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状元考的是什么?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中国的功夫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之一。功夫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天人合一,中国功夫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由于深受兵法文化和武侠文化的熏陶,对于武状元总带有点神秘的玄学色彩。事实上,武状元以及武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系统,和清代逐渐兴起的江湖门派相去甚远。

武举制度有记录的,是最早设立于唐代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规定“天下诸州,宜教武艺,每年准明经、进士贡举例送”,“试长垛、马枪、翘关、擎重,以为等第之上下,为之升黜”。其中“长垛”指射箭技艺,“马枪”指骑马使枪,“翘关”指抬起城门的大木栓,“擎重”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举重。唐代初创武举,影响力微弱,还没有“武状元”的概念。唯一令后世耳熟能详的中唐大将郭子仪,史书也仅记载他“武举高等”,并没有说明白他获得的名次。

由此可见,在唐代的武状元考试,也只是统治阶级为了培养效忠中央朝廷的武人,而且武举考试的生员来源,也只能从大氏族中产生,因为单单一个马枪的考试,就需要一匹马,而那时候喂养一匹马,只能是氏族的力量才可以负担的起。

到宋代,士族衰微,庶族崛起,文科举几乎彻底取代了原有的门阀文官体系。而对于武科举,宋人也有一套独特的标准。宋代武举增设“策对”考试,要求应试者熟知“武经七书”(《司马法》、《孙子》、《吴子》、《尉缭子》、《黄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韬》、《唐李问对》),大大提高了文化素质门栏。

于此同时又降低马术、力量等受家境影响较大的考试门栏,使许多读书人获得了应试武举的机会。只是如此一来就限制了武艺高强者入仕,故增设“绝伦科”,降低“策论”标准,提高“勇武”标准,专门收纳武艺高强但文化素质较低的考生。

但中国古代的兵书战策偏好泛论,不肯细说操作流程。因此光靠熟读几本古人兵法,很容易陷于空谈理论行动无能的境地。宋朝武举人的实际表现差强人意,未能靠智慧率领宋军碾压周边蛮族。宋代几位名将,诸如狄青、岳飞、韩世宗等人,都是职业军人出身。

宋亡之后,元代至明代初期,军队由世袭军户组成,武人选拔制度又回到了初唐以前的状态。比武考核虽未废弃,还有弓箭比武和长枪比武存在,武职选拔系统却只允许军户参加。

至中明土木堡战役后,世袭武臣地位下降,文官开始直接统帅军队,武举通路才逐渐对外开放。明代武举和宋代武举颇为类似,非常重视“策论”。在武艺考核方面,明代武举并没有什么新奇创造,仍以弓马技艺为核心。

明代除崇祯朝外从未举行过武举殿试,但民间依旧诞生了“武状元”的称谓。可惜明代武状元在行伍中的成绩平平无奇,尚不如某些科举文官出彩。明代的几位名将,诸如张辅、戚继光、李成梁等,或为行伍出身,或为世袭武官,没有一个是武举出身。

清代武举的地位较之宋明两代有了很大提升,并且更注重武艺考核。“策论”考试内容简单,默写一段兵书即可。武艺比试则内容丰富,难度系数较高,分为步射、骑射、舞刀、举石等项。1885年,曾有法国人在南京观看了武举的省试,饶有兴致地把考试过程通过文字和绘画方式记录了下来。在众多考核内容中,最有趣的一项是“射地球”,要求应试者必须在骑马状态下用特殊形状的箭头把皮球从隆起的小土堆上射下来。如果弓力不足或精度不准,很难成功。

虽然较宋明武举大不相同,但清代武举也只是替朝廷选拔了一批气力大、善弓马的勇士,没有产生过哪怕一位战绩卓著的名将。

不难发现,古代的武举考试制度只能考核那些个人技艺。对于“帅才”这种内涵极度复杂的能力,几本上只有战争才是最好的验证方法。不过,纯粹的武技考试,还是能选拔出弓术、马术、膂力等上佳的勇士的。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状元考的是什么?视频

相关评论:
  • 19243006243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状元考的是什么?
    卓非勤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由于深受兵法文化和武侠文化的熏陶,对于武状元总带有点神秘的玄学色彩。事实上,武状元以及武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系统,和清代逐渐兴起的江湖门派相去甚远。武举制度有记录的,是最早设立于唐代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规定“天下诸州,宜教武艺,每年准明经...

