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不是都不刷牙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古代的人都不刷牙,那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刷牙的呀?~

古代人不刷牙是个伪命题。
古人很重视口腔卫生,很早就会刷牙,有研究表明早在东汉时期就有用牙刷刷牙的记录。最早的牙刷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东汉高世安所译《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中讲到洗浴所需的7种用具,其“六者杨枝”,是将杨枝的 一端打造成刷状蘸药或香料刷牙。还有直接咀嚼杨柳嫩枝清洁牙齿的,即“晨嚼齿木”。《外台秘要》记载,将杨枝一头咬软蘸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明代李时珍也认为,将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到了南宋,民间已经可以买到批量生产的牙刷,即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做握柄,一端钻毛孔两行,刷毛为马尾,几乎和现在的 牙刷外观一致。元人郭钰《郭恒惠牙刷》诗云:“南州牙刷寄来日,去垢涤烦一金值。”

 古代漱口普遍采用含漱法,最早使用的漱口剂有酒、醋、盐水、茶及清水等。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除了饭后漱口清理食物残渣,中国人自古也有临睡前清洁口腔的习惯。宋代张呆著《医说》记载:“世人奉养,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说明早晚都要漱口。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

人类祖先早有漱口、刷牙的习惯,在公元前3000年苏美人乌尔城邦的国王墓穴中就曾发现过清理口腔用的最早工具——牙棒。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人们用动物骨灰做牙粉,清理口腔,现在还有些原始部落用木炭、盐水、细砂、树枝来清理牙齿。阿拉伯人现在还从一种叫Arak的树上取下树枝,将一端捣碎,做成刷状,用来清理牙缝及刷牙,称之为Miswak,是一种天然牙刷,据科学家分析,这种树枝含氟及皂素,可预防蛀牙,并有止痛作用。

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史记·仓公传》中就批出引起龋齿的原因是 “食而不漱”。《礼记》中: “鸡初鸣,咸盥嗽”就说明人们已有了漱口的习惯。古人清理口腔和牙齿用手指和柳枝。敦煌壁画《劳度叉头圣图》中,画有一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持漱口水瓶,用右手中指揩前齿。在唐代,人们用柳枝做成刷,蘸药水揩齿。宋代,有人主张每日早晚用柳枝揩牙两次,元代正式有 “牙刷”一词,郭玉诗中云: “南洲牙刷寄头日,去垢涤烦一金值。”元代社会上层人物用牙刷,一般人还是用柳枝,和中草药研制成的揩齿粉末刷牙,另据考古发现,我国1000多年前辽代古墓中出土了两支骨制牙刷柄。可见我国比欧洲要早600多年就有了类似现代的牙刷。

在欧洲,牙刷是由英国皮匠爱迪斯于1780年在伦敦首先发明的。在此之前,欧洲人用布擦洗牙齿,爱迪斯认为用布擦牙效率太低,而且擦不干净,他把鬃毛缚在骨头上,刷牙效果很好,从此改进了欧洲人的刷牙工具,爱迪斯创立的公司至今仍在生产牙刷。


关于中国古人的牙齿清洁
先秦至两汉时期:

关于口腔、牙齿之清洁、健美、疾病、保健已有了比较高的要求。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即指牙齿要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反之,对牙齿参差不齐者则称之为龃龉,咬合不齐者病之为龊,排列不正者称为龇,不平整者为龋,均视之为病态。为了保持口腔卫生和预防牙齿疾病,除强调饭后漱口等外,此时尺有剔除齿缝间食物残渣的习惯。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发掘了汉末三国东吴时代的高荣墓葬。其中有一个金制的,两端分别为耳挖勺和小杨枝的龙形器物。小杨枝是龙的尾部,圆形,末端尖。研究者考证认为此系墓主人生前用来剔除齿间食物残渣的口腔清扫用具,此小杨枝也就是今之牙签的雏形(周大成:江西省南昌市东吴高荣墓发现的金制小杨枝,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2):23-24,1981)。

三国两晋南北朝:

在口腔卫生保健方面,西晋始见”牙签”之记载。晋·陆云在致其兄陆机书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周大成: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简史。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3):1-9,1981)之语。其制法虽不知其详,但可看出,牙签当时尚属罕见之物。

