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生平经历是怎样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成了一句流行语。虽然这句话的“原型”,常被认为来自苏轼的“万里归来颜愈少”。但我总认为,这句话更是范仲淹一辈子的写照。
范仲淹像不像个“少年”?如果仅仅读过他的代表作《渔家傲· 秋思》,可能会认为严重不像。这首写于他征战西北岁月的经典宋词,通篇老气横秋的意味,左一句“浊酒一杯家万里”,右一声“将军白发征夫泪”。满满历经潮起潮落后的悲怆咏叹,被后人公认道尽“南朝千古伤心事”。经典是经典,可和意气风发的少年情怀,真不搭。
但是,放在真实的宋朝历史上,哪怕在范仲淹相处过的同僚们看来,《渔家傲》里的范仲淹,绝不是真实的范仲淹。那浮沉大宋宦海的范仲淹,不止是个少年丧父受尽世态炎凉的苦孩子,更是个27岁进入“大宋职场”后,从此几十年充满棱角,举手投足一身孩子气的“倔孩子”。各种“鸡汤文”里都说,人一辈子“保持孩子式的纯真”很难,但看范仲淹这辈子,这似乎都不算个事儿。
一、孩子气
范仲淹这娃,“孩子气”有多足。那位“临朝称制”十一年,野史里闹出“狸猫换太子”闹剧,正式上把持北宋大权,甚至穿龙袍接受群臣朝贺的大宋太后刘娥,就是深有体会。

北宋天圣八年(1030),正式刘太后权势最盛的年头,二十岁的“儿子”宋仁宗依然是傀儡一枚。各位朝中高官对这事儿,也基本是“闭一只眼”,却偏偏是四十一岁的“秘阁校理”范仲淹看不下去,直接一封《乞太后还政疏》捅破这层窗户纸,大声疾呼太后还政宋仁宗,从此“以享天下之养”。他这一出,等于是直接扔了个炸弹。不止刘太后气得够呛,连一直赏识范仲淹的宰相晏殊,闻讯后都吓得不轻,大骂范仲淹“且将累及朝荐者”——你小子自己骂痛快了,就没想到牵连我嘛。
可范仲淹的反应,却十分坦然:就是因为您举荐的我,我才要这么做啊。见到朝中不平事我就要说,这是尽自己的职责,怎么能说连累您呢?这一番话,叫老于世故的晏殊也无语,显然彼此思维不在一个频道,只能一声“勿为强辞”了事。

太后很生气,晏殊很无语,后果当然也很严重,范仲淹也被贬出京城,受了不少折腾。三年后刘太后去世,宋仁宗大权在手,不少人有来精神了,纷纷跟过去“狠踩”刘太后。当年受够委屈的范仲淹呢?却只是坦诚一句“太后受先帝遗命调护陛下,历十余年,陛下当掩其效过而全其大德。”劝太后还政是他,为此遭来恶治是他,但为太后“正名”还是他。
这样的坦荡为人,从此贯穿他一生,哪怕承担污名也从未变。又比如对老宰相吕夷简,由于政见不同,范仲淹几次遭吕夷简排挤,“越职言事、勾结朋党以及离间君臣”等帽子。但1044年吕夷简去世,范仲淹却给了吕夷简比较公正的评价:得公遗书,适在边土,就哭不逮,追想无穷,心存目断,千里悲风——我和他,没有私怨。
都说北宋多“名相”,可比起其他“名相”来,范仲淹显然是个异类——“单纯如少年”般的异类。
但更叫好些看不惯范仲淹的人无语的是,范仲淹这“少年”,却办大事。
二、扛担子
北宋号称“文官”的幸福时代,每次科考的“招生名额”极高,官员俸禄也极高。特别是大宋的那些“名相”们,都是“工资基本不动”。可对于大宋文官们来说,一件“很没幸福感”的事儿,就是“做事”。照范仲淹本人的吐槽说,宋代枢密院等核心衙门,都是三五人担任一个职务,平日就是互相踢皮球混日子——既然安安稳稳熬时间,闲了怼两句皇帝刷声望,到点就能升官,何必非要费劲办事?
但范仲淹,却从不这么看,在“做事”上,他更像个“冒傻气”的“少年”——别人不愿扛不能扛不敢扛的担子,他扛!
范仲淹亲历的“苏州治水”事件,就生动说明了“大宋办点正事儿”有多难。宋代时的苏州,还并非我们印象里的鱼米之乡。相反由于毗邻太湖,每年春夏之交湖水暴涨,苏州必然成为泽国。闹到第二年夏天,上一年水没退完,新一年大水又来,年年恶性循环。以至于“灾困之氓,其室十万”,十万多户人家受灾。可这事儿,多年来没几个官员当事儿:不就是报个灾发个赈济嘛。


