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灯的历史沿革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安徽花鼓灯起源与什么时候?~

目前关于花鼓灯起源时间的说法有很多种,有远古说、有夏代说、唐代说、宋代说直到清代。前后相差数千年。从如此多的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出,花鼓灯的起源问题是非常复杂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有关花鼓灯的资料保留下来得非常少,使得人们很难从历史文献的角度来给花鼓灯的起源时间下一个准确的界定。另一方面也同花鼓灯本身发展的复杂性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从对花鼓灯概念的解释中就能看出。如:《中国百科大辞典》记载:花鼓灯是中国汉族的一种民间舞蹈,流行于淮河两岸,以怀远和凤台为中心,形成风格不同的两大流派,常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进行集体性民间舞蹈表演。而《中国音乐辞典》中对花鼓灯是这样记载的:花鼓灯,民间歌舞,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的怀远、蚌埠、凤台、凤阳及河南南部等地。河南称“地灯”。花鼓灯有歌有舞有小戏。鼓灯的起源应该有一个从娱神转而变为自娱及娱人的过程。它的产生时间不会早于明代,但由于资料所现,具体的产生时间还有待后人的继续考证。

作者:jay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71892/answer/84311589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凤阳花鼓起源于明朝初年,当年,洪武初年,朱元璋刚刚统一天下,不知该在哪里定都,而且他本人有浓厚的思想情绪,当时拟定他的家乡凤阳为“中都”,凤阳鼓楼就是那个时候修建中都留下来的,可是凤阳自古贫穷,没有基础,所以朱元璋就想移民来带动家乡凤阳的经济发展,移民分为四种人:
1. 工匠,此乃第一批移民,因为首先要修建中都,其次要修建大量民居,所以这种技术移民是必不可少的2.士兵,一般都是给朱元璋当兵的,有天令无法抗拒。前两种移民大都很无奈,都是谈不上怨恨.3.江淮一带的富人,在元朝末年,江浙一带主要是由一个叫张士诚的人所占据的,张士诚是私盐贩子出生,为人很讲义气,对当地很有威望,受人民拥戴。后来朱元璋每次攻打江浙地区都受不到当地人民拥护,很是气恼,后来张士诚兵败,朱元璋为了惩罚这些富户,就把他们移民到凤阳的偏远地区(ps:当时朱元璋为了光大祖籍,把凤阳设为二十四个县,相当于一个省,而且设有巡抚),这些人非常怨恨朱元璋。而且朱元璋下令这些人不得回家,可是富人大多思念家乡,所以想了一个方法,富人扮成乞丐,在冬天回到家乡,大多是为了祭祖等行为,等到春天再回去凤阳种地。(ps:当时出远路要有路条-相当于介绍信,如果没有,就会被当地的官府抓住,所以很多人出去讨饭,但是不得不回来,所以那时一到冬天(农闲)就会有乞丐成群的奇异景象)4.罪犯,为了弥补劳力的不足,所以让罪犯到凤阳来弥补劳力,但是这些都是社会不稳定因素。这么一大帮人到了凤阳,可是凤阳自古土地贫瘠,所以这么多人到了凤阳反而什么干不了,而且后来朱元璋决定建都应天(南京),中都反而停止了修建,于是很多人家道中落,沦为乞丐.这是一种普遍的认为凤阳乞丐形成的一种解释,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说是朱元璋登基时,很多凤阳老乡前去祝贺,席间大家都很开心,朱元璋就说了:等你们回去的时候,什么活也别干了,你们以后就唱着过日子吧。”,很多人一听,好日子啊,结果回家就把东西全挥霍完了(真是群实诚孩子),结果朱元璋愣是没动静,所以很多人家道中落,沦为了乞丐。不过他们倒也真是唱着过日子了,不过是拿着花鼓到处行乞了,这也是叫花子的形成。————————————————以上为凤阳乞丐的形成原因,接着咱们就说那凤阳花鼓了。
从本文章结尾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凤阳花鼓的鼓条形似筷子,鼓形似碗状,其实就是当年凤阳乞丐们行乞的工具逐渐演变过来的,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凤阳花鼓是清朝时才逐渐形成的,我们可以从歌词里看出来这一点“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麦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惟有我家没得卖,肩背锣鼓走街坊。”我们不难认为明朝人是不敢唱这些词的。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凤阳花鼓的鼓条形似筷子,鼓形似碗状,其实就是当年凤阳乞丐们行乞的工具逐渐演变过来的,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凤阳花鼓是清朝时才逐渐形成的,我们可以从歌词里看出来这一点“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麦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惟有我家没得卖,肩背锣鼓走街坊。”我们不难认为明朝人是不敢唱这些词的。不过凤阳花鼓确实是在明朝就有的,当时有个对于我们现在的凤阳花鼓来说改了调换了词的曲儿,叫秧歌行,词是这样的‘‘凤阳妇女唱秧歌,年年正月渡黄河,背面吹雪沙扑面,咚咚腰鼓自婆婆,南来北往如飞燕,如此艰辛实可怜。”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当时的乞丐们吃尽了苦,受尽了累,但是依然不敢骂人啊

