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尽快告诉我高山族的简介,我马上要用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高山族的文化习俗~

高山族的饮食以谷类和根茎类为主,一般以粟、稻、薯、芋为常吃食物,配以杂粮、野菜、猎物。山区以粟、旱稻为主粮、平原以水稻为主粮。除雅美人和布农人之外,其他几个族群都以稻米为日常主食,以薯类和杂粮为主食的补充。居住在兰屿的雅美人以芋头、小米和鱼为主食,布农人以小米、玉米和薯类(当地称地瓜)为主食。平埔人还特产香米、喜食“百草膏”(鹿肠内草浆伴上盐即食)。昔日饮食皆蹲踞生食,饮食、烹饪、享用十分考究。高山族嗜烟酒、食嚼槟榔。 在主食的制作方法上,大部分高山族都喜把稻米煮成饭,或将糯米、玉米面蒸成糕与糍粑。 高山族蔬菜来源比较广泛,大部分靠种植,少量依靠采集。常见的有南瓜、韭菜、萝卜、白菜、土豆、豆类、辣椒、姜和各种山笋野菜。 高山族普遍爱食用姜,有的直接用姜蘸盐当菜;有的用盐加辣椒腌制。肉类的来源主要靠饲养的猪、牛、鸡,在很多地区捕鱼和狩猎也是日常肉食的一种补充,特别是居住在山林里的高山族,捕获的猎物几乎是日常肉类的主要来源。 高山族的十个族群中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食品,其中典型食品有:腌肉,高山族泰雅人、阿美人储存肉类的方法,其中泰雅人腌猴肉和阿美人腌鹿肉和野猪肉别具一格;咂酒,高山族排湾人、布农人土法酿制的一种米酒。 布农人在制做主食时,将锅内小米饭打烂成糊食用,排湾人喜用香蕉叶子卷粘小米,掺花生和兽肉,蒸熟作为节日佳肴,外出狩猎时也可带去。但作为狩猎带去的点心,馅里一般不加盐巴等咸味调料。 泰雅人上山打猎时,喜用香蕉做馅裹上糯米,再用香蕉叶子包好,蒸熟后带去。排湾人喜欢将地瓜、木豆、芋头茎等掺合在一块,煮熟后当饭吃。泰雅人喜用生姜或辣椒泡的凉水做为饮料。据说此种饮料有治腹痛的功能。过去在上山狩猎时,还有饮兽血之习。不论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饮用自家酿制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雅美人喜欢将饭或粥与芋头、红薯掺在一起煮熟做为主食。外出劳动或旅行,还常以干芋或煮熟的红薯及类似粽子的糯米制品为干粮。排湾等族狩猎时,不带锅,只带火柴,先将石块垒起,用干柴禾烧热,再在石块底下放芋头、地瓜等,取沙土盖于石块上,熟后食用。食用芥菜时先将正在生长中的叶擗下来,用盐揉好,放两三天后才吃,留在地里的芥菜根继续生长。排湾人不吃狗、蛇、猫肉等,吃鱼的方法也很独特,一般都是在捞到鱼后,就地取一块石板烧热,把鱼放在石板上烤成八成熟,撒上盐即可食用。排湾人小孩不许吃鳗鱼,甚至其他鱼的鱼头也不让吃,认为吃了鱼头不吉利。 