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写作背景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三国演义的写作背景~

1、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2、作品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刻本有20多种,清代刻本也有70多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康熙二十八年,日僧湖南文山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对《三国演义》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3、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以《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为《三国演义》作者及其籍贯的根据,定《三国演义》的作者为山西太原人罗贯中,目前看来,是一件极不稳妥的事。理由也极简单,就是这条资料并没有说“罗贯中,太原人”写过《三国演义》。而我国从来同姓名现象屡见不鲜。我在《近百年〈三国演义〉研究学术失范的一个显例》[3]一文中已经举过许多古代的例子,而据中新江苏网8月21日消息:“南京大学……今年录取的1400多名新生中,竟有65人或两个或三个同名同姓,甚至还有四人共取一个名字。”这更加使我们相信,即使元明之际同姓名现象并不如今天这样严重,而在中国这样的姓氏文化传统里,“东原罗贯中”之外另有一个“罗贯中,太原人”——他是古代山西太原一位优秀的戏曲家——也并没有什么稀罕。“学贵有疑”,我们至少应当并且可以抱这样的怀疑。如果连这样的地方都径自确信无疑,那还谈什么科学精神、学术考证!而且,白纸黑字可以看得明白,《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条资料没有记载这位太原罗贯中写过《三国演义》,而多种明刊本《三国演义》显著标明“东原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研究者若不抱成见,据实立论,就只能无处说无,有处说有,而决不可从《录鬼簿续编》无中生有,推翻多种明刊本的实有;否则,就是对学术规范的冒犯。但是,这一种冒犯却由来已久,部分是因其始于大家名流而不得纠正,为一些学者盲目推崇而愈演愈烈,使我们不能不把它作为“学术失范”的个案加以批评。
  这的确是一种“学术失范”。且不说我国古代治学要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等基本的态度和无征不信的原则,单就学术研究技术操作的层面而言,也有一个如何对待资料的规范问题,即要求对无论何种资料都要先经过认真无误的鉴别,弄清其真伪及其与所探讨问题相关的程度,看其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用作证据。此即胡适所说:“凡做考证的人,必须建立两个驳问自己的标准……第一个驳问是要审查某种证据的真实性。第二个驳问是要扣紧证据对本题的相干性。”[4](P285)这是我国考证学最根本的传统,汉唐以来有成就的考据学者都是这样做的。但是,近世学者把《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条用为研究《三国演义》作者资料,显然没有经过这样的驳问,所以就是“学术失范”;其论证没有在这条资料与《三国演义》作者之间建立起证据链,所以结论就不能服人。这看起来只是一条资料的适用不当,其实“学者考订史实是一件最严重的任务,是为千秋百世考证历史是非真伪的大责任”[4](284),当事者又怎么可以掉以轻心?而后来者又怎么可以对如此明显的失误等闲视之或视而不见?
  另外,退一步说,即使不排除“罗贯中,太原人”是《三国演义》作者的可能,但是,历史上有一段时间今济南长清为中心毗连东平的一带正叫做“东太原”。因此,这位“太原”罗贯中也有可能是“东太原”即山东东平人[5]。总之,上世纪30年代初《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条资料的发现,根本不足以改变明代以来有《三国演义》版本为据的“东原罗贯中”约定俗成的结论。这位世界性的大文豪是元代东原即今山东东平、汶上、宁阳一带人。他一生可能到过许多地方,所以他的籍贯有“杭人”、“庐陵人”等多种说法。但是,《录鬼簿续编》那位“罗贯中,太原人”,除了同姓名外,却很可能与《三国演义》没有任何关系,至少现在应当这样认为。
