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面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

[摘要]: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历史教学中,教学方式一直是一个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这样一种状况的长期延续,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中历史教学的发展。实现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是当前历史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课程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和依托。
[关键词]:历史教学方式;变革
历史课程改革历史教学方式是由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所组成的一个整体。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历史教学中,教学方式一直是一个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其关键在于:学生学的方式与教师教的方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立,缺乏必要的融合,并且始终存在着重教轻学和不同程度的学为教服务的状况。教师教的方式大都是灌输、给予的,学生学的方式则是被动接受式的,这样一种状况的长期延续,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中历史教学的发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实现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是当前历史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课程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和依托。在这场改革中,历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如何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在实践中需要落实和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出了怎样的需求,并力图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呢?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毋庸讳言,在改革实验过程中,历史课程改革所承诺提供的两个“应有利于”的条件能否真正落实,还要经过一番复杂的曲折努力,但当前的历史课程改革毕竟给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带来了必要的支持和动力。在历史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呢?
一、转变学生历史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由于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不利于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然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此,历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本,从教学方式的改革入手,实现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转变,以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既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又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也走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他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自主学习则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一面上。遗憾的是,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和突出他主学习这一方式,从而使学习异化为一种外在于学生的控制力量,并最终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次课程改革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条件。陶行知先生说:“好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不仅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历史教师必须给学生注入新的学习理念,要积极诱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动机,特别对历史学习的直接兴趣,让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体验历史、解读历史,并参与学习评价的全过程。如,我在讲“洋务运动”一课时,课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有人说:“洋务运动是维护清朝反动统治的一场自救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谁对谁错?拿到问题,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活了。一部分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一部分学生去图书馆翻阅资料;一部分学生深钻教材,请教老师。学生以多种方式、多个渠道搜集资料和精选资料、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大胆质疑教材观点,在分析、讨论中充分体现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上网的那部分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资源共享,查找到了比较权威的观点和新的研究动态。有学生说:“洋务运动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企业近代化,国防近代化,教育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的工业革命。”甚至他们还提到一些前沿的观点:“如今改革开放,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在中国出现,这就是当今的洋务运动。”去图书馆的那部分学生则说:“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养肥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批封建军阀集团。”……学生们围绕上述问题,将自己研究成果公布于众,各抒己见,表现了强烈的主动学习意识,从而将历史学习的空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本内容拓展到书外知识,由被动接受发展到主动探究,由重视学习结果到注重学习过程。这样,历史学习对学生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第二、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探究学习更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方法的目标。如,我在讲述岳飞抗金内容时,先朗诵了岳飞的著名词篇《满江红》,然后要求学生对岳飞抗金这一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议论纷纷,有学生认为,岳飞抗金是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符合中原人民的愿望,理应受到历史的肯定和后人的纪念;有学生认为,女真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金和宋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战争,统一已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岳飞抗金是阻碍统一的行为;也有学生认为,岳飞作为封建将领又有深厚忠君思想,维护腐朽的南宋王朝,不值得肯定。三种不同的观点,形成对峙。我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早下定论,而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历史学习的独立性得到张扬。
第三、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如,在讲授“丝绸之路”时,我把学生分成历史、地理、语文、生物四个小组,确立不同的学习探究目标,指导他们分头去搜集资料。然后,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学习探究目标,完成相关发言。历史小组介绍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迹,如西安大雁塔、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阳关、玉门关、楼兰古国、安西四镇等。寻访名胜古迹,再现丝绸之路的历史风貌,使学生触摸历史,形成强烈的历史意识。地理小组展示了丝绸之路的地形、地貌的特点及古今地名考证。丝绸之路从黄土高原出发,跨越黄河,经由河西走廊进入茫茫戈壁,向西延伸,显示了我们祖先征服自然的决心和勇气,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语文小组搜集了大量有关描写大漠西域的诗歌,如,王之涣、张籍、王翰的《凉州词》,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的《从军行》等,活跃了课堂气氛,陶冶了情操。
生物小组从生态环境出发,介绍了丝绸之路的重要植物,如,葡萄、胡萝卜、哈密瓜等,并从环保意识出发,对丝绸之路兴盛一时的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进行探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点。这种学习效果是个体学习方式难以达到的。通过合作,使学生养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集体意识,形成与他人友好相处的心态。历史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条件,把教与学的过程变成一个合作、互动、民主、开放的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构建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实际上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问题。要促进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历史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自己的历史教学方式。 二、转变教师的历史教学方式第一、改变对历史教学方式的一些认识。
