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应对灾害,增强抗灾能力的制度是什么?

来自:女装评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古人是怎样防治自然灾害~

古人对于防治自然灾害采取了多种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在当时有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我们现代人有所启示。
古人非常重视天象的观察和预测。他们通过观察云彩、风向、动物行为等现象来判断天气的变化,从而提前预警自然灾害的可能发生。例如,当天空出现红色晚霞时,古人会认为这是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因此会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损失。这种观察自然现象的方法虽然简单,但却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他们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古人注重修建水利设施来防止洪涝灾害。他们开凿河道、挖掘渠道,并建造堤坝和水闸来调节水流。这些水利工程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的涌入,还能够使农田获得足够的水源供给。通过这样的措施,古人成功地降低了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
第三,古人还注重森林的保护和治理。他们认识到森林对于防治自然灾害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森林资源。他们制定了严格的砍伐政策,限制了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他们鼓励人们种植树木,恢复和扩大森林面积。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土壤侵蚀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还能够提供丰富的木材和其他森林资源。
古人还注重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来应对自然灾害。在面对灾害时,人们会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共同渡过难关。例如,在地震发生后,古人会集中力量修复房屋、清理废墟,并为灾民提供食物和医疗援助。这种互助精神不仅能够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能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古人在防治自然灾害方面采取了多种方法,这些方法虽然简单,但却十分实用且具有普适性。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智慧,通过科学技术和社会组织的力量来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只要我们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和关爱,相信我们也能够有效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自然灾害特点:第一,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第二,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第三,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主要自然灾害中,无论是地震还是干旱、 洪水、它们的发生都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第四,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第五, 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第六,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大致有备侵、除孽、救荒、发赈、减粜、出贷、蠲赋、缓征、通商、劝输、兴工筑、集流亡。