    除了以上版本、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以外,关于《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东原罗贯中”而不是“罗贯中,太原人”,我们还可以从罗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的文本风格及具体内容方面找到内证。当然,这是难得的,也未必十分可靠,但是结合已有研究,我们认为以下四例值得注意:
  一是从《三国演义》、《水浒传》诸书风格看,《三国演义》作者不可能是“罗贯中,太原人”。我的理由是,这位太原罗贯中“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是一位浪迹江湖的诗人气质很重的文学家。他可以以诗笔为戏曲——也确实是一位戏曲家,却好像很难成为一个以史笔为小说的演义家——《录鬼簿续编》“罗贯中”条也正是没有他写作《三国演义》等小说的记载。此原因无他,大概史与诗的分野或界限,即使到了野史小说与乐府、隐语以及戏曲同属文学的范畴而更为接近的地步,其在风格手法也有很大区别甚至难以兼容的地方。所以,古代作者于诗、戏曲与小说(特别是历史小说)很少兼擅。象吴伟业的戏曲,李渔的小说,其实都与他们各自擅长的诗歌、戏曲是两样文字,一副笔墨。而《三国演义》、《水浒传》并非不具诗意,很多描写也可以说有戏剧性的,但其总体风格毋宁说是史笔。所以与《红楼梦》不同,书中没有或者极少作者自撰的诗文,而多引“史官曰”、“后人有诗叹曰”或沿用书场的韵语,也不甚依赖戏曲家常用的误会与巧合等构造情节,更看不出作者有刻意显扬文才的表现。而如果《三国演义》的作者象吴伟业、李渔那样是一位诗人或戏曲家,恐怕少不了“传诗”之想,总要忍不住自己“叹曰”一番。总之,就作者性情、文笔风格而论,笔者宁肯相信“据正史,采小说”写作《三国演义》的罗贯中是那位“有志图王”的罗贯中——他当是一位史家作风很重的人,而不敢相信那位诗人气质很重的“太原人”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
  附带说到,作家总是就其所熟悉的题材进行创作,如果这位“罗贯中,太原人”是一位戏曲家而且还是《三国演义》作者的话,那么他至少应该写有一部三国戏曲,或者在他的戏曲中有与三国相关的内容、语辞等。但是,我们还未见有研究者举出这方面的证明来。这岂不是说,不仅《录鬼簿续编》没有载他写有《三国演义》,而且他的文学创作与三国题材根本就不沾边?二是已故著名学者王利器先生为“东原说”所找出的根据之一:“我之认定罗贯中必是东平(即东原)人,还是从《水浒传》得到一些消息的。《水浒全传》有一个东平太守陈文昭,是这个话本中唯一精心描写的好官,东平既然是罗贯中父母之邦,而陈文昭又是赵宝峰的门人,也即是罗贯中的同学,把这个好官陈文昭说成是东平太守,我看也是出于罗贯中精心安排的。”[6]这是一个有趣的发现,也启发了新的思路。以至于信从《三国演义》作者为“罗贯中,太原人”的研究者,也发现了于己说有利的论据,如所举《三国演义》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关羽是山西解州人之类,却实在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关羽作为“武圣人”,决不是只有太原人才崇拜他。倒是另有学者为“太原说”找出的根据之一,即发现繁本百回本《水浒传》第99回顾大嫂“封授东源县君”,以为罗若是东原人的话,就不该把“东原”错为“东源”。但是,在我们看来,却相反地成为《三国演义》作者为“东原罗贯中”的又一内证。
  三是正如发现者所指出,上引“封授东源县君”中“‘东源’二字,在简本中,或同……或作‘东原’(例如115回本)”,这使我们很容易想到“东源”的“源”字是“原”字在传抄翻刻过程中的音讹,“东原县君”才是作者原文。其间道理也并不复杂:我们知道,《水浒传》极少虚构郡县地名,而历史上虽无“东源县”,却有“东原”地,并且是载在《书经》的。所以,虽然古代称“东原”的地方也有一些,甚至《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21《诸葛亮六出祁山》则还提到陕西渭水之滨的“东原”,小字注说“地名”,但是《水浒传》写山东事,我们只能相信“东原县”是作者据《尚书·禹贡》古“东原”之称的捏造。按照例一举王利器先生所开辟的思路,顾大嫂在《水浒传》中是最后活下来的唯一女将,作者因《尚书》“东原”而捏造出一个“东原县”来,为顾大嫂结末“封授”为“君”之称,也应该不是无所谓的安排;而可以作这样的推断:罗贯中若果为山西太原人,就难得想到为顾大嫂封一个“东源(原)县君”;而只有在“东原罗贯中”笔下,这个“女将一员,顾大嫂,封授东源(原)县君”的设计才合乎情理二是已故著名学者王利器先生为“东原说”所找出的根据之一:“我之认定罗贯中必是东平(即东原)人,还是从《水浒传》得到一些消息的。《水浒全传》有一个东平太守陈文昭,是这个话本中唯一精心描写的好官,东平既然是罗贯中父母之邦,而陈文昭又是赵宝峰的门人,也即是罗贯中的同学,把这个好官陈文昭说成是东平太守,我看也是出于罗贯中精心安排的。”[6]这是一个有趣的发现,也启发了新的思路。以至于信从《三国演义》作者为“罗贯中,太原人”的研究者,也发现了于己说有利的论据,如所举《三国演义》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关羽是山西解州人之类,却实在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关羽作为“武圣人”,决不是只有太原人才崇拜他。倒是另有学者为“太原说”找出的根据之一,即发现繁本百回本《水浒传》第99回顾大嫂“封授东源县君”,以为罗若是东原人的话,就不该把“东原”错为“东源”。但是,在我们看来,却相反地成为《三国演义》作者为“东原罗贯中”的又一内证。
