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关于佛教真理的问题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佛教是真理吗?~

佛教不是真理,真理是修证或者学习的对象、不是修证学习本身啊楼主。

如人以手 指月示人——佛教如手 真理如月。

当然除了手、还有很多可以指月的,比如道德经、科学、儒家……至于它们令你看到满月还是弦月,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楼上那个说佛教是“唯心主义”、还说“宇宙大爆炸”面前谈轮回的,真面目如何呢?

耶稣是世上的光,跟从他的就不在黑暗里走!
回答者: 国鸟——麻雀 - 试用期 一级 1-4 12:17

对不起了,佛教呢虽然不是唯物主义但也不是唯心主义;另外宇宙大爆炸跟轮回一点冲突都没有;西方主流的看法也认为,东方哲学(特别是佛教、道家等)非但不跟当代科学起冲突、还可以指导和启发当代科学;倒是贵教,不要说跟当代科学了、就是跟古代科学它也打的不可开交,而今天,贵教却成了“哇,现代科学这么昌明、XX党还死抱着原教旨基督教不放”的落魄样(这是贵教目前的言论,不信的话请自己去utube上找相关视频、看下面大家的评论如何)。

佛法是究竟的宇宙的真理。
而究竟的宇宙真理和定律。绝不会因为有人不相信,而不继续进行/运作。
只有能够,找到有真正德行的高僧大德,佛事还是会有效果的。
但也只是助缘,当然还得参考其他的客观情况。
-----------------
就因为佛法,是宇宙真理,所以宇宙绝对不会。因为没有佛教而灭亡。
每一尊佛,降生在世间的时间,都相隔很久,但佛法却一直存在。时机到则因缘生,时机尽则因缘灭,如此而已。
-----------------
其次,佛与众生,是相对的存在。
因为众生,无始无终;因此,佛也无始无终。
-----------------
若众生有始,第一个众生,将成为“无因”的众生,这在逻辑上,也是说不通的。
众生从总体而言,是无始无终,流转不息,从众生的个体而言,是“无始有终”。
若个体的众生无有终,众生成佛的理论,便无法成立。
-----------------
再来,佛依法成佛,佛又说法,无法众生成不了佛,无佛众生也说不了法,佛从众生中出。
佛生于法,因此,将般若法,称作“佛母”。
诸佛出世,第一大事是说法,因此,法生于佛。
-----------------
所以“佛法”虽然是佛说,但却不是,某一个佛的发明创造,而是三世一切如来之法。
-----------------
佛法从本质上说,是万法本具法性的揭露显现,因此在《金刚能断般若经》中说:“无论佛出世与否,万法的法性不变。”
-----------------
法性是终极真理,佛只是终极真理的发现者。
-----------------
基本上,佛教中的“法”分为两种,即世俗谛(俗谛)和胜义地(真谛),合为究竟的一体的两面。
其实在真实的状态中,世俗谛和胜义谛,也是不一不二的,不能说把真俗截然分开。
简单地说,世俗谛是世间的一切情形,(即所有众生都能够看到、听到、接触和接受的世俗事物)。
胜义谛是众生通过实修,证悟的一个境界,(即通过修行,所证悟的空性实相的体悟。)
所以在现实的生活的世俗谛(俗谛)中,暗含胜义地(真谛)。
而在胜义地(真谛)中,亦包含世俗谛(俗谛)。
=====================

在家修行,理论上只要努力都可以修成?还是有本质不同?

在家居士当然也可以成就!还请看后面所附,大量的经典依据。(不过如果,是修学大乘佛法者,理论上,是不应该成为阿罗汉的!)

请问佛教中,所有的出家弟子,都一定能开悟吗?

同理,佛教中的俗家弟子里,当然也有能开悟的。

不然,佛怎么会有四众弟子。

【有证量的标志,绝对不是“光头”和“僧服”,主要是思想品质,和戒行行为】。

见道以上圣位菩萨,未必都是剃光头、穿僧衣的。

------------------------------

释迦牟尼佛的经典里,就记载了很多,开悟了的俗家阿罗汉弟子的故事,(包括释迦牟尼佛的父亲)。

居士甚至能修成菩萨。或者佛果!