但范仲淹到任后,却决定再也不能这样活,仔细考察江南水文后,立刻启动了他的“苏州挖沟计划”,即在太湖西北开挖河道,把水直接排入扬子江,直接断掉苏州水灾的“病根”。这计划一提出,朝堂上又炸了锅:这么大工程,治起来费钱,动用这么多人,出了民变怎么办?治一通水再闹水灾,责任谁来负?范仲淹累死累活在苦干,后面各种怪话全跟来了。
直到苏州治水成功,昔日的“重灾区”从此变成闻名天下的鱼米之乡,大批灾民也陆续返乡,感恩范仲淹恩德的苏州人,好些人都干脆改姓“范”。所有的反对声才消停。那些指责范仲淹的嘴脸,都被打了个啪啪。但大宋朝廷这“一人干活,一群人怪话连篇”的景象,看这一幕就可体会。

后来的杭州赈灾也是如此。当时空前灾荒席卷江浙大地,唯独杭州城风景独好。结果范仲淹祭出奇招,杭州城里举行各种大型游乐活动,甚至鼓励寺院扩建,外面饿殍遍野,杭州城里却热热闹闹。各种非议攻击再次朝着范仲淹扑来,有些“清流”甚至将他与历代“奸相”类比。但接下来的事实却再次验证了范仲淹的苦心:热闹的杭州,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火热的消费,也吸引了周边米粮涌入。江浙的米价很快降了下来,大批灾民也找到了糊口工作。如此成就,堪称古代“以工代赈”的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野史里大书特书的“包青天庐州赈灾”故事,即正史上的“包拯庐州赈灾”,也是一板一眼照着范仲淹的方式办,等于是“抄范仲淹的作业”。
也直到此时,范仲淹才给好友韩琦写信说“甚释忧惧”。可见在这之前,“孩子气”的他并非没心没肺,更知道自己背后扛了多少非议诋毁。可明知如此,他依然会扛下去。
镇守西北的功业更是如此,当西夏扯旗叛乱时,此时西北的宋军,平日训练时都是“望空发箭”,所谓大宋“八十万禁军”,不如说“八十万饭桶”。年过半百的范仲淹来到西北前线,看到的何止是“将军白发征夫泪”,更有一座座被西夏占据的坚城,西北宋军士气低落的惨景。
就是在这样的惨景下,想着“浊酒一杯家万里”的范仲淹,修起了大顺城,提拔了狄青张亢等铁血战将,几乎是用满腔热血,重建起西北边防,叫西夏人发出“小范老子胸有十万甲兵”的惊呼。“白发征夫泪”咽在肚子里,“浊酒一杯”洒在心里,萧萧西风下,依然是一个用满身孩子气扛起千钧重担,直面血战的范仲淹。
三、改革
好些人读范仲淹的故事,也曾会纳闷:他这一辈子,为什么要这么拼?要知道,作为文官,他赶上了“仁宗盛世”这样的好时候,这是读书人过得最舒服的时代。他完全可以像同时代“名相”“名臣”们那样,没事写写词喝喝酒,有事放放嘴炮刷刷声望,一辈子完全可以舒舒服服,何必要这么折腾?
因为在范仲淹看来,这时的大宋,不拼不行了!
北宋发展到宋仁宗年间,已经好像一台外表装潢华丽,内里却朽坏不堪的列车:“冗官”“冗政”“冗兵”就像病魔一样,侵蚀着大宋全身:宋仁宗年间,北宋禁军数量突破百万,明明天下太平,军费开支却高达五分之四。官僚数量更是膨胀,以名臣包拯的叹息,宋仁宗庆历年间的官员数量,比四十年前增加了三倍、关键是养这么多人,却还不办事。范仲淹的老友富弼说,宋仁宗年间时,各路贼寇打劫,竟然都变成“白昼公行”。各级官员却只是躲猫猫看热闹,以至于“每念及此,不寒而战。”
更危险的是,这样的大宋,其看上去的繁荣,竟来自横征暴敛。“抄范仲淹作业”的包拯就说,大宋的繁荣,就来自对农民的各种加税。于是宋仁宗在位的四十年,北宋的农民起义多达四五十次。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背后,宋王朝真实的百孔千疮。