  三是正如发现者所指出,上引“封授东源县君”中“‘东源’二字,在简本中,或同……或作‘东原’(例如115回本)”,这使我们很容易想到“东源”的“源”字是“原”字在传抄翻刻过程中的音讹,“东原县君”才是作者原文。其间道理也并不复杂:我们知道,《水浒传》极少虚构郡县地名,而历史上虽无“东源县”,却有“东原”地,并且是载在《书经》的。所以,虽然古代称“东原”的地方也有一些,甚至《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21《诸葛亮六出祁山》则还提到陕西渭水之滨的“东原”,小字注说“地名”,但是《水浒传》写山东事,我们只能相信“东原县”是作者据《尚书·禹贡》古“东原”之称的捏造。按照例一举王利器先生所开辟的思路,顾大嫂在《水浒传》中是最后活下来的唯一女将,作者因《尚书》“东原”而捏造出一个“东原县”来,为顾大嫂结末“封授”为“君”之称,也应该不是无所谓的安排;而可以作这样的推断:罗贯中若果为山西太原人,就难得想到为顾大嫂封一个“东源(原)县君”;而只有在“东原罗贯中”笔下,这个“女将一员,顾大嫂,封授东源(原)县君”的设计才合乎情理 第四个内证是东原即山东东平与泰安临近,今东平为今山东省泰安市属县,《水浒传》第73至第74回写那位在泰安州东岳庙前设擂,“自号擎天柱,口出大言”,后来被燕青“撺下献台来”的任原,倒是“太原府人氏”。这当然不是作者有意褒贬这两大名区。但是,可以看出作者对临近东平的泰安州东岳庙至少是熟悉的,而对“太原”并无“故土”情结。进一步,又把《水浒传》(120回本)行文中一回称“太原府”,一回称“太原县”,而对“东平”一例称“东平府”的情况相比较,可知作者对“东平府”和“太原府”熟悉、认知乃至热情的程度是很不一样的。这是不是也可以看出《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对“东原”有某种“故土”情结呢?
  以上四点作为“东原罗贯中”的内证,各自来看,有的还可以说比较牵强。但是,合而观之,就不能不承认《三国演义》、《水浒传》的作者不像是“罗贯中,太原人”;他在小说中对东原(东平)情有独钟的诸多表现,与各版本“东原罗贯中”的题署与记载相印证,说明《三国演义》作者为“东原罗贯中”是可信的。
  当然,《水浒传》成书过程漫长,前后文本变化很大,而今存可据考者已经不多。因此,我们不能认为上述四例一定都是罗贯中所为。但是,即使如此,也仍然不能根本动摇“东原罗贯中”的可信性。因为,极端的情况虽然并不完全排除,但是,在确认此书为罗贯中所著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者对罗氏籍贯一般只在“东原”或“太原”二者之间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四例中只要有任何一例可靠,特别后三例中那怕只有一例是《水浒传》的编定者罗贯中亲笔所为,也足以说明他不是山西太原人,而是东原即山东东平人。
  总之,在对《三国演义》作者籍贯作了尽可能详尽的“内查外调”之后,我们只能尊重多种明刊本“东原罗贯中”的古传,而不能信从据《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断《三国演义》作者为太原人罗贯中的新说。进而近百年来各种教科书与传媒几乎无不以“罗贯中,太原人”为定论,客观上封杀了“东原罗贯中”等其他诸说的偏颇,也应当尽快修正为以有版本为据的“东原罗贯中”说为主、诸说并存的客观表述上来。若不得已而简言之,自应以《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东原(今山东东平、汶上、宁阳一带)人为是。至于杭州、庐陵,则应该是他南下后的客籍。而《录鬼簿续编》所谓“罗贯中,太原人”只是一位优秀戏曲家,还不能说他与《三国演义》有任何实质性的联系,从而这条资料能否用于《三国演义》的研究也还不确定,只能悬置或存疑——目前看来,《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籍贯“太原说”完全是想像力的产物。
  尽管如此,从最彻底的意义上说,《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东原说”还不是最后的结论。但是,在这类问题上,研究者不能更起古人而问之,从来能做到的,不过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信所当信,疑所当疑。在这个意义上,罗贯中籍贯“东原说”就是这一学术问题的结论。
  

