双这样的角色,张瑞芳最喜欢的,还是那时她在重庆舞台上出演的《北京人》里面的愫芳,《家》里的瑞钰,《屈原》里的婵娟。采访时,坐在记者面前的张瑞芳已经89岁,却依然能用非常诙谐的口气说:“那时候我是‘青衣’,解放后变成了‘刀马旦’。”张瑞芳家里的墙上挂着一幅国画,画的就是她当年出演婵娟的样子。

屈原》引起的反响是巨大的。张瑞芳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1942年4月3日,《屈原》在国泰大剧院隆重上演。……在以后的15天里,很多人抱着被子睡到剧场门口,等待第二天售票,更有人专程从成都、贵阳赶来看戏。整个山城沸腾了。无论在教室内,在马路上,或在轮渡口、车站旁,时刻可以听到‘爆炸了吧!……’的吼声。这一轮的首轮公演,观看人数即达30万人次。”

《屈原》的演出,是中国话剧史上著名的“雾季大公演”的高潮。无论从哪方面看,“雾季大公演”都是中国话剧史上的黄金时代。
所谓的“雾季”,原本是重庆特殊的气候现象,每年10月到次年5月,重庆云雾笼罩。抗日时期,这个特殊地理反而成了天然的防空网,日军空袭减少。张瑞芳回忆说,刚到重庆时,大家不知道日军空袭的规律,演出往往被迫中断。焦晃看到过的那出戏,名字的确是《国家至上》。有一次演出《国家至上》时候,就遇上了空袭,剧院化妆间被锁上,演员们只好跑到剧院卖点心的柜台前,用点心上的奶油卸妆。后来发现了“雾季”的规律,就利用此段时间,举行大规模的盛大演出。

1941年10月到1942年5月,为重庆首届“雾季公演”。此后,到1945年,重庆“雾季公演”在日机轰炸的间隙中坚持了4届。由于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云集了国内一些著名的戏剧团体和文艺、演艺界知名人士。在张瑞芳的记忆中,当时在重庆的戏剧社团就包括怒吼剧社、上海影人剧团、农村抗战剧团、中电剧团、上海业余剧人协会、中央青年剧社、中国艺术剧社、中央实验剧团、复旦剧社等50多个。著名的剧作家有郭沫若、阳翰笙、田汉、夏衍、洪深、老舍、曹禺、陈白尘、吴祖光等,著名的导演有焦菊隐、史东山、陈鲤庭、郑君里、王为一、孙坚白等,著名的演员有赵丹、白杨、舒绣文、金山、陶金等。每到雾季,重庆“100多出中外剧目轮流上演,不带重样的”。重庆也是当时剧作家的丰产地。如郭沫若在抗战期间就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6部历史剧。阳翰笙则创作了《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草莽英雄》等3部历史剧。“雾季大公演”还直接带动了当时戏剧界的理论发展,当时导演史东山在创作期间写出了学术论文《关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瓦赫坦戈夫演剧方法的比较论》,提出:演员在创作过程中的“意识”与“下意识”要辩证统一,不可偏废。一年后,斯氏《我的艺术生活》和《演员的自我修养》出版了全译本。一时间,这两本书成了戏剧界争相一读的热门书。

舞台也是战场

从题材上来看,“雾季大公演”的剧目,乃至整个抗战时期的戏剧,题材上大多是抗日救亡的内容,同时也有许多揭露国统区黑暗腐败现象的剧目。事实上,“雾季大公演”中演出的剧目,当年是“左、中、右”都有,也有演出莎剧的剧团。但是最受观众欢迎的,的确都是宣扬爱国、爱民族的、抗日救亡的更受欢迎。

采访中,张瑞芳对“当时除了抗日救亡的剧团和剧目,其他剧团和剧目的情况”的问题,显得不屑一顾:“当时日本人都打到家门口来了,群众就爱看抗日救亡的戏。”

不说观众,演员们自己都有一本血泪账。张瑞芳的父亲原本是北伐战争中的将领,1928年徐州战役中被迫饮弹自杀。张瑞芳的弟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去了晋察冀边区,在那里牺牲了。张瑞芳说,接到弟弟死去消息时,她正在后台化妆间准备上场,那一场,她把对弟弟的感情全部都演进了戏里。