阿美人在做肉菜时,喜把肉切成块,插上竹签,煮好后放在一个大盆里,全家人围在盆边,每个人用藤编小篮盛饭,共用一勺舀菜,一手抓饭,一手取肉吃。在插秧季节,他们喜到水田里捉小青蛙,带回家中用清水洗净,煮熟即吃。阿美、泰雅等族人有的也吃捕来的生鱼。他们还喜欢将打来的猎杀好去皮,加盐和煮得半熟的小米一起腌存,供几个月食用。保存食品常用腌、晒干和烤干等几种方法,以腌制一、两年的猪、鱼肉为上肴。高山族过去一般不喝开水,亦无饮茶的习惯。 高山族传统衣饰绚丽多彩,衣饰式样因族群而异。 高山族男子的衣饰式样,大体有四种类型:一是以泰雅人、赛夏人和北部阿美人为代表的北部型。其特征是用两幅麻布拼缝成无袖筒外褂;二是以曹人和布农人为代表的中部型。其特征是以鹿皮为衣料,上衣为带毛的鹿皮背心,外披鹿皮披肩;三是以排湾人、卑南人、鲁凯人和南部阿美人为代表的南部型。其特征是对襟长袖上衣,腰部系半腰裙,或系一条宽腰带而垂其两端作为前裙;四是兰屿岛上雅美人的雅美型。仅系一条用宽约三四寸的厚布做成丁字带遮挡下身。高山族女子衣饰类型包括短衣长裙和长衣短裳。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泰雅人、赛夏人、曹人和阿美人的短衣长裙式;二是布农、鲁凯人和排湾人的窄袖长衣式;三是雅美人的半裸露式。上身常常只穿一件背心,下体仅横围一块腰布。冬季则用一块方布自左肩围裹其身,于左肩上打结。高山族各族群男女皆重装饰。饰物种类很多,主要有贝珠、贝片、琉璃珠、猪牙、熊牙、羽毛、兽皮、花卉、银铜首饰以及钱币、纽扣、竹管等。他们用这些饰物把浑身上下装饰得琳琅满目,五光十色。尤其是男子,盛装时几乎从头到脚都有装饰,有些男子尤其是头领的头冠甚至比女子头冠更为复杂和多姿多彩。按地域分:北部常见无袖胴衣、披衣、胸衣、腰带;中部常见鹿皮背心、胸袋、腰袋、胸衣、黑布裙;南部常见对襟长袖上衣、腰裙、套裤、黑头巾等。雅美人服饰简单,男子以丁字布遮下身,上穿背心;女子通常上穿背心,下着筒裙,冬天以方布裹身。 高山族在古代以裸为美。仅以幅布遮阴,毛皮围腰。但接触汉文化以后,逐步形成男穿长衫女着裙,讲究服饰美。衣服除兽皮、树皮外,多用自织麻布并加彩纹装饰。高山族的服饰图案、日用品、工艺品多选用蛇纹图案,这与他们的居住环境和图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高山族生活在蛇类出没的亚热带地区,对蛇的属性、特点有较多的了解,他们把百步蛇当作神灵的化身,认为是祖宗的灵魂附在上面,因而不能杀害,并把它作为神灵加以崇拜。 高山族还有黥面、文身、凿齿、涅齿、穿耳、除毛、束腹等身体装饰习俗、身体装饰一般出于成年、美观、联姻、纪功、尊贵等目的。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身体装饰习俗逐渐趋于衰退,但其残余影响还在。 