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有关的成语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关于孔子的成语~

学而不厌 苦心孤诣 闻过则喜 有教无类 不偏不倚
诲人不倦 乐此不疲 托物言志 喻之以理 逝者如斯 川流不息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1)至圣先师 (2)有教无类 (3)见贤思齐 (4)慎终追远 (5)举一反三 (6)温故知新 (7)见义勇为 (8)怨天尤人

韦编三绝
解释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成语典故】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_,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来源: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1、东家之丘   

传说孔子的西邻不知孔子的学问,后用以比喻就在身边的有名人物。

晋﹒陈寿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现在的山东曲阜,就是他的故乡。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成名的就有七十二人。因为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多尊孔,不但称他为“孔子”,还把他当作“圣人”。两千四百多年来,几乎人人都知道他。
然而他在世的时候,倒不一定有这么大的名气。据《孔子家语》说:当时,孔子的西邻,住着的一个人,却并不知道他这位东邻是个什么人物,他每次提到孔子的时候,总是毫不客气地直呼孔子的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2、以强凌弱     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出自《庄子·盗跖》:“自是之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孔子有位朋友叫柳下季,他的弟弟跖是战国初期奴隶起义的领袖,人称盗跖。有一次,孔子去找跖,想劝他别再为害天下。跖对孔子说:“你所说的话如顺从我心意就让你活命,如违逆我心意就让你死。”孔子说,跖足可以南面称王,但却被称为盗,应该以此为耻。听了这些话,跖非常生气,大声斥责孔子说:“不要拿名利引诱我,把我当做愚昧的人。”然后,话锋一转,跖又说:“自黄帝时起,就争斗不止,血战不停。尧和舜兴起后,又设立了百臣。商汤流放了他的国君,周武王杀死了商纣。从那以后,大家都凭借强大欺凌弱小,以多数侵略少数。所以自商汤、周武王开始,他们都已属于作乱的一类人了。现在,你却把文武那一套东西教给后世,蒙蔽天下之主,借以求得富贵。所以我认为,天下的盗贼都比不过你。为什么人们不叫你盗王,而偏叫我盗跖?”最后,跖说孔子所说的那些,都是他所不愿听的,并叫孔子立刻离开。孔子叹气说,自己这是自讨苦吃,摸老虎胡须还险些被老虎吃掉。


3、鸣鼓而攻:成语,典出《论语·先进》。

孔子反对改变王法,冉求支持季康子的改革,孔子就号召他的其他学生敲着鼓去进攻冉求。后遂以"鸣鼓而攻"等比喻宣布罪状,加以谴责或讨伐。 亦省作" 鸣攻 "。

鲁国的三家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四分之二。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来。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表示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打着鼓去声讨冉求。


4、发愤忘食:  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讲学,来到楚国叶邑,叶公沈诸梁接待了他,他对孔子不怎么了解,就悄悄地问子路,子路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他。孔子事后得知就对子路说以后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道听途说   狭义为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孔子曾经说过:“从道路上听来了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战国时期,艾子从楚国回到齐国,刚进都城便遇到了爱说空话的毛空。毛空极其神秘地告诉艾子,说有个人家的一只鸭子,一次生了一百个蛋。
艾子不信,说:“不会有这样的事吧!”
毛空说:“那可能是两只鸭子。”
艾子摇摇头:“这也不可能。”
毛空改口说:“那大概是三个鸭子生的。”艾子还是不信。
“那也可能是四只、八只、十只。”艾子当然还是无法相信。
过了一会儿,毛空又对艾子说:“上个月,天上掉下一块肉来,有三十丈长、十丈宽。”
艾子还不信,毛空急忙改口说:“那么是二十丈长。”
艾子还是不信。
毛空说:“那就算十丈吧!”
艾子实在忍不住了,再也不愿意听毛空瞎吹了,反问道:“世界上哪有十丈长、十丈宽的肉,而且还会从天上掉下来?你是亲眼所见吗?刚才你说的鸭子是哪一家的?现在你说的大肉又掉在什么地方?”
毛空被问得答不出话来,只好支支吾吾地说:“那都是我在路上听人家说的。”
艾子听后,笑了。他转身对站在身后的学生们说:“你们可不要像他那样的‘道听途说’啊!”
“道听途说”这一成语,原指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后来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6、不舍昼夜:意思是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春秋时期,孔子在晚年常与他的弟子一起周游列国。有一次他们在河边望着奔腾不息的河水若有所思,孔子叹息光阴像河水一样不舍昼夜地不停地流逝。学生们纷纷表示要珍惜光阴,刻苦求学,宣扬儒家文化。孔子感到十分欢欣