首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二者相互依存,无论哪一方受到削弱,另一方也不会得到加强,我们切不可因为在过去过分强调教师教的方式,轻视学生学的方式,而在当前的改革中,反过来又过分强调学生学的方式,而轻视教师教的方式。在改革实践中,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揭示教与学方式之间的科学关系,特别是教的方式如何作用于学的方式?这直接关系到历史教学方式改革能否沿着正确的途径进行。其次,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主要是指整个样式的改变,其中当然涉及到方法、手段。但有不少历史教师将教学方式的变革仅仅理解为是在教学中变换一些方法、手段而已,从而满足于在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样式前提下,使用一些新的手段或方法。应该看到,当前所进行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主要是指改变过去那种灌输给予和被动接受的教与学的方式,这其中包括了手段、方法的改进。最后,历史教学方式是历史教学活动的样式,其改变是需要师生的共同创造的,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只有教师唱独角戏,是不能真正完成历史教学方式变革的。
第二、构建灵活开放、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开放,从过程角度讲,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和发展。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历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学会自己搜集、整理、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己探究、质疑历史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历史教育资源(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资料)体验历史学习过程。这样,中学历史课的面貌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历史教学的质量就会有显著提高。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节中,我们围绕“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这一问题,让学生搜集资料和组织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更加深刻地认识19世纪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趋势,增强全球化的民族意识。步骤如下:第一步,提出课题,将学生分成“中国组”和“英国组”,分别研究鸦片战争前的中英两国概况;第二步,各组拟订调查纲要,分头搜集资料,着眼于中英双方国情综合比较,注重政史地知识综合,从地理、人文环境比较;第三步,课堂上“中国组”和“英国组”陈述两国概况,大家讨论中英两国情况说明了什么?中英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第四步,课后进行资料成果展览,突出国防意识和与时俱进、富国强兵的主题。总之,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在构建灵活开放、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活动时,应体现师生平等、共同参与、多元交流、机会均等、积极体验、人人有份的原则,历史教师尤其要注意调动比较腼腆、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对改变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甚至对他的一生发展都至关重要。
第三,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有机整合。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也是本次课程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可让学生从声、形、色、图等方面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理解历史,会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讲《笫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和转折》时,我把莫斯科战役录像,太平洋战场地图、日军偷袭珍珠港图片、莫斯科红场图片、中途岛录像、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地图、苏军反攻地图、斯大林格勒录像等按教材次序编进多媒体计算机。尽管信息量大,但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有综合信息的功能,可以利用视听互动的功能,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能有序地、生动地展示各个直观素材,学生都被电脑屏幕的画面深深感染了。同时创设一种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气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成绩。
第四,改革历史教学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目标,必须建立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有明确的表述:“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历史教学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学生记住了多少知识点,更体现在他们是否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存在,是否在历史的塑像前悟到了历史认识,获得了主体化的历史;体现在学生面对感性的历史能否体验到一种历史情怀。因此,历史教学的评价,不单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的评价,而且要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等学习目标达到的程度进行综合性、发展性的评价。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不能一张考卷定成绩,不应以分数作为惟一的指数,更不应利用分数排队,给学生施加压力。在评价学生的学时,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要把学生参与历史学习过程的状况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可采用提问、作业、口试、笔试等形式,方法可采用办故事会、做文摘卡、绘制历史题材的图画、编辑历史题材的小报或板报、编演历史剧、设计历史题材的软件、撰写历史考察报告或小论文等。摆脱过去单一以考试为形式,以分数高低为衡量标准的模式,实现由终结性鉴定转向发展性评价。
第五、教师需要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历史新课程能否顺利推行,一要看新课程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学习,即要有好的内容来吸引学生;二要看教师是否能胜任新课程,即要有好的教师来教学生。根据现代教育观念,教师是学生学习时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和利用最方便,即使用频率最高的教育资源,人们常说教师即课堂、课本即课堂就是这个道理。教师靠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课程,这种现象在学校是常有的。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使自己具备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具备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结合的能力,具备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学服务的能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进而使学生喜欢自己、喜欢历史课。
通过学习和提高,历史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其教学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历史信息和利用历史信息的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人类生存环境深刻的理解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人类和社会的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这是历史老师帮助和知道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保证,也是历史老师顺利进入历史新课程的重要条件。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大有可为的。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我们特别强调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历史的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让历史课堂灿烂起来,使学生爱学历史,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掌握开启历史之门的金钥匙,成为能够认识历史的真正主人。在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中学教师,我们应该主动走近新课程,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参与新课程的实验,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的有效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要做好历史课堂教学。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预先谋划,事前设计。现代历史课堂教学尤其注重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课程标准历史教育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和预习性所必需,又是顺利实施历史课程改革教学方案、调控历史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确保先进教育理念历史教学效果、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保证。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研究和掌握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是抓好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一、历史教学设计的意义