重要节日高山族的重要节日有:播种祭泰雅人,(三月下旬春播结束之日)、平安祭(布农人,四月初四)、“阿立”祖祭(平埔人,九月十六日)、丰年祭(邹人、鲁凯人、达悟人等,八月十五日)、竹竿祭(排湾人,十月二十五日、)、猴祭与大猎祭(卑南人,十一月)、矮灵祭(赛夏人,十月十一日至十八日)以及达悟人的飞鱼祭,等等。 高山族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基本上是以祭祀典礼的形式而出现的。如开垦祭、播种祭、除草祭、丰年祭、五年祭、祖灵祭、渔猎祭、矮灵祭、船祭、飞鱼祭等,其中“丰年祭”是除雅美人外高山族全民性的节日。在节庆期间,除歌舞聚宴外,还增添了体育比赛、文化展览、游艺活动等。 节日礼仪、祭祀食俗高山族喜欢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举行宴请和歌舞集会。每逢节日,都要杀猪、宰老牛,置酒摆宴。布农人在年终时,用一种吃“希诺”的植物叶子,包上糯米蒸熟,供本家同宗人享用,以表示庆贺。高山族节日宴客最富有代表性的食品是用各种糯米制作的糕和糍粑。不仅可作节日期间的点心,还可作为祭祀的供品。也将糯米做成饭招待客人。高山族各族的祭祀活动很多,诸如:祖灵祭、谷神祭、山神祭、猎神祭、结婚祭、丰收祭等种种,以排湾人的五年祭最为隆重。届时除摆酒席供品外,还伴以各种文体活动。婚礼及宴请的场面十分丰盛和壮观,尤其要准备大量的酒,届时参加者都要豪饮,并有不醉不散的习俗。“丰收祭”这天,族人自带一缸酒到场,围着篝火,边跳舞、边吃边饮酒,庆贺一年的劳动收获,每年举办一次。排湾人在欢庆的日子里常用一种木质的、雕刻精美的连杯,两人抱肩共饮,以表示亲密无间,如有客至,必定要杀鸡相待。布农人在宴客时先把鸡腿留下来,待客人离去时带在路上吃,意为吃了鸡大腿,走路更有气力。鲁凯人善以垒石为灶烤芋头,经烘烤的芋头外脆里软,便于携带,也常带给客人路上食用。 高山族的婚姻行一夫一妻制,禁止近亲结婚。男女大多自由恋爱结合,如泰雅人以吹口哨表示爱情,有的阿美妇女到男方家赠物表示相思。高山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非常自由,父母从不干涉。当姑娘到了结婚年龄时,家里就会为她准备单独的住处。 排湾人婚庆时,将小米磨成粉,加水搅糊,包入鱼虾(虾露出尾巴),捏成鸡蛋大小的团,置于沸水锅中烧,熟后捞出食用。 禁忌是带有宗教意义的禁规。它是人们慑于大自然的威力而采取的避祸远害的消极手段。高山族有许多关于狩猎、农耕、祭祀及其他方面的禁忌,其目的在于:通过强制性的恪守这些禁规,避免不可觉察的危险,特别是死亡的发生,以维护生产、祭祀的正常活动以及社会伦理道德,不受影响和干扰。禁忌一旦被触犯,大家预感到可能蒙受某种祸害而惶惶不安,当即中止正在进行一切活动,采取祈祷、咒语、喷酒、祭献等祓禳方式,解除可能存在的危险;犯禁的人,轻则受罚,承担祓禳飨宴的一切费用,重则处死赎罪。 在高山族禁忌中,有些是共同的,各部落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严守。