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出自哪首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举头红日白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

唐伯虎的一首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
  看似有点打油诗的味道,前两句更像是顺口溜儿,正像唐江南第一才子在做这首诗时,当人们怀着期待的心情,等着看才子是怎样极言泰山的高时,才子的前两句诗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大跌眼镜,甚至于有些失望,觉得他是胜名之下,其实难符,认为他有点欺世盗名之虞。因为前两句也真的是太平淡了。淡得觉得看不出任何一点才子的风格了。可是,到了第三句,“举头红日白云低,”哦,抬头就是红日了,与红日是近在咫尺呀,在地面上看着的那高天上的流云,此时也显得有些低了,肯定是观察点很高的缘故了。因而突出了泰山的高。而第四句,“五湖四海皆一望,”更是对第三句的进一步补充。什么东西尽收眼底,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东西了。那就说明了自己的立足点是最高的,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了。诚如此,是不是也说明了泰山是最高的吗?真是神来之笔!
  说它神,是因为它的确体现了泰山的高,这与杜甫的《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只可惜杜甫一直没有机会登上绝顶。又让人想到了李白的《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诗句,当然了,唐伯虎的诗中看到的白云很低,那就不会担心有浮云遮住远望的双眼了,突出当然是泰山的高了。
  说它是神来之笔,我觉得它还给人以无边的想像。不是吗?登高望远,看到了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说眼中之物,而是说五湖四海皆一望,眼中的五湖四海是什么样的呢?诗人没有说,由你去想像吧,你想像它们是什么样的,它们就是什么样的。这又让我想到了毛泽东的一首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亦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好一个无限风光在险峰,而唐才子的五湖四海皆一望,险峰望去的无限风光,诗人心中的无限豪情,以及临风而立的从容。所有的一切,全在这一望之中了。
  另外,抛开诗人的原意,此诗也诠释了一种奋斗的人生。不是吗?“一上一上又一上”,不是言人生的艰苦奋斗过程吗?“一上上到高山上”,不也说的是奋斗之后的成功吗?一次一次的奋斗,一次一次的成功,小成功积累成大的成功,最后到了人生的巅峰,把所有的困难抛在脚下,把一个个目标甩在身后,最终到达了终极的目标,再回望来路,自然是“举头红日白云低,”经历多了,阅尽人间冷暖,世间春色,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已经不能再挡住前进的步伐,再不能动摇日益成熟的心志了,一切都可俯视,自然是“五湖四海皆一望”了。不是吗?
  可是,人的成功,靠天时,靠地利也靠人和,就像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在百家讲坛中讲明清历史结出人生成功的要素时,说到的四合,即: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而唐伯虎的这首诗,可以看作以前三合为前提下个人的一个奋斗过程。也就是己合了。四合统一的结果就是唐伯虎自己诗中的境界了。
  可是,又有谁能如此幸运地成为四合合一之人呢?就连唐伯虎自己,聪明过人,谁曾想会因一场科场作弊案而身陷囹圄,从此一生失意呢?五湖四海皆一望,无限风光在险峰,风景虽好,只可惜鲜有人到达目的地,好多是由于自身的懈怠而不能尽其全力。这又让我想到了王安石的《游宝禅山记》中的句子:“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也。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问题是,不能尽吾志的人,又是何等之多!
  所以,唐伯虎的这首诗,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为是人生的一个理想的成功境界。虽然,不能尽吾志的人那么多,虽然四合皆备者少有,但,它毕竟如远方的一盏希望之灯,照亮每一个前行者的心空。
  像这样的诗,既可以说是写景,又可以理解为言志,有谁会不喜欢呢?