所以,才有了他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有了“一家人哭强过一路百姓哭”的雄心。有了本可挽救大宋的“庆历新政”举措。也让他招来了人生最惨烈的打击。甚至被反对者伪造信件,污蔑范仲淹“不忠”。而他,也终于在这样的污名下,再度贬官而去。
在范仲淹的人生中,这是最悲惨的一场失败,目睹呕心沥血的新政措施一一被朝廷明令废止,目睹一起战斗的伙伴陆续被贬谪罢免,目睹朝野积弊越发严重,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刻,终老于徐州的范仲淹自知病重不治,给朝廷上的《遗表》里,依然像个少年一样,除了道尽埋藏心中的委屈,更道尽了对大宋的期待:“精审号令,而期于必行。尊崇贤良,裁抑侥幸,制治于未乱,纳民于大中”。时光这时似乎又回到他年轻时,阳光照在那个胸怀“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之志也”的意气风发的少年身上,积攒了一生的光芒。

全国百姓得知范仲淹去世的消息。甚至偏僻山野,边疆少数民族都为其哭泣哀悼,自发举办哀悼仪式,痛哭流涕,如丧家父。朝廷赠范仲淹兵部尚书,谥文正。邠州、庆州等很多范仲淹任职过的州郡都修建了祠堂。可范仲淹要的,仅仅是这个礼遇?当然不是,他的心很单纯,人生的最后时刻,他牵挂的,依然是这个王朝的兴衰,百姓的命运。
看过这样的怀念,就可知大宋,曾经有一位怎样的赤子,更可以理解,为什么“文正”成为中国文臣的至高荣誉。一个范仲淹,在宋朝历史上留下了璀璨一页,更让人对北宋的衰亡,多了几分叹息——不是范仲淹不好,而是这大宋,不懂这位赤子。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扩展资料:
形象特征:
1、忠臣形象
范仲淹是从士人角度讲不管个人处境如何,都要忧国忧民,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这可以说是中国史上对士人承担社会责任的首次明确阐述,是士人高扬主体精神的充分表现,是宋代知识分子积极参政、勇担责任的典型体现。
这也标志着士人彻底从政治、经学附庸中解放出来,找回了个体的人生尊严和价值,可以看做是对孔孟儒学的超越和发展。钱穆先生认为“宋代士大夫矫厉尚风节,既自希文启之”,将范仲淹看做是开启宋学的先驱人物。
2、诤友形象
范仲淹和滕宗谅是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的同科进士。两人在泰州时一同参加守护海堤的差使,定民心。在西北守边疆时,滕君知泾州,范仲淹当时担任环庆路经略部署,听说葛怀敏打了败仗,率领外族、汉族队伍分为三路来援助泾原的兵备之虚。
由此可见,两人的关系是相当亲密友好的。备受谗言诋毁的滕宗谅被贬到岳州后,他勤于公务,仅用一年多时间,便使岳州“政通人和,百废待兴”,重新修缮了残存不堪的江南名胜岳阳楼。两人关系很好,范仲淹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他以后遭受迫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仲淹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

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

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扩展资料:

范仲淹出任泰州时,征调民众4万多人,重修捍海堰。自天禧五年(1021年)至天圣四年(1026年)完成,新堤横跨通、泰、楚三州,全长约200华里,不仅当时人民的生活、耕种和产盐均有了保障,还在后世“捍患御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人民将所修之堤命名为“范公堤”,遗址迄今犹存。

景祐元年(1034年),苏州久雨霖潦,江湖泛滥,积水不能退,造成良田委弃,农耕失收,黎民饥馑困苦,范仲淹出知苏州后,根据水性与地理环境,提出开浚昆山、常熟间的“五河”,将积水导流太湖,注入于海的治水计划。

范仲淹以“修围、浚河、置闸”为主的治水经画,不但获得时舆的赞扬,还泽被后世,自南宋一直至元、明的两浙职守,都依照这个模式去整治水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仲淹



