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作文教学中几种情境的创设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几点思考~

小学作文普遍存在“无话可写”“言而无物”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这是因为一方面受生活局限,学生的生活接触面很窄;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在阅读中,忽视了对学生间接获得生活经验的指导。所以,学生缺乏写作材料,无话可写。为解决上述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活动展现情境,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其基本思路之一是“强调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的能力。”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无话可写的问题。
叶老师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联系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使学生在写作中“正同说话一样,心中所积蓄,不吐不快”。因此,本人认为应采用“组织活动”的方法,展现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喜欢参加活动,这是大多数学生的共性。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把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学习观察、动脑、动口、动手、动感情,有了深刻体会再让学生写参加过的活动,这样学生想得到,写得出,材料就在眼前。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生活中去,只有自己“真”有动情,才能写出人的真情。利用活动展现情境,既提供了写作素材,又使学生在快乐中写作。
二、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是由多种因素的综合性能力,因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想掌握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须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才会有茅塞动开之时刻。所以学生大多怕作文,这种为难情绪的产生,会使学生在心理上设置一道障碍,因此,也会主观上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还会降低学生掌握知识的主动性。如果我们在作文训练中,能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顺应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进行兴趣作文训练,降低作文难度,就会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作文训练的效率。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的逼迫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有兴趣就有作文的动力,一旦我们的作文课使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激发他们对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贵有恒,教贵善诱,叶老师要求教师在作文指导中,联系生活,活跃生活,动用生活中的素材,达到“学生要有兴趣尝试作文”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音乐导情的方法,借用音乐渲染课堂氛围,活跃课堂生活,使学生“耳悦”、“心悦”,写作兴趣盎然。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根据写作题材要求,选用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美妙的写作景象中,给学生以强烈感染。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妈妈》时,让学生饱含深情的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白发亲娘》等歌曲,他们心头涌起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对慈祥勤劳的妈妈如何关怀自己增加了理解,笔下妈妈的形象丰满、感人。
三、画面再现情境,增强学生的写作感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组织学生搞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带领学生参观访问,要求学生写日记和积累素材,诸如此类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作文从内容入手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能把活动和电教媒体结合起来,形成双管齐下,解决作文从内容入手的问题,效果会更好些。
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不同的电教媒体,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再现作文所需要的画面和声音,即可把学生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写作能力,又可拉近学生的认知与实际的焦距,把五彩缤纷的生活生活融汇在五彩缤纷的媒体画面之中,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多某种事物有详细的了解,从而使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更加密切,有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丰富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情景作文以观察为基础,以激发兴趣为核心。它注重改善直接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把作文教学与语言表达、思维发展、智力开发、性情陶冶、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去,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多姿多彩的作文情境,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四、创设阅读情境,学习习作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小学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知识非常宽泛,不尽有丰富的语言材料,还有感人的故事情节,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结合优秀范文来解读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模仿兴趣,从而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我在教《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时,首先指导学生仔细的品读文中的各个非常有趣的情节,如跟着祖父在园中锄草、捉虫、施肥等,这些都是童年的游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作。童年的快乐在这描写中展现出来,同学们兴致勃勃的读着,绘声绘色的议论着,不知不觉想起了自己的美好童年生活。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讲讲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并与课本上作者的美妙童年生活相对比,然后每组选出讲的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讲。最后以《我的童年》为题写一篇作文,水到渠成,一篇篇精美的习作跃然纸上。