如在印度的维摩诘居士(出自大乘佛教经典。一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又称《维摩诘经》、《净名经》)、及胜鬘夫人(出自大乘佛教经典《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等等,智慧和神通,甚至达到了佛的程度,都能代佛说法,但他们都是在家人。


和在西藏有成就的,如仲敦巴尊者、萨千贡噶宁波大师父子等等。

他们不都是在家人吗?

但是他们修行的证量,比出家人还高,这样的俗家弟子,怎能说不具备圣僧的资格?

现代的黄念祖居士、梅光曦居士、李炳南居士等等。 还有最近的黄玉兰居士,成就肉身舍利的事迹。 也都是很好的例子。

------------------------------

在佛经中有一个故事,有一次佛在向众比丘说法时,一位身穿非常华丽贵重的俗家服装,佩戴珠宝璎珞的贵族男士来到佛的身旁,佛很尊敬地请他坐在自己旁边。法会
结束后,众比丘议论纷纷,大迦叶对佛说:“一个在家的贵族,为什么让他坐在众比丘的上席。” 佛说:“你们别小看他,他就是文殊大菩萨。”


所以面貌像佛的,未必都是佛,面貌不像佛的,也未必都不是佛。不能以相看佛、以貌取人,就是这个道理。

而汉地的济公和尚,饮酒、吃肉,不注意仪表,但谁能说他不是圣僧呢?

我们所见的凡夫僧,你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所以不可轻视,轻视就可能造业。

------------------------------


一起来看看,龙女成佛的故事!
=======================
对于五障之身的破除,在三部伟大的大乘经典《妙法莲华经》、《楞严经》、《华严经》中都有动人的开演。

须臾之间,龙女成佛

在《法华经》的《提婆达多品》里,文殊师利菩萨对智积菩萨说道,他在海中龙宫,常宣说妙法莲华经。

智积菩萨就说:"这部经甚深微妙,可以说是经典中的实物,世所稀有,龙宫的众生,有没有精进这部经,而快速成佛的呢?"

文 殊说:"有一位娑竭罗龙王的女儿,只有八岁,智慧利根,善于知道众生诸根行业,对经义也能得其总持,因为能受持这甚深秘藏的妙法莲华经,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在刹那之间发菩提心,就得不退转,并且辩才无碍,慈悲顾念众生,如自己的孩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但是,智积菩萨不相信,龙女可以在须臾之间,成就菩提。

这时,龙女忽然现身,向佛顶礼,说了一首偈:"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天人所戴仰,龙神咸恭敬,一切众生类,无不宗奉者。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之,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

在一边的佛弟子舍利弗对龙女说:"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行诸 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这个规点,正是前面提过的,小乘的一般观点,龙女听了就取出一颗宝珠,价值无比,她把宝珠献给佛陀,佛陀接受了。龙女说问智积菩萨和舍利弗说:"我献宝珠而世尊纳受,这件事快不快?"

"非常快!"智积菩萨与舍利弗回答。

龙女说:"以你们的神通力看我成佛吧,我的成佛比这更快!"

一说完,龙女突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立即前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在宝莲花上,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法华经》的《提婆达多品》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破除了女人有五障的分别法执,龙女不但是女人,而且只有八岁,还顿悟成佛。女人不能成佛的说法,不是破除了吗?

所以发大乘者,不分男女,不见男女相。

------------------------------

一起来看看,妓女成阿罗汉的故事!
===========================
佛陀肯定,女性可以成道,在《楞严经》有一个更鲜明的例子。

《楞严经》说法的缘起,是佛陀的弟子阿难在城里乞食,途中路过淫舍被摩登伽女引诱,差一点破了戒体,佛陀知道了,就派文殊菩萨,持楞严神咒,去解救阿难,并且把以淫为业的摩登伽女,也带回来,佛陀从如何对治情欲开始,才开演了这部不朽的经典。

值得注意的是,摩登伽女听佛陀讲《楞严经》讲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淫火顿歇,得阿那含",而当《楞严经》讲到一半时候,摩登伽女,就证得得阿罗汉的果位了,那时候,佛陀多闻第一的弟子阿难,还没有证得阿罗汉哩!

