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史上,诛杀开国功臣,开国皇帝做的对还是错?

来自:装修装饰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开国皇帝诛杀开国功臣,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作为皇帝为何诛杀开国功臣,无非是加强绝对的集权,在他们的眼里没有是非对错之分。

所谓的对与错都是来自后世的评价,作为当事者,认为有必要的事情,就会不计后果的去做。

尤其以明太祖朱元璋大肆推行刑用重典的政策,对于开国功臣的诛杀毫不手软,牵连甚广。以下就分析一下诛杀功臣的“模范”帝王,朱元璋的做法有什么依据、或者说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确保老朱家的统治地位

朱元璋称帝以后, 随着民族矛盾的日益衰退, 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就突显出来,严重威胁着朱家王朝的统治地位。

因此, 在处理内部矛盾时, 朱元璋主要采取了以“法外用刑”为主的“重典政策”,也就是诛杀功臣。
在统治阶级内部, 存在着淮人集团和非淮人集团的内部矛盾。

淮人集团以李善长为核心,其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占压倒优势,而非淮人集团则被排挤压抑;同时,在朝廷里还存在着大量的功臣,功臣以血战立功而封公侯,拥有部曲、义子和大量的奴仆,他们又和各地卫所军官有过统率关系。

在和平环境里, 这种虽然数量不大的武装力量和袍泽关系, 却有可能成为倾覆皇家统治的因素; 再者, 相权和君权之间的矛盾也是不可调和的, 管理全国政事的机构——中书省, 是从元朝继承下来的, 中书省丞相总理政务职权很重,。

而朱元璋是个权力欲很强的人, 凡事都要自己作主。

这些内部矛盾使朱元璋昼夜不得安宁, 时刻担心朱家王朝的安危。这样矛盾就以“ 胡蓝之狱”的爆发而激化了。

胡惟庸在中书省最久,权最重,很多事情都是他一个人处理,各地想做官、升官的、功臣、失意军人都奔走在他的门下。

其做了七年宰相,门下故旧僚友结成了牢固的小集团,特别是因罪被谴责的功臣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都和惟庸密切往来,这样军事贵族和朝廷政治首脑结合在胡惟庸一人身上,这样对于权力欲极重的朱元璋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加重了, 随后朱元璋便罢了丞相之制, 而独揽了政权。

至于蓝玉,继常玉春、徐达死后,成为大将,总军征战,立了大功,就骄傲自满起来,蓄庄奴假子数千人,趁势暴横,在军中自作主张,不听朱元璋命令。

而其所提意见, 元璋也多不采纳

。因此,在朱元璋的特务组织锦衣卫官员首告蓝玉谋反,说他和景川侯曹震等公侯打算在朱元璋出去籍田时起事,朱元璋深信不疑。审讯之后,连坐被族诛的达一万五千多人。

这一案把军中勇武刚强之士差不多杀个干净。

朱元璋依靠中小地主的支持, 运用检校和直接掌握的军队, 采取法外用刑的手段, 巩固了自己的政权, 尤其是胡蓝之狱, 其所谓的胡党、蓝党所杀之人在四万左右。

这样功臣宿将被一个一个翦灭了, 宰相制度废除了, 淮人集团也消灭了。


农民领袖的局限性

朱元璋出身贫苦农民家庭, 亲眼目睹官吏在民间的为非作歹、暴虐掠夺百姓和奢侈浪费。

他所建立的明王朝千疮百孔、经济残破。因此他上台伊始就重典惩治贪官污吏。但更重要的是 他又不可避免的带有农民阶级的狭隘自私等缺点。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里, 他拉拢任用为他出生入死的兄弟, 而在和平岁月里, 对于那些享受荣华富贵的昔日战友却视为眼中钉。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所以就尽可能的找各种理由铲除他们, 大搞法外用刑、屡兴大狱杀戮功臣。开国功臣几乎被杀个干净。

作为皇帝, 希望自己的统治能够延续下去。

朱元璋经过15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由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成为一个万人景仰的皇帝, 这期间所花费的精力只有他本人知道。所以他不像那些弑君篡夺皇位之人, 或者那些直接继承皇位的皇子皇孙们。他所得到的是他努力奋斗的结果。

因此他登上皇帝宝座后, 更加珍惜这个位置, 也会更加花费心思去苦心经营。重典之制也就自然而然诞生了。


【简短的结语】

朱元璋实行重典政策也是为子孙后代着想,。对于仁慈的主张轻刑的皇太孙朱允文, 他更是不放心, 他对孙子说:“吾治乱世, 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 刑当自轻, 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但最后其实行重刑的结果是更加变本加厉地杀害功臣大将, 以至在靖难之役中, 建文帝无一可堪用的大臣。

他的做法,反而害了自己的大孙子。



我认为是错的,因为这种方法会使得建国初期没有可以使用的将领,如果再次遇到造反或者外族的入侵,根本没有人能去带兵打仗,对于国家非常不利的。

错。因为开国功臣都为国家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过河拆桥的行为令人不齿,所以我认为是错的。

