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者不惑的文言文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1. 智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的译文

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德者不孤。

感人者情,服人者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强,爱人者善,助人者乐,成人者美,

容人者大,坑人者恶,妒人者狭。

情痴者夭,艺痴者秀,物稀者贵。

有志者成,无志者松。

知足者乐,知乐者寿。

知耻者近勇,知悔者近聪。

佼佼者易污,峣峣者易折。

精明者给人以路,仁厚者犯而不怒。

智者删繁就简,愚者来回折腾。

无私者无畏, *** 者也无畏。

兼听者则明,偏信者则暗。

仁者乐山,知者乐水,登高者望远。

善玩玉者驻颜,善读书者养慧。

微饥者寿,微寒者康。

至乐者心相知,至悲者生别离。

曲高者和寡,艺高者胆大,至察者无徒。

天高者无以不覆,地大者无以不载。

哀大者莫若心死,至乐者莫若读书。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黎庶。

会者不会也,不会者会也,政正者正也。

传真经者一句言,授假经者说万卷。

王者用人不拘一格,帅者将兵擅其所长。

爱者欲其生,恨者欲其死,

运用妙者存乎一心。

上下同心者上通下达。

学高者为师,德高者为范。

仁者无敌,仁者寿。

女为悦已者容,士为知已者用。

利交者利尽则疏,义交者松柏长青。

敬人者人恒敬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民心者兴,失民心者败。

和谐者美,施人者睦。

卑鄙者以卑鄙为通行证,

高尚者以高尚为墓志

2.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问意思那就是:语出 论语.子罕 论语别裁上的解释很好 三达德的重心 下面孔子说到人格修养的三个重点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 修养,重要的有三点,缺一不可。 智慧,我们要注意,"知"在东方文化里并 不是知识。

书读得好,知识渊博,这是知 识。智慧不是知识,也不是聪明。

研究佛 学,就看出来了。照梵文的音译,"般若" 这两个字,中文来解释,相当于智慧。

当 时我们翻译佛学经典中的《金刚般若波罗 蜜多经》,其中的"波罗蜜多"、"般若"都 是梵文译音。"般若"的解释是智慧,为什 么不译成《金刚智慧波罗蜜多经》呢?因 为中国过去翻译有"五不翻",外文有此意 义而中文无此意义的不翻,为"五不翻"中 的一种。

现在对外国学生上课,就常有这 种情形。譬如"境界"一词,外文里就没有 这个字,勉强翻成"现象",但并不完全是 境界的意义。

"现象"是科学上的名词,"境 界"是文学上的名词。譬如说有人常引宋代 辛稼轩有名的词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那就是境界,若隐若现。再 说诗的境界,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 火对愁眠。

姑 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 客船。"好境界!如改作"飞机轰轰对愁眠" 那是噪音不是诗了。

李后主词的名句"无言 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若是"月如团,红烧鸭子一大盘。

"那就没 有境界了。这是讲文学的境界。

如把境界 翻成现象,就只有"月如团,红烧鸭子一大 盘",才是现象。 又如中国文字的"气"如何 翻译?西方文字不同,氧气、氢气、瓦斯 气,究竟用哪一种起来代表?中国字就不 同了,一个"电"字,就有许多的妙用。

在 外文就不得了,现在外文有十几万字,真 正常用的几千字而已。外文系的学生可不 得了,新字一年年增加,我看照这种情形 下去,七八十年以后,谁知道要增加到多 少字,将来非毁弃不可。

而中国只要一个 "电"字就够了,发亮的是电灯,播音的是 电唱机,可以烧饭的是电锅、电炉,还有 电影、电视、电熨斗,只要两个一拼就成 了,谁都懂。外文可不行,电灯是电灯的 单字,电话是电话的单字,所以他们的物 质越进步,文字越增加,增加到最后,人 的脑子要爆炸的。

所以现在中文翻外文, 就是采音译的方法,然后加注解。我们过 去的翻译,不像现在,尤其南北朝佛学进 来的时候, *** 组织几千个第一流的学者, 在一起讨论,一个句子原文念过以后,然 后负责中文的人,翻译出来,经过几千人 讨论,往往为了一个字,几个月还不能解 决。

古人对翻译就是那么慎重,所以佛法 能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现在的人学了 三年英文,就中翻英、英翻中,谁知道他 翻的什么东西?所以翻来覆去,我们的文 化,就是这样给他们搞翻了。

当时"般若" 为什么不翻成"智"?因为中国人解释"智" 往往与"聪明"混在一起,所谓"聪明"是头 脑好,耳聪目明,反应很快就是聪明,是 后天的;而智慧是先天的,不靠后天的反 应,天分中本自具有的灵明,这就叫智慧。 他们考虑梵文中这个字有五种意义,智慧 不能完全代表出来,所以干脆不翻,音译 过来成"般若"。

