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为什么大多数都是对称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为什么讲究均匀对称~

如果只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详细的请看《从传统思想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一文摘要:

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历史沧桑的见证,更是文化和思想的外现。综观中国的古代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衍变过程中,无论是宏伟的宫殿、庄严的寺庙、幽静的园林,还是丰富多彩的民宅,都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表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

中庸和谐

“中庸”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他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它后来演绎为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古人论天文、地理、人道都不能离“中”而立。因此,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必须以“中”为标准,即做到所谓“天人合一”。
“中庸”的观念体现在古代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平面作对称均齐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作用。这一格局成为中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等。中轴线对称的建筑观念虽然早在商周时代就开始,但最典型地代表这种中轴文化的当数明清的北京城和宫殿了。整个明清时代的北京城自南向北,沿着一条长达7.5公里长的中轴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该中轴线以最南端的永定门为起点,以地安门北面的钟鼓楼为终点,其间建筑空间序列重重叠叠、高潮迭起又井然有序,尤以故宫三大殿的平面布局最富特色。此外,这种关于中轴线的建筑空间意识,也体现在北京一般的四合院民居住宅中。
“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在古代建筑上还体现为中国古代建筑在发展中不追求房屋过高过大。因此,中国古代建筑从造型和体量上看,无论是帝王宫殿还是传统民居,总体上一直是向平面方向发展的,由间构成单体,由单体构成庭院,再由庭院构成建筑群,形成一种连续绵延于大地的感觉。“天人合一”的和谐观还可以从中国古代聚落选址上体现出来。古代的聚落建设,首先就是尊重自然和顺应环境,根据土地资源状况来合理安排居住用地。古代聚落建设,不仅尊重环境,对土地合理利用,还表现出了对土地、水源的保护思想。《荀子·天论》中记载:“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有节制地利用水资源,才能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存在和长久使用,即与自然长期的和谐共处。

重伦守礼

维护等级与秩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礼”的一项主要内容。《乐记》中说:“礼者,天地之序也……序,群物有别。”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礼制内容,说到底是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这一点在《礼记》有关建筑功能的论述中表达得很清楚,即所谓“以降上神与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别”。中国古典建筑只有充分满足这些要求,才能最终与古代中国人传统上按远近、长幼、亲疏,继而按高下、尊卑、贵贱来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同步一体。因此,中国古代建筑自觉地以建筑形式区分人的等级,以维护阶级社会的秩序。
就一座建筑群体的组成而言,如北京故宫建筑群,除了院落和轴线组合外,还必须对单体建筑的等级和名分加以界定,才能形成各得其所、相辅相成的局面。从宫殿的平面布置上看也有严格的主次、内外等级,它的外朝和内寝是完全分隔的。建筑的等级甚至在并列于大台基上的三大殿上也可以反映出来:太和殿级别最高,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是皇帝大朝的准备用房,就只用单檐四角攒尖顶;保和殿是宴请重臣和举行殿试之地,地位比中和殿重要,于是用了重檐歇山顶。
在一般住宅四合院中,人伦关系反映在平面布局上。长辈住上房,哥东弟西,女眷居后院不迈二门等等。而房间的功能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以及各式人等在其中的活动规律。一般在一组建筑之内,正、倒、厢、耳、门、厅、廊、偏各房都各有等级,不得高于主。即使是人死之后的坟园占地面积、坟丘高度、墓碑形制、神道石刻,以至棺椁祭器,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违背这些制度,要受到刑法制裁。如果僭用皇帝特有的形制,罪名更可至大逆。此外,中国传统建筑从整体布局到细微的装饰,都存在着很有规律的数字等差关系。比如,间数以九间(清代扩大到十一间)为最大,依次降为七、五、三、一;进深以十三架为最高,以下递减至三架等这样的等差规则。这些规则又多是通过朝廷的法典(如唐代的《营缮令》宋代的《营造法式》等)固定下来,直接用这些数字的差别表示出不同等级人的建筑等级差别。