以清朝为例:
根据《清史稿》及其它相关档案资料可以看出,清代灾害最严重发生次数最多的当属水灾,其次是旱灾,以下依次为雹灾、虫灾、霜雪、疾疫、风灾、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直接威胁了清王朝统治根基的稳固。为扭转被动局面,清政府把救灾作为一项既定国策来对待,调动全国力量与之斗争,以期有所补救,这种救灾制度,当时被称为“荒政”。
按嘉庆《大清会典事例》的说法,荒政有十二个方面:“一曰备侵;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音捐,免除)赋;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兴工筑;十有二曰集流亡”。下面按救灾的基本程序,就其主要的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是报灾。报灾是政府统筹规划的原始依据,也是政府救灾的第一步。康熙皇帝曾发布上谕说:“救荒之道,以速为贵,倘赈济稍缓,迟误时日,则流离死伤者必多,虽有赈贷,亦无济矣。”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信息传递的速度无疑最重要,有鉴于此,顺治十年(1653年),政府规定,报灾“夏灾不出六月,秋灾不出九月”;在报灾情的同时,地方官还要派人到灾区实地考察,“将被灾分数详造册结题,照分数蠲免”。这些工作须在1个月内完成,否则各级官员都要相应遭罚俸、降级或革职的处分。顺治十七年又规定,各级官员以下属的报灾日期为限,逾期在一个月内的罚俸六个月,逾月降一级,逾两月降两级,逾三月则革职。经康熙朝的变化,最后到雍正六年(1728年),固定为州县官员报灾限期40天,上级接到奏报后限5日内上报。应该说,这样的日期限定是比较合理的,既避免了因报灾期过短,地方官害怕愆期而匿灾不报;又防止了因报灾期过长,无法即时派人核实勘灾。
勘灾,即确定灾情等级过程。清初定制,歉收地方如果还有五分的收成,就不被当成灾害。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政府能够拿出更多的资金进行救济,于是便扩大报灾范围,乾隆三年(1738年)五月,乾隆帝下谕,“嗣后著将被灾五分之处,亦准报灾”。起初,勘灾以州县为单位,但易发生遗漏或扩大化。比如有的地方,就全县的范围来说,没有发生太严重的灾害,但个别乡村却受灾严重;也有全县普遍发生了严重的灾害,而个别乡村完全没有受到影响。有鉴于此,到乾隆二十二年,政府规定勘灾以村庄为计量单位。勘灾后,州县官员将勘灾所得的结果汇总造册,按水灾用青色、旱灾用红色等格式,注明受灾的村庄及灾情。勘灾时各级官员都要随时报告灾情,而户部在收到灾情报告后,也要派员复勘,彼此监督,因而大体上,灾情的奏报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勘灾是蠲免的依据,而赈济还须“审户”,即审核灾民户口,划分极贫(朝不保夕者)、次贫(暂可支撑者)等级别。审户之后,发给赈票。赈票共两联,一联发给灾民,一联备查。灾民凭此票证,即可到赈灾处领赈米、赈银。为防止舞弊,每次放赈之前,官员都要亲临现场,对灾民进行随机抽查,而灾民每领一次赈济,赈票上都加盖戳记。全部赈济结束后,赈票就由官府收回销毁。
在了解灾情后,蠲免、赈济和工赈就成为清政府救灾的最主要措施。蠲免是国家将应向人民征收的赋税减少以至免除,其中以灾蠲为最重要。蠲免须征得皇帝批准,并在受蠲免之地张榜公布。如蠲旨未到而钱粮已征,可抵作下年赋税。
赈济则是将银、米直接发给灾民,以帮助他们维持生命,渡过难关。清朝前期,大规模的赈济灾民,所给赈米、赈银及赈期长短,没有统一规定,均视灾情轻重而定。直到乾隆四年,清政府才正式规定,灾民凡大口(16岁以上者),日给米5合(5合为半斤);小口(以能走路者为限)半之;如米不足则银米兼给。赈期一般都有时间规定,如“正赈”(统一赈济一个月)、“大赈”(按灾害等级各自延长若干月)、“展赈”(大赈结束后临时加赈)和“抽赈”(择应赈者赈之)。也有并无规定的,如乾隆四十七年,江苏及山东遭受重灾,乾隆帝下令赈济不必考虑时间,需要赈济多长时间就赈济多长时间,“灾退后始行停止”。清代曾有过多次大型的赈济,仅如《清史稿·食货志六》所载,即有康熙年间陕西拨银500万;乾隆七年间江皖拨银738万,拨米92万石;十八年高邮拨银400万,拨米11万石;嘉庆初山东等地赈银300万;六年直隶赈银100万,米60万石;十九年,赈江皖等地银200余万;道光十一年,江苏赈银100万,数目都相当可观。除发米发银外,还有煮粥赈济。清代煮赈仍以设厂为主,领粥给签,男女分别排队,逐一领取。当时京城每年从十月初一至次年三月二十日,例开五城煮赈。地方省份亦然,都是为那些流浪的灾民而准备的。嘉庆十年(1805年),浙江硖川遇灾煮赈,有人这样描述当时的粥赈情形:官方主要负责维护治安,具体事宜都交由正直可靠的人士来经手。分发的粥,浓度要以“立箸不倒、裹巾不渗”为准。为方便灾民休息,还要专门用芦席搭起遮风避雨的地方。粥赈也非常人性化,如对年老体弱或有残疾的人士开设特别通道,并为妇女搭起临时厕所等。
工赈也是经常施行的赈济方式,是指在灾年由官府出资兴办工程,日给银米,以招募灾民。工赈所办工程,多与水利相关,具有积极的救济性质,且为将来的生产做准备。通常,清政府会考虑到百姓疾苦,尽量让工赈落到实处,比如规定,“向例每逢闲月,听贫民尽数到工执役;若农忙之时,即有紧要工程,大率三丁抽一,其余任其耕种”。
勘灾赈济时,考虑到情况紧急,地方官恐人手不够,又怕有欺瞒之事,故中央通常会委派一些官员,以“督办”、“协办”的名义前去,加以钦差衔,就全权处理;如与督抚同级,便“会同该督抚”共同主持;低于督抚,则只行使监督权。他们都要将赈务过程上报,皇帝也时不时派心腹暗中调查,以备不实。
灾后的重建,亦是清政府的重要任务。这里所说的“重建”,是指由政府出面出资,组织灾民抢种抢收,或提供有力保证,为下一轮农作物的生长创造条件,以便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通常,政府会向百姓提供口粮、种籽和耕牛。起初灾年贷米还需加息,到乾隆二年时已规定,永远免除利息。
除给百姓贷款外,政府还会想办法推广一些经济作物。乾隆五十年六月,福建等地久旱,于是政府大力推广红薯。为此,乾隆帝特派大臣富勒从河南将番薯藤种及如何栽种浇灌的办法,“由驿路快传至福建,转饬被旱各属,晓谕民人,依法栽种”,并将《甘薯录》一书刊刻遍发。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在江、浙、川、黔、鲁、湘、陕等地推广种蚕桑,在甘、鲁、江、黔、陕等地推广棉纺织,以及在河湖较多的地区推广种树、养鱼等等,其目的无非是从各方面缓解因灾害而带来的破坏和损失。
总之,清政府对救灾制度用力极深。清代与救灾相关的各项开支之浩繁巨大,机构细密周详,规章之有条不紊,都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对于灾蠲和灾赈的具体银两数目,李向军在《清代荒政研究》一书中做过估计:灾蠲是每年平均60万两,整个王朝196年合计约1.2亿两白银;赈济是每年平均200万两,196年合计4.5亿两白银。可见数字之大。
另一方面,清代的救灾能力与国力紧密相关。财政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灾蠲及灾赈的面积和国家拨款的规模。不论是灾蠲州县,还是灾赈州县,均以乾隆朝为顶峰,清前期,政府有能力“叠次普免天下钱粮,其因偏灾而颁蠲免之诏,不能悉举”,但到后来,政府已经无力普蠲,只能转而依靠百姓捐纳救灾,并导致捐款名目日益繁多,吏治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可以说,清朝的国力决定救灾的水平,救灾水平亦反映出清朝的国力。