张瑞芳那时演出的角色,比如愫芳、瑞钰、婵娟,都不幸福:愫芳走了,瑞钰死了,婵娟自杀了。张瑞芳说记得那时候她问过郭沫若,婵娟为什么一定要死?郭沫若说,越是美好的东西,它的毁灭就越会引起观众的悲剧感,让观众对黑暗的制度产生愤恨。《屈原》是历史剧,但所有参与演出的创作人员都明白《屈原》是借古讽今。郭沫若自己就说:“我要借古人的骸骨,另外吹嘘些新生命进去。”《屈原》首轮演出结束后,当时任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潘公展大骂演出人员:“什么叫做爆炸,什么叫做黑暗!你们这是造反。我们的领袖不是楚怀王!”1942年6月,《屈原》在重庆被禁,剧团转到北碚演出。而对于瑞钰的死,曹禺的解释是:“从结婚到死,完成了封建婚姻的全部使命。”

在雾季大公演中,周恩来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在重庆,周恩来和邓颖超是各种话剧演出的常客。张瑞芳说,那时,演出结束后,周恩来夫妇经常请演员吃饭。
有时周恩来也会直接介入到剧本创作中。《棠棣之花》中,春姑摘桃花送行的动作和台词都是周恩来最后决定下来的。1941年12月15日,周恩来又致函郭沫若,对《棠棣之花》的某些字句提出意见。函曰:“沫兄:剧本读过,我在字句上的斟酌,另纸书上,请考虑。”这个“字句上的斟酌”,包括了二至五幕,长达2000余字。

1942年10月17日,夏衍的《法西斯细菌》在国泰大戏院公演。这是夏衍到重庆后写的第一个剧本,周恩来三次看了该戏的演出。周恩来提出,在“雾季演出”中,进步戏剧界与国民党当局,不只是一味地斗争,根据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需让步时也做出让步。例如:孩子剧团演出《秃秃大王》,国民党认为影射了蒋介石,剧中士清宫的地名也疑为指蒋介石住处上清寺,禁演了该戏。后经阳翰笙、郭沫若与周恩来商量,由剧团将剧名改为《猴儿大王》,去掉一些露骨的影射蒋介石住处,让该戏得以与观众见面。

1942年春,南方局向中共中央文委报告重庆一年来文化运动的工作情况时说:“我们着重抓了一些优秀剧目。”4月下旬,第一届“雾季公演”接近尾声,周恩来设宴祝贺《屈原》演出成功。席间周恩来说:“在连接不断的反共高潮中,我们钻了国民党反动派一个空子,在戏剧舞台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在这场斗争中,郭沫若同志立了大功。”

张瑞芳说,自己在当时其实是“隐蔽下来的地下党员”。1941年皖南事变以前,重庆很多演剧人员具有双重身份:表面上是国民党政府统管的文艺团体的成员,生活上有保障,业余组织演出进步戏剧。张瑞芳1939年秘密入党,1940年4月进入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中国电影制片厂管辖下的“怒潮剧社”扩大而成的“中国万岁剧团”。1941年,她已经在组织安排下退出剧团,成为一个表面上不问政治的“闲人”,继续留在重庆舞台。

“雾季”之外的“苦干”与“战斗”

“皖南事变”后,张瑞芳一直争取要去延安。回忆当年的情况,她说:“当时年轻人都想去延安。”在她眼里,欧阳山尊就是那个幸运儿。

2007年,欧阳山尊已经97岁了。话剧百年的庆典上,他坐着轮椅上台,朗诵鲁迅的《过客》。朗诵结束,他居然从轮椅中站起,正步走下舞台。年轻的话剧演员到后台来对他竖大拇指:还是您最棒。