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历史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先进的历史教育念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历史教学对象和历史教材,对历史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它是历史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历史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叫做历史课堂教学设计。通过这样的设计,使诸要素之间联结起来,促进历史教学的系统化,有利于提高教师处理各种教学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全面、客观地认识教学,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可以说,实施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教学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
二、教学设计的依据
在历史教学中,不论是宏观设计还是微观设计,不论是整堂课的设计还是片断的设计,我们都应以语言学教学理论为依据,着重考虑三个方面:
⑴、历史教学目标
历史教学目标应全面发挥三维目标的教育功能,也是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是组织、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⑵、历史教学过程
新课程应有利于历史教学过程的创新,全面达到特定的教学三维目标,就应针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媒体等条件,历史教师要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步骤。学生的各种特点因时代、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历史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要对学生的兴趣、历史基础知识、认识特点和智力水平等背景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作为安排学生学习活动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多种媒体——黑板、挂图、实物、幻灯、投影、电视、录音、视听光盘、计算机等教学媒体。但历史教学媒体的选择不但要依赖于每种媒体的特征和功能,也要有赖于历史教学系统中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媒体选择的重要依据是历史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征,我们应增加历史教学媒体使用的多样性。所以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和载体。
⑶、教学评价
所谓历史教学评价就是要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结束时,利用多种方法,按照历史教学目标,对历史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对所实施的历史教学活动进行评定。它在课堂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对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改善。通过历史教学评价,获得反馈信息,找出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历史教学的途径。2.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 学习必须有动机,动机促进兴趣,兴趣激励努力学习,努力学习才能有进步。通过评价,学生明确了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学习动机,对不足之处的分析亦能使他们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历史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目的在于帮助与促进学生全面学习和发展。通过教学设计,教师明确历史教学目标,明确达到历史教学目标的手段,并明确检查目标是否达到的方式。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对帮助历史教师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改进课堂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是老师应有的教学技能之一。
三、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
1、历史课堂教学设计要与本节课的历史教学目的和内容紧密结合。
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标。活动的设计是要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历史教学活动将所学的历史知识达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历史教学目的和历史教学内容而进行。
2、历史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
“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 前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语) 兴趣是历史教学的潜力所在,兴趣的培养与历史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这样,学生就能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 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符合课改新理念。
3、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现代历史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为我们大幅度地提高历史教学的容量和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更加丰富了教学的多样化,更加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用多媒体历史课堂教学手段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历史环境的再现,全方位地感受历史氛围,还有利于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现代历史教学手段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历史教学模式,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互动的开展,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节省了历史教学时间,提高了历史学习效率。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有条件的话,历史教师要努力学习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技术,不断探索多媒体历史教学,发挥其应用作用。
5 课堂教学设计要精心设疑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挖掘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疑与提问是历史教学课堂调控的常规武器,它是促进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反馈,推动历史教学流程迅速向前拓展的重要契机。对于学生来说,它还具有多种教育心理功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诱发积极思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习惯,启迪聪明智慧。作为历史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可以说,历史课堂调控的起承转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疑提问的精心运筹。历史问题可构建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例如,学生可阅读课文导言给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节课所要学的历史知识。
四、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探索
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无论教什么内容,总要首先对历史教学进行一番认真细致的构想和设计,然后通过加工整理,把这种构想的轨迹、设计的思路用文字符号记载下来,形成历史教案。从本质上说,历史教案只是设计的结果,备课才是历史教学设计的过程,反映出那种动态的历史教学构想的思维流向。所以探讨历史课堂教学设计,首先必须研究历史教学备课。历史教案设计的科学性,首先取决于历史教师备课的科学性,就是要坚持历史教学备课的科学性、目的性、针对性、计划性和预见性原则。二是要了解学生,历史教学的缘起和归宿就是教会学生学,历史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要明白学生需要学什么,怎样学,就必须了解学生。三是要钻研历史教材,整体把握历史教学内容和规律,明确历史教学目的要求,把握历史教学重点、难点。四是要确定教法,通过研究历史教材,科学处理历史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历史教学。
所以历史课堂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还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一套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一、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教师
二、研究新课程,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
三、认真研究学生,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