其实,利用课文来创设情境的例子很多,如《背影》中人物描写;《东方之珠》中的热闹场面描写;《北大荒的秋天》中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等等,这些情境都可以切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作文的好素材。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而,探究式教学模式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并着力推广。如何使探究式教学在课堂实践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呢?重点在于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情境教学正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把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过程的契机,从而带动语言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的有效手段。因为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恰如其分地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能化抽象为形象,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领会文章的情感,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提高。
一、 如何创设情境
(一)运用图画,再现形象
优美的图画,情境的再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对于图文并茂的课文,可以利用图画的展开创设出教材所描绘的情境,再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客观事物,使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感受与理解,提高认识能力。例如:教学《小珊迪》一文时,体会小珊迪的诚实、善良的品质是教材的难点。教学时,借助电教来突破难点。并绘制了两幅投影片,向学生展示了两个具体形象的画面。第一画面是“小珊迪在街头乞求‘我’买火柴”的情景。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小珊迪破烂不堪的衣着,焦急无奈的神态,体会小珊迪乞求“我”买火柴的迫切心情。然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我”与小珊迪的对话。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了解小珊迪是一个饱受饥寒的小男孩,他正在饥饿、寒冷中挣扎,使学生对小珊迪产生了深深的同情。第二个画面是“小珊迪被撞后躺在床上”的情景。打出幻灯后,我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叙述看到的情景。通过鲜明而生动的视觉表象,加上学生丰富的想象,学生的情景再次受到触动:小珊迪的家境是那样贫寒,但不属于自己的钱他一分也不要:临死前他牵挂弟弟无人照顾,唯独没有想到自己。他是多么的诚实、善良啊!这样的图文结合,使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使他们“披文而入情”。我分明看到有的同学眼中噙着泪水。小珊迪那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这样的图文结合,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与想象力。
(二)借助范读,渲染气氛
教材中的许多情境是无法用形象来表现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朗读、语言描述等来创设教学氛围,渲染气氛。把课文描绘的情景变成“我情我景”,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境地,触景生情,具体感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如教学《泊船瓜洲》这首古诗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我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并要求边听边在头脑中想象诗中所表现的情景,声情并茂地朗读,一下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我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诗人当时夜泊瓜洲的情景,并配以哀怨凝炼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古诗描绘的特定情境中,让学生似乎看到了一位多愁善感的诗人站在船头,独自眺望江南的情景。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体验到诗人当时的思乡之情。最后我又一次播放配乐朗读,让学生跟着录音练读,在范读的“导航”下,学生个个读得兴趣盎然,声情并茂。
(三)通过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富有优美的旋律,很容易打动孩子幼小的心灵,将他们的情感带入某种境界之中。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可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小小的船》一文时,一开课我就用与诗歌融于一体的歌曲《月亮船》和一个美丽、宁静的夜景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也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做好铺垫。在教学进入尾声时,我再次用歌曲和学生生动的表演来结束这堂课,歌曲激荡着学生的心灵,产生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整个课堂教学也得到了升华。《王二小》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学生对此了解甚少。为了帮助低年级学生理解,为了再现意境,我采用了歌曲引路的方法。新课伊始,我播放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一段,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曲,渲染了课堂气氛,烘托了小英雄的形象,使学生对王二小油然而生敬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在课文即将结束前,我又播放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二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在歌曲声中,学生再次体会到王二小的机智、勇敢的品质。学生的情感再一次被激发,对小英雄王二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利用表演,展现情境