隋唐五代时期:

揩齿以保口齿清洁,当时已渐趋流行。其方法主要有“杨枝揩齿法”和手指揩齿法”两种,《处台秘要》中载有“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手指揩齿法见于晚唐敦煌壁画中的“劳度叉斗圣图”。至于洁牙剂,或为盐、或为药物散剂。

两宋时期:
《太平圣惠方》指出刷牙匠早晚行之。《太平圣惠方》还载有药膏药齿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此可谓今之药物牙膏的雏型,在宋代已有植毛牙刷。宋·周守中《养生类纂》:“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在欧洲,约500年后所记述的植毛牙刷与周守中的记录相同。

PS:两宋后,根据资料来看中国的口腔清洁方法没有再发展,想是一直沿用旧法。不过口腔各种病理的医疗倒有着一定的发展。

另附上关于"漱"的记载:

"漱"即洗涤的意思。在古书中早有记载,例如:《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洗。"说明古代已养成了早晨进行"盥洗"的习惯。这里的"盥洗"也可能包括漱口在内。直接关于"漱口"的记载,见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这里指的是饭后漱口,也有人主张晚上漱口,认为晚上漱口对保护牙齿有更大的效果。宋代张呆著《医说》;"世人奉养,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后来有更多人主张,每天早晚两次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在刷牙工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代漱口普遍采用含漱法,以盐水、浓茶、酒为漱口剂,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延寿书》有用浓茶漱口的记载,"凡饮食讫,辊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蠢且自去矣。"据现代药理分析,茶叶中除有维生素外,还含有单宁和少量的氟化合物,单宁具有抗菌、杀菌作用。氟化合物确有防止龋齿的作用。说明古代主张用浓茶漱口预防龋齿,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关于酒剂漱口,《医说》:"刘几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饮酒辄一漱口,虽醉不忘也,曰此可以无齿疾。"这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后,我国人民在含漱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揩齿法。

此外,有关学者认为,我国是最先使用牙刷的国家。因为在辽墓穴中发现过骨质的牙刷柄,它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牙刷实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时间。不过,墩煌石窟中的壁画表明,古人是用右手中指当“牙刷”用的。到明代更有人主张用左右手同时擦牙。可见,那时的牙刷使用还不是普遍。

莫高窟的经变画,如唐《劳度叉斗经变》中,描绘“外道”最终皈依佛法时,常常进行洗浴、剃度、揩齿的情景。揩齿就是刷牙。古人刷牙的方法正像画上这样:先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蘸些药物,抹在牙齿上,再用牙刷去刷。

印度人曾经用杨枝刷牙,所以杨枝又叫“木齿”。不仅如此,鉴于牙齿的健康在全身健康方面所居的重要地位,印度人还把赠送杨枝作为“祝您健康”的一种表示呢。后来此法传入我国,我国人民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刷牙方式。古医书《外台秘要》说,用杨枝将一头咬软,蘸了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 在往昔,齿木据说是僧人必备的日常用品之一。辰起及餐毕,僧人都要将齿木嚼成细条状,用来剔除齿间残物。它兼有牙刷和牙签的功能。洁牙之后,方可去诵经礼拜。佛经《华严经》上甚至把嚼杨枝归纳有十大好处。它们是:1.消宿食;2.除痰疾;3.解众毒;4.去齿垢;5.发口香;6.能名目;7.润泽喉咙;8.唇无皱裂;9.增益声气;10.食不爽味。

当然,虽说杨枝是洁牙的常用“齿木”,但齿木又并非只限于杨枝。百姓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找寻合适的洁牙材料。槐枝、桃枝、葛藤等都与杨枝一样有苦、涩、辛、辣的味道,所以它们也可以成为齿木。

没有牙膏的时代,大家不仅能找到洁齿的材料,而且用“嚼”的方法来洁齿,看来比“刷”更为方便,实用。那么,咀嚼嫩树枝用以洁牙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古今都认为确有良效。李时珍也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 ”。
回答:2008-06-01 22:40