  • 19243006243古代文武状元同样都是状元,为何两者之间却有天壤之别呢?
    卓非勤第3点和整个朝廷的大政策有关。国家既然有精力开创武状元考试,那必然是天下太平的时代。太平年间皇帝更想要的是治国的文人,对于武将的需求不是特别大。所以武状元的地位也不会太高。中国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到唐朝发扬光大。在这1300多年间文状元一共有592位,而武状元只有293人。单单从人数上对比...

  • 19243006243千古绝对!上联: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下联经典到爆!
    卓非勤据说,曾经有两位人才,一位是武状元,一位是武状元,由于机缘巧合,两人一起坐船去京城。武状元并非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文学功底也相当了得,尤其在对联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但是,他始终认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同行的文状元就有些不屑。快下船的时候,武状元对文状元说道:“我刚刚想到了一...

  • 19243006243古代文人靠科举走入仕途,那武官怎么选拔?
    卓非勤古语有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的是,文章你可以有一百种写法,各有所长;但武就两个结果,要么输要么赢;上战场的话,要么生要么死。因此,武官选拔制度是很严格的,没有真材实料的话,考不上且不说,搞不好连命都可能没了。因此每次武官选拔,获得第一名,或者前三名的,都会被皇帝或...

  • 19243006243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他的结局是怎样的?
    卓非勤比如说霍元甲、杜心五、黄飞鸿等人,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今天要说的便是在众多武林豪杰中夺得头筹武状元的高手,此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武状元。首先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古时候的武考,古时候的武考分为两种,一种是考武,一种是考文。考武就是“弓刀石马步箭”这些基本的武学项目,...

  • 19243006243武进士武举
    卓非勤清代武举制度精简版: 清代武举制度在重视程度上超越了明代,武官多由行伍出身或世袭,科举成为补充形式。熊廷弼是罕见的文武全才,先中武乡试第一,后转文登进士,其成就独一无二。殿试分三等,一甲为前三名,头名即武状元,其余为榜眼、探花。二甲十多名,获武进士出身,三甲以下皆属三甲,荣誉稍...

  • 19243006243古代科举考什么内容?
    卓非勤每个朝考试的内容不一样 科举制 隋唐之际新兴起来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魏晋以后,封建政权利用九品中正制品第人才,录用官员,清要官职被门阀世族垄断。南北朝时期,寒门庶族政治势力逐渐扩大。北周时,“选无清浊”。隋朝建立后,九品中正制废弛,但以秀才、明经等科课试选士的做法仍沿袭下来,隋炀帝...

  • 19243006243以前的科举制度是怎样?
    卓非勤武科考试 其次,附带略谈清代的武科考试,武科的应试阶段与科名,大抵与文科相同。如通过院试为武生员,武生员通过乡试为武举人,武举人通过会试、殿试为武进士,一甲的三鼎甲,也分别称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其他一切仪注,也都与文科无异。文武之间的差异,最主要在于武科没有廪生、贡生阶段,另外武举人直接应殿试,也...

  • 19243006243在古代时期,仅仅凭借功夫就能成为武状元吗?
    卓非勤而武状元选拔赛的第1名将由兵部举行盛大的宴会赐予代表辉煌的盔甲、腰刀等物品。(二)武状元选拔考试基本分为两大类: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作为武状元选拔的参赛者,射箭骑马是必备,还需要论武经等,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参赛者进行射击能力,技能水平,臂力等方面的测量。而关于理论知识方面的考察就是...

  • 19243006243文状元和武状元有什么区别?
    卓非勤殿试第一称状元,文举殿试第一即文状元;武状元:武状元就是在封建社会中,武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选拔出来的或者经皇帝认定的第一名,或者称为一甲一名武进士,这就是武状元;差别:文状元以文教佐天下,也就是教化民众,维护社会太平;武状元以武功戡祸乱,也就是保护国家安定,巩固国家政权。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