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登山哲理是什么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1. 关于登山哲理诗句
关于登山哲理诗句 1. 关于山的哲理性句子
绝不测量山的高度—除非你已到达顶峰,那时你就会知道山有多低。 [哈马绍]

没有人爬山只为爬到山腰。为何甘于平庸呢?[詹姆士·哈特]

学习就像爬山。爬上这一座头,还有另一座更高的山,永无终点。 [永崎一则] 怒海不及我们顽强,雄狮不及我们自信,山岩不及我们坚定,不,残暴的死神也不及我们果决。——莎士比亚《约翰王 勇敢地闯过一切艰难险阻,在崎岖的山道上攀行;如果这条道路要通过死亡之谷,那也要把死亡当作欢乐的源泉来欢迎。——《泰戈尔评传》
2. 关于哲理的诗句
古代哲理诗:

人生哲理诗句

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 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 苏轼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琴诗》

(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 》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唐伯虎的登山哲理是什么视频

相关评论:
  • 14785744578唐伯虎的古诗登山它的哲理是什么?
    席宏蚁答:感悟了登山的哲理,和观察天边的景色

  • 14785744578唐伯虎写的登山度读起来富含什么哲理?
    席宏蚁答:年轻时代的唐伯虎,喜欢戏谑,是个放浪不羁的人物。一天,他穿得破破烂烂,独自登山游览,见到几位秀才在山上赋诗,就走上前去凑热闹。他有意哎哎吃吃地说:“你们赋诗这么高兴,能不能让我参加?”秀才们听了都吃一惊,继而想到,乞丐哪会写诗?他们都笑了起来。其中一位秀才说:“你就试试吧。...

  • 14785744578唐寅诗句"一上一上又一上"的意思
    席宏蚁答:这得结合他全诗《登山》“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用极明白的语言写出极不平常的句子,他其实是在调侃世人呀,咋啦,老子大才若没文化,你过来咬我呀,老子用小学生都识得的字写出来的诗,比你用查字典才能懂的字写出来的都好。从这点来看,他倒是...

  • 14785744578诗词故事:改装作诗开玩笑——唐伯虎《登山诗》
    席宏蚁答:“要是你真能做诗,就让你喝个醉;要是不会做诗,我们可要责罚你!"唐伯虎一句话也没有讲,拿起笔在下面再写了“又一上”三个字。那些书生看了,都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说:“这也算诗,真叫人笑歪了嘴!”唐伯虎还是不作声,继续又写了“一上”二字。这一来,大家笑得更厉害了。唐伯虎说...

  • 14785744578唐伯虎的《登山诗》妙在哪
    席宏蚁答:前两句虽然平淡如水,后两句却境界雄壮,令人振奋.虽然不符合绝句的格律,但却是一首优秀的古体诗.这首诗运用了以平淡浅显的词句开头,跟着突转笔峰,以饱含深意或富有情味的句子结尾,来提高全诗格调的手法叫“逆挽”.

  • 14785744578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出自哪首诗?
    席宏蚁答:出自唐伯虎的《登山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此诗是唐伯虎在酒桌上所写。北宋宰相寇准七岁时登华山咏过一首《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两首诗有相通之处,皆描述了山之高大。应该说唐伯虎的《登山诗》中的...

  • 14785744578唐伯虎的登山哲理是什么
    席宏蚁答:【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

  • 14785744578唐寅诗句一上一上又一上的意思
    席宏蚁答:1、唐伯虎喝了一杯,在纸上添上了“一上”两个字,喝了第二杯,又添了“又一上”三个字。2、商人们气得吹胡子瞪眼睛,说:“这就叫诗吗!”唐伯虎见玩笑开得差不多一口喝干了第三杯酒,就提笔一挥而就,写成了一首七绝《登山》: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

  • 14785744578一上一上又一上
    席宏蚁答: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的风流才子。有一天,他乔装改扮成乞丐,出外登山游玩。到了山前,见几个秀才在赋诗,便去凑热闹,说:“我这个乞丐也来作首诗。”秀才们答应了,唐伯虎在纸上歪歪斜斜地写了“一上”两字,见众秀才哈哈大笑,又在纸上写了“一上”,众秀才见了,更是笑得打跌。唐伯虎不以为意...

  • 14785744578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
    席宏蚁答:有志登山顶,无志站山脚 有志的人战天斗地,无志的人怨天恨地 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 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并非神仙才能烧陶器,有志的人总可以学得精手艺 有志者能使石头长出青草来 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