分角色表演文本所描述的内容,让学生快速走进文本。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把文本中的情景展现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教《狼和小羊》中虽然只有两个角色,但这篇课文情节生动,对话丰富。因此,我请三个同学为一组,一人演狼,一人演小羊,一人当作者,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再到台上来表演。这样的表演增添了课堂教学情趣,加深了学生对文本情境的体验。
二、创设情境的妙处
(一)创设情境,寓乐于境
“愉快教学”的特色在于生动有趣,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人在特定的情境中便会思维活跃。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照片、挂图、板画、实物、模型、标本乃至幻灯、录像、创造直观形象,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如教《我家住在大海边》时,我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爱看动画片的这一年龄的喜好特点,一开课,我用富有故事情节的语言和相匹配的海景图创设情境,引人入胜,渲染课堂气氛。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神秘的大海,我用电脑播放多幅美丽的海底世界图供学生欣赏,同时给学生倾听动人的乐曲,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最后,我让学生边听歌曲《大海啊,故乡》,边请学生画想象中的大海美景,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画了什么,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既动了手,又动了口,老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说话能力的目标也水到渠成。在教《小书架》一课时,学生对抽象的插图缺乏感性认识,引不起兴趣。我便用硬纸板制成三层活动书架作教具。上中下中分别放上三种不同的玩具。一出示玩具,很快就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中,趁机让学生观察教具,引导说话,就这样,老师在乐中教学,学生在乐中学习,形成具体的语言环境,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几个方位词的空间概念。又如:我在教看图说话《尊师爱生》时,根据这是一幅综合型的图,学生不易掌握的特点,我将这幅图制成拉片、叠扯形式的幻灯片。使学生能静中思动。图上的事如身临其境,情绪大振,学生都轻而易举地将图上的内容叙述出来。
(二)创设情境,以情动情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情感浓郁的抒情散文。描写的是首都千百万群众冒着凛冽的寒风伫立于街头送别灵车的情景,表现人民热爱总理、哀悼总理的一片深情。然而如今的小学生,在总理逝世时都还没出生,对周总理鞠躬尽瘁的一生了解不多,对首都人民送别总理灵车时的情景没有感性的体验。因而,如何激起学生对总理去世的悲痛之心、怀念之情,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更有效地激发情感,突破重难点,让学生能体会课文中人们的那种复杂情感,我在教学中精心铺设了下面几个情感之梯。
(三)宣染氛围,激发情感
创设一个肃穆的场景,渲染相应的气氛,是激发情感的基础。上课伊始,我便以深沉的感情缅怀总理的丰功伟绩,清晰地在孩子们心中再现总理的高大形象,激起学生尊敬总理的强烈情感。在引起学生感情上大共鸣后,紧接着以较低沉、凄缓的语言叙述“然而不幸的是… …”介绍了总理逝世的时间和当时的情形。于是,在学生的心里便对失去人民的好总理而产生了悲痛之情。同时,教师低缓的语言、严肃的表情又营造肃穆、庄严的氛围,把学生带入那隔膜的年代,渐入课文。
1、创设情境,融洽情感
按照教学要求,设计情景,以景入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中学习知识,采用这种创设情景教学法,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印象深刻、效果显著。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跨越时空,真实感受当时人们的情感,我用剪辑录制了的一段录像,创设了特定的教学情境:
镜头一:(特写景)天安门广场———十里长街——灰蒙蒙的天。教师适时点拨“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使学生明白这里既真实写出当时阴沉寒冷的天气,又暗示着猖獗的“四人帮”不准人们悼念周总理的阴暗气氛。让学生对特定年代阴霾密布的政治气候有所认识,激起学生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恨。
镜头二:总理的灵车还没到来,人们早早地来到长安街旁等候。镜头由远及近。远镜头突出人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的装束、表情————“臂上都……都……都……”。教师点拨:“四人帮”在怎么猖狂,又怎能阻止首都亿万人民对总理的爱戴、怀念和哀悼呢?近镜头突出老奶奶满头银发在寒风中飘起,红领巾的满面泪痕……。录相中的图像,配乐解说,从视觉角度强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拨动心弦,使学生能理解含意,也就能体会人们送别总理的真实情感,引起共鸣。
镜头三:灵车缓缓地开来,眼望灵车,人们眼圈红肿,泪水止不住地流……。这时,课堂里的师生,恍若置身于十里长街,仿佛在为总理送行的人群之中,悲痛黯然,甚至许多同学的眼眶中盈着泪珠。怎能不说此时师生的“情”已融入此“景”,已融入课文之中了呢?不仅是身临其境,真可谓“心”临其境。
2、朗读指导,抒发情感
朗读,从现象上看,只不过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其实,在由“无声”变为“有声”的外显过程中,已融入读者的理解和鉴赏。因此,要使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合二为一,披情入文,要用丰富的生动的有声语言使“无声的文字”真正跃出纸面,引起感情的波澜,使学生受到教育。
课文第二节中,有这么几句“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陪着毛主席……和我们永别了。”前两句是美好的回忆。教师以高昂、激动的语调范读,将学生带入一种幸福、兴奋的状态,总理那“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容”似乎尽在眼前。学生朗读时自然就能怀着与总理在一起时幸福、满足的感情来读。后一句是残酷的现实。由“然而今天”过渡,课文内容由“检阅人民群众”“迎送国际友人”变为“静静地躺在灵车里”“和我们永别了”,失去总理的悲痛重压心头。朗读时,聚然间,语调由高昂变为低沉,语速由快变慢,情绪由喜变悲,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反差,心理震撼也不少,同时也使课文巨大的感染力艺术地再现出来。
课文的最后一句“…..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要用非常缓慢、饱含深情的语气读。读“站着‘站着’ 时,字音要低而慢,并使字拉长,尾音逐渐减弱而消失。读“回来”时,可以用虚声,这种处理能产生非常感人的意境,使者仿佛看到送行人们的形象,感受到他们对总理的依依深情,抒发人们希望能永远同总理在一起的真挚感情。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借助图画、语言、音乐、媒体及有感情的朗读,创设情境,寓乐于境;创设情境,以情激情,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不光靠耳朵听,靠眼睛看,而且用心去体验,去想象,去品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生动的游戏情境
喜欢做游戏是小学生的特有个性。这时如果把数学思想、知识、技能融汇于游戏中,往往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多种形式,创设生动的游戏情境,让他们在玩数学游戏的过程中调控学习情绪,活跃气氛,训练思维。