追溯花鼓灯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宋代。如果把可考的文字记载(成为于清代的《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源于宋代)、传说与直观所能观测到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花鼓灯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不难发现花鼓灯所具有的宋代舞蹈文化印迹。仔细观察50年代花鼓灯的原始风貌,能较明显地体察出花鼓灯所反映出的宋代历史文化基因。比起许多原始功能遗存十分明显的舞种,花鼓灯更具技艺性、表演性和艺人职业化的特点;而比起某些更具市井文化气息的民间歌舞,它又具有很强的民俗性和群众自娱性。兴盛于明代,盛行于清末、民初。
花鼓灯·凤台花鼓灯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凤台县
凤台花鼓灯流行于淮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凤台及周边地区。凤台花鼓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及人文环境。凤台古称州来,又名下蔡,位于淮河中游,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民风淳朴。
凤台花鼓灯历史悠久,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萌芽到成熟阶段。凤台花鼓灯起源于宋、元时期,至清代中叶已初具规模,趋于成熟,深受人民喜爱,成为流传甚广的民间艺术;二是清末民初阶段。花鼓灯在凤台基本形成自己的流派特色,为解放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阶段,花鼓灯登上了高雅艺术的殿堂,被誉为汉民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四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阶段,花鼓灯艺术受到重视,重获新生。
花鼓灯·颍上花鼓灯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颍上县
颍上是花鼓灯的故乡。颍上花鼓灯是由劳动人民创造且世代相传的艺术形式,产生于淮河流域广大农村,主要流行于淮河沿岸的颍上等二十多个县、市地区。颍上花鼓灯的主要内容是表达人民期盼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良好愿望,展现淮河儿女的礼义风情、勤劳勇敢,表现青年男女纯真、朴实的爱情,体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著与向往。颍上花鼓灯除在题材、形式、音乐、舞蹈等方面与淮南、蚌埠两地区的花鼓灯有相似之处外,亦有自身的特点。它舞蹈动感特强,节奏紧促有力,动作韵味十足,速度快捷敏锐,架势变换频繁,表演场面炽热欢腾,演员情绪欢快激昂,唱腔粗犷高亢,整个演出气氛堂皇富丽,地方特色浓郁。颍上花鼓灯表演者由数名鼓橛子、腊花对偶组成,通常由领首的第一个鼓橛子(叫杈伞把)领舞出场,主要有大花场(跑大场)和小花场(跑小场)等段落。
颍上花鼓灯大多即兴演唱,多用锣鼓敲击(常用鼓、锣、镲、小锣等四件),锣鼓经无谱,常用凤凰三点头、长流水、小五番、十八番、大刹点、小刹点等,大多即兴变奏,随舞蹈变化而变化。音乐多采用民族五声音阶,常用宫和羽、徵混合调式。颍上花鼓灯有《抢板凳》、《抢手绢》、《游春》等一批有人物有情节的传统舞蹈节目和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
花鼓灯·蚌埠花鼓灯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蚌埠市
蚌埠花鼓灯包含四百多个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舞蹈动作超常度高,时间差大,瞬间舞姿复杂多变,这些构成了花鼓灯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使花鼓灯成为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的优秀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花鼓灯的舞姿和动作很讲究放与收、动与静的巧妙结合,动作的节奏性强,且富有变化。蚌埠地区出现了冯国佩、常春利、郑九如、石经礼、杨再先等一批花鼓灯名家,还产生了《游春》、《抢扇子》等一批有影响的节目,形成了千班锣鼓百班灯的鼎盛局面。




