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计谋是谁想出来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三国时期曹操采取的一项政治策略。曹操迎立汉献帝刘协,并开始以皇帝的名义对天下诸侯发号施令。一方面,他可以对诸侯进行名正言顺的赏罚和征讨;另一方面,他还能够以朝廷的名义招揽天下人才。正因为这种策略,所以曹操的势力才能够迅速的崛起,成为了统一北方的霸主。

一代枭雄曹操

可以说,“挟天子以令诸侯”绝对是三国时代最成功的战略决策之一。可是,这么厉害的一招计策,到底是曹操手下的哪一位谋士提出来的呢?

说起曹操的谋士,我们一般最先会想到郭嘉、荀彧、贾诩、程昱等人。但其实,为曹操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策略的并不是他们,而是一个我们都不太熟悉,甚至有些毫不起眼的小人物,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毛玠

毛玠剧照

毛玠是谁?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名字或许有点陌生,甚至在《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中还把他拍成了一个武将的形象。但实际上,毛玠根本不是武将,而是曹操手下一位比较重要的谋士。只不过,曹操手下谋臣如云,星光璀璨,相比较之下,毛玠的存在感相对低了一点。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早在初平三年(192年),毛玠就跟随了曹操。当时的曹操只占据了区区一个兖州,其官职也不过只是个小小的兖州牧。而此时,毛玠就已经清晰地洞察了天下局势的发展,并向曹操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

这条建议被收录在《三国志.毛玠传》中,他的原话是这样的:

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现如今天下分裂,皇帝四处逃亡,老百姓都流离失所,这种情况很难维持太久。如果想要起兵谋事,就应当迎奉和拥戴天子,然后以天子的名义来号令其他不肯臣服的诸侯,囤积军粮,储蓄军资,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王侯霸业。

听完毛玠的建议后,曹操感觉非常高兴,并虚心恭敬地接纳了这个建议,同时还任命毛玠担任他的幕府功曹。

不过,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毛玠的这句话中用到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和我们所讲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说法并不完全相同,那么,这两种说法到底有没有区别呢?

其实,所谓“奉”,就是供奉、迎奉的意思,把天子供养起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然后以此来制约各路不臣服的诸侯,和“挟天子以令诸侯”本质上是一个概念。只不过,“挟”这个字带有要挟、挟持的含义,其实是一个贬义词。主要是因为后来曹操变成了一个把持朝政的权臣,人们为了贬低他,所以更加流行这个说法。

汉献帝刘协

由此可见,毛玠正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计策的最初制定者,后来又演变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说法。毛玠能够如此清晰地看透当时的时局,并作出如此高瞻远瞩的战略判断,不得不说的确是个非常有才华的谋士,而这条计策也成为了他一生之中为曹操做出的最大的贡献。

但需要说明的是,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毛玠其实并不是最早的一个提出这种想法的人。早在春秋时期,就曾经有人实施过这种战略思想,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

我们知道,在周平王东迁洛阳之后,西周灭亡,东周建立。从这时候起,周天子的地位越来越低,诸侯的势力日益崛起。他们开始变得蛮横自大,瞧不起周天子。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礼崩乐坏,互相攻伐的大动荡时代。

春秋时代地图

而此时,齐国的国君齐桓公在管仲的建议下,一边大力发展经济,一边打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所谓“尊王”,就是指尊敬的供奉周天子,然后以此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全天下的诸侯进行约束和管制。假如哪个诸侯显露出不臣之心,齐桓公就打着周天子的名义对其进行讨伐。在这种策略下,齐国的国力日益强大,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

可以看出,毛玠的“奉天子以令不臣”,其实和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打着天子的旗号,以维护天下秩序为借口,最终完成自身势力的扩张。或者说,毛玠其实是借鉴了齐桓公的历史经验,并把这种经验推荐给了曹操。

曹操

曹操曾经在自己书写的《述志令》中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他还经常把自己比做齐桓公,把他手下的谋士们比作管仲。可见,曹操和毛玠的确是从齐桓公身上获得了灵感,最终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谋发挥到了极致。