具有普遍意义的禁忌,属于视觉的,如:禁忌遇见横死者及其葬地、遇见动物交尾等;属于触觉的,如禁忌接触神物、接触死者的器物等;属于行为的,如禁忌排气、打喷嚏、同族性交等。特殊禁忌,如:妇女怀孕后,禁忌用刀斧,不能吃猿、山猫、穿山甲和并蒂果实等,忌生双胞胎;忌见蛇、山猫、鼠、横死者及其葬地;女人不能接触男人使用的猎具与武器,诸如弓、箭、枪、矛等,不得擅自进入男性会所和祭祀场地;男性不能接触女人使用的织布机和生麻,在狩猎、捕鱼及农忙期间,禁止与女性同房;成人在会所受训期间,禁止与女性接触;在捕鱼、出猎或祭祀期间,家里不能断火;祭祀期间不能吃鱼等。其中,祭祀中打喷嚏尤为忌讳,南部高山族认为喷嚏意味着灵魂出壳,有招诱恶灵的危险,是祸事临头的征兆。 生育方面的禁忌主要有:1、禁忌生双胞胎,因为迷信双胎是野兽所在,预示着灾祸将至,必杀其一以为禳灾。2、布农人禁忌私生子,通常把私生子抛弃荒郊野外。3、阿美人生产禁忌男人与寡妇窥视,婴儿禁忌父亲怀抱,据说由于婴儿躯体软弱,会通过接触使其父传染软弱的病症,以致狩猎、出征时奔跑乏力,一无所获。这条奇特的禁忌具母系特权社会确保孩子抚养权操在母方手里的“措施”。 刺球又称竿球,是高山族最喜爱的体育运动形式之一,盛行台湾屏东和广东潮州一带,五年举行一次,所以又称“五年节”,并且非常隆重。这项源于一段古代的民间传说:大意是说在很久之前,高山族有一位勇敢的青年守卫人间的火种,突然发现有一只猛虎想扑灭火种,他用长竿刺杀了老虎,从而使人间的火种得以保存。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的英勇行为,激励民族的斗志,便在民间广泛的开展了这项运动。 按民间习惯:刺球所用的球是用粽皮所做,其中刺中粽球的操竿者,在今后的五年中事事如意,逢凶化吉。刺中得越多,要受到乡亲们的敬重,还可能得到姑娘们的垂情。刺球活动多按村落举行,参加者十多人、几十人不等。比赛时由专门的抛球手把粽球抛向空中,由持竿者双手舞动刺竿,以刺中落下的粽球为胜,抛球的数量没有限制,期望人人都能得到好运。在结束前一般都由抛球者把一个插满羽毛的球抛向空中,只要有人刺中了,就宣告结束。 背篓球又称背篓会,是高山族男女青年连情的一种形式。流传于台东、花莲一带,并被称为“阿美人”。参加者应该是未婚男女青年。活动时女青年背着背篓在前面跑,男青年在身后紧相随,一般相距4-5左右,不断的把象征常青、长寿、吉祥、幸福的槟榔往女青年的背篓里投,投掷者如姑娘中意,便喜笑颜开,徐步不前;反之女青年则侧肩倒出篓中的槟榔,继续往前跑。在台湾高山族的学校里也举行这项活动,但已淡化了男女连情恋爱的含意,成为一种纯娱乐性的民间体育活动。作为比赛一般分两队,每队有一名专伺背篓,其余的队员分别向对方背篓的队员篓内投掷,背篓者则尽量避开投掷者投来的槟榔,最后以投中多者为胜。 荡秋千是高山族另一项青年男女踊跃参加的娱乐活动,荡秋千时,姑娘坐在秋千的藤垫上,系上长索,请小伙子牵引操纵,两厢配合。