张瑞芳等人活跃在重庆舞台上的时候,欧阳山尊正率领着一支名叫“战斗”的剧团,在敌后边区各个空隙地带打游击。欧阳山尊是欧阳予倩的侄子,后来过继给了欧阳予倩。1907年6月,欧阳予倩与李叔同、曾孝谷等日本留学生演出了中国的第一个大戏:根据《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黑奴吁天录》。欧阳山尊学生时代曾作为欧阳予倩的助手,参与了《雷雨》、《日出》、《油漆未干》等剧的演出。1938年,欧阳山尊参加抗日演剧救亡一队,自上海奔赴延安。1939年,欧阳山尊由抗大奔赴前线,在120师“战斗”剧团工作。1941年加入“游击”剧团,到敌占区开展文艺宣传。“那时11个宣传员和7个侦察员,每人一条枪30发子弹,带上一架油印机和简单的化妆品,到村里找一个庙台,把夹被当幕布挂起来,集合群众就开始演出。”

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欧阳山尊、严寄洲、苏民、石维坚、宋戈、陈大林、王大年、澹台仁慧等老话剧人重排了60年前他们在敌后演出过的话剧:《虎列拉》、《求雨》、《打得好》、《粮食》等等。这些话剧都是独幕剧,比较短小,是为了适应当年在战争时期的节奏。欧阳山尊说,当年“游击”剧团的戏,都是根据当时敌后发生的事情而改编,和老百姓的生活关系极其紧密。欧阳山尊说,一次,他在转移的路上,听到一个老百姓讲了他们村子里发生的一件事情:一个为日本人做事的人的儿子不慎打死了一条日本人的狗,狗的主人竟然掏出手枪把这个男孩打死了。这个人从此不再为日本人做事。欧阳山尊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出戏《人不如狗》,号召老百姓不要为日本人做事。
速排速演,当场见效,是话剧在上世纪40年代能够胜出别的艺术形式,成为宣传抗战、进步的根源——不仅仅是在国统区、边区,也在上海这样的沦陷区。沦陷时期的上海话剧,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

1943年11月,上海巴黎大戏院内笑声不断,广告称看该剧会“狂笑105次,大笑608次,傲笑201次”。这是当年黄佐临导演的《梁上君子》。在这出戏中,黄佐临首次在中国引进了“闹剧”形式。

1937年,黄佐临自英国回国,起先在大后方教书。黄佐临的女儿黄蜀芹说,钱钟书的《围城》中,一群小知识分子在“三闾大学”教书的故事,很多细节就来自于黄佐临的经历。黄佐临1938年到1939年在重庆的国立剧专教书,于1940年回到“孤岛”时期的上海。对于他回到上海的举动,黄蜀芹的解释是:“他想抗战,但是后方没有抗战的气氛。”而上海沦陷时期的话剧研究学者邵迎建则认为,他的回来,也是受了共产党的派遣。因为他回上海时,拿的是曹禺的介绍信。

黄佐临在话剧史上被重点提到的,是1962年他发表的《我的戏剧观》。在当时,他非常大胆地提出了要突破斯坦尼体系的单向艺术观,向中国戏曲美学学习“写意”。在中国话剧史上,他的观念被称为“写意戏剧观”。

黄蜀芹认为,当时的进步话剧人普遍受到“易卜生主义”的影响,而对黄佐临影响最大的则是萧伯纳。黄佐临在英国学习的时候,曾把剧本寄给萧伯纳,竟然收到了萧伯纳的回信。萧伯纳在信中写:“易卜生不是易派,他是易卜生;萧伯纳不是萧派,他是萧伯纳。如黄想有所成就,他就切勿做个门徒。”

1918年《新青年》杂志4卷6期推出了“易卜生专号”,胡适撰文《易卜生主义》,推崇易卜生戏剧中关注现实和社会问题的部分。文学青年中一时以“易卜生主义”为时髦。1922年洪深留美回国,在轮船上有人问他:你是要做一个红戏子呢,还是要做莎士比亚?他回答说:我要做易卜生。同年田汉留日回国时,也说了类似的话。而曹禺写作《雷雨》时,从结构上直接使用了易卜生“客厅剧”的手法。