也是会刷牙的
1、最早的牙刷叫“杨枝”,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它是将杨柳枝的头砸成刷状物用以刷牙,后随佛教传入中国,又经日本传往世界各地。
2、汉代贵族古墓出土的铜质鎏金牙刷柄,据考证是东汉时期,佛教徒从印度传入的,是由金属铸造而成。
3、1954年由考古发掘,从公元959年的辽代墓葬中出土的两把骨质牙刷柄,就足以说 明,中国的使用牙刷洁齿,少说也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从晚唐到北宋末年,用牙刷刷牙的风气逐渐形成,有保健功能的揩齿药也随之发展得多种多样。在宋代,刷牙作为一项卫生保健措施,在社会上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普及。
4、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诸色杂货”一节,在“挑担卖……”之后所列的小商品名目中,有“刷牙子”一项,临安城中的货郎沿街叫卖日用杂货,牙刷是其货担上的常供货品之一。可见,作为南宋首都的杭州城中,市民普遍有刷牙的习惯,因此才需要货郎们把牙刷送到千家万户。
5、据美国牙医学会的资料表示,世上第一把牙刷由中国皇帝明孝宗于1498年发明,方法是把短硬的猪猔毛插进一支骨制手把上。

古人也是有清洁牙齿的,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懂得如何保护牙齿呐,只不过不会像现代人天天刷,他们只是不定期的清洁牙齿,用到的这些东西更加让人惊叹!
一、在还没有出现牙刷的时候,用含漱的方式清洁口腔
①盐
盐具有清洁、杀菌的功效,古人就很聪明,兑盐水来漱口,清除口腔异味,减少牙龈发炎。《红楼梦》中就有贾宝玉用青盐擦牙的描述,但是那时候的盐对普通人家来说就太贵太奢侈。
②茶
中国人传统爱喝茶,茶水本身具有脱牙垢的功效,饭后用浓茶漱口,既可清除牙齿缝中的食物,有利于坚固牙齿,又有清热解毒、化腐去淤的功效。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段子手——苏东坡先生,喜欢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写进笔记里。在他的《仇池笔记》里,苏大学士教育我们:" 清洁牙齿不需要用牙签儿挑刺,用茶漱口最佳。"
③牙粉
现在研究表明,中药牙粉对口臭,牙龈出血,牙周炎,遇冷遇热敏感,氟斑牙都有不错的效果。连毛主席他的一生也都是在用牙粉刷牙,若去他的家乡参观,一定会看到在韶山毛泽东故居的厨房墙壁上,有一个用来装牙粉的竹筒。
④酒
关于酒剂漱口,《医说》:"刘几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饮酒辄一漱口,虽醉不忘也,曰此可以无齿疾。"这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二、口腔的清洁,仅靠含漱是不行的,力度不够。
①杨柳枝
最早的刷牙工具就是柳树枝,晚唐时期,将杨柳枝泡在清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李时珍也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
②揩齿法
隋唐五代时期,揩齿法甚是流行, 就是用布料或者手指擦牙齿(当然是洗干净的情况下)同时,也会搭配前面的洁牙材料,颇有效果。敦煌壁画《劳度叉头圣图》中,画有一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持漱口水瓶,用右手中指揩前齿。
③牙签
古人为了保持口腔卫生预防牙齿疾病,强调饭后漱口外,还有剔牙。早在西晋就有“牙签”的记载,陆云在致其兄陆机书有云:“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
从牙签、杨柳枝可以看出,这些东西已经有了牙刷的雏形。
中国到了南宋,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古人也是要刷牙的。中国最早的牙齿洁具是杨柳枝,在晚唐时期,那时都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
  宋代,已有了类似牙膏的替代物,古人以茯苓等药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来漱口。如果怕清洗不干净,便用手指代替现在的牙刷,在不然,就是先前说的杨柳枝,沾上古牙膏清理牙齿。
  从古书记载来看,到了南宋,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也有青盐用布或者手指,或上面提到的古代牙刷,用这些蘸了,擦牙齿,然后用清水漱口。据说,古时候有段时间很流行一种妆啊,黑齿,就是把牙齿全都染成黑色,作为一种时尚美。审美观念让人实为不解,也许这样好,反正都染黑了,一劳永逸,也不用考虑洁齿。
  古人的刷牙方法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形容美女的牙齿“齿如瓠犀”,即牙齿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反之,对牙齿参差不齐者则称之为龃龉,咬合不齐者称之为龊,排列不正者称为龇,不平整者为龋,均视之为病态。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掌握了一些护齿方法。在《礼记》中有“鸡初鸣,咸漱”的记载,可见在清晨漱口是当时的一种洁牙方法。古人常使用的漱口水有酒、醋、盐水、茶水等。酒、醋、盐水等有解毒杀菌的作用,而茶叶中含有氟和维生素,可以防蛀,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西晋时出现了“牙签”的记载。晋代陆云在致其兄的书信里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之语,其制法虽不详,但可看出牙签在当时尚属稀罕之物。