二、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对那些熟悉而又隐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现象的生活事物往往充满着好奇心,特别是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生活数学知识,更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数学课堂中,老师再现这些情景,例如展示实物,实例分析等,变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实物,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往往能与他们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甚至能启发解决他们曾经苦苦探求的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结合教材内容,广泛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让学生对学习的数学内容产生亲切感,体会数学的存在,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唤发学习兴趣。
三、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学贵有疑,让学生产生质疑和释疑是引发探究知识,发现解决问题思路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进入生动精彩的情境,不仅是表象的感受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在这生动精彩的情境中,借助充满娱悦的情绪轻松思考,巧妙地进入思维空间,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教师要有意识而巧妙地结合新旧知识进行精心设疑,并使所设的问题既有趣味性,又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发现新知识特点和思维方法,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创设实践活动情境
小学低年级数学知识具有浓厚的生活性和操作性,创设听、说、演为中心内容的数学教学情境,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创设实践活动情境,要多运用“数学表演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欲,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通过观摩,体验,推理的过程发现问题的特点,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从而发现和巩固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在教“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为了引导学生在“观察、测量、拼摆、画图等实际活动中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可以创设学生拼积木——画图形——剪图形——分纸片——说特征等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体会感悟特征,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情景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简言之,就是要立足于课文内容,结合学生情感知识现状,发散思维,引发情感共鸣,最终实现本课教学目标。接下来谈谈从王霄怡老师这一课中所映射出的几种情境创设法。
一、配乐朗诵――渲染氛围,引发情意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如此深情的字眼,配以舒缓动情的曲子,王老师的配乐朗诵刹那间便使课堂顿时安静,学生们在音乐的熏陶下,教师深情的朗诵下,仿佛听到了老舍的心灵倾诉,心里流淌过一阵阵情感热流,情不自禁地进入老舍那份对北平深深的爱恋当中。
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本是作者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两者的交融,能更好地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景,创造氛围。所以适时地挑选一些课文段落进行配乐朗诵,能够“不言而喻”,学生从心灵的交汇之中自然体会到课文的主旨,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相似经历――迁移情感,流露真情
说起北京,一般人印象最深刻的总是长城、天安门、故宫、鸟巢、水立方等等。可在老舍心中,最让他快乐和安心的是“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该如何在普通人和老舍之间、老舍和同学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双方能够相互理解呢?
王老师智慧的一问,便搭建了桥梁,沟通了心灵:“蝌蚪、蜻蜓承载了老舍的童年,打上了童年的烙印,同学们可有相似的经历,不起眼的小事却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此问一出,同学们便纷纷打开记忆的闸门,述说起自己儿时那些虽小却又无法从记忆中抹去的事。也顿时明白,老舍之所以独挑“蝌蚪”和“蜻蜓”,是因为它们都是与老舍血肉相连的,它们和同学们的那些“小事儿”也是一样的。老舍之所以没有赞美长城,感慨水立方,是因为他所写的是与自己血肉相连的充满童年回忆的故乡北平,而不是普通人眼中的旅游胜地。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记忆,老舍有,学生也有。寻找相似的经历,创设具有共同情感体验的情境,便可以弥补文本语言的空白,让一些教学难题迎刃而解,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涵。
三、还原经验――换位思考,体验情境
《想北平》中第五段,作者主要描述北平特点布置匀调,貌似与“想北平”的迫切之间还有一段距离。王老师设置问题“假如你是北京人,你会怎样安排一天”,将学生定位为北京人的角色,还原“北京人”一天的生活经验,以北京人的身份去走走北平,感受感受它的布置匀调:“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处处有空儿”、“ 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一路走下来”,学生们在看到城市建筑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自然的气息,自由的空气,深刻体会到老舍笔下布置匀调的北平不仅给人人为之中显自然的感觉,更让人真实地感受到北平带给“北京人”的那种自由与闲适。难怪在当时紧张时局气氛中的老舍是如此想念那个只属于他的“北平”。
还原课文中所涉及的情境,结合生活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借助于想象的翅膀,学生便能在还原的课文环境中体会到真切感受与在自我的真实体验中感受到作者彼时的心情。通过如此换位思考,合理想象,那么学生对于作者的情感真实便会了然于胸。
四、迁移载体――同旨异构,体会情感
《想北平》中第六段,老舍说,“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这是因为这些红红绿绿的蔬果承载了漂泊游子对家乡的热爱。但是“作者为何要挑选‘青菜’作为回忆故乡的载体呢”?在常人眼里,青菜是多么的不起眼,多么的平凡世俗,为什么会有“诗一般”的美丽呢?
王老师先是选取了齐白石先生的画作《青菜与菌菇》来阐释其中的道理。它们之所以美丽,之所以诗意,不是因为它们本身,而是它们萦绕着作者的乡思。其次王老师又提到了叶圣陶先生的《藕与莼菜》:“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老舍所恋的是北平的“花花绿绿”,那么北平就是他的故乡了。当繁华落尽之时,最平凡最生活最世俗的东西就是记忆中最珍贵的臻品。