易卜生一生的创作风格很多样,但中国话剧人独独推崇和学习其中“社会问题剧”的一部分,是有中国的独特背景的。愉荣军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编剧,以《WM》、《那年冬天》等作品成为目前上海话剧界最重要的编剧之一。最近他正在为“中国话剧百年”重新编写《黑奴吁天录》。在研究1907年版的《黑奴吁天录》时,愉荣军发现:“中国话剧的很多特质,其实是从诞生就开始了的。”这些特质主要包括:贴近时事、对话为主、现实主义题材和创作手法,以及作为传播思想的工具。愉荣军指出,斯托夫人的原著里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容,包括美国人的南方记忆、成长主题甚至种族和解的思想等等,但是“春柳社”的成员着意只突出了其中关于“黑奴”的部分。“这是和1907年前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相结合的。”愉荣军说。

事实上,黄佐临的创作也很现实主义。1941年夏,黄佐临等剧人曾组织上海职业剧团,演出《蜕变》、《边城故事》等剧目。1941年12月,太平洋事变发生,日军占领上海租界,上海进入全部沦陷时期,这时期影响最大的戏剧团体是黄佐临的苦干剧团。1942年初夏,“苦干”和上海艺术剧团合作,用“上艺”的名义,在卡尔登大戏院演出《秋海棠》、《大马戏团》、《荒岛英雄》,取得了极大成功,石挥因饰演秋海棠、慕容天赐,显示出性格演员的独特光彩,被誉为“话剧皇帝”。1943年10月,苦干剧团的名义正式对外,在巴黎大戏院坚持演出到1944年底,期间演出剧目如《梁上君子》、《视察专员》、《金小玉》、《林冲》、《云南起义》、《舞台艳后》、《乱世英雄》、《夜店》等,都是黄佐临导演。

在学者邵迎建看来,黄佐临和苦干剧团这一时期进行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邵迎建搜集过很多这一时期的资料,资料显示,日军在占领上海后,有意推动一场“电影战”。今村太平在1942年的《战争与电影》一书中曾写道:“要东亚10亿民众共同阅读一本书是极其遥远的事,而要他们联合在一个理念下,朝一个高处奔走却是当务之急。显而易见,此时电影的作用就有着过去从没有过的重要。”今村太平显然认为话剧不是他理想的武器,因为“电影与戏剧的差异是机械业与手工业的差异”。所以1942年,日本将上海原来的11家电影公司合并,成立“中联”电影公司,但对话剧界并没有采取特别措施。因为在1941年底,上海“舞场与电影院为38家,越剧场与书场为15家……话剧场与申剧场为4家”。话剧票房还不到电影票房的一成。所以当时很多不愿意与日本人合作的电影人,都纷纷辞职去演出话剧,反而带动起了上海话剧的繁荣。

苦干剧团与重庆和延安的同行最大的不同,在于黄佐临等做出的商业话剧的尝试。沦陷时期的上海剧团是有出资人的。苦干剧团的成员原本属于黄金荣的孙子黄荣伟组织的“荣伟公司”。后来荣伟公司解散,“苦干”转投建筑商傅如珊投资的CZC娱乐有限公司。所以苦干剧团是非常注意剧场票房的,“苦干”也有《金小玉》这样强烈针对政治的戏,但更多是《梁上君子》这样把思想化入笑声的,能吸引观众的戏。对于沦陷时期上海话剧的商业化,李健吾认为:“当时内地有人指摘我们流于商业化,但是,沦陷区中的剧团如不商业化而政治化,就只有和敌伪汉奸勾结而政治化了。”对于这种商业化,中国共产党当时是默许的。黄宗英回忆:“当时党给我们这个剧团有指示,要拢住这个剧团,不要放弃这个阵地。要团结这一批人,可以演些儿女情长、风花雪月、无伤大雅的戏来保好戏。”而研究者邵迎建也认为:“在政治权力膨胀的年代,恰恰是商业化能够打破政治特权,为无权民众谋得一条生路。从抵制外来侵略者的立场出发,有产者会比无产者更为积极——因为他们失去的并非锁链。”


30年代中国话剧有着长足的发展,请举例说明视频

相关评论:
  • 1789512386330年代中国话剧有着长足的发展,请举例说明
    皮法咐愉荣军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编剧,以《WM》、《那年冬天》等作品成为目前上海话剧界最重要的编剧之一。最近他正在为“中国话剧百年”重新编写《黑奴吁天录》。在研究1907年版的《黑奴吁天录》时,愉荣军发现:“中国话剧的很多特质,其实是从诞生就开始了的。”这些特质主要包括:贴近时事、对话为主、现实主义题材和创作...