不是的,虽然中国古代没有牙膏 但不表示中国古代的人都不刷牙,事实上从我国出土的文献来看,在很早的时候,我国人民(即使是比较下层的人民)也都可以进行刷牙了

一、最先开始是漱口护齿

在没有发明牙刷之前的古人是用漱口来保护牙齿。这点从《礼记》中就可以看出来,《礼记》记载“鸡初鸣,咸盥漱”说明在2000多年前的古人就知道漱口来护齿。而且古人和现代人一样,也是早晚漱口,习惯都是一样一样的。

这点在隋朝《诸病源候论》中看出:“吃过饭后要漱几次口,要是不这样就会得龋齿”。

二、古人的漱口剂

古人漱口并不是用清水漱口,他们有专门的漱口剂——盐水、浓茶和酒。

唐代孙思邈写的《备急千金要方》就有记载:“ “每天早晨以一捻盐放入口中, 以暖水含……口齿牢密。” “饮食后, 用浓茶漱口, 烦腻就会除去, 而脾胃自和。”

其实,盐水、浓茶和酒也确实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所以古人选用这些作为漱口剂确实是明智的选择。看来古人对于自己的牙齿还是很看重的,选择漱口剂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

三、古人发明的牙刷和牙膏

慢慢的随着生活知识的积累,古人又发明了牙刷。当时叫做揩指法。考古学家在辽墓穴中发现了一个骨头做的牙刷柄,这个牙刷柄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

宋代出现了牙膏和牙刷的雏形。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就记载了牙膏的制作方法:

“ 柳枝、 槐枝、 桑枝煎水熬膏, 入姜汁、 细辛等, 每用擦牙。”

其实,这种牙膏是一种药膏,和这种药膏相匹配的是植毛的牙刷。

不过,宋代开始也也有了带毛的牙刷,不过这种毛居然是马尾,这在《养生类纂》 中有明确的记载: “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

四、牙粉

出现牙膏之后,又出现了牙粉。

苏轼就自己配过牙粉,他将松脂和茯苓晒干捣末, 筛出细粉来装袋, 刷牙时,牙粉先放嘴里, 用水,漱一下 吐出来之后再刷牙。沈括也自己制作过牙粉,只不过他的刷牙方式和苏轼的不同,沈括是将牙刷先弄湿然后将牙粉粘在牙刷上面再刷牙。沈括的刷牙方式很像现在人用牙膏挤在牙刷上刷牙是的方式。

五、嚼木刷牙

除了用牙膏牙刷之外,古人还通过嚼木的方法来护齿,再饭后嚼些嫩树枝来清洁牙齿,这感觉有点像现在通过嚼口香糖要清洁牙齿的感觉。

六、古人的牙签

1976年的时候,江西南昌挖掘汉末三国东吴时代的高荣墓的时候,在里面发现了一个金制的,一端是耳挖勺,一端是小杨枝的龙形器具。

后来才知道这个东西是古人吃完东西用来剔除牙齿间残留的食物的也就是和现在的牙签差不多。

古人也是很有智慧的,虽然他们没有像我们这样的牙膏牙刷但是他们也毫不逊色的发明了他们自己保护牙齿的办法。


古代人是不是都不刷牙视频

相关评论:
  • 14794517431古代的人是怎么刷牙的?拜托各位了 3Q
    岑叙皆大部分人不刷,有贵族阶层使用柳枝(一端锤扁或咬扁,呈毛毛状)刷牙,还有牙刷的前身是用猪鬃、马尾等制成和现代牙刷很相似的“刷牙子”。这些都是从出土文物和古籍记载证实的。

