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文言文中的“文”和“言”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关系如何处理?~

背过原文,会翻译字。词。句子

一、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之根本。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因为难懂而深感头痛,继而产生厌烦的情绪,自然也就因为为难而厌学。如此一来,学生的文言文就始终学不好。而且文言语义含蓄而丰富,只有通过反复吟诵才能心领神会。因此,文言文诵读是教学中的重头戏,要在诵读中,把握清字音和句读。也可以说是先入“文”而后“言”之,先读清文章,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意思,然后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己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学生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反复诵读,不仅读出了文章固有的语气、节奏,而且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情感氛围,形成敏锐的文言语感。
二、抓住关键字词,巩固夯实学生文言基础。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这些知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把这些知识通过简单而又具体的例子的分析总结出来。如,“吾得兄事之”“吾从而师之”,这两句的“之”字都是代词,而它前面的词都是名词,这在现代汉语中不符合语法规范,因此,就在文言文中出现了词类的活用。那么,在“之”字前面的名词就活用作动词,把这个现象通过多几个例子证实,就可以概括为“用在代词之字前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这样一来,使这些难以弄明白的知识,做到有据可依了。把它系统的归纳起来让学生掌握也容易多了,这不仅进一步巩固和夯实学生的基础,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于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通解字和虚词等需要学生灵活掌握的知识,虽没有像词类活用那样可以概括一些规律来,但也可以通过实际的运用和积累得以巩固和夯实。
三、深入分析,注重“文”“言”结合。深入分析课文,是鉴赏文言文的一个重要步骤。如要分析一个人的人物性格,就要依靠具体的字词来体现。不仅要抓住具体的一些词语进行分析,还要对全文要有个整体的把握和理解。而对具体字词的把握和课文的分析就是“文”“言”很好结合。以文促言,以言悟文,就像亲兄弟互相帮忙一样,密不可分。
四、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一是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二是启迪我们的思维,以古鉴今,评古论今,推动我们的社会朝着更科学、更民主的方向发展。要实现这两个目的,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就应该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发现,多一点探究和创造,把文言文教学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结合起来。作为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产生新认识。在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既要有“言”又不能无“文”,也不能把文言文教学仅仅停留在实词、虚词和翻译的层面,而是要通过问题探讨、活动体验和对文本的现代解读架起古今对话的桥梁,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在《陈情表》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掌握了文言基本知识并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知道了李密为什么在“忠”和“孝”二者之间艰难地选择了后者,按常规教学思路,至此完全可以结束本课教学,但是,我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探究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李密选择了做官,那么,仆人有了,随从有了,家庭也富裕了,祖母的赡养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可是他为什么不去做官呢?问题一出,学生兴趣高涨,畅所欲言,各自发表自己对于该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尽管学生的回答很多还停留在表层,但是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使课文教学得以深化,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积极踊跃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

  文言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古代文化的载体。其思想、情感与为文技巧是现代人学习的典范。如此说来,重言轻文并不妥当。它是一种折磨学生心志的表现,也是浪费文化资源的做法。这样的教学只会使学生走进误区。学习文言文应像学习现代文一样,要归纳其文章思想、分析其写作技巧、思考其深刻影响。只不过,它多了一道程序,就是“言”。在很多人看来,言是最大障碍,因此学“言”就成了重中之重。   诚然,言是文的基础,但文又是言的深化。学言是解文的渠道,不能因为言难解,而只解言。解文是学言的目的,也不能因为文抽象而忽略文。这样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还是没有实现。   一、言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手段,准确把握“言”的意义,这是进一步理解“文”的基础。结合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和老师、同学交流,进而理解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基本用法,重点句式的作用等。运用这些方法,长期训练,力求学生能够自主的理解词语,感悟文言特殊句式,准确疏通文意,以解决“言”的问题。   二、以言悟文在理解“言”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意,通过解读“言”,而连缀成“文”,体会文言文深层的意蕴,感悟作者的心底世界。这样,由读懂到读通,再到深入理解。   三、文、言有机相融文和言就像孪生兄弟,密不可分,是相辅相成的。可是,在教学实际中,有些教师却把它们割裂开来:有的只追求文言字词句的落实,而偏废了对文章的整体研读;有的则是只注重对文章文本内容的探究,而忽视了文言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夯实。文言文的教学,既要注意词语的积累,又要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赏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同时还要强调古文化的传承和熏陶,这也是教学的旨归。总之,通过教学要使文言、文化、文章融为一体,和谐共生。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文言文都要同等关注文、言呢?笔者认为,文言文固然要涉及文、言,但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的文章中又要有不同的侧重,进而做到文、言相融。   在高中课本中,文言文是一个小世界。它体裁广泛、难易不同、情感各异、长短不一,再基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的课文在重文与重言上是不同的。例如《报任安书》,由于时代久远,字词障碍比较大,选择重言较为妥当。而《兰亭集序》,不仅文法之美,文义也深。若只解释字词,整篇文章便苍白无力。   当然,我们也可突破一般的教学套路,但始终不能离开文言并重的宗旨。比如可采取如下几种方法:   一、以言促文《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令人惊心动魄的文章,可通过对几个关键字、几个关键句式的把握,进而把人物形象、国家关系、利益关联研究得清清楚楚。这样就可达到以几个词语把握文章的目的。   二、因文学言比如,学习《鸿门宴》,教师就可以这样指导学生:“楚汉相争时,开始项羽强于刘邦,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刘邦称帝。这与‘项羽沽名寡断,刘邦善听能断’不无关系。就连毛泽东也说:‘不可沽名学霸王。’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找找这两人的个性在本文中各有哪些特点和具体表现。”《鸿门宴》这篇课文在语言文字上不是太难,学生完全可以在探究上述问题中结合注释、工具书等解决其中的语言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立足于“文”学“言”,还可让学生产生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以文索言即在探究文章内容、文学特征、文化熏陶时,自然地联系起文章中的文言知识,使学生终身难忘。比如文质兼美的《滕王阁序》让人流连忘返,其中佳句不胜枚举。“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广为流传。句中“移”“穷”“益”等都是重点实词。又是比较严格的对仗句,更让人难忘。   四、文后理言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文章,先把握“文”这一层面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有价值的语言现象。比如《鸿门宴》一文,看起来并不是很难,但其中有很多典型的语言现象。像“吾得兄事之”“范增数目项王”“头发上指”“翼蔽沛公”等句中的词类活用。最后按类别理出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   综上所述,文与言的关系,正如人的血和肉,不可分割。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也必须树立起这样一种观念:文言并重,文言相融。