高效课堂,吸引学生兴趣,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比赛式教学,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做的就是闭嘴,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面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7268184230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
    席童顷答:初中学生正值青春少年,富有理想和追求,学习音乐的动机也会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想当歌星、有的想当舞蹈家、有的是自己的爱好、有的是父母之命、有的是受明星效应的影响、有的则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褒奖和学生的称赞……面对学生如此多层次的音乐学习动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轻松...

  • 17268184230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席童顷答:4、 评价方法单一:所有学生一个标准,造成先天素质好的学生永远好,那些先天素质差的学生无论怎样锻炼,也追不上他们,分数总是低,长此以往,就挫伤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二、对策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体育教学是一种生动活泼,愉快身心的教育活动。新课标...

  • 17268184230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呢?
    席童顷答:《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目标实施的方法与过程中指出:“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呢?我认为应遵循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新理念、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孩子们在愉悦的心情下接受...

  • 17268184230新课程条件下如何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席童顷答:2、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阅读教学都是串讲串问,是繁琐的课文内容的分析,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知识的...

  • 17268184230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怎样构建高效课堂
    席童顷答:(1)灵活的运用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教师要千方百计创造情境,创造机会,引发学生求知欲,唤醒学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以地理课为例,课的预习阶段:可用疑问启思、练习启疑等方式激趣,使“课伊始,趣味生”;课的展示阶段:可用任务分配、讨论交流、...

  • 17268184230新课改下如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席童顷答:历史学习的内容很广泛,对史料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在历史教学中,要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总而言之,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认识层面,更重要的是满足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课程的改革中,要求...

  • 17268184230你对新课程相应的评价改革有哪些新的认识?
    席童顷答:(一)对学生评价的认识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的质性评价方法。3.考试只是学生的评价的一种方式,要与其他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 (二)对教师评价的认识 1.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2....

  • 17268184230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如何说课
    席童顷答:三、说学法 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增强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如通过连贯的听说读写,游戏,竞赛等,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一)、游戏法:游戏是学生最愿意参与的一种活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学游戏中增长知识,增长智慧。设计游戏...

  • 17268184230历史新课程改革下教学方法有何变化
    席童顷答:历史学习的内容很广泛,对史料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在历史教学中,要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总而言之,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认识层面,更重要的是满足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课程的改革中,要求...

  • 17268184230新课改下怎样搞好高中数学教学
    席童顷答:高中新课改现在已经在湖北省全面实施,面对新课标、新教材,高一的数学教师们应该如何实施全新理念下的高中教学工作呢?一、研读课标,转变观念事实上,面对新课程,新老教师们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全体高一数学教师必须要实现在观念上理解课程标准,弄清楚本次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目的,理解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