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器的真假之辨-和田玉资讯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重新开馆的良渚博物院成为了朋友圈的热门打卡地。良渚古城遗址即将正式代表中国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其热门程度不言而喻。早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的频繁发掘出土了众多珍贵文物,尤其是玉器,其雕刻文饰精细繁密,和谐工整,被誉为微雕杰作。其中一件“琮王”于1986年出土于反山贵族墓地中的12号墓,备受瞩目。
反山遗址是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玉器最多、品种最丰富、雕琢最精美的一处。在11座墓葬中,12号墓的等级最高,被称为惊世王陵。与琮王一同出土的还有一件目前最大的玉钺,有钺王之称,其左上角和左下角分别雕刻有与琮王一样的神人兽面图像和鸟纹。此外,还发现了精美的玉权杖。
个人收藏中的良渚玉器质量参差不齐。良渚玉器的雕刻最常见的一种,即把玉坯直接经软玉法处理,使玉坯表面软化,然后刻画纹饰。良渚古玉的仿制品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宋仿的神人兽面纹良渚式玉琮。明清时期,仿古之风盛行,但对良渚玉器的年代认识仍然模糊,因此仿制品无论造型、纹饰还是制作工艺,都缺乏新石器时代玉器的特征,破绽明显,不难辨认。
上世纪80年代后,江苏草鞋山、张陵山、寺墩、上海福泉山、浙江反山、瑶山等地的发掘,不仅改变了对良渚玉器制作年代的认识,也在海内外掀起了良渚玉器研究和收藏的热潮。然而,近十多年来,大量良渚玉器流入海内外收藏家之手,其中不乏精品,这也是一些不法分子盗掘走私的结果。但散落海内外的良渚玉器更多地是新近仿制的赝品。
实际上,由于高利所趋,十多年前,江浙地区就已经出现仿制良渚玉器的私人作坊。至今,余杭瓶窑镇一带拥有营业执照的各类玉雕作坊已不下30家。这些作坊日夜开工,情形宛如服装加工厂赶制订货。赶制出来的玉器,大部分销往香港、日本等地。因此,海内外个人收藏家手中的良渚玉器大多存在着良莠不齐,真赝混杂的情况。
尽管瓶窑镇一带仿制良渚古玉的作坊众多,但大多属滥竽充数,仿制的玉器粗糙,不值一提。真正能仿古以假乱真、混人耳目的,也仅两三家而已。
在质料选择上,良渚古玉所用的质料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的软玉,另外还有萤石、叶腊石、石髓、绿松石等美石。良渚玉器的制作工艺,有一些方面在今天看来仍不可思议。由于没有高强硬度的金属工具,良渚玉器的制作完全依赖于石质和某些有机质的工具。良渚时代玉料的开采情况尚不明了,但其开璞成坯主要采用的是切割的方法。在出土的良渚器上,不少留有切割的痕迹,据专家考证,有锯切割和线切割两类。
