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65|纪念在“三新班”的这一年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我曾经以为一年的时间很长,后来我发现,其实不长,一转眼就会过去。

                                            —裴霞

三新班结业了,是某一种意义上的结束,但也是某一种意义上的开始,我们经历了三新班的锤炼,也将在自己的道路上有一个更好的开始。

其实对这一年的经历,感觉很模糊,断断续续,零零散散,但是当真正坐下来,回忆这一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到底收获了什么,或者说感知到了什么,又觉得很多画面都历历在目。

《原则》这本书上有非常出名的一句话:痛苦加反思等于进步,或许在三新班的这段时光里,没有痛苦的日子,但是对以往的事情进行反思总结,一定能够给我带来更多的进步,也能够让我更深刻的去认识到自己。

首先,我将采用改进版的“生命之花”来大致评估一下自己在这一年中的变化或者说得分情况:

只有我们看过更多的世界,我们的内心才能产生更大的世界,当我们的视野只有一小方天地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也无法拓展到很高的境界。

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去看更多的世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确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这一次三新班中,我们见到了我们未曾见到的东西。比如说因为有老师们的带领,我们可以进入华为,京东方这种行业顶尖的企业参观。

可能我们曾经知道有这样的两家公司,但是我们从来都不知道,处在这样的一个高度的公司,他的工作环境会是怎样的呢?他们实际上都在做着什么样的工作呢?我们一直听闻的5g到底是怎样的呢?那个4d影像又是怎样的呢?那些高技术的云服务又是怎样的呢?

没有进入他们的实验基地的时候,我们都只是知晓了这样的一个概念,并不知道他们背后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他们模拟实现的过程是怎样的?但是当我们去了解过他们之后,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提到这样的一个概念,我们的大脑中就能够马上回忆那天参观的时候所看到的图像,根深蒂固。

这个社会孕育了我们,我们定当回报给这个社会更大的价值。上研究生之后,其实越来越多的人都是把硕士这个学位当做是一个跳板,或许能够跳到一个更高的地方去,或许我们还是和本科的时候一样的状态。

在研究生的这三年里,如果我们知道怎么规划我们的未来,规划我们的职业,都将极大地影响我们在毕业时的状态,甚至在未来很多年的状态。

在今年的4月份的时候,和川大电子科大以及西南财经大学,我们4个学校每个学校都派了三个人去参观西南设计院,去参观四川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在这个参观的过程中,虽然我们也只是由公司的负责人带领我们去走一遍公司里比较突出的地方,去了解一下他们的企业文化,但是在这样一个大致了解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公司他都会需要来自各行各业的人。

我以前以为西南设计院只适合那些搞设计的人,但是他们也需要财务呀,甚至比有的公司对财务有更大的需求。我也以为控股公司只需要会财务的人,但是他们可能也需要懂得算法的人,在不断的了解这些公司的运作,或者说岗位需求的时候,我们也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专业能够在一个公司里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自己如果想要胜任这样的一个职位需要去补充什么样的能力。

比如我想做一个算法工程师,不一定我就需要进入到互联网行业,就像银行或者说其他的一些传统制造业,也需要算法工程师,我也可以进入到这种类型的企业。我不应该对自己设限制。就像李老师每次都会和我们提到的职业规划,虽然我听这个词都已经听很多遍了,但是我也没有真正的坐下来想过这个词,我似乎被这个专业推动着走,我真不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不了解我这个专业真正的需求。

在《三日为期》这个纪录片中,有一集就采访了入住拎包客的一些创业者们的感想。其中有一个男生他毕业于浙大,现在所做的事情是偏向于农业方面的创业,他说希望能够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希望带动农业的发展,等到他死去的时候,希望会有人记得他,记得他所做过的那些事情。

也不禁让我想起,在某一次“围炉夜话”的活动中,一位朋友说到他在深耕摄影12年之后的今天,会不断的去思考自己要怎样去转换这样的一个运营模式,从而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或许当我们以更高的境界,更单纯的状态去思考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我们能够更加的明白,以及更有动力去支持自己完成梦想。