高山族,泛指在十七世纪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人民尚未大量移民至台湾前,就已经住在台湾及其周边岛屿的原住民族。依照语言的不同,可分为泰雅族、赛夏族、排湾族、太鲁阁族、邵族、阿美族、撒奇莱雅族、布农族、鲁凯族、卑南族、雅美族、赛德克族等14个族,他们的语言和文化上属于南岛语系。原住民族在清朝时被称为“番族”,日治时期称为“高砂族”,国民政府来台后又将原住民族分为“山地同胞与平地山胞”,为了消解族群间的歧视,1994年将山胞改名“原住民”,后再进一步称为“原住民族”。
深入高山族中,我们经常听到或者看到一些关于植物的传说故事,极具有神秘的色彩,以下我们就以赛夏族及排湾族为例,揭开这个民族与植物故事的序曲。
赛夏族与山棕叶的故事
早期的人们对于山棕(Arenga engleri)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它的叶片是个宝,运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其叶片摘下来晒干之后可以编织成斗笠、扫把等,甚至还能用来盖屋顶,遮风挡雨呢。山棕的叶片除了好用以外,还蕴含着一个传说故事,看看它叶片的前缘是不是很特别呢?开岔的叶片到了顶端却又合拢在一起,这正是传说的由来。传说很久以前,赛夏族人的邻居是一群矮人,彼此之间相安无事,偶尔矮人还会给赛夏族人帮忙。可是矮人们太好色了,尤其是喝酒之后常常会用巫术来迷惑和骚扰赛夏族女性,这让赛夏族人强烈不满,于是,赛夏族人决定除掉这些矮人。当时两个部落全靠一棵山枇杷树(Eribotrya deflexa)往来,有一天,赛夏族人假装好意请矮人们喝酒,却暗地里偷偷派人把山枇杷树砍断了。矮人们不疑有他,每个人都喝得醉醺醺的,喝完酒准备回家睡觉,没想到路过山枇杷树时,结果全都掉进了山谷里。
当时,有几个幸运的矮人抓住山棕的叶片,一时之间没有摔下去,他们非常愤恨赛夏族人,于是就开始诅咒,诅咒赛夏族人会被蛇咬、会有瘟疫、谷物会有虫害等等。山棕的叶片本来是椭圆形的一整片,然而,矮人每说出一个诅咒,山棕的叶子就自动裂开一片,就这样,一个诅咒接一个诅咒,眼看赛夏族人就要被灭族了,幸好此时矮人们力气用尽,终于全部摔死了。而山棕的叶子,因为矮人们的一个个诅咒之后,最后只剩下前端的部分还相连,这便是今天我们所看到山棕叶的形状。
赛夏人终于解除了忧患,可是,自那以后稻谷不再年年丰收,赛夏族人担心是矮人的灵魂在作祟,于是,为了慰藉矮灵便将以往的丰收祭改为矮灵祭。
排湾族与槟榔的故事
许多人喜爱嚼食槟榔(Areca catechu L.),关于槟榔在排湾族中则有个凄美的传说,叙说了兄弟俩同时爱上一个少女的槟榔殉情记。很久以前有两个排湾族的山地儿郎,兄弟俩不约而同爱上了一个少女,直到有一天,弟弟知道了他的哥哥也深爱着她,为了成全哥哥,弟弟便离开了部落,没想到走上一条山路时,失足掉下山谷摔死了,弟弟死后遗体凝结成灰石。当哥哥知道弟弟为了割爱,竟然牺牲自己,悲恸之下,也自杀在弟弟遗体处,后来哥哥的尸体处竟然长出了槟榔树。那个娇美纯真的少女,得知两兄弟为她殉情后,非常伤心,在凄凉的落山风与黄昏陪伴之下,也自尽在他们俩的身边,不久那地方则长出了荖藤(Piper betle L.),荖藤慢慢成长,攀上那灰岩石,缠上了槟榔树。
当时排湾族人,无意之间把荖叶、槟榔、灰石混在一起咀嚼,竟吐出了血一般的红汁,族人都认为这是三人的鲜血,从此以后,排湾族的男女婚嫁便要准备这三样作为聘礼,一方面象征着百子千孙,另一方面也是寄望新人要爱情坚贞,天长地久。
以上只是台湾高山族与植物有关的两个故事,所谓一花一世界,草木有情,我们相信一草一木在不同民族中,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希望这则简短的文章,能够激起你的好奇,探究植物与各民族的关系。
小知识:什么是山棕?
山棕植株矮小呈根生状,有大型奇数羽状复叶,长大时可达3米,小叶多数,互生,线形,先端钝,基部内折而渐渐狭窄,边缘具不整齐齿牙,表面深绿,背面绿白色,叶鞘黑色,富含纤维质,雌雄异株,肉穗花序具浓厚之芳香,雄花具多数雄蕊,雌花子房3室,核果球形,熟时由黄转红。分布日本南部以及琉球,台湾全岛中低海拔的森林里皆有产之。
小知识:关于矮灵祭 矮灵祭可以分为:娱灵、迎灵、送灵共六天,除娱灵这一段可供外人参观外,迎灵、送灵是不容许外族参加的。传统矮灵祭是在农作收成后的月圆前后举行(约农历十月中旬),每两年举办一次,每十年一次大祭。大祭和矮灵祭的区别是大祭有祭旗(Sinatun)的制作。祭旗是赛夏族的迎灵高幡,幡是一种旗帜,在赛夏族人心目中地位至高无上,严禁外人触碰,在仪式典礼进行过程中幡必须从头至尾保持高直竖立,否则族人相信将发生不可知的灾难。
小知识:关于槟榔
槟榔树高约12-15米,无分支,茎直径约15厘米,6-9枚叶簇生于茎的顶端。佛焰苞花序着生在叶片基部,当最下边的叶片脱落时,肉穗花序吐出。核果呈卵状椭圆形。成熟果之外果皮呈黄至橙黄色,中果皮白色,均纤维质,内果皮为坚硬核,圆锥形,内藏胚乳。原产马来西亚、印度及斯里兰卡。台湾引进栽培,主要集中于南投、嘉义、屏东及花莲,其所占总和为台湾的八成以上。