在摩登伽女证阿那含果时,佛陀对阿难说:"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其实以现代眼光看来,摩登伽女就是妓 女,不但女人可以成道。妓 女如果发无上心,也可以很快成道,这是多么令人震撼!

------------------------------

一起来看看,妓女菩萨的故事!
========================
《楞严经》是大乘佛教里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在《入法界品》里记载了善财童子,(释迦牟尼佛的前世),追求佛道的过程,他曾参记了许多善知识,在他参访的五十三位善知识中就有许多是女人,可见得女人不只在慈悲心上十分殊胜,也可以有智慧心,是能够悲智双运的。

所有佛教经典,都肯定了女人可以成就,虽然佛的弟子,不时为此提出疑问,伟大的佛陀,则一再地肯定了,法身没有男女的透彻见解。

这正是佛陀在《首楞严三昧经》中说的:"善男子!发大乘者,不见男女,而有别异。所以者何?萨婆若心,不在三界,有分别故,有男有女。"

【萨婆若】
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萨婆若(梵sarva-jn~ata^、sarva-jn~a、sarva-jn~a^na,藏thams-cad-mkhyen-pa-n~id)】
通常译为一切智,或一切智者、全智者。指在佛果上了悟一切法之智(一切智),从而引申为证得佛果者之称号(一切智者)。音译又作萨伐若、萨婆若、萨云若、萨云若、萨云然、萨婆若那、萨婆若囊、萨婆若多、萨罗婆枳娘曩等,略称萨云、萨云等。【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对于一般的凡夫俗女,因为有性别的对应,才有情欲的流转,一旦发起菩提心,则立即超越了男女的差别,因为佛性(了悟一切法之智)是没有男女的。

------------------------------

一起来看看,天女菩萨的故事!
========================
在《维摩诘经》里,舍利弗看到天女的神通智慧,辩才无碍,就问天女说:"汝何以不转女身?"

天女说:"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譬如幻师化作幻女,若有人问何以不转女身,是人为正问不?"

"不也,幻无守相,当何所转?"舍利弗说。

天女说:"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定相,云何乃问不转女身?"

这时,天女用神通力,把舍利弗的样子变成天女,而自己则化身成舍利弗,反问舍利弗说:"何以不转女身?"

舍利弗看见自己的天女相说:"我今不知何转而变成女身?"

天女说:"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当能转。如舍利弗非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

这时,天女又用神通,把舍利弗还原,问舍利弗说:"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舍利弗说:"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

天女说:"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

后来,维摩诘对舍利弗说:"是天女,已曾供养九十二亿诸佛,已能游戏菩萨神通,所愿具足,得无生忍,住不退转,以本愿故,随意能现,教化众生。"

注意"以本愿故"这四个字,那是代表在无始劫以来,曾经发过宏愿,要以女人身,来修习佛法,且度化众生的大愿。

如果能开启自己佛性,就知道男女,没有任何法的分别。

------------------------------

一起来看看,童女菩萨的故事!
========================
正如在《大宝积经》里的《妙慧童女经》,只有八岁的妙慧童女,她比释迦牟尼佛,早发菩提心三十劫,也曾是文殊师利菩萨的老师。

当文殊知道了过去的因缘,向八岁的妙慧童女顶礼,并问好说:"妙慧!汝今犹不转女身耶?"

妙慧正色地说:"女人之相了不可得,今何所转?"

好一个女人之相了不可得!对菩萨而言,男女只是暂的权宜化现,事实上,男女都是顺缘的假合,因为在究竟的空性里,男女和众生是绝对平等的,如果不能进入这种法性的真实,而执著于男女的分别,就违背了佛陀的教化。

佛经里,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不但八岁的小女孩可以成佛道,八十岁的老太太也可以了知因缘法。(有一部《老女人经》。就是佛对老女人讲因缘法)。

中年的女人,也可以直趋菩提(《大宝积经》的《胜鬟夫人经》,就是记载胜鬟夫人。发愿修行的经过)。

所以,看到女人成道,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实际上,从八岁到八十岁的女人,都能成就!