7、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直率,喜欢弹瑟,不爱读书,孔子开导他,他决定认真读书与弹瑟。他弹瑟的声音充满杀气,孔子给予纠正并表扬他:“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已经有一定成就,但没到最高境界。”


出于《论语》的还有很多,可以去阅读下。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两个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
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与孔子有关的常见成语

1、色厉内荏 sâ lì nâi rěn
〖释义〗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2、言不及义 yán bù jí yì
〖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杀身成仁 shā shēn chãng rãn
〖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后生可畏 hîu shēng kě wâi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任重道远、死而后已:rân zhîng dào yuǎn
〖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任重道远
6、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见贤思齐 jiàn xián sī qí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zhī zhǐ wãi zhī zhī,bù zhī wãi bù zhǐ 〖解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出处〗《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与孔⼦相关的成语介绍

  孔⼦是我国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那么有关孔⼦成语都有哪些?下⾯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有关孔⼦的成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关孔⼦成语

  做为历史上著名的历史⼈物--孔⼦,他⼀⽣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尊称为“⾄圣先师,万世师表。”在他去世后,他的弟⼦极其再传弟⼦,把他的⾔⾏和思想记录下来。其中关于出⾃于他的成语也是⾮常的多。

  1、尽善尽美:就是形容好到极致,毫⽆缺陷。这个成语主要来⾃于孔⼦在齐国时期,那时的他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较美妙的⾳乐,于是发出感慨“尽善矣,⼜尽美也!”,⼀连好⼏天总是想着它,⽆时不忘。后来这个成语可就⽤来形容孔⼦对⾳乐的痴迷。后来就被后⼈形容贫穷。

  2、侃侃⽽谈:表⽰不慌不忙的谈论着事情。在朝堂上的孔⼦是⼀个⼀举⼀动都⽴求符合周礼的⼈。在家乡,他说话温和恭顺,就像是不会说话⼀样,⽽不是向朝堂上⼀样有些谨慎罢了。在君王不在的情况下,与同级官员说话总是侃侃⽽谈,理直⽓壮;君王在的时候就是和颜悦⾊的神情,有恭敬⼜有些不安⽣的情绪。

  3、不舍昼夜:表⽰时间的不停的转动以及流逝之意。从这个成语就看的出孔⼦是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他还曾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话来感叹时间的流逝。

  4、道不拾遗:⽤来形容社会风⽓道德良好。当时的孔⼦在鲁国担任了⼏任官职,那时鲁国的政治有很⼤的改良,像卖东西的都不会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也不会惊惶。⽼百姓都有⾃⼰的⼈格。

@司空运珧资料集合分享
  关于孔⼦的典故

  孔⼦也并不是从刚出⽣就是圣⼈,他也是经历了⼀些磨难才会有今天的成就,才会成为我们伟⼤的圣⼈。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就要数他拜师的故事了。

  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师了。但是他还是认为⾃⼰的知识并不是那么的渊博。于是在他三⼗岁的时候,就离开了⾃⼰的家乡曲⾩,来到洛阳想要拜⼤思想家⽼⼦为师。

  但是孔⼦的家到洛阳并不是那么的近的,之间的距离恐怕有上千⽶,于是孔⼦到洛阳的过程中基本上是都是风餐露宿,⽇夜兼程。直到⼏个⽉后,终于来到了洛阳城。准备进洛阳城的时候,他瞧见⼀架马车,在马车的旁边站着⼀位将近七⼗多岁的⽼⼈。⾝穿长袍,头发和胡⼦全部⽩了,看上去很有学问的样⼦。于是孔⼦猜测这位⽼⼈可能是⾃⼰要拜访的⽼⼦先⽣吧!便上前⾏礼询问:“⽼⼈家,您就是⽼⼦先⽣吗?”⽼⼈见这位年轻⼈⼀眼就认出了⾃⼰,就有些纳闷。孔⼦见⽼⼈神情疑惑,于是上前说:“我是学⽣孔丘,特地前来拜见⽼师,请收下我这个徒弟吧。”⽼⼈才恍然⼤悟:“原来你就是仲尼,听说你要来,我特地在这⾥迎你,研究学问你不⽐我差,可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听了再次⾏礼,说:"多谢⽼师等候。学习是没有⽌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定会⼤有长进的。”