高山族民族概况

高山族是一个包含有多个民族的统称。根据他们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将平埔人(基本汉化)以外的台湾少数民族分为九族,即:泰雅、赛夏、布农、曹、鲁凯、排湾、卑南、阿美、雅美族;有人亦将台湾少数民族划分为七个民族,即把排湾、鲁凯、卑南族合称为排湾族。尽管有关高山族所包含的各族之名称分歧甚殊,但到目前为止7~9分法已被大多数学者所采用,并以高山族作为台湾省少数民族的统称。而广义上的高山族,还包括了平埔人在内。

根据近年在台湾考古发掘出的资料,发现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有台南左镇的人类化石和台东长滨乡八仙洞的旧石器,表明在距今约一万五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在台湾岛上活动。又从台湾各地陆续发现的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遗物,其中包括有肩石斧、有段石锛、石镞、石刀和大量的印纹陶、彩陶、黑陶等来看,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高山族祖先和大陆沿海古代居民就有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有着文化上的联系。高山族的原始文化与大陆东南沿海的原始文化同属一个类型。

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下了汉族与高山族交流的情形,以及对高山族的描述等,《后汉书》称高山族为“东夷”;而后,三国沈莹《临海水土志》称之“山夷”;《隋书》称流求土人;明代陈第《东番记》称之为“东番”;清代官方文献及私人著作均称土番、番族等。高山族这一统称沿用了几十年,后又经国务院正式公布使用至今。

由于历史原因,台湾高山族同胞主要居住于台湾中部山地和东部纵谷。

高山族作为台湾岛的原住民,其民族来源众说不一;主要有:土著居民说、南来说,西来说等等。连横在《台湾通史》中说:“高山之番,实为原始”,认为高山族是台湾最早的居民;张光直教授等主张台湾高山族是来自大陆古越人的一支。但是,上述说法均有不完善之处。根据台湾考古学的发现和文献资料及高山族民间传说,证明高山族来源为多源的,其中主要来自祖国大陆东南沿海一带古越人的一支,少数来自东北琉球群岛和南方菲律宾、婆罗洲以及密克罗尼西亚诸群岛的居民。

由于高山族祖先主要是祖国大陆沿海古越人,故其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还保留着许多有关古越人的传说、遗俗等。高山族独特的风俗习惯有:纹身:断发纹身之俗,在高山族中很普遍,史书不乏记载,如《台湾志略》载,淡水岸里、内山、双寮、宛里诸社“皆长发,穿大耳,文身,截发覆额,状如头陀”;陈梦林著《诸罗县志》谓,岸里、乌牛难、阿史里等诸社高山族妇女亦“绕唇昭皆刺之,细细黛起,若塑像罗汉髭头,共相称美”。迄今高山族仍以黥面为男女成年时装饰。

崇拜蛇:高山族中的鲁凯人、排湾人等均认为百步蛇为其图腾的始祖,在许多建筑物、传统的服饰以及用器上大多雕绣蛇纹图案,并以此作为地位与权威的象征。同时把杀害蛇的行为视为禁忌。