一、时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

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二、题材来源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

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

三、成书过程

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称为嘉靖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继嘉靖本之后,新刊本大量出现,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只做了些插图、考证、评点和文字的增删、卷数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整理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等,内容没有大的改动。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以75万字的规模,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这不仅使当时的读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书商们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

《三国演义》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国读者的欢迎。早在明隆庆三年(1569)已传至朝鲜,崇祯八年(1635)有一种明刊《三国志传》就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

自日僧湖南文山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作出了有价值的探讨和极高的评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小说自然是取材于历史,并且加入了作者自己的思考。小说《三国演义》自然是《三国志》的改编版本。首先明确指出的是:《三国志》为史书,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之一。而《三国演义》是小说,是文学作品,也就是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

其次分别介绍一下这两部书的概况:

《三国志》为西晋陈寿撰,全书六十五卷,分魏蜀吴三志,纪传体三国史。无表志。魏志前四卷称纪,蜀吴两志有传无纪。对魏的君主称帝,叙入纪中;吴蜀则称主不称帝,叙入传中。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属于官修的有晋王沈《魏书》、吴韦昭《吴书》,属于私修的有魏鱼豢《魏略》,为寿书魏吴两志的主要依据。蜀国无史,但寿本蜀人,又为史学家谯周弟子,蜀未亡时,即留心蜀国史事,故《蜀志》亦不逊于魏吴两志。三志本独立,后世始合为一书。以叙事较为简略,南朝宋时裴松之为之作注,博引群书,注文多出本文数倍,保存的史料甚富。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长篇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著。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评话》和某些有关传说,经过综合熔裁,再创作而成,今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为最早,分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清初毛宗岗又作了一些修改,成为现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

《三国演义》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结义,终于王濬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暴露了董卓等反动统治者的某些罪恶,提供了关于封建社会中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可资借借鉴的思想材料。