花鼓灯的历史沿革视频

相关评论:
  • 19462166137花鼓灯的历史沿革
    常逸养追溯花鼓灯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宋代。如果把可考的文字记载(成为于清代的《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源于宋代)、传说与直观所能观测到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花鼓灯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不难发现花鼓灯所具有的宋代舞蹈文化印迹。仔细观察50年代花鼓灯的原始风貌,能较明显地体察出花鼓灯所反映出的宋代历史文化基因。

  • 19462166137推剧的历史沿革
    常逸养1955年,凤台县在原有半职业民间班社的基础上,成立了推剧团,一些文艺工作者和青年学生参加了剧团,和老艺人一道进行艺术创造和革新。1959年,在中共凤台县委支持下不,剧团邀请了全县四十多个花鼓灯艺人,挖掘和记录花鼓灯及其它各种汉族民间歌舞传统节目,并请了花鼓灯名艺人“一条线”等来进行传艺,...

  • 19462166137三角戏历史沿革
    常逸养三角戏起源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5年),源自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由花鼓灯与民间小调融合而成。起初在江西赣州、抚州等地流传,后传入闽北的邵武、光泽、泰宁、建宁、清流、建瓯等地,与当地艺术和风俗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地方剧种,因其早期表演者仅“生、旦、丑”三角色,故称“三角戏”或...

  • 19462166137怀远县属于哪个市
    常逸养怀远县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素有“淮上明珠”美誉,民间盛行的花鼓灯,名胜古迹有白乳泉,卞和洞、望淮楼等。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2019年,怀远县下辖15个镇、3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018...

  • 19462166137安徽怀远高等师范学校的历史沿革
    常逸养二〇〇四年四月经县委县政府批准,与安徽省歌舞剧院联合创办“花鼓灯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在校四个年级共118人,至今已办学十年,共培养出花鼓灯艺术人才五百多人,奉献在全国各大文艺团体,为传承、振兴花鼓灯艺术和民族民间舞蹈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二〇〇七年六月经省教育厅师资处批准,开始招收三年...

  • 19462166137蚌埠怀远的简介
    常逸养怀远花鼓灯是安徽两花之一,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多次荣获全国大奖,曾应邀到葡萄牙、摩洛哥等国演出,97年怀远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花鼓灯艺术乡”。 源远流长的怀远县建置沿革 怀远县地处安徽省北部,位于淮河中游,在淮北平原的南端。 怀远县境内有荆、涂两山夹淮对峙,又当涡、淮两河汇流之处,形势险要,...

  • 19462166137江口镇安徽省颍上县江口镇
    常逸养文化方面,江口镇享有“杂技之乡”的美誉,丰富的文艺活动如舞龙、花鼓灯等在节日中广受欢迎。1982年建成的影剧院曾举办过众多演出,虽现在主要用作大型会议,但仍保留着丰富的文化传统。教育上,江口镇重视教育投入,新建了多所教学楼,师资力量和设施都有显著提升,已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卫生方面...

  • 19462166137蚌埠在哪里
    常逸养30年代后,陆续出现了像冯国佩(艺名“小金莲”)、陈敬之(艺名“一条线”)、田振起(艺名“小银子”)、郑九如(艺名“小白鞋”)、常春利(艺名“老蛤蟆”)、石金礼(艺名“石猴子”)、杨再先(艺名“小红鞋”)、詹乐亭(艺名“盖九江”)、李兆业(艺名“猫春”)、万方启(艺名“万漏子”)等名家,形成了花鼓灯的...

  • 19462166137安徽历史
    常逸养安徽的历史沿革 夏商周安徽分属不同的部落(扬越、百濮)和诸侯国。西周出现了吴国、六国、舒国3个诸侯国。东周出现了越国、楚国、吴国、萧国、桐国5个诸侯国。春秋期间(前770年-476年),分属宋国、楚国、蔡国、徐国。秦代实行郡县制,境内长江以南属会稽郡、九江郡,以北分属泗水郡、砀郡、陈郡...

  • 19462166137山东省淮南市有哪些县
    常逸养凤台县以煤电为支柱产业,是全国深井采煤第一大县,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水利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花鼓灯之乡、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之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国园林县城、全省文明县城、全省园林县城、全省双拥模范城、全省平安县、全省无邪教县、全省首届文明县、...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