  宋代名臣范仲淹,字希文,989年生于江苏吴县,他的生母生父早年亡,继母谢氏无以为生,便改嫁于青阳县长山朱文瀚。当时,尚在襁褓之中的范仲淹,也随继母育于朱家,不久,朱氏因病而亡,范仲淹全由继母抚养长大。尽管生活贫苦,但他坚持刻苦读书。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与滕子京同时进士及第,不久,便邀滕子京来青阳长山,并赴九华山游憩。从此,两人成为至交。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庆历三年(1043),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这年9月,他奉诏条上十事,即“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桑农”、“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意欲改革时弊、考核官吏、裁减闲冗。但他提出的所谓“新政”,前后只一年时间,便因贵族官僚的攻击和反对而告失败。庆历四年,范仲淹出任陕西河东宣抚使,翌年初又被罢。滕子京中进士后也曾任京官多年,后因被人诬告,于仁宗庆历四年贬为岳州(岳阳县)知州。1046年,滕子京重修建于唐初的岳阳楼,并加以扩建,把唐宋人咏岳阳楼的诗赋刻在石上,嵌于楼壁。范仲淹于这年9月15日“作文以记之”。尽管他们当时或被谪贬,或被罢官,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是指出自己的更高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这样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成了世世代代的名篇。

  范仲淹在池州许多地方留下足迹,《建德县志》卷之九中,载有他的一首题为《尧庙》的诗:“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禹终平洚水,舜载致熏风。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乡人不知此,萧鼓谢年丰。”历史悠久的建德(今东至)县,素有尧舜之乡的称誉。尧庙即位于县城尧渡镇北10公里处的历山。相传舜帝耕于此山,尧帝千里来访。所以,历山及县城有多处皆以“尧舜”命名。范仲淹游历山唱尧庙,也许罢官之后游此而作,亦或进士及第所写,均无从考据。《尧庙》这首诗是对尧舜功勋的赞颂。

  范仲淹卒于1052年,卒谥文正,生前著有《范文正公集》。因其与池州结下不解之缘,后人对其十分景仰。清代,曾在范仲淹少时居地的长山(今青阳木镇长山村),建有范文正公祠堂,“为屋十楣,有室以奉遗像,有堂以严祭享,有廊以居守祀者”(丁黼:《范文正公祠堂记》)。由此可见,范氏祠堂规模之大。惜历经兵火,今已无存。

范仲淹(989—1052)
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到参知政事(副宰相)。
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后来始终能以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中年做官后,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后得罪宰相吕夷简,贬饶州。康定元年(1040),边事紧急,召为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由于号令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重一时,羌人尊呼为“龙图老子”,西夏称为“小范老子”,赞其腹中有数万甲兵。庆历三年(1043),吕夷简罢相,范仲淹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建议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引起腐朽官僚势力的不满,攻击他引用朋党,迫使离朝,“庆历新政”即此结束。后于赴颖州途中病死。
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意识到宋初数十年来文章柔靡、风俗巧伪的危害,强调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并推荐当代能坚持风雅比兴传统的好作品,自己的诗文也代表着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方向。他的论说文旨在阐明民为邦本的重要性,议论风发,具有夺人的气势。《岳阳楼记》是其传颂千古的名作。文章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光”。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调。诗歌方面,坚持风雅传统,诗风古朴,有散文化及多议论的倾向,以《四民歌》为代表。词存五首,《渔家傲》为其名作,写戌边生涯,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慨及忧国思乡的悲凉情怀表达得协和统一,开拓了宋词的表现领域。有《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

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

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扩展资料:

范仲淹出任泰州时,征调民众4万多人,重修捍海堰。自天禧五年(1021年)至天圣四年(1026年)完成,新堤横跨通、泰、楚三州,全长约200华里,不仅当时人民的生活、耕种和产盐均有了保障,还在后世“捍患御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人民将所修之堤命名为“范公堤”,遗址迄今犹存。

景祐元年(1034年),苏州久雨霖潦,江湖泛滥,积水不能退,造成良田委弃,农耕失收,黎民饥馑困苦,范仲淹出知苏州后,根据水性与地理环境,提出开浚昆山、常熟间的“五河”,将积水导流太湖,注入于海的治水计划。