也因为如此,所有众生,可以看到了佛法无与伦比的伟大。

------------------------------

佛法,即自己的真心佛性,若在此以外谈法论议,都是心外求法,故被视为“外道”。

佛教以外的道,总称为外道;佛陀所说的教法,则为内道,盖心外求法是为外道,心内求法是为内道。

佛教自古以来,统称异教徒为外道,此一名称并非轻侮之意,因为佛陀在各经论中,都说佛法在自己心中,不向外求。

------------------------------

法门分为两类:小乘佛法讲究“出世”,大乘佛教讲究“入世”,法门不同修为不同,但多是殊途同归!佛家的精髓是“因缘”,即因果、报应。

佛家精神是“放得下”。看破,放下。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空。所谓“凡所有像,皆是虚妄。”

佛家倡导:既出世,也入世。入世,为了挽救众生,出世则是教一切众生,认识生命宇宙的真谛,脱离苦海,到达彼岸。

------------------------------

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

“不要只因为,一样东西,一件事物,已经流传千年,
你没有认真思考过,就盲目选择了相信和接受它的真实性!”(就类似,以讹传讹)


“也不要因为一件事物,就是因为你,从来没有听闻过,你一接触,就选择就了怀疑,甚至于排斥,和辩驳它的真实性?”

佛法,是唯一鼓励弟子,怀疑其教义和教法的教导!

真正的佛法,“一定”, 注意是“一定”,要经得起辩证!

信、解、行、证!

如果要相信。一定要有办法可以解释/解说,然后去实行/实验,最好证明的确可行!

------------------------------


其实佛法,具有科学性数据。

佛法,其实不是宗教,佛法乃宇宙永恒的终极真理,而终极真理只有一种,尽管可以作多种解说,但终究。一定殊路同归。

所以不管,有没有佛教,真理不会改变。

佛法讲求信解行证,这是佛教最高深的经典《华严经》提出的,修行四个阶段,或者步骤。佛法大海,信为能入,首先要有信心,
这样才有毅力,和动力去学习。 学习以后,能够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说的开悟,就是解。
然后才是真正的修行,就是行。最后亲自达到所悟道的道理和境界,就是证。

正信:对正法起信心,不疑惑;对自己起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觉悟。
正解:对正法,进行正确的理解,不是人云亦云,相信了事,必须自己理解。
正行:以正确的方法,依所理解的正法,开始修行。
正证:依修行正确地,证得圣谛,而不是像楞严经里,所说的50阴魔那样,“自以为”的圣证。

------------------------------

任何“诸佛菩萨的塑像”,的主要作用。就是让修学佛法者,忆念起佛的功德,佛法的作用,以及修学佛法的必要,如此而已。


佛的作用,是传授佛法;法的作用,是断除苦和苦根烦恼;僧的作用,是弘扬大道正法,使众生受益。

若没有心灵层次上的“皈依”,虽然人在念经拜佛,吃素、持咒、念弥陀、唱诵、拜经、拜忏、朝拜圣地、灌顶、超渡、烧戒疤、结手印、等等等,也都是在自欺欺佛,不是真正的佛弟子。

有一位大德,曾经说过,在佛教中,象征分辨,一个人是否是佛弟子的分界,并不是法器、服饰和戒疤,而是心态,(即起心动念。) 说白一点,意思就是,即使是人在寺院,表情极度虔诚。身穿着合符佛教要求的服饰,手上拿着经书,嘴里念着经、持者咒,但是满脑子,却是的世间七情六欲,酒色财气的思想,那这个人,根本上,就是彻头彻底的一个标准外道!