外儒内道

儒学是维护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中国儒家思想特征最明显的体现在中正、礼仪方面,因此,在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中,皇宫、坛庙、陵寝、寺院、宫观以及祠堂等等,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旁是陪衬的建筑物,陪衬的建筑要整齐划一,两相对称。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
古代宫殿建筑更是最高统治者通过建筑艺术来显示帝国的实力和威严的,象征王权的至尊和永恒,所以中国古代宫殿强调群体气势,群体的序列有助于渲染统治王朝的威严,群体的布局有利于体现宗法等级的贵贱尊严。
儒教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但它过于束缚人性,不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因此,中国的古代建筑虽然外观是庄严雄伟,一切照伦理制度做事,但一般在建筑的后部都是诗情画意,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前宫后苑的格局。这内外两个完全不同的天地,就反映了中国人外儒内道的生命观。它是与道家思想提倡修身养性、追求自由洒脱、讲究气韵生动相吻合的。此外,中国古代建筑在造型艺术上形成的飘逸、流动的感觉,让中国建筑产生了翼角起翘、屋檐曲线流动状态,即使是屋顶也呈现不同的弧面,这样使建筑的重量产生的压抑感消失了,符合了道家的“气韵生动”之说……”

因为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吧,而建筑正好可以体现出来这种规矩、这种庄严的感觉。

中国古典建筑最大的特色便是以中轴对称为骨架,承托起“整齐严肃、有条不紊”的视觉感受。中轴对称建筑最早发端于商周时期,但最典型的代表却要属明清两代的北京城宫殿。

所谓对称,是以一个点或一条线为中心,两边的形状和大小,是一致且呈现对称的事物色彩、影调、结构,都是统一和谐的现象对称的事物能给人一种“安静”的严肃感,蕴含着平衡、稳定之美。从皇城宫苑到普通民宅;从群体建筑的规划到一户一室的布局,从亭台楼阁,到亭台楼阁,从轩榭廊舫,到厅堂馆斋……我们处处都可见中式对称的影子。对称之所以为美,是因为这是视觉美的天性使然。而中国人对于自然的崇尚,更反映在对称美的普遍运用之上。对称讲究相同部分间规律的重复,呈现在建筑上,往往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具有古典美感和秩序感。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体现在古代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平面作对称均齐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作用。

而一般的民间宅院,更多反映的是人伦关系,尊卑有分,长辈住上房,哥东弟西,女眷居后院不迈二门。中国人讲究重伦守礼,维护等级与秩序,中国古代建筑只有充分满足这些要求,才能与古代传统上按尊卑贵贱关系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同为一步。

空间位置的对称性设计,其中更是植入了丰富的寓意,吉祥的祈愿。在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中,“中轴对称”仿佛代表着温暖、质朴的本真。以一种文明返祖的方式,为当代建筑设计者供养思路与启迪。



对称,是自然美的形象表征。譬如各种动物(人体,鸟兽,蝴蝶,蜜蜂等)结成左右对称。古今中外,许多古城、皇宫、民宅、陵墓,也多是左右对称的。空间位置的这种对称性设计,是对大自然的有机模仿,在这种模仿中人类得到感官的愉悦和情操的陶冶,进而产生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的审美感受。中国许多孤城的建筑,都有自己严格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城内街道东西。南北,呈棋盘格子状。出于尊崇,中国常将地位最高的建筑放在正中,其它建筑环绕在两侧。因此,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多有清楚的南北中轴线、整齐的东西对称,形成了"中正"之美。

主要是中庸观念体现在古代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平面作对称均齐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作用。中国建筑,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无论东方、西方,再没有一个民族对中轴对称线如此钟爱与恪守。从皇家宫殿、公共官署、佛道庙观以及一般民宅,都依严格的中轴线分布:从群体组合到一室布局都呈现出中轴线的特征。中国古典建筑最大的特色便是以中轴对称为骨架,承托起“整齐严肃、有条不紊”的视觉感受。中轴对称建筑最早发端于商周时期,但最典型的代表却要属明清两代的北京城宫殿。古人对于中型布局的推崇,使其对于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样的建筑是非常有特色的。中国古典建筑最大的特色便是以中轴对称为骨架,承托起“整齐严肃、有条不紊”的视觉感受。中轴对称建筑最早发端于商周时期,但最典型的代表却要属明清两代的北京城宫殿。所谓对称,是以一个点或一条线为中心,两边的形状和大小,是一致且呈现对称的。

