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朝三暮四的翻译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朝三暮四文言文翻译 全部~

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选自《庄子·齐物论》
翻译
  宋国(今商丘)有一个养猕猴的老人,他很喜欢猕猴,养了一大群猕猴,他能懂得猕猴们的心意,猕猴们也能够了解那个人的心思。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想要限制猕猴们吃橡粟的数量,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猕猴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猕猴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注释
1. 狙公:养猕猴的人。   
2. 解:了解,理解,懂得。   
3. 狙(jū):猕猴。   
4. 意:心意。   
5. 得:懂得。   
6. 得公之心:了解他的心思。   
7. 损:减少。   
8. 家口:家中口粮。口:口粮。   
9. 充:满足。   
10.欲:欲望,要求。   
11.俄而:一会儿,不久。   
12.匮:不够。   
13.限:减少。   
14.恐:恐怕。   
15.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   
16.诳(kuáng):欺骗.   
17.与:给。   
18.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   
19.芧(xù):橡树的果实,俗称“橡栗”。   
20.足:够,足够。   
21.众:所有的。   
22.皆:都。   
23.而:表修饰。   
24.起而怒:一齐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   
25.皆伏而喜:都很高兴而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伏:降伏,驯顺。引申为服服帖帖。   
26.朝:早上。   
27.之:代词。指代猕猴们。

白话释义:
宋国(今商丘)有一个养猕猴的老人,他很喜欢猕猴,养的猕猴成群,他能懂得猕猴们的心意,猕猴们懂得那个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
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猕猴们的食物,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猕猴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
众多猕猴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此文出自春秋庄子所著的《齐物论》

扩展资料文章赏析:
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阐述一个哲学道理,是《庄子·齐物论》中一则重要的寓言故事,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猴子们喜怒为用就显得很可笑。狙公好比是载众生的“大块”而猴子就像是纷乱红尘中的众生。
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们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告诫人们要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因为人的一生一死、一得一失都是一时的,到最后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
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
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就像在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
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人们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写作背景:
《齐物论》不同于先秦时代的一般著作,当时著作很少特立题目,皆先成篇章,然后或取首句中的数字,或随取二字以安题,其题亦无甚意义。
《齐物论》以论名篇,亦为古籍中所罕见。《论语》虽以论名书,至汉初方普遍使用,如《过秦论》、《盐铁论》等,即以《庄子》三十三篇的命题,除《齐物论》外,有以三个字为义,有用两个字作为篇名,都没有以论来命题。由此可证,应成书于开始以论名篇的秦汉之间。
《齐物论》还综合了慎到、公孙龙及老子诸家的学说,则此论产生之最早时期,亦不得在《慎子》、《公孙龙子》、《老子》等书的成书之前,《慎子》与《公孙龙子》大约成书于秦汉以前的战国晚期。
而《老子》书的著作年代则说法很多,然大多数人皆倾向于成书在战国时期。《齐物论》既然吸取了《慎子》、《公孙龙子》、《老子》等书中的内容,则其著作年代,必然在这些书之后,再早也不会早于战国晚期。
综上所述,《齐物论》的成书年代,当是在战国晚期以后,汉初写作的《 淮南子》成书之前,定为秦汉之间。

朝三暮四是中国的成语、寓言、典故,源于《庄子·齐物论》。

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注释:

狙——音居(jū),猕猴,一种猴子的名称。

损——损失,减少的意思。

家口——本意是人口,这里是家里的粮食的意思。

充——充实,这里是满足的意思。

俄——俄顷,不久的意思,表示时间短暂。

匮——音溃(kuì),缺乏,不够的意思。

驯——音训(xùn),驯服,顺从的意思。

诳——音狂(kuáng),欺骗,瞒哄的意思。

若——文言文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的意思。

芧——音叙(xù),橡实,一种粮食。成玄英疏:“芧,橡子也,似栗而小也。”

诗文翻译
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人们叫他狙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打算减少猴子吃橡子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朝三暮四是中国的成语、寓言、典故,源于《庄子·
》。

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注释:

狙——音居(jū),猕猴,一种猴子的名称。

损——损失,减少的意思。

家口——本意是人口,这里是家里的粮食的意思。

充——充实,这里是满足的意思。

俄——俄顷,不久的意思,表示时间短暂。

匮——音溃(kuì),缺乏,不够的意思。

驯——音训(xùn),驯服,顺从的意思。

诳——音狂(kuáng),欺骗,瞒哄的意思。

若——文言文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的意思。

芧——音叙(xù),橡实,一种粮食。成玄英疏:“芧,橡子也,似栗而小也。”

诗文翻译
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人们叫他狙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打算减少猴子吃橡子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比喻一个人一直不坚定,朝秦暮楚的意思
出自庄子齐物论,关于猴子吃七个橡子的故事早上三个晚上四个猴子不干,晚上三个早上4个猴子就欢天喜地大意就是这样。

文言文阅读理解“每日一练”—《朝三暮四》。了解成语出处,学习文言文阅读理解涵盖的知识点。



与一二一


文言文朝三暮四的翻译视频

相关评论:
  • 15069987736朝三暮四文言文翻译全部
    蓬乔些答:3. 老人因此减少了自己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的欲望。4. 但是不久,家里的食物不够了,老人想要限制猕猴们吃橡栗的数量。5. 他又担心猕猴们不听从自己,于是在限制食物前先骗猕猴们。6. 老人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7. 猕猴们听后都生气了,跳了起来。8....

  • 15069987736朝三暮四文言文翻译
    蓬乔些答:朝三暮四,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庄子·齐物论这则成语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其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朝三暮四文言文的翻译,欢迎阅读参考原文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5翻译句子编辑 狙亦得公之心猴子们也能理解养猴子的老人的心2损其家口,充狙之欲因此那人...

  • 15069987736文言文<朝三暮四>谁帮我翻译一下?
    蓬乔些答: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 15069987736朝三暮四的翻译
    蓬乔些答:宋朝有个叫狙公的人,喜欢猴子,成群的养它们(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知道他的意思.(狙公)减少家里的口粮来满足猴子的食欲.不久(粮食)不够了,打算限制猴子的食量,担心猴子们将不驯服与自己先骗它们说:"给你们橡果,早上四颗晚上三颗,满足吗?"猴子们都高兴地拜倒在地上.

  • 15069987736朝三暮四古文翻译
    蓬乔些答: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使人上当。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

  • 15069987736朝三暮四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蓬乔些答:朝三暮四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翻译如下:宋国有一个养猴的老人,喜欢猴子,把它们成群养着,猕猴们懂得那个人的心意。他能懂得猕猴们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猕猴们的食物,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

  • 15069987736古文《朝三暮四》的字句翻译
    蓬乔些答: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的。 ◎鲁迅《坟·灯下漫笔》 【近义词】:朝秦暮楚、反复无常 【反义词】: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反复无常的人理解:1. 朝三暮四的原意:用诈术来骗人。 2.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3.又...

  • 15069987736朝三暮四原文及翻译注释
    蓬乔些答:朝三暮四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1、原文: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2、...

  • 15069987736"朝三暮四"怎么翻译?
    蓬乔些答: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使人上当。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

  • 15069987736朝三暮四文言文翻译
    蓬乔些答: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人们叫他狙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打算减少猴子吃橡子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