但书中通过尊刘抑曹等描写,作现出作者对封建的正统观念和立场,并对黄巾农民起义有所诋毁。该书用文字浅近的文言,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是我国历史小说中著名的作品。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肯定的告诉题主,先有《三国志》后有《三国演义》。《三国志》是由西晋人陈寿所撰,是一部历史巨著,当然成书于西晋。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约诞生在距今七百年前后,该书是一部历史小说。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关系,前者记述的是历史。而后者是文学小说作品。它们之间的最大不同就是历史所记载的人物、事件和所发生的时间地点绝大部分都是有据可查的。而文学作品作者可以根据个人的观点和想象将其夸张或有意贬低。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历史故事。



【时代背景】
(公元191年——公元280年)
割据军阀的混战:东汉末年,士族豪强袁绍起兵讨董卓,各地豪强纷纷起兵,以响应为名割据自立,相互争夺,一时间全国又陷入内战混战之中,后袁绍据有冀、青、幽、并四州,成为北方最大军阀。在其他区域还有曹操、刘备、袁术等割据势力。群雄划地割据局面的形成,以及彼此接连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对社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
(公元204年——公元207年)
官渡之战后,曹操进军河北。建安九年(204)曹操攻占袁绍的统治中心邺,据有青、冀、并、幽四州之地。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出卢龙塞,大败乌桓,降伏了辽东,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公元208年)
刘备势力的成长:刘备,是汉远支宗室。东汉末年,他组织了一支武装队伍,参加了镇压黄巾起义的队伍。在军阀混战中他的势力最小。建安十三年(208)刘备占领荆州八郡中的江南四郡,实力大为增强。后来,刘备在荆瓤地主集团的支持下,扩大了军事力量,逐渐成为拥有一定实力的军事集团,为三足鼎立之势的形成做了很好的准备。
(公元220年)
魏国的建立: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转而西向关中,平定了关中地区。公元220年,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继承王位,逼献帝禅让,改国号魏,定都洛阳。曹丕又设秘书省为中书省,置监令,主管通达百官奏事,起草诏令,以此分掉尚书部分权力,改变东汉后期尚书权职过重的现象。稍后又颁诏禁绝后族辅政,以革除东汉外戚专权的弊病。总之,曹丕称帝代汉后,魏国实力进一步增强。
(公元221年)
蜀汉政权的建立:赤壁之战后刘备势力发展很快,占领了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进占了四川、攻占了汉中。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因为他以兴复汉室为己任,所以国号仍为汉,改元章武,因仅有益州一隅之地,又称“蜀汉”。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设置百官,建立宗庙,与魏国成鼎立之势。
(公元229年)
吴国的建立:赤壁之战后,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统治得到进一步发展,又南征越族,北征皖中,西征荆州,占据了四川以东,江淮以南广大地区。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建立了独立政权。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国号吴,定都建业(今南京)。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
【作者环境】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大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以蜀汉为主体,所以,作者对蜀汉中的主角包括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则是赞赏有加,对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则是以贬居多。
《三国演义》是“以文乱史的文本”,“兴妖造神的艺术”,礼赞残暴的英雄,“尊刘贬曹”又有着推崇正统的封建观念。
《三国演义》的故事是在长期的民间流传而后经文人搜集整理的,尽管或多或少染上了正统文化的气息,但作为民间俗文化的审美形态,它们主要反映“贱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传达“贱民们”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既要用今天的价值观念去批判其典籍文化影响所导致的封建糟粕,又要以古人的眼光和心理去感知和体验他们的理想和愿望的合理性。囫囵吞枣或者因噎废食都是不明智的。
,《三国演义》不是浸透着儒家礼乐伦理思想的典籍文化教科书,也不是符号化了的人民群众浮巧淫祀的民间文化的认识指南,而是审美地反映当时人民大众的生活状貌和生存境遇,表现他们文化心理和审美理想的世俗文学经典。既然两部经典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富有诗情的画面去折射时代的光芒,我们就应该用美学的、文艺的眼光去看待它们,并作出“诗意的裁判”。《三国演义》主要是以其典范性的叙事谋略、恢弘的动态悲剧结构以及众多的民间文化心理“化石”而成为文学经典的。我们应遵照艺术真实性的原则而认可其“以文乱史”的创作策略,应尊重艺术情感性的原则而允许其“兴妖造神”的文学想象,应宽宥封建文人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而谅解作品中的英雄的“匪气”、“游民气”,更何况,在这种“匪气”、“游民气”的艺术氛围里寄寓着作者的合乎历史必然性的审美理想。试想:如果邮督不是被张飞鞭打、华雄不是被关羽斩杀,如果诸葛亮出场缺少三顾茅庐的层层铺垫,如果梁山好汉只是性格模糊的三十六人的“流寇”,如果作者恪守正统的“造反无理”的信条,《三国演义》还能算是文学经典吗?!这样一来,我们的见识同章学诚病垢《三国演义》:“七实三虚惑乱观者”。我们既已认可鲁迅的《故事新编》、郭沫若的《屈原》、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对于《三国演义》两部文学经典的历史“失真”与观念陈腐,就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了。
写好战争,写好战争中的人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最终目标。主创人员的一切努力,所有电视化技巧的运用都是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的。《三国演义》正是在这两点上取得了成功。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的动乱年代,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经过多年战乱,最终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也在思考,并希望通过“正三纲、谨五常”来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 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时代背景】
(公元191年——公元280年)