对称也是自然美的形象表征,是均衡的天然格局,让人产生健康和平静的均衡感。对称讲究相同部分间规律的重复,呈现在建筑上,往往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具有古典美感和秩序感。这种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体现在古代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平面作对称均齐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作用。


中国古建筑为什么大多数都是对称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8698619253涨知识:为什么中国古建筑一般都是平平矮矮的,而不像
    咸供斩2、多数中国古建还是比较平矮的,那是因为木构结构体系建高了不仅不经济,还会导致使用空间过多被结构占据啊 3、我估计你后半句应该是”而不像西方建筑那么高耸雄伟“。其实西方建筑也多数是平平矮矮的,但是西方古代公众类建筑、城堡类建筑都是以石材为主,留存到现代比较多,让你印象中感觉好似西方...

  • 18698619253当今建造的中国古建筑风格和日本古建筑有什么区别吗?
    咸供斩1、同属木构建筑体系。日本木构都受到中国古建筑影响。2、日本建筑形式与技术是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时带去的,外观上有明显的隋唐盛世的朴素大气。3、日本席地而坐,所以室内空间低矮,建筑尺度与人体尺度关系密切,比如日本房间大小由榻榻米决定;而中国在五胡乱华期间使用游牧民族的高坐具,故室内高敞,由...

  • 18698619253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布局原则是什么
    咸供斩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在建筑功能区域的设计上是“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原则。在规划布局上,古人非常注重“象天之理”,顺应自然规律,做到“天人合一”,并且根据五行的学说,将建筑组群尽量“负阴抱阳”“左青龙、右白虎”以达到“阴阳有序”的良好环境。中国古建筑和西方古建筑一个非常大的不同之处...

  • 18698619253为什么中国的古建筑中为什么很少有西方哪种高大宏伟的?
    咸供斩为何中国的古建筑很少使用纯石制材料,且不是那种建筑高大雄浑的style呢?文明不同 ,导致各自对建筑风格的理念不一致 古时候,西方与中国在建筑用料方面产生了不同的分歧,西方人建筑以石头为主,而东方人以木、土混合为主。这倒不是因为西方比东方的石头多的缘故,而是不同文明的发展,使得彼此在看待...

  • 18698619253房屋朝向东南在风水中有什么说法!!!
    咸供斩另一说法就是:朝向是相对房子的座向而言的,这是中国易经的风水上的说法。比如:房子座向是北,那那的朝向就是南。 凡是到过中国或是对中国古建筑物有所研究的人士,都知道中国大部分的古建筑 之座向,皆是坐北朝南,也就是把正门开在南方,而不开在北方,那是为什么呢? 是否坐北朝南的屋宅,风水格...

  • 18698619253谈谈你对中国古建筑的理解
    咸供斩中国古建筑的理解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结构形式,体现了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独特风格与结构形式 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结构形式,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从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如宫殿、庙宇、园林等,到现代的仿古建筑,都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独特韵味。其结构...

  • 18698619253相比西方,中国古建筑为什么遗留得少
    咸供斩大部分还是采用土木结构。。此外,由于古代中国青铜时代非常辉煌,铁器时代进入较晚,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砖石结构的发展,因为青铜工具是无法加工石材的,虽然后来有铁器了,但文明已经固化,建筑思维和审美都已经成型,土木建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此土木建筑也就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代表中国建筑...

  • 18698619253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宫殿、楼阁不如西方宏伟?
    咸供斩1. 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

  • 18698619253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为木结构而欧洲的古建筑大多为石结构?_百度...
    咸供斩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中原,中原地区相对缺少石材,石材比较木材的运输相对繁重复杂。所以大多数都采用木结构。

  • 18698619253古建筑屋顶与屋身比例为1:2 的原因,为什么一定是一比二呢,尤其是明朝的...
    咸供斩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 二、屋顶 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顶最为典型。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的显著特征是大屋顶。中国古代...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