唐伯虎的一首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
  看似有点打油诗的味道,前两句更像是顺口溜儿,正像唐江南第一才子在做这首诗时,当人们怀着期待的心情,等着看才子是怎样极言泰山的高时,才子的前两句诗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大跌眼镜,甚至于有些失望,觉得他是胜名之下,其实难符,认为他有点欺世盗名之虞.因为前两句也真的是太平淡了.淡得觉得看不出任何一点才子的风格了.可是,到了第三句,“举头红日白云低,”哦,抬头就是红日了,与红日是近在咫尺呀,在地面上看着的那高天上的流云,此时也显得有些低了,肯定是观察点很高的缘故了.因而突出了泰山的高.而第四句,“五湖四海皆一望,”更是对第三句的进一步补充.什么东西尽收眼底,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东西了.那就说明了自己的立足点是最高的,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了.诚如此,是不是也说明了泰山是最高的吗?真是神来之笔!

出自唐伯虎的《登山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此诗是唐伯虎在酒桌上所写。
北宋宰相寇准七岁时登华山咏过一首《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这两首诗有相通之处,皆描述了山之高大。应该说唐伯虎的《登山诗》中的后两句“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归一望”,化用借鉴了寇准的
《咏华山》后两句“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寇诗只单纯描述山之高峻,而唐伯虎的这两句诗比寇诗视野更开阔,意境更旷达恢宏,更有气魄。
两诗的作者当时的年龄不同,身份、阅历及情怀皆不同,故同样写登山,诗的意境和情感还是有所不同。

出自明代才子唐寅的《登山》: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低,
四海五湖皆一望。

“举头红日白云低 四海五湖皆一望”出自明·唐寅的《登山》。


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出自哪首诗?视频

相关评论:
  • 13493171591低头云彩抬头日的后一句是什么
    酆转贴登山 明·唐寅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不知你要的是不是这首,呵呵。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

  • 13493171591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下一句
    酆转贴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根据百度文库得知,这句诗出自明朝唐寅创作的古诗《登山》,全诗为“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 13493171591《登山诗》唐寅 求翻译
    酆转贴唐伯虎接过,马上饮一大口,随手写了“又一上”三字,秀才们看了,个个笑得东倒西歪。唐伯虎依然不动声色,他再饮一口,又写了“一上上”三字,跟着举起杯子一饮而尽,然后提笔续成这样一首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五 湖四海皆一望。前两句虽然平淡如水,后两句...

  • 13493171591白云的诗
    酆转贴白云的诗如下:1、《登山》【明】唐寅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全诗看似有点打油诗的味道,前两句更像是顺口溜儿,但读下来却是一首豪情壮志,气势磅礴的借景抒怀诗作。登上高山,仰望苍穹,红日仿佛就在头顶,俯瞰脚下,蒸腾的云雾正在半山腰缭绕弥漫,五湖...

  • 13493171591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下一句
    酆转贴举头红日白云低。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是出自明朝唐寅的《登山诗》里面的诗句,诗句的意思是一步一步登山,上到高山上后。抬头就是红日了,与红日是近在咫尺。

  • 13493171591爬山的小诗歌?
    酆转贴《登山》明·唐寅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登山》许棠 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13493171591伯虎扮乞儿,作诗骗酒(唐寅)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酆转贴hǔ bàn qǐ ér, zuò shī piàn jiǔ伯虎扮乞儿,作诗骗酒yī shàng yī shàng yòu yī shàng,yī shàng zhí dào gāo shān shàng。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 jǔ tóu hóng rì bái yún dī,sì hǎi wǔ hú jiē yī wàng。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 13493171591举头红日近,下句?
    酆转贴只有天在上,更无与山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是描绘西岳华山的句子。

  • 13493171591...一上直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低, 四海五湖皆一望。
    酆转贴不知道你要问啥。这首诗是唐伯虎写的。有一次,一群游客登山饮酒赋诗,唐伯虎扮作一个破衣烂衫的乞丐,上前对他们说道:“诸君今天在山上作诗,能让我这个叫花子也参加吗?” 登山客们先是大惊,回过神后,其中的领头人想戏耍他,说:“来来来,你这个叫花子,写一首诗试试看!”唐伯虎毫不...

  • 13493171591关于登山的诗
    酆转贴关于登山的诗如下:1、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明·唐寅《登山》。2、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宋·梅尧臣《鲁山山行》。3、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近空无...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