  • 14794517431古代人不刷牙口臭吗
    岑叙皆1、注重卫生的古代人虽然不刷牙,但是也很讲究。有些人会漱口,并且在漱口之前,他们都会用青盐来清洗自己的牙齿;还有些人会用竹片刮牙,这能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而不注重卫生的古人,自然会口臭。2、Bass刷牙法:3、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按牙龈-牙...

  • 14794517431古时候的人饭后只漱口不刷牙:他们如何保持口气清新
    岑叙皆古人饭后,只漱口,不刷牙,讲究些的,也不过像《红楼梦》里的公子小姐那样,在漱口之前,先用青盐把牙擦一下。青盐是一种块状的结晶体,主要成分也是氯化钠,但是杂质很多,不能吃,通常用来研药,或者盖房子的时候当砖使。擦牙的青盐雕成棱柱形,红黄褐色都有,模样挺像石刻印章。估计贾宝玉就是...

  • 14794517431古人不刷牙,接吻时有异味怎么办呢?
    岑叙皆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人们是没有刷牙的习惯的,所以人们的口腔健康肯定比现在的人要差得多,口腔卫生问题肯定也是古代人考虑的一个问题,那么他们在接吻的时候,有异味是怎么来排解的呢?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女子低位是非常低的,所以说就算接吻的时候双方的嘴里都有什么异味,我觉得古代人也是会忍受...

  • 14794517431古代人是不是都不刷牙
    岑叙皆也是会刷牙的 1、最早的牙刷叫“杨枝”,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它是将杨柳枝的头砸成刷状物用以刷牙,后随佛教传入中国,又经日本传往世界各地。2、汉代贵族古墓出土的铜质鎏金牙刷柄,据考证是东汉时期,佛教徒从印度传入的,是由金属铸造而成。3、1954年由考古发掘,从公元959年的辽代墓葬中...

  • 14794517431古代人是否刷牙。。。如题 谢谢了
    岑叙皆他们不用牙刷,用可以食用的树枝,现在有的地方还有卖,我在一些地方看到过。。

  • 14794517431古人是如何刷牙的∴
    岑叙皆尽管当时的称呼可能不同。3. 药膏擦拭法:古代人使用由草药制成的药膏来涂抹在牙齿上,这些药膏不仅能清洁牙齿,还能使其更加坚固,从而起到保养牙齿的作用。尽管古代的刷牙方法较为繁琐,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古人能够想出这些方法来保持口腔卫生,显示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 14794517431古时候的人没有牙膏,他们是怎样清洁口腔的?
    岑叙皆由此就可以看出,其实古代人是非常有智慧的,并且在很早以前古代人就已经开始注重自己的口腔卫生了。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知道,如果吃完饭之后不漱口,就很有可能会引起牙齿方面的问题。所以古人在醒来之后通常要洗脸刷牙。由于在当时技术有限,并没有发明出牙刷这个物品,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古人都是用杨柳枝...

  • 14794517431古代人没牙刷,他们刷牙不?
    岑叙皆当然刷牙,但是不是我们现在的方法,而是用青盐擦洗牙齿,当然此种方法仅限于富贵之人,穷人是买不起青盐的,穷人刷牙的方法我只看到过一种,就是用一段柳树枝,把枝头部弄成散毛状,就类似于毛刷的功能了。非粘贴

  • 14794517431古代人不刷牙口臭吗 古代人不刷牙是否口臭
    岑叙皆1、古代人最初的牙齿清洁方式是漱口法,用盐水漱口。接着用手指清洁牙齿。不注重个人卫生的人自然会口臭。2、盐在当时的中原地区是一种奢侈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消费得起的,日常食用都稍显珍贵,更不要说用来漱口刷牙了。于是,酒、醋、药汤、茶水便成为漱口水的替代品。尤其是茶水这种便宜又易得...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