所以真正的佛弟子,是属于心灵层次上的“皈依”,使“皈依”,变成自身,真实的思想感情的一部分,和坚定的意志,进而时刻在实修着。

------------------------------------------------------

其实所谓的修学佛法,完全是根据起心动念,和思想行为,来作为准则的。

说到是不是佛弟子,绝对不是马上拿出,盖着寺庙公章的 “皈依证” 然后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皈依的证据”!

“皈依”不是指形式上,和表面上的皈依,而是说真正的皈依。

其实所谓的皈依,完全是根据起心动念,和思想行为。

除了皈依外在的佛、法、僧三宝外,更重要的是皈依自性三宝!

所谓的自性三宝,也就是学佛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发觉认识自性,明心见性。

众生自性本具三宝(内皈依,即皈依自性三宝)。

如果符合以上的几点,即皈依佛法的基本原则,虽然不念一句皈依颂,那也已经是受佛欢迎的贤士弟子。

------------------------------


修学佛法,应该按照戒律来看,如果符合戒律,就是佛说,不符合戒律,就是邪魔说。


要学习分别,要认识自己的心,如果遇到邪师,要稳住自己的心态。

在这里。只根据依法不依人,不管是什么样的高僧大德,也不管是初信佛,或是老信佛,只根据戒律。因为戒律才是真理,它是唯一鉴别邪师的试金石。

修学佛法,只有看好自己的心,不贪小便宜,不无故嗔,不迷痴世间的财、色、名、利,遇事无论大小,皆依据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和四依法:(第一、依法不依人;第二、依义不依语;第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第四、依智不依识。)做来决定。

然后,随时观照自心,再与一些关系好的同修,随时互相对照检查,那基本上,就应该不会出大问题了。

------------------------------

大乘佛法修行(上士道)的三根本,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

发殊胜菩提心:即为利一切的如母有情,无论如何,都要证得甚深觉位,故要修此,成佛的解脱法。


然后,修四无量心:平等舍,慈,悲,喜, 舍。 再来就是四对治力,即皈依力(依止力),忏悔力(破坏现行力),防护力(遮止罪恶力),出罪力(对治现行力)。

修行者,必须把佛法与自心结合起来,修持起来,才有生命力。

以上所有乃根本,缺一不可,(因缺即不完整、不圆满),不然修此(供养等等),万劫亦无用。

引用古德一个比喻:镜子。比如有一面很大的镜子,镜子里有你、有我、有大家,也有大地、天空……,但是如果把镜子打碎了,镜子里的一切就自然都不存在了。这是什么原因?是因为那些镜子里的人物事物,都是因为镜子的作用,它们才会存在。如果镜子碎了,那些自然也就没有了。那么这里问你个问题:镜子里的人物、事物…都是五颜六色的。但镜子的本色是什么?你怎么说?没法说。因为镜子的本体是无色的,镜子是真空妙有的。但是无色无相吧,它又却是一切人物事物的主体。没有这个主体,一切还不能成立。。就是这个道理!如来真心,也就是你提问说的这个“心”,它就是妙明真心。无所来、无所去的真如本心。对照以上古大德“镜子”的比喻,大概可以理解为:宇宙就是一面真空妙有的“大镜子”,我们都是镜中人。我们的“心”和一切众生,都是和诸佛菩萨的法身一样,都是一体不二、不生不灭的。这就像是镜子中的人们,他们都在思考:镜子是什么颜色啊?镜子的本体在哪啊?…你说他们这些“镜中人”,能不能思考出来啊?估计很难。因为“镜中人”很难知道自己是一个镜像、假相。这就像是佛经里常说的“我执身见”!我们和佛(如来真心)的关系,和这个意思差不多。引用《华严经》里一句话叫:“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意思大概就是:如来真心里面没有我们这些形形色色的众生,我们这些用形形色色的万物众生,又不是如来真心。可是呢,也同样离不开如来真心的显现,才会有我们这些众生。这就叫:然而不离于心,才有彩画可以得到。。万物众生、宇宙、森罗万象…都是这个如来真心的作用才会出现,但这个心,它是被我们的执着妄想颠倒而染着的。这就是万物起源,由“一念无明妄动”,就出现了六道轮回与万物众生。。所以佛出世,就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成就不死不灭的金身正果啊?那就修行成佛,我们只有回归到真心实相里,才能不死不灭啊!南无阿弥陀佛(合十)