  从这以后,孔⼦每天都跟在⽼师⾝旁,有不懂的就随时问,⽽⽼⼦也毫⽆保留的将⾃⼰知道的传教给他。

  孔⼦治学的故事

  ⼀说起古圣先贤,在⼈们⼼中⼀闪⽽过的就是孔⼦。孔⼦弟⼦三千,其中约有72位贤⼈。时⾄今⽇,世界各地没有不知道伟⼈孔⼦的。在西⽅各国很多地⽅都树⽴孔⼦的圣像,可见⼈们如何仰慕这位伟⼈的⾼风。

  关于这位伟⼈的的学说博⼤精深,若从⼀个学者的⾓度来发掘孔⼦的治学思想,从中受益,肯定能带给我们不⼀样的感受。孔⼦⽣活在⼀个“礼崩乐坏”的时期,他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对社会现实也是秉着积极的态度,希望在世能够有所作为。或许是出于对社会的关注,在孔⼦的治学领域中,偏重的是社会政治,⼈⽂伦理等⽅⾯。在他的治学成就上,不仅仅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还对中华⽂明的发展产⽣了重⼤影响。

  作为⼀名教育家,他⾃⼰始终是以⾃⼰的治学之道作为教⼈于⼰的蓝本,换⼀种说法就是,他之所以能够在教育上⾯取得成就,还要来⾃于他的治学之道的思想。曾在《论语》的开篇就有⼀句“学⽽时习之,不亦乐乎”就看得出来他的观点,他认为治学和育⼈是两个相通的⼀⾯。后来⼜在“学⽽不厌,会⽽不倦”中能够读到孔⼦不但乐学⽽

跟孔子有关的成语:
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人尽皆知 不解释
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是孔子勤读《易》书的一则典故
孔孟之道:所谓孔孟之道,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看来: 就个体而言,是弘扬、践行仁、义、礼、智、信等德行;对社会而言,是弘扬中华之德道:即厚生、爱民,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之道。
铸剑为犁:含义是销熔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出自《孔子家语·致思》:“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别人看。出自典故:《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子曰诗云: 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
不劳而获:出处 《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跟孔子有关的成语视频

相关评论:
  • 19580667081请写出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龚耍许答:与孔子有关的成语:(1) 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19580667081关于孔子的成语
    龚耍许答:关于孔子的成语有:见贤思齐、举一反三、巧言令色、后生可畏、诲人不倦。1、见贤思齐 读音:jiàn xián sī qí。释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出自:《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举一反三 读音:jǔ yī fǎn sān。释义:从懂得的...

  • 19580667081有关孔子的成语故事 有关孔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龚耍许答: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2、安贫乐道 子曰:...

  • 19580667081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关于他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龚耍许答: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1、鸣鼓而攻: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2、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3、不舍昼夜: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4、从井救人: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

  • 19580667081孔子的成语故事
    龚耍许答: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

  • 19580667081与孔子有关的成语10个
    龚耍许答:(1)至圣先师 (2)有教无类 (3)见贤思齐 (4)慎终追远 (5)举一反三 (6)温故知新 (7)见义勇为 (8)怨天尤人

  • 19580667081有关孔子的四字词语
    龚耍许答:关于孔子的成语 :韦编三绝、举一反三、关于孔子的成语 :韦编三绝、举一反三、见贤思齐、巧言令色、诲人不倦、学而不厌、有教无类、后生可畏、色厉内荏 见贤思齐、巧言令色、诲人不倦、学而不厌、有教无类、后生可畏、色厉内荏

  • 19580667081描写孔子的四字成语有哪几个
    龚耍许答:[释义]至:最。旧时特指孔子。[出处]《礼记·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联盟睿知,足以有临也。”《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例句]从而孔子被尊崇为神化的至圣先师。2. 形容孔子的四字词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儒家经典 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至圣先师...

  • 19580667081关于孔子的成语
    龚耍许答: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拔萃出群〗成语典故: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百福具臻〗成语典故:伏望陛下每以汉文孔子之意为准,则百福具臻。《旧唐书·李藩传》〖博古通今〗成语典故:吾闻老聃博古知今。《孔子家语·观周》〖拔类超群〗成语典故:...

  • 19580667081有关于孔子的成语大全
    龚耍许答: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三盈三虚] 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好,影响大。 [孔席墨突]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