这个计谋是毛玠想出来的,他是曹操麾下很不起眼的一个小谋士,在毛玠提出这个想法之后,被曹操重用。

这个计策是郭嘉想出来的,告诉他能够迅速的扩大自己的实力,并且可以掌控天下局势。

这个计策是郭嘉想出来的,郭嘉建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来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从而逐渐壮大,曹操确实也做到了。

他是毛玠,是一个曹操帐下虽有才能,但是没有什么名气的谋士。正是这一个计谋,让曹操统领北方,逐鹿中原,进而统一天下。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计谋是谁想出来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7392744004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计谋是谁想出来的?
    向诗奖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三国时期曹操采取的一项政治策略。曹操迎立汉献帝刘协,并开始以皇帝的名义对天下诸侯发号施令。一方面,他可以对诸侯进行名正言顺的赏罚和征讨;另一方面,他还能够以朝廷的名义招揽天下人才。正因为这种策略,所以曹操的势力才能够迅速的崛起,成为了统一北方的霸主。一代枭雄曹操 可以说...

  • 17392744004曹操之所以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与董昭这位谋士有何关系?
    向诗奖除此之外,董昭还在想着怎么让自己的老板曹操更上一层楼,那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如果按照原计划从安邑返回洛阳,那么曹操必须在这期间将自己的势力扩大至汝南郡与颍川郡,所以曹操便剿灭汝南郡与颍川郡的黄巾势力,将大军集结于颍川郡的许县。之后,董昭开始了自己的合纵连横,将杨奉、张杨、韩暹、...

  • 17392744004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向诗奖明确答案: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实现了对东汉政权的掌控,从而为自己统御天下、争夺天下创造了有利条件。详细解释:一、曹操与“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是中国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是其政治生涯中的一大重要手段。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控制朝廷,利用皇帝的...

  • 17392744004三国最厉害的一招计谋: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谁想出来的主意呢?
    向诗奖这个主意是毛阶想出来的,他是曹操的谋士,他看透了当时的时局,向曹操提出建议,其实原话是“奉天子以令诸臣”,后来人们为了讽刺曹操,就变成让“挟天子以令诸侯”。

  • 17392744004“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自己的策略吗?
    向诗奖曹操在历史上的智谋体现在其处理皇帝问题上。他并未轻易废立皇帝,而是巧妙地利用了汉献帝这个傀儡,将其视为号令天下的工具。曹操并不自诩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采取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这是谋士毛玠的建议,得到了他的采纳和实施。实际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说法并非出自曹操或其...

  • 17392744004历史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多高深的战略?
    向诗奖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曹操携天子以令诸侯这块砝码是多么的重要。也正是因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军事实力上才得以快速的增加,能够和袁绍相抗衡,甚至是在官渡之战之后直接取代了袁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很快便把北方局不统一,这个时候他在军事实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有了很大的人才力量...

  • 17392744004曹操真的使用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谋吗?
    向诗奖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是曹操的一大招牌,但是从真实情况来看他还真的没有指使过那些诸侯为他做过什么事情,控制天子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那些诸侯对他有一个忌惮,毕竟天子在他的手上,如果你派兵去攻打他的话,先不说你能否取胜,在道义你就是邪恶一方,并且也是对天子的大不敬。毕竟曹操这个时候是以...

  • 17392744004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谁的计策
    向诗奖“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的一条计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是毛玠提出的,其实原来不是这么说,而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也就是用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把那些不听从号令的人都收服自己名下,成就霸王之业,霸王之业并非帝国之业,他不是要统一全国,只是想成为一方霸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 17392744004最后一帖 第一个提出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是不是张仪
    向诗奖事实上这个计谋,出自曹操的谋士毛玠向他提的一个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曹操采纳了谋士毛玠的建议,并予以实施。也就是说,曹操的路线和策略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说法,在易中天先生《评三国》的《何去何从》一集中,是其他...

  • 17392744004三大阳谋,为什么对手明知是火坑,也不得不往下跳?
    向诗奖第一个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三国期间的董卓和曹操,实际上,最早用到这个计谋的,是春秋期间五霸之二的晋文公和齐桓公,在周襄王的支持之下,晋文公被封为“侯伯”,也就是诸侯之长,代表它有权利进行征伐。而在三国时期的公元194年,曹操同样时代表天子下令,让刘备...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