锯切割是直线切割,而线切割则留下了抛物线形的切痕。线切割的方法与仿制品以金属铊具切割的方法有着天壤之别。一般来说,线切为抛物线切,切割后留下的台痕在切痕的外弧。有些仿制品,特别是玉璧,为了追求与真品相似,也特意在表面留下几处切割凹痕,但这种痕迹均可明显看出是使用金属铊具雕刻,凹痕底平,与玉璧表面连接处常显突兀,有的甚至形成高差明显的台阶状台痕,远不如使用线切的真品的凹痕平缓柔和。
良渚时代钻孔的技术虽有管钻和线钻两种,但玉器由于硬度大,所以主要采用了两面管钻的方法,进口大,中央相通处径小,有时错缝形成台痕,有的台痕上还留有1~2毫米宽的钻沟槽。玉琮是钻孔径较大的器物,也用两面管钻而成,较少错缝,加之后期制作中仔细的打磨,琮的穿孔壁常成为光洁的微弧面,很少孔壁完全平直的琮。镯的情形与琮相仿。而仿制品钻孔多利用钻床完成,琮、璧等大件也采用两面钻孔,然后再加修治抛磨,但留下的钻孔痕迹与真品不同。
仿制品中的玉琮穿孔,虽经扩大入口,抛磨等手段处理,仍不免有孔壁过直生硬的感觉。良渚玉璧、玉钺的孔壁较少有修治抛磨,所以孔壁内常留有较明显的同心圆旋痕,而错缝形成的台面上也常有钻沟槽。仿制品为了达到真品的效果,对钻孔常要加以修治,所以孔壁多光滑,不见旋痕。
仿制品有哪些纹饰仿制品的器型几乎涵盖了良渚玉器的所有种类,但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获取高额利润,仿制者常选择制作有精美纹饰者,如琮、镯、三叉形饰、璜、冠状饰、钺端尾饰等。仿制品的纹饰内容也多来源于《良渚文化玉器》图录以及文物考古杂志上发表的良渚文化玉器的图片和线图。仿制者不明底细将纹饰张冠李戴的也不少。例如良渚玉璧,目前的发掘品上都不见浅浮雕与阴线刻划相结合的神人兽面纹饰。但仿制者为了牟利,常在玉璧表面施刻浅浮雕的神人兽面纹饰,反而让人一目了然是赝品。
由于良渚玉器的发掘品深藏库房和展柜内,一般人难有用放大镜观察细部的机会,而照片线图是不能全面体现出纹饰的细部特征和琢刻工艺的,所以仿制品在纹饰方面也有不少漏洞。首先是工艺方面的,良渚时代,玉器纹饰的刻划一般认为是使用了硬度较大的石质刀具或鲨鱼牙齿,浅浮雕则还需借助于石英砂等中介物来完成,而现代仿品则以合金刚刀和钢锉为工具。工具的不同,必然在玉器纹饰琢刻过程中留下不同的细部特征。
良渚时代,工具与玉料的硬度相差不大,精细繁缛的纹饰实际上是费了许多功夫慢慢蹭划出来的,这种蹭划方法无法刻出长线条,深浅也不能一致。用放大镜观察,良渚玉器上的阴线系反复蹭划,断断续续细若游丝,线条边缘崩缺似锯齿的现象十分明显。而仿制品玉料硬度低,金刚石刀可轻易地在玉料表面刻划出阴线,所以尽管有的仿制品有意模仿良渚玉器上反复蹭划断断续续的阴刻线,但总是似是而非。
除了质料、制作工艺、造型和纹饰方面的差别,仿制品在后期制作上也有漏洞。如染色做旧仿沁是仿制品能否以假乱真的关键,也是各玉器作坊主秘不宣人的绝招,但这样获得的颜色、光泽都是无法与真品相比的。有的仿制者还有意将器物打残后再修复,冒充出土品,结果往往弄巧成拙。
良渚玉器种类繁多,色彩光泽也常随受沁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多种变化,仿制者为求高利又挖空心思不择手段,但只要我们掌握真品在质料、制作工艺、造型纹饰等方面的特点,尤其是那些无法进行仿制的特点,就不难明辨真伪。