犬祭:高山族有“父母死亡,杀犬祭之”的风俗。

高山族还有墨齿、短须、跣足、喜嚼槟榔、嗜酒等风俗。

历史上,由于其远离大陆,交通不便,故虽然台湾高山族的原始社会,可以追溯到一万五千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但而后其社会发展十分缓慢,生产力低下,文化不发达。

三国沈莹著《临海水土志》中说,当时高山族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生产,使用石器和骨器等生产工具。在生活上,“饮食不洁,取生鱼肉杂贮大器中以卤之,历日月乃啖之,以为上肴”,并已知道酿酒,“能作细布,亦作斑文布,刻画其内,有文章,以为饰好也”。

高山族使用“大器”,知道酿酒,“能作细布”,这些对于改善高山族身体,促进卫生保健,是十分有利的。

到了明代,高山族人民与大陆汉族人民的交流不断增加,尤其是郑和下西洋曾到台湾之后,促使台湾高山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一定的发展。尽管这一时期,高山族仍过着原始的社会部落生活,但是其所种植的农作物又有所增加,对药用作物有一定的认识。明·陈第之《东番记》,记载着当时台湾西南滨海地区高山族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其中记载当地生产的农作物已有大、小豆、胡麻、薏仁、葱、姜、番薯、芋头及椰子、毛柿、佛手柑、甘蔗等,其中许多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胡麻具有滋养肝肾、润燥滑肠的作用;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除痹、健脾止泻、清肺排脓等作用。高山族人民对姜的药用已有一定的认识,认为姜可以食用和治疗疾病,并将这一功劳归之于郑和,把著名的台湾凤山县所产的姜,称之“三宝姜”。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增加,高山族开始逐渐对医药卫生有一定的朴素认识。

到了清代,大陆移往台湾的汉族人数达到高潮,1887年台湾汉族人口已达300多万,比高山族人口多20倍。大陆沿海汉族人大量地移居台湾,从而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和文化、医药知识,促使台湾高山族的社会、文化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著族向无医药……与汉人接触,始知药效”。

明末清初,台湾疫病盛行。夏琳《闽海纪要》记载:“永历三十六年,鸡笼山(今基隆及附近地区)大疫;时值疫气盛行,汛守官兵死者过半”。林豪的《澎湖厅志》卷十一旧事祥异云:“咸丰六年丙辰,大疫,死者数千人;大城北、宅脚屿尤甚。七年丁已,犹疫”。面对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变化,高山族同胞虽然征服疾病的能力十分有限,但他们已看到疫病的严重性,认识到对于疫病患者,应使其隔离于远处,或者全社弃村,举社他迁,以防传染等。

在与汉族同胞交流中,他们从汉族那里学到了许多医药卫生知识,以及制药技术与一些珍贵药物的培植方法。如珍珠,具有镇静、平肝等功效,而“台地从无产珠,开辟后,凤山下庄海中蛎房产珠,如稷米,大名凤山珠,不堪饰簪饵,只用以充药品”。樟脑是台湾的特产,它有杀虫辟蠹,通窍辟恶,祛寒湿,治癣疥的功用,可作为兴奋回苏药,而台湾地区制作樟脑的方法却来自泉州。

高山族是居住在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台湾省台湾本岛的山地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以及兰屿上。台湾当局称之“山地同胞”,简称“山胞”。因地区、语言的差异,内部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赛夏人和雅美人等之别。此外,尚有10多万已被汉化的平埔人。平埔人历史上包括10个族群。他们散居在台湾西部、北部、西南部平原与沿海,长期与汉族杂处、通婚,较早接受汉族文化,至19世纪以后已基本与汉族融为一体。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还有4461人散居祖国大陆。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无文字。不同地域的高山族使用不同的语言。