开国皇帝做的没有错。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开国君主不得不这样做。

这个问题是错的,站在皇帝的角度来讲他就是怕别人功高盖主那么对于自己的江山是有威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开国功臣都会出现谋反的情况,皇帝这样是错杀人,是错的。


在古代历史上,诛杀开国功臣,开国皇帝做的对还是错?视频

相关评论:
  • 17635766980在古代历史上,诛杀开国功臣,开国皇帝做的对还是错呢?
    浦泳严皇帝诛杀开国功臣,这件事情站在皇帝角度一定是正确的,因为人是有私心的,人性也是最不能检测的东西。比如开国皇帝刘邦早年是被项羽分封的诸侯,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击败项羽成为帝王。试想一下刘邦知不知道这些诸侯的威胁?答案是有威胁。刘邦虽然坐上了皇位,但他觉得皇位不牢固,因为关东还有很多诸侯。诸...

  • 17635766980在古代历史上,诛杀开国功臣,开国皇帝做的对还是错?
    浦泳严开国皇帝诛杀开国功臣,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作为皇帝为何诛杀开国功臣,无非是加强绝对的集权,在他们的眼里没有是非对错之分。所谓的对与错都是来自后世的评价,作为当事者,认为有必要的事情,就会不计后果的去做。尤其以明太祖朱元璋大肆推行刑用重典的政策,对于开国功臣的诛杀毫不手软,牵连甚广。以下...

  • 17635766980在古代历史上,诛杀开国功臣,开国皇帝做的对还是错?
    浦泳严古代开国皇帝诛杀功臣,是家天下思想的表现,天下平定了,皇帝把天下当成自己家的天下,要一代代传下去,害怕有能力的功臣来争夺,索性把功臣杀了,以绝后患,虽然看起来残忍,但也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客观上对老百姓是有好处的。宋太祖赵匡胤算是比较仁慈的,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

  • 17635766980为什么历史上的开国皇帝都要杀开国功臣呢?有哪些原因?
    浦泳严他曾打个比喻,把功臣比做铁棒上的尖刺,他要在有生之年,帮孙子把铁棒上的尖刺除去,留给孙子一个没有威胁的统治。所以诛杀功臣毫不手软。四.开国功臣自己作死 还有,之所以皇帝杀功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的功臣居功自傲,横行不法,对皇帝没有足够的尊重,让统治者不得不先拿他开刀。比如明太...

  • 17635766980在古代的历史上,有些帝王为啥要诛杀开国功臣?
    浦泳严历史上被杀的开国功臣,有一部分是属于确系自己犯事而被诛杀,另外的大部分都是因为受到了帝王的猜忌,从而被杀的。在打天下的时候,往往都是烽火连天的岁月,在这样的岁月之中,一个团体的组织构架往往还没有完全的建立,上下尊卑往往并不那么等级的森严,而且在这样的打天下的过程之中,常常有很多...

  • 17635766980古代历史上诛杀开国功臣,开国帝王是否过分了?
    浦泳严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就差点在睡梦中被宫女勒死。所以位高权重,孤家寡人。更别说是功高盖主的开国功臣了。他们如果造反,手段往往是不留任何余地的,斩草除根是个很悲惨的事,这只是从生存之道去理解。往往很多帝王诛杀开国功臣,是从国家建设和后代着想。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一旦得到成绩,或者得势,就...

  • 17635766980狡兔死,走狗烹:朱元璋杀害开国功臣的先后顺序,到底有何玄机呢?_百度知 ...
    浦泳严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国皇帝们在取得江山之后都会对开国元勋们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例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汉高祖刘邦对功臣们的杀害等等。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皇帝诛杀开国功臣似乎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它似乎在每个王朝的演替中都会发生。但是要说起历史上诛杀功臣最多的皇帝,恐怕...

  • 17635766980历史上有哪些开国皇帝当上皇上就把功臣杀了?
    浦泳严说起开国皇帝诛杀功臣,人们首先会想到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他的江山有一大半是韩信打下来的,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西汉王朝,刘邦也更不可能当皇帝。刘邦当皇帝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消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还是“齐王”的韩信徒封为“楚王”,使其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然后又有人适时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又再将他再贬...

  • 17635766980朱元璋为什么诛杀开国功臣,这种历史现象是自他之后就结束了吗?_百度知 ...
    浦泳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从古至今,皇帝诛杀开国功勋这种现象,从来就没有停过,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一个新的王朝才建立不久后,统治并不稳定,开国功勋手中往往也拥有过大的权力,这就很容易威胁到统治者的地位,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一些必要手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白手...

  • 17635766980历史上的开国功臣,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浦泳严从古到今,开国功臣的命运多以悲剧结束,这是一件很不好的事,对人性和民族文化有着极大的害处。诛杀功臣比较残忍比较著名的是刘邦和朱元璋。刘邦夫妇入主长安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韩信杀了,韩信之死,使刘邦成了历史上辜恩寡义的代表,我想也正是因为这种恶名是无法除去的,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又把英布和彭越杀了...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