一、中央集权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如从春秋战国开始兴修水利,从西汉时期大规模治理黄河,增强抗灾能力;
二、各种户籍管理制度,加强对百姓的征调和使用,应对灾害;
三、各种补偿制度,如王安石变法时期的青苗法,防止青黄不接时对农业农民的损失;
四、政府组织大规模的开荒,造田;
五、灾害发生实行适当的救济。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近年来,我国在全力应对各类重特大...不断增强抵御自然灾害、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其三,加强应急管理是全面履行...


中国古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应对灾害,增强抗灾能力的制度是什么?视频

相关评论:
  • 17242396782中国古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应对灾害,增强抗灾能力的制度是什么?_百度...
    汤支瞿按嘉庆《大清会典事例》的说法,荒政有十二个方面:“一曰备侵;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音捐,免除)赋;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兴工筑;十有二曰集流亡”。下面按救灾的基本程序,就其主要的方面加以说明。首先是报灾。报灾是政府统筹规划的原始依据,也是政府...

  • 17242396782有关古代监察制度体制的评价。
    汤支瞿评价:1、监察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腐败。2、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3、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和法制(当然,这里是指封建法制)的统一,参与...

  • 17242396782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
    汤支瞿1、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2、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3、对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腐等有一定作用。4、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5、对于国家权力、政府权力、官僚权力的监察和约束确实发...

  • 17242396782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内容?
    汤支瞿(1)积极:在当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有利于政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后世,使人们形成了一种孝悌观念,利于培养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2)消极:对中国封建社会来说,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的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反智主义倾向等。二、走向“大...

  • 17242396782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哪些变化?
    汤支瞿这一规定有助于荒废土地的开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交和发展。 明、清时代,地主经济的剥削形式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是土地永佃权的出现和雇佣关系的发展,永佃权是佃农在按租约交租的前提下,永久租种某裳 块土地的权利,地主出卖转让土地,不影响佃农继续租种。在实行永佃制的情况下,土地的耕作权...

  • 17242396782从天和人的关系角度谈中国传统思想有利于“科学”的发展和不利于“科学...
    汤支瞿中国传统世界观对自然的理解偏向于神学与伦理,而非积极改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的进步。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关系理论,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社会,都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复杂而多元的影响,既有启发和促进的一面,也存在制约和阻碍的因素。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值得我们深入...

  • 17242396782宋玉《九辩》全文翻译
    汤支瞿此诗主要抒写的是"贫士失职而志不平"这种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带有普遍性的感慨。它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的黑暗有所反映,并表达了诗人"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处穷而守高"的志尚。 全诗虽多有模仿屈原《离骚》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它善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并且句法多变,能够...

  • 17242396782古代文化经典中关于礼仪的论述
    汤支瞿可以说,中国古代的举止礼仪既在一定程度上由外而内地塑造了华夏儿女的民族性格,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表现。正是通过举止礼仪来不断践行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具有华夏品格的文化印记才代代相传。当前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而文化软实力则有待进一步加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 17242396782中国殖民过其他国家吗
    汤支瞿1. 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没有殖民过其他国家。2. 殖民地的概念在广义上包括保护国和附庸国等,但这种定义并不适用于新中国。3.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有过类似殖民地的存在。4. 殖民地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其控制的地区建立的移民居留地,旨在为宗主国获取新资源...

  • 17242396782中国古代的发展为何会比国外落后数十年,谁是最终元凶?
    汤支瞿中国的落后也就是在前几百年的历史上,中国几千年的国家比不上其他几十年的国家,中国在春秋时候就已经把其他国家分裂合并经历了一遍,最后秦始皇的出现实现了国家统一,西方这个时候还是落后的,但是西方国家的崛起直省略这一部分,直接开始发展国家经济。西方的从近代开始超越中国,文艺复兴,工业改革,中国...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