我们平时都会胡思乱想,胡思乱想是六意识心,我们胡思乱想的时候,我们自己是知道的,我们知道自己的六意识在想什么。这个能知道自己在胡思乱想的内在的心,就是我们的自性本心。
我们的自性本心,绝大多数时候被我们的贪嗔痴心覆盖,只有清净下来才能体会。比如,人在发怒的时候自性本心就会完全被掩盖很难发现,贪财贪色的时候也是如此,所以佛教教导我们修行,贪嗔痴减弱的时候,清净下来,自性本心就会显现。

佛教所讲的心,不是我人现前的思维意识心,虽然意识心并没有远离此心,此心却是一念未生之前之状况。
此心名为自性清净心,是属生命存在之本体论,是生命之本质、本性,是本来存在,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永恒如是。谓之"本来面目″。这不是一个可见之物,你能思维、能提问、能造作善恶,都是此心所起的作用,心不可见,但是能够被认知,名曰契入。
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一念未生之际,如何是自我本来面目,总要亲自体认,才有相应处。这叫做"参禅”。

佛教所说的心是什么?

我认为佛教所说的心就是自我的本性,就是真我(不是肉体),就是自我,就是我,就是常,就是净,就是空,就是不空,就是智能,就是能知能觉的智能体,就是无形无相的无尽妙用的能知能觉的不可思议的不生不灭的智能体。

明就是保持自我清醒的状态,就叫明。

直接指示:::见就是清醒状态下的能知能觉。色声香味触法都是自性能觉知的,即是自性所能“见”的。

死人无知无觉,不能看、听、嗅、尝、触、思,这是因为器物本来就是没有实性的,众生不知道六种器官的妙用本来就跟六种器官眼、耳、鼻、舌、身、意、没有关系,六种妙用本就是自性的妙用,所以可以把六种妙用合一称为观,观是自性本来就存在的妙用,本来就存在的,就可以把“观”也去掉,因为这是本来就存在的,不用你去说“观观观”,才会观,这是自然而然的。

推荐去看《楞严经》白话文版的,懒得解释了,解释起来无穷无尽,还不如你自己去看开悟的楞严。

明心见性很难,没有大智慧大修行的人很难证悟。因为禅宗的修行很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悟了就懂了,没有悟怎么说都是无法理解。好比正常人无法理解既然四大皆空为什么又不空,在阿罗汉眼里是空,在菩萨眼里是非空,在佛眼里空有是一不二。境界没到是很难理解的。所以修行不是能立刻懂得明白,而是我们按照佛说的方法去慢慢修一步步修了,就能慢慢、一步步到达相应的境界自然能得到、悟到、证到。

说远了
我是比丘,我在少林寺禅堂坐禅。

啊,是僧人,很好!你对心的理解很到位,也把握的比较准确。如能直指出来,我就没问题了。

我更关心的是,谁能直接指示【心】?
你能提问,即心起用,你却让别人指出?你骑着毛驴,不识毛驴啊。

太好了!
南泉向赵州提起斩猫事,赵州和尚不语,头顶鞋而出。这说明什么?如何解释?
别人没有必要和义务认识你的毛驴,这是你自己的家事。

你没有回答我提出的禅宗公案疑问…
没有说者。

明明你在说,却说没有说者。这种自相矛盾说法,连三岁小孩听了也会惊的目瞪口呆。
禅宗的传授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主张口授心传,不立文字经卷,以心印心,所以没有大智慧大毅力的人是很难修的。


问个关于佛教真理的问题视频

相关评论:
  • 13582099773佛说的一定都是真理么?拜托了各位 谢谢
    尹阀卷佛教是苦今生修来世,今生你一心向善,来世必幸福圆满。佛导人向善是没有错的,但是佛说的真理,未必是真理。

  • 13582099773请教关于佛教的两个问题
    尹阀卷大象不走小径,大格局者不拘小节。正如你所说,佛陀不会与人就小问题上争理。但佛陀也不会忽视事物细节,听任错误发展。佛陀不会隐瞒什么,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更不会说法自相矛盾。有些佛法让后人觉得矛盾、经不起现实检验,感觉失真,这应该归咎于佛法两千多年来断断续续传承。从佛教真理来...