更多内容参看:http://baike.baidu.com/view/4280.html

高山族是居住在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台湾省台湾本岛的山地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以及兰屿上。台湾当局称之“山地同胞”,简称“山胞”。因地区、语言的差异,内部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赛夏人和雅美人等之别。此外,尚有10多万已被汉化的平埔人。平埔人历史上包括10个族群。他们散居在台湾西部、北部、西南部平原与沿海,长期与汉族杂处、通婚,较早接受汉族文化,至19世纪以后已基本与汉族融为一体。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还有4461人散居祖国大陆。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无文字。不同地域的高山族使用不同的语言。

高山族是台湾的一个少数民族群,张惠妹就是高山族的,呵呵


汗了!~!~
楼上已经给了很多了!~
我就算了!~!~
哎!~!~


请尽快告诉我高山族的简介,我马上要用视频

相关评论:
  • 19442364764请尽快告诉我高山族的简介,我马上要用
    时航慧根据他们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将平埔人(基本汉化)以外的台湾少数民族分为九族,即:泰雅、赛夏、布农、曹、鲁凯、排湾、卑南、阿美、雅美族;有人亦将台湾少数民族划分为七个民族,即把排湾、鲁凯、卑南族合称为排湾族。尽管有关高山族所包含的各族之名称分歧甚殊,但到目前为止7...

  • 19442364764高山族简介
    时航慧高山族是我国台湾省最早居民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台湾本岛的山区和东部沿海,其余布在北京,上海,福建等地。他们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高山族属于南亚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崇拜祖先。高山族的歌舞盛会大多是在节庆或祭祀过程中进行,著名的民间传统舞蹈『杵舞』模拟舂米动作,伴随着铿锵的节奏与悦耳的歌声飘...

  • 19442364764高山族的资料简介
    时航慧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四、支脉 台湾已确认的高山族族群为13个:泰雅人、赛夏人、布农人、曹人(1998年更名为邹族)、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雅美人、阿美人、噶玛兰人、太鲁阁人、撒奇莱雅人...

  • 19442364764高山族族群简介
    时航慧台湾的高山族由多个族群组成,其中包括布农人。布农人,即“人”的意思,约有3万居民,分布在南投县仁爱、信义乡以及高雄、台东等地的60个村落。他们的社会结构以父系氏族制为主,女子在家庭中有一定地位,以织布、编篮等手工艺技术著称。鲁凯人是高山族的另一分支,人口6300多,居住在阿里山至大武山...

  • 19442364764高山族的族群简介
    时航慧高山族(宝岛原住民),居住在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台湾省台湾本岛的山地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以及兰屿上。台湾当局称之“山地同胞”,简称“山胞”;又称“原住民”、“山地人”。因地区、语言的差异,内部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1998年11月更名为邹,下...

  • 19442364764高山族拼音
    时航慧高山族拼音gāo shān z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台湾、福建省。高山族简介 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2008年,总人口为494107人。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高山族以稻作...

  • 19442364764高山族民歌简介
    时航慧台湾的高山族,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的族群,其语言独特,隶属于南岛语系的印度尼西亚语族。这个大家庭由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等多个分支组成,每个分支之间语言差异显著。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并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文字系统。在台湾,高山族的文化艺术主要体现在口头文学上,其中包括丰富的...

  • 19442364764高山族的传统节日介绍 高山族的简介
    时航慧1、高山族的传统节日包括:播种祭(泰雅人,三月下旬春播结束之日)、平安祭(布农人,四月初四)、“阿立”祖祭(平埔人,九月十六日)、丰年祭(邹人、鲁凯人、达悟人等,八月十五日)、竹竿祭(排湾人,十月二十五日)、猴祭与大猎祭(卑南人,十一月)、矮灵祭(赛夏人,十月十一日至十八日)...

  • 19442364764高山族民歌的简介
    时航慧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高山族内部语言差别很大,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等十多个分支。没有自己的文字。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高山族人大多数从事农业,少数捕鱼、狩猎。有雕刻和编织等手工艺。高山...

  • 19442364764高山族简史内容简介
    时航慧《高山族简史》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系列之一,由国家民委于上世纪80年代出版,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该丛书的出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成为了研究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参考。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经历了翻天...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