如何处理文言文中的“文”和“言”视频

相关评论:
  • 15980002250如何处理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的关系
    孙脉孟答:文”,但是处理两者关系的时候往往存在着僵化思维,简单地“言”加“文”,表现为先“言”后“文”,但是这个“文”是强加到“言”上去的,而不是从“言”内在地体现出来的。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处理好“文”和“言”的关系呢?要想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应该弄清楚何谓“言”,什么叫“...

  • 15980002250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做到“言”和“文”的融合
    孙脉孟答:◆文言文中的言指:词语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文言文要教得基本到位,言和文一定要融合在一起总的来讲我有一个基本想法,就是首先要对文言文的,文和言的内涵要跳出以前那个狭隘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去考虑两者怎么融合,那么这个两者的融合,我有一个基本想法,就是要立足于言进行...

  • 15980002250文言文教学的三个层面-文言、文学、文化
    孙脉孟答:一个灾难与痛苦打不倒的苏轼!苏轼也为中国古代文人营建了一个精神圣殿!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的精神滋养将是教学的最高追求。当然,文言文教学三个层面的生成,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更需要教师正确处理好文言文的原文化(文言知识)与负载文化的关系,引领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收获多元的成果。;

  • 15980002250如何处理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孙脉孟答:这包括两种情况:第一,古今一致或古今词义直接对应,学生理解不发生困难的无需处理,比如“孔子曰。”;第二,生僻的难字难句,教科书有钱显注释的,一般让学生借助注释,知道即可,比如“形貌_丽”中的“_”(《邹忌讽齐王纳谏》)。深入。文言文中的有些字词句,光浅表地知道,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有...

  • 15980002250高三文言文怎么去做好
    孙脉孟答:鉴于上面的情况,本文着重强调文言文教学中文言结合的重要性。 一、文言文教学中的“言”,要注重知识的整理,并且实现有效积累在文言文教学中,若要让学生在“言”的学习中更有效率,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归纳,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最终实现知识的积累。例如,在文言文的语法学习中,对文章中常见的谦敬词...

  • 15980002250文学中“言”与“意”的关系
    孙脉孟答:如何处理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的关系 目前的文言文教学可以归纳出这样几种:一种是有“言”没有“文”,大讲语法知识,一味地分析词法与句法,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代汉语教学;第二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有“文”没有“言”,大搞文学分析,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典文学教学,无视文言教学的独特性,把文言文当...

  • 15980002250文言文究竟
    孙脉孟答: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

  • 15980002250事情的安排和处理在文言文中怎么说?
    孙脉孟答:在文言文中,事情的安排和处理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例子:1. 安事此,冀得佳音。 (希望安排和处理这件事情,期待好消息。)2. 是事皆由人谋,岂可豫定也? (事情的安排和处理都是由人策划的,怎么能够提前确定呢?)3. 某事既毕,即可别图,毋容淹留也。 (某件事情既然...

  • 15980002250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文s言文和古诗文鉴赏题怎么才能拿分.需要怎么学习才 ...
    孙脉孟答: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 15980002250文言文朗读的技巧
    孙脉孟答: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