范仲淹以“修围、浚河、置闸”为主的治水经画,不但获得时舆的赞扬,还泽被后世,自南宋一直至元、明的两浙职守,都依照这个模式去整治水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
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到参知政事(副宰相)。
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后来始终能以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中年做官后,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后得罪宰相吕夷简,贬饶州。康定元年(1040),边事紧急,召为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由于号令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重一时,羌人尊呼为“龙图老子”,西夏称为“小范老子”,赞其腹中有数万甲兵。庆历三年(1043),吕夷简罢相,范仲淹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建议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引起腐朽官僚势力的不满,攻击他引用朋党,迫使离朝,“庆历新政”即此结束。后于赴颖州途中病死。
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意识到宋初数十年来文章柔靡、风俗巧伪的危害,强调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并推荐当代能坚持风雅比兴传统的好作品,自己的诗文也代表着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方向。他的论说文旨在阐明民为邦本的重要性,议论风发,具有夺人的气势。《岳阳楼记》是其传颂千古的名作。文章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光”。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调。诗歌方面,坚持风雅传统,诗风古朴,有散文化及多议论的倾向,以《四民歌》为代表。词存五首,《渔家傲》为其名作,写戌边生涯,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慨及忧国思乡的悲凉情怀表达得协和统一,开拓了宋词的表现领域。有《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生平经历是怎样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8487239500范仲淹一生的大事年表
    桑怎娅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时逢中原兵乱,遂定居吴县(今苏州市)。 五代时,曾祖和祖父均仕吴越,父亲范墉早年亦在吴越为官。宋朝建国后,范墉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大宋,任徐州节度掌书记。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己丑秋八月丁丑,范仲淹生...

  • 18487239500范仲淹的生平
    桑怎娅范仲淹一旦了解到朝廷的某些内幕,便大胆介入险恶的政治斗争.他发现仁宗皇帝年巳二十,但朝中各种军政大事,却全凭六十岁开外的刘太后一手处置,而且,听说这年冬至那天,太后要让仁宗同百官一起,在前殿给她叩头庆寿,范仲淹认为,家礼与国礼,不能混淆,损害君主尊严的事,应予制止,他奏上章疏,批评这一计划。 范仲淹的奏...

  • 18487239500范仲淹主要生平事迹?
    桑怎娅富弼少年时,好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说:“王佐之才也”,并把他的文章给王曾、晏殊看,晏殊就把女儿嫁给了富弼。宋仁宗恢复制科后,范仲淹告诉富弼说:“你应该由制科步入仕途”,并推举他为茂材异等,富弼从此进入官场,成为一代名相。相传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城中文武官员,大多得到过他的推荐,...

  • 18487239500关于范仲淹生平写一篇文章
    桑怎娅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后来始终能以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中年做官后,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后得罪宰相吕夷简,贬饶州。康定元年(1040),边事紧急,召为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

  • 18487239500范仲淹的生平?
    桑怎娅尽管生活贫苦,但他坚持刻苦读书。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与滕子京同时进士及第,不久,便邀滕子京来青阳长山,并赴九华山游憩。从此,两人成为至交。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庆历三年(1043),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这年9月,他奉诏条上十事,即“明黜陟”、“抑...

  • 18487239500范仲淹的生平事迹是怎样?
    桑怎娅范仲淹,字希文,祖籍邻州(今陕西彬县),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他出生后的第二年,任徐州军事长官秘书的父亲范墉因病去世,母亲随后改嫁到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改名朱说,在长山县长大成人。范仲淹是出身贫寒的一介儒生,考取进士后并未留在京城做官,而是被派往广德军(今...

  • 18487239500范仲淹简介
    桑怎娅一、生平经历 范仲淹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早年随母改嫁后刻苦攻读,深知民间疾苦。他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曾历任多个地方官职。后入中枢为谏官,多次上疏批评时政,提出改革主张。因敢于直谏,被誉为“铁面御史”。二、政治成就 范仲淹在政治上的成就以庆历新政为主。当时仁宗皇帝任命他为参知政事,...

  • 18487239500范仲淹生平经历是怎样的?
    桑怎娅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 18487239500范仲淹生平简介
    桑怎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人,生于公元989年8月29日,卒于1052年5月20日。按照在位皇帝的时期划分,他生于太宗朝,学习和在底层做官是在真宗朝,政治上成熟、做出重大成就的时期是在仁宗朝。范仲淹祖上世居河内(黄河以北),唐末动乱,迁往南方,居住在苏州。五代时,祖父、父亲一辈侍奉“五代十国”中的...

  • 18487239500范仲淹的生平经历! 急用!
    桑怎娅从此,两人成为至交。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庆历三年(1043),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这年9月,他奉诏条上十事,即“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桑农”、“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意欲改革时弊、...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