  • 13582099773佛教中的十大真理
    尹阀卷8. 轮回:生命是一个无休止的生、死和再生的循环。个体在轮回中转世重生,直到达到涅槃。9. 涅槃:通过修行和理解真理,最终可以达到涅槃,即解脱痛苦的最终状态。10. 慈悲:作为修行的一部分,佛教徒应培养慈悲心,对所有受苦的生命怀有同情和愿望帮助他们解脱痛苦。这些真理构成了佛教的世界观和修行...

  • 13582099773佛的真理是什么意思?
    尹阀卷下面我们从「如来十号」来解决这个问题。tieba.baidu\/p\/2801292221 既然佛法是真理还学什么科学探索什么 佛法,通俗地说就是佛祖认识生命本身,认识宇宙物质本源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人类的两大认识观:唯心和唯物。但是这也是人类受自身的局限容易走极端,要么唯心、要么唯物。有人把佛法也归为唯心,...

  • 13582099773关于佛教的疑问
    尹阀卷如果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则生种种烦恼。所以其实是教你行世间事,不着世间义。这样就快乐很多。5.佛不是要你没思想,还是和第四个问题差不多。6.你担心的这个问题不会发生,你不杀还有别人杀,人不杀动物之间还有食物链。佛只能倡导不杀,告诉你如果你能不杀生不仅能够增长慈悲之心也能熄灭贪念。...

  • 13582099773〓〓【佛教】的真理是如何解释【天意】【命运】这2词?〓〓
    尹阀卷佛学里面,天意的理解和坊间天意的理解不同。坊间的天意,好像是一个人格(或者神格),有思想的,有好恶的,有裁判的。佛学里面,天意是真如本性(自性、空性),是自然的,没有好恶的,公平的。此处借用一个佛家的故事。自性里头没有起心动念,决定没有分别执著,很自然的。也许有人说,要没有分别...

  • 13582099773问几个佛教问题!希望佛门师兄为我解答!
    尹阀卷《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可为什么明明在我们身上?《金刚经》上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可人人皆知,佛祖说法49年,岂不太矛盾?……这些问题,还可以列出千万个。佛法极其深奥,古往今来,能读懂佛经的,参透佛法的,都极为难得。您的问题,正是千千万万还没有进入佛门的人...

  • 13582099773想不通佛教的问题
    尹阀卷迦叶佛(释伽牟尼以前出世的佛)时的一位大禅师,因为答徒众所问,一字之差,修行一世,竟然落得个百生堕为野狐的下场,此事的确发人深省。这禅师答错的,正是佛法中关于业报因果的重大理论问题:依佛法修行,究竟能否超越因果律,不受业力果报的束缚?禅师的答案,究竟错在哪里?如果说他答错了,那么慧能高徒永嘉玄觉禅师说“...

  • 13582099773关于佛教信仰问题3
    尹阀卷阿弥陀佛!佛教中的规律不是谁定的,也不是谁制定出来的,就像vekogz 师兄说的,法尔如是,万法本来就是这样。佛教中说“万法”就是万事万物的意思,万事万物本来就是“如佛所说”,只因后世众生无福德去亲眼见到罢了,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我们自己没有见到的能力,就否定它的存在。打个比方好了,你...

  • 13582099773关于佛教的一些疑问
    尹阀卷灯打开后,你会重新认识自己的观念吗?家具一直在房间里,只是你看不见而已。人类的知识和科技就不是迷信吗?任何一个所谓科学的问题,你自己连续问十个为什么,看看是否有所谓正确的答案。如果说佛教是迷信,科学也是一种教---科学教,这么相信科学,也不问为什么,就不是迷信了吗? 人类的知识越来...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