  • 17895123863戴涯的艺术特色
    皮法咐中旅三年(1933—1936)的扎实锻炼,戴涯在话剧表演艺术上取得长足进步,逐步形成了自成一派的风格。而这三年,正是中国话剧“从幼稚期进入成熟期”(茅盾语)的大发展阶段。这三年,中国话剧从开拓、到普及、到繁荣;这三年,中旅从草创、到成熟、到鼎盛;曹禺在这三年,是从起步、到成名、到辉煌;戴涯在这三年,则是从立...

  • 17895123863中国话剧从诞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发展历程
    皮法咐到了1930年代,中国话剧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显示出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价值。话剧在社会上的普及程度也逐渐加强,甚至出现了工人剧团和农民的话剧演出。此时期,一位在中国话剧史上意义非凡的人物,带着与他年轻的面孔不相称的忧思与憧憬,豁然出现在世人眼中。这个人就是曹禺...

  • 17895123863雨前 何其芳 赏析
    皮法咐首先,文章展示北国与南方故乡春天雨前迹象的不同。在北国,雨前天空灰暗而凄冷;在南方,雷雨具有豪爽的气势和滋润万物的柔情。其次,通过对鸭的描写,对比北南方雨前的春景。在北国,在衰落旧都的河沟上下的鸭,它们自得地做它们的梦。在南方,鹅黄色的雏鸭随着牧鸭人的长竹竿驱赶,游牧在溪流间,营造出...

  • 17895123863论述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的兴起
    皮法咐中国现代小说的正式起步以1918年5月《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5号发表的鲁迅的《狂人日记》为标志,它是与中国现代文学同步发展的。整个中国现代文学30年的历史进程,伴随着中国现代小说兴起、发展、深化的艰辛、坚实而辉煌的脚步。 中国现代小说是在与传统旧文学的深深“断裂”和外国文学的猛烈“碰撞”中诞生的。因此,...

  • 17895123863小品是怎么发展而来的?
    皮法咐促使中国话剧艺术有了较大发展是在抗战时期前后,主要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促进了中国话剧的发展。其一,是三十年代兴起的左翼戏剧运动。这一时期,一批优秀的剧作家脱颖而出,如郭沫若、田汉、夏衍、洪深、曹禺、于伶、宋之的、陈白尘等人,他们在抗战之前就写下了一批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促使话剧艺术在...

  • 17895123863会计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皮法咐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古代会计发展阶段:文明古国,如中国、巴比伦、埃及、印度与希腊都曾留下了对会计活动的记载。当时的会计基本上只是些简单的记录,复式记账也还未出现,是会计的雏形。学习之前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吧点击测试我合不合适学会计2、近代会计发展阶段:一般认为近代会计始于复式薄记...

  • 17895123863电视剧需要审两次吗
    皮法咐电视剧是需要审两次的。电视剧的发展:从1958年蹒跚起步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视剧经历了一段相对漫长的摸索成长期,这里面有诸多有益的尝试,也经历了曲折和坎坷。一开始,受到创作力量不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电视上的电视剧采取直接播出的形式,犹如话剧现场演出一般。新时期之初,受伤痕思潮影响...

  • 17895123863戏曲的各方面知识
    皮法咐在与京剧、河北梆子的同台演出中,评剧在音乐、唱腔、剧目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至上世纪30年代,以评剧“四大名旦”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和爱莲君为代表的女演员的出现,使评剧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不仅流行于京津、东北和华北地区,而且还曾到上海及江浙等南方地区演出,影响很大。但因其男演员较弱,仍常与京剧“...

  • 1789512386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谈谈父辈与我们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有哪些不同?
    皮法咐上一代人,是在耻感和危机感中长大的,当时的中国是比较落后的、国家安全仍得不到保障。经过上一代人的努力,中国已经今非昔比,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除了偶尔参与看电影或听讲座,或者看《马兰花开》话剧等活动时会受到感召和激励,我们这一代人平常在生活中是没有什么耻感和危机感的。所谓生于忧患,...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