良渚玉器的真假之辨-和田玉资讯视频

相关评论:
  • 18383552290良渚玉器的真假之辨-和田玉资讯
    贡寇咐从质料上鉴定良渚玉器还可使用比重液测定的方法,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的软玉,虽多经沁蚀,但其比重仍保持在2.96~3.17,而岫岩玉的比重为2.5~2.8,南阳玉的比重为2.5~2.9,若用比重为2.95的四溴甲烷重液测试,则软玉沉于液底,而岫岩玉或南阳玉都浮于液表。使用比重液鉴定小件的良渚玉器是快捷...

  • 18383552290怎样鉴定良渚玉器
    贡寇咐而线切割则是用兽皮加水和解玉砂的制玉工艺,由于没有精确的定位技术,经常在玉器表面留了抛物线形的切痕,在一些良渚玉琮、玉钺的表面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专家推测,这些弧形切痕保留了当年一种线切割工艺的痕迹,线切割是制玉工艺的第一道工序,称之为“解玉”,所谓解玉就是把玉料按照玉器成品...

  • 18383552290良渚文化玉器怎么鉴别?-和田玉资讯
    贡寇咐一般的目测,可以从良渚玉器质地入手,真正的优质良渚古玉,质地细密坚韧,器表泛宝石光泽,晶莹光泽。触之手感平滑,与人工上蜡或机器找磨的光泽不同。玉色以黄绿为基调,少量为淡赭红色。出土的玉璧、环等器面常有白色、赭色或墨绿色的筋状条斑、颜色驳杂、质地并不纯净。鉴定良渚玉器最重要的是要考察...

  • 18383552290揭开良渚时期冠状玉器的谜团-和田玉资讯
    贡寇咐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频繁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玉器,玉器的珍贵程度更与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挂钩。关于海盐县博物馆这件玉背象牙梳的主人及其身份,均暂无具体结论。李林馆长表示,在所有良渚时期墓葬中,与这件玉背象牙梳类似的鸡骨白色象牙梳出土了不少,且在良渚时...

  • 18383552290良渚文化闪石玉及其玉料来源-和田玉资讯
    贡寇咐中国地质科学院闻广研究员,对良渚文化玉器的玉质做过不少鉴定和研究。闻先生指出:良诸文化所用特征玉料,是具有斑杂构造的软玉,其中的晶体与基质一样均已软玉化,仅只保留接触变质作用生成的晶体外形而已,反映了生成轨迹。和田玉挂件2000年8月,台湾地球科学研究所黄怡祯先生与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研究所...

  • 18383552290古玉鉴赏:良渚玉琮王-和田玉资讯
    贡寇咐良渚玉器以体大自居,深沉严谨,对称均衡,以浅浮雕装饰手法见长,尤其线刻技艺,后世几乎望尖莫及。这件琮王从同期出土的器物判断,时间应是良渚文化中期,迄今约五千年。《周礼》有黄琮礼地、璧琮以殓尸的记载,由此推断玉琮在当时应该是一种礼器,或许就是祭礼巫师沟通天地的重要法器。该琮王出土时,...

  • 18383552290神秘的玉琮文化-和田玉资讯
    贡寇咐琮是一种用来祭祀地神的礼器,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琮形状为内圆外方,中间是为圆孔,这样的造型代表的是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玉琮象征了权利与财富,所以良渚时期的先民用玉琮来与天地的神灵沟通,是我国玉文化中代表之作。玉琮最早出现的地区是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的历史已经有5100年,到新玉器时代中...

  • 18383552290良渚玉器的千年发现史-和田玉资讯
    贡寇咐余论 良渚玉器虽然不是良渚文化的全部,但其以玉为重要特征的早期国家形态,与中华文明以玉蕴涵礼制的传统息息相关,从元代朱德润到清代吴大澄,其对良渚玉器的考释,都出自对上古三代礼制的推崇,典章制度,于是乎存焉;宗庙会同裸献之礼,于是乎备;冠冕佩刀剑之饰,君臣上下等威之辨,于是乎明焉。

  • 18383552290古玉鉴赏:良渚玉琮王-和田玉资讯
    贡寇咐玉琮的四个面分别刻有竖槽,槽内上下分布着神人兽面图案,这是首次被发现,这些图案细腻如同毫发,难以用肉眼辨识,被认为是良渚人的神徽。在横槽下方,雕有兽面纹,两侧则各有线刻的夸张神鸟图案。这种神人、兽面和鸟纹的组合纹饰,在同类玉琮中具有代表性。良渚玉器以其体型大、设计深沉严谨、对称...

  • 18383552290古代玉器上的纹饰鉴赏-和田玉资讯
    贡寇咐例如,良渚文化的兽面纹,就只在良渚文化的玉器上出现过,而同为良渚文化玉器的扭丝纹却直到清代还在使用。又如弦纹,红山文化开始出现,继承这种纹饰的却只有商朝。商代玉器有出脊齿的特点,后代不见使用。皿纹盛行于商代。饕餐纹盛行于西周。臣字眼流行于商周两朝。虺纹(据说是种两只头的小蛇,剧毒)...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