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知徐州翻译徒的意思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徙知徐州”的意思是到徐州任太守。

徙:1、迁移:~居(搬家)。迁~。流~。

2、古代称流放的刑罚:~边(流放有罪的人到边远地区)

原文: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徐州翻译徒的意思视频

相关评论:
  • 18950718211徙知徐州翻译徒的意思
    桑裘莲答:“徙知徐州”的意思是到徐州任太守。徙:1、迁移:~居(搬家)。迁~。流~。2、古代称流放的刑罚:~边(流放有罪的人到边远地区)原文:(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

  • 18950718211苏轼徙知徐州文言文翻译
    桑裘莲答:“徙知徐州”的意思是到徐州任太守徙1迁移~居搬家迁~流~2古代称流放的刑罚~边流放有罪的人到边远地区原文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却没有沉苏轼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士兵们全都出了城...

  • 18950718211徙知徐州的原文及翻译
    桑裘莲答:翻译: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亦称苏东坡。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出任杭州通判,到任后,他深感百姓在饥荒之时生活的艰难,便上疏朝廷,请求免除秋税。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元丰二年,调任湖州知州。当他离开杭州时,杭州百姓都舍不得他走,纷纷哭着为他送行。苏轼到湖州后,不久就给皇上写了一封...

  • 18950718211苏轼徙知徐州的注释
    桑裘莲答: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于高各一丈为一堵。④诣:拜访。⑤全:保全。⑥虽:即使。⑦败:倒塌。⑧庐:搭起茅屋。⑨卒:终于。10知:主持。11谁与:与谁。12走:逃跑。

  • 18950718211苏轼知徐州文言文
    桑裘莲答:1. 苏轼 徙知徐州 译文 译文: 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洪水在梁山泊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

  • 18950718211苏轼徙知徐州文言文翻译
    桑裘莲答:苏轼徙知徐州文言文翻译如下: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 18950718211徙知徐州苏轼的作品原文及赏析
    桑裘莲答:翻译: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

  • 18950718211徒知徐州河决曹村翻译注释
    桑裘莲答:徙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虽,即使即使是禁军都将为我所用。”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 18950718211徒知徐州原文及翻译
    桑裘莲答:徒知徐州译文如下: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

  • 18950718211徙知密州的徙是什么意思
    桑裘莲答:调任密州。司农下令实施新法,不按时施行的人按违反国家制度判罪。轼对提举官说:“违反制度的判罚,如果是出自朝廷,谁敢不听从?如今命令出自司农,这是擅自制定律法。”提举官害怕地说:“请您先不要追究这件事。”不久,朝廷知道这个法令危害百姓利益,于是下令废除了它。《苏轼徒知徐州》是一篇文言...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