浅谈情境作文教学中几种情境的创设视频

相关评论:
  • 17772146387浅谈情境作文教学中几种情境的创设
    古弦畅一、创设生动的游戏情境 喜欢做游戏是小学生的特有个性。这时如果把数学思想、知识、技能融汇于游戏中,往往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多种形式,创设生动的游戏情境,让他们在玩数学游戏的过程中调控学习情绪,活跃气氛,训练思维。二、创设熟...

  • 17772146387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几种情境创设法
    古弦畅这样的表演增添了课堂教学情趣,加深了学生对文本情境的体验。二、创设情境的妙处(一)创设情境,寓乐于境“愉快教学”的特色在于生动有趣,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人在特定的情境中便会思维活跃。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照片、挂图、板画、实物、模型、标本乃至幻灯、录像、创造直观形象,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如...

  • 17772146387教学情境都有哪些
    古弦畅教学情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实际情境 实际情境是指那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场景,这些场景可以为学生带来真实感和直观体验。如工厂的生产环境、自然界的风景、博物馆的历史文物等,都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二、模拟情境 模拟情境是通过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设...

  • 17772146387情境教学有哪几种情境?
    古弦畅情境教学分为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及推理情境。(一)实体情境。实体情境即以物体原型为主的情境。(二)模拟情境。模拟情境是在相似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三)语表情境。语表情境即运用语言表述的情境。(四)想象情境。想象情境是通过学生的想象活动,在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将表象...

  • 17772146387情境作文_情境作文的教学
    古弦畅用,大体可分为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推理情境几种: (一)实体情境 即以物体原形为主的情境,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其观察山川田野、风霜雨雪、花鸟虫鱼等都是实体情境,在课堂上出示的各种物品,标本等也是实体情境,可以发展其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如、写景、写物的作文。 (二)模拟情境 在无法...

  • 17772146387情境教学法有哪几种?有什么区别?
    古弦畅所谓真实性情境,就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情景和环境,以此作为教学实例。比如心理学教师在讲“注意”这个概念时,直接以课堂上目前学生的注意力情况来作为情境案例分析;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意创立一个问题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环境,最早...

  • 17772146387谈谈情景作文的六种题材
    古弦畅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以下是出题的常见六种题材:一,生活感触。1,自然生活。远足活动,参观游览,体验美好,探索奥秘。杜甫《望岳》诗说:造化钟神秀...

  • 17772146387情境美可以分为哪三种情境
    古弦畅情境美可以分为:1、实体情境。实体情境即以物体原型为主的情境。2、模拟情境。模拟情境是在相似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3、语表情境。语表情境即运用语言表述的情境。

  • 17772146387无情境不命题,情境有几种类型?
    古弦畅情境是指一种特定的情况或环境,通常由人物、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等构成。在语言学中,情境是指语言的使用环境。情境的类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社交情境:指人们在社交场合中的交际活动,例如聚会、会议、庆祝活动等。学习情境:指人们在学习和教育环境中的交际活动,例如课堂教学、辅导、讨论等。工作情境...

  • 17772146387语言文字的运用情境有哪几种?
    古弦畅4、“课堂”情境说 课程标准修订组的负责人王宁老师对“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的解释是所谓‘情境,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所谓‘真实,指的是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也就是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往下思考,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