这里孔子说的"知者不惑"的"知",也等于 佛学中智慧的"智",而不是聪明。真正有 智慧的人,什么事情一到手上,就清楚了, 不会迷惑。

"仁者不忧",真正有仁心的人,不会受环 境动摇,没有忧烦。 "勇者不惧",真正大勇的人,没有什么可 怕的。

但真正的仁和勇,都与大智慧并存的。

3. 有关于孔子知者不惑的故事、

刘歆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

六经就是《易》《诗》《书》《礼》《乐》《春秋》。这些经书的性质由书名就可以知道,唯有《易》是例外——《易》被后来儒家的人解释成形上学著作,其实本来是一部卜筮之书。

六经是过去的文化遗产,又叫做“六艺”,是周代封建制前期数百年中贵族教育的基础。可是大约从公元前七世纪开始,随着封建制的解体,贵族的教师们,甚至有些贵族本人—他们已经丧失爵位,但是熟悉典籍—流散在庶民之中。

他们这时靠教授典籍为生,还靠在婚丧祭把及其他典礼中“相礼”为生。这一种人就叫做“儒”。

孔子是儒家的先师,但他的思想主要是来源于六艺。也就是说,他最初不是什么开山始祖,著书立专之类的人物,而仅仅是一名教授诗书礼乐的老师,最多算一个非常博学的贵族人才,只是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独特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儒家从经书礼仪起家,所以论述最多的是关于个人的发展之道,用四书里面的原话来表述和总结就是:“明明德”和“修身”。

关于明德,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

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

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

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在这里已经有了后来儒家的人所说的“义利之辨”,他们认为义利之辨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 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

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

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论语·雍也》由此看来,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后来的儒家,有些人把忠恕之道叫做“系矩之道”。

就是说,这种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忠恕之道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

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

《论语》有一章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行为的“系矩”,随时可以用它。

实行仁的方法既然如此简单,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

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强制以外的任何考虑。《论语》记载,孔子被某个隐者嘲讽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论语》还记载: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道家讲“无为”的学说,而儒家讲“无所为而为”的学说。依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

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孔子本人的一生正是这种学说的好例。

他生活在社会、政治大动乱的年代,他竭尽全力改革世界。他周游各地,还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必谈。

虽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可是他从不气馁。他明知道他不会成功,仍然继续努力。

孔子说他自己:“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论语·宪问》)他尽了一切努力,而又归之于命。命就是命运。

孔子则是指天命,即天的命令或天意;换句话说,它被看作一种有目的的力量。但是后来的儒家,就把命只当作整个宇宙的一切存在的条件和力量。

我们的活动,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但是这种配合,整个地看来,却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之外。

所以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

要做儒家所说的君子,知命是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所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尧曰》 由此看来,知命也就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这样,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就永不失败。

因为,如果我们尽应尽的义务,那么,通过我们尽义务的这种行动,此项义务也就在道德上算是尽到了,这与我们行动的外在成败并不相。




关于知者不惑的文言文视频

相关评论:
  • 19147524170关于知者不惑的文言文
    习狄常情痴者夭,艺痴者秀,物稀者贵。 有志者成,无志者松。 知足者乐,知乐者寿。 知耻者近勇,知悔者近聪。 佼佼者易污,峣峣者易折。 精明者给人以路,仁厚者犯而不怒。 智者删繁就简,愚者来回折腾。 无私者无畏, *** 者也无畏。 兼听者则明,偏信者则暗。 仁者乐山,知者乐水,登高者望远。 善玩玉者...

  • 19147524170智力文言文
    习狄常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3、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0、玉不琢...

  • 19147524170表达“励志以后要成就一番事业”的文言文诗句有哪些?
    习狄常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司马迁 2、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 19147524170共同进步的文言文
    习狄常1. 努力奋斗以图有所进步文言文词汇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 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

  • 19147524170文言文名句 励志 经典语录
    习狄常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4.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7.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

  • 19147524170请教学问的文言文
    习狄常1. 古诗词 请教一些平时生活中能用到的古文,显得有学问的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

  • 19147524170急求(高中)(大学)的文言文(词语)(精美语句)及其→解释,越多越好...
    习狄常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 19147524170努力必有收获的文言文
    习狄常4. 努力奋斗以图有所进步文言文词汇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 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

  • 19147524170...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曰用而不知,故君子道鲜矣。文言文翻译...
    习狄常⑺“仁者”有德行的人。《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⑻“见”看到。《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⑼“之”代词。指代事物。《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⑽“谓”说。《广雅·释诂二》:“谓,说也。”⑾“...

  • 19147524170要100句经典励志文言文语录高级一点的,,带上翻译,,必采纳!!
    习狄常——刘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古文经典励志名言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5、志不...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