  割据军阀的混战:东汉末年,士族豪强袁绍起兵讨董卓,各地豪强纷纷起兵,以响应为名割据自立,相互争夺,一时间全国又陷入内战混战之中,后袁绍据有冀、青、幽、并四州,成为北方最大军阀。在其他区域还有曹操、刘备、袁术等割据势力。群雄划地割据局面的形成,以及彼此接连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对社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

(公元204年——公元207年)

  官渡之战后,曹操进军河北。建安九年(204)曹操攻占袁绍的统治中心邺,据有青、冀、并、幽四州之地。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出卢龙塞,大败乌桓,降伏了辽东,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公元208年)

  刘备势力的成长:刘备,是汉远支宗室。东汉末年,他组织了一支武装队伍,参加了镇压黄巾起义的队伍。在军阀混战中他的势力最小。建安十三年(208)刘备占领荆州八郡中的江南四郡,实力大为增强。后来,刘备在荆瓤地主集团的支持下,扩大了军事力量,逐渐成为拥有一定实力的军事集团,为三足鼎立之势的形成做了很好的准备。

(公元220年)

  魏国的建立: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转而西向关中,平定了关中地区。公元220年,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继承王位,逼献帝禅让,改国号魏,定都洛阳。曹丕又设秘书省为中书省,置监令,主管通达百官奏事,起草诏令,以此分掉尚书部分权力,改变东汉后期尚书权职过重的现象。稍后又颁诏禁绝后族辅政,以革除东汉外戚专权的弊病。总之,曹丕称帝代汉后,魏国实力进一步增强。

(公元221年)

  蜀汉政权的建立:赤壁之战后刘备势力发展很快,占领了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进占了四川、攻占了汉中。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因为他以兴复汉室为己任,所以国号仍为汉,改元章武,因仅有益州一隅之地,又称“蜀汉”。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设置百官,建立宗庙,与魏国成鼎立之势。

(公元229年)

  吴国的建立:赤壁之战后,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统治得到进一步发展,又南征越族,北征皖中,西征荆州,占据了四川以东,江淮以南广大地区。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建立了独立政权。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国号吴,定都建业(今南京)。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
【作者环境】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大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以蜀汉为主体,所以,作者对蜀汉中的主角包括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则是赞赏有加,对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则是以贬居多。

《三国演义》是“以文乱史的文本”,“兴妖造神的艺术”,礼赞残暴的英雄,“尊刘贬曹”又有着推崇正统的封建观念。
《三国演义》的故事是在长期的民间流传而后经文人搜集整理的,尽管或多或少染上了正统文化的气息,但作为民间俗文化的审美形态,它们主要反映“贱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传达“贱民们”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既要用今天的价值观念去批判其典籍文化影响所导致的封建糟粕,又要以古人的眼光和心理去感知和体验他们的理想和愿望的合理性。囫囵吞枣或者因噎废食都是不明智的。
,《三国演义》不是浸透着儒家礼乐伦理思想的典籍文化教科书,也不是符号化了的人民群众浮巧淫祀的民间文化的认识指南,而是审美地反映当时人民大众的生活状貌和生存境遇,表现他们文化心理和审美理想的世俗文学经典。既然两部经典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富有诗情的画面去折射时代的光芒,我们就应该用美学的、文艺的眼光去看待它们,并作出“诗意的裁判”。《三国演义》主要是以其典范性的叙事谋略、恢弘的动态悲剧结构以及众多的民间文化心理“化石”而成为文学经典的。我们应遵照艺术真实性的原则而认可其“以文乱史”的创作策略,应尊重艺术情感性的原则而允许其“兴妖造神”的文学想象,应宽宥封建文人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而谅解作品中的英雄的“匪气”、“游民气”,更何况,在这种“匪气”、“游民气”的艺术氛围里寄寓着作者的合乎历史必然性的审美理想。试想:如果邮督不是被张飞鞭打、华雄不是被关羽斩杀,如果诸葛亮出场缺少三顾茅庐的层层铺垫,如果梁山好汉只是性格模糊的三十六人的“流寇”,如果作者恪守正统的“造反无理”的信条,《三国演义》还能算是文学经典吗?!这样一来,我们的见识同章学诚病垢《三国演义》:“七实三虚惑乱观者”。我们既已认可鲁迅的《故事新编》、郭沫若的《屈原》、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对于《三国演义》两部文学经典的历史“失真”与观念陈腐,就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了。
写好战争,写好战争中的人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最终目标。主创人员的一切努力,所有电视化技巧的运用都是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的。《三国演义》正是在这两点上取得了成功。


《三国演义》的写作背景视频

相关评论:
  • 18036007023《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黎杭潘答:1、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

  • 18036007023《三国演义》创作背景是什么?
    黎杭潘答:《三国演义》创作背景是: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

  • 18036007023三国演义写作背景
    黎杭潘答:《三国演义》写作背景: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

  • 18036007023《三国演义》的写作背景
    黎杭潘答:一、时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

  • 18036007023《三国演义》写作背景是什么?
    黎杭潘答:  演义是一种以一定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它要求所写的故事和人物生动形象,细节往往虚构,但基本情节不违背史实。三国故事很早就流传于民间。据杜宝《大业拾遗录》记载,隋炀帝观赏水上杂戏,便有曹操谁水击蚊、刘备檀溪跃马等节目...

  • 18036007023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的背景
    黎杭潘答:回答: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作家,戏曲家,原名罗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于杭州,祖籍太原。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今存署名由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

  • 18036007023罗贯中是在什么情况下写3国
    黎杭潘答: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是在汉民族反抗元朝异族入主的农民大起义的历史背景下写作的。众所周知,元朝入主中原的近百年历史,对汉民族是一段惨痛的记忆,对汉族文化是一次毁灭性的摧残。只要看现在的北方方言就知道,影响有多大。今天的北方方言已经失去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入声这种声调,失去了尖音与团...

  • 18036007023对于三国演义说法错误的是
    黎杭潘答:一、三国演义写作背景 1、社会动荡:元朝末年,统治腐败,农民起义频繁发生,国家陷入长期的战乱之中。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为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和创作灵感。2、民族融合:在元朝的统治下,多民族的文化交融也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其中对战争场面、英雄人物...

  • 18036007023三国演义的文章特色或亮点
    黎杭潘答: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3、《三国演义》继承了传统史学的实录精神,“七实三虚”可以说是该书取材的基本原则,小说中虽有不少虚构成分,但大的历史事件皆取之于史册,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也基本符合史实。

  • 18036007023三国演义作者简介
    黎杭潘答: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