非常感谢在三新班的这一年里,遇见了来自不同学院的小伙伴,对于研究生阶段的越来越小的圈子,我们几乎没有机会去接触更多的人,去接触其他学院或者说其他实验室的人,去了解他们现在在做什么。

但是在这一年里,我认识了地质学院博学认真的刘同学,认识了积极负责建筑学院的罗同学,还有美丽大方的权同学、曾同学,土木学院的热情潘同学,电气学院的张同学,更深的了解了自己学院的杨同学。还有很多其他可爱的小伙伴。

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东西,比如说原来还可以徒步看见那么多美丽的风景,原来每一个专业是有那么大的差异,原来每个人未来想干的事情都不一样,原来就算不是音乐专业的同学也可以唱歌那么好听。在他们的身上感受到了不同的气质,以及值得我学习的点。

或许在三新班之后,我们的交集会越来越少,但是感情这种东西都是不好定义的,无论我们未来会相处成什么样子,是不是会一直联系,是不是会有学习甚至事业上的帮助,至少我们曾经快乐的在一起相处过,我觉得就很棒了,至少他们在我的人生画册上画上了重重的、好看的一大笔。

在三新班第1次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是我们去战旗村参观的时候,那一次我们设定了专门的速拓活动。因为有专业的素拓团队带领,所以在我们的活动中一切都按照非常严格的规则进行分组、排练、打分等等。

其中,有一个环节非常考验大家的协作能力:使用一支大毛笔写出挑选到的汉字。在这一次素拓活动之前,我们彼此都不相识,但是面对统一的任务的时候,我们形成了非常强大的默契,我们推选出了谁是队长,我们一起策划应用怎么样的战略?我们一起布局谁应该站在哪个位置,使出怎样角度的力气?在写完字的那一刻,我们都异常的兴奋。

或许这就是团结带来的愉悦与力量。在我们的日常学习或者工作中,不仅仅需要自身的力量,很多时候小组里的团结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老师交代一个任务,这个任务你不可能一个人完成,那么就需要结合同门的力量,能者多劳吗?这或许不是最好的方式。我们应该去发现每一个人身上的优点,最大地利用团队中每一个人的优势,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都能够为实现目标,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能是自己在学校也创办了读书会,或者说组织了挺多的线下活动,所以后来每一次参加活动的时候都会去想,这场活动背后的事宜。

就像三新班的成立,我们是第1届三新班,我就会去想,学工部的老师们那么辛辛苦苦的创办这样的一个班级,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的初衷是什么?他们想要以怎样的形式去开展这个班级的活动呢?

在落实到每一项具体的活动的时候,我又会去想他们是怎样去拟定活动主题?怎么去请那么多的优秀的老师来分享?怎么去联系那么多企业的高管对接学生的参观工作?他们在联系企业的过程中,是不是也遇到过困难呢?他们是怎么沟通的呢?为什么每一次我们去参观的时候对方公司都能够和颜悦色地接待我们呢?

在参加过的这些活动中,我们都能够很清楚的看到老师们的细致与认真,也能够很直观的感受到他们在做学生工作这么多年里的沉淀,也能够很深刻的体会到老师们在培养我们时背后的用心。

每一次活动里老师们很细致地核对每一个人的信息,确保每一个人的安全,能够从很长远的角度布局每一次活动、安排每一次活动。未来我们可能都需要去策划一些活动,我想在老师们在三新班的这些活动中所学到的点,都能够拓展到我们未来的实践中。

在三新班这一年的课程里,从公文写作,时间管理,形态管理,心理管理等不同方面开展了课程,我们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了自己想上的课程。

第1次参加的实践课程是公文写作课,我们很少有机会去写真正的公文,但是当有一份公文需要放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真的会写吗?我觉得不会。很多用词都不准确,语言也不够精炼,也不懂得如何在不同场合间转换词语?所以这都是需要学的。

在时间管理的课程上,老师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一本西南交通大学的效率手册,在效率手册上根据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的时间跨度进行了不同的设计。也是在那一次抛开了我对时间管理的一个误区:时间管理不是要管理自己在几点钟做什么事情,而是要去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将未来的事情拿到现在来做。

以上6大点就是在三新班这一年的学习中的一些感想和反思,我自己也有很大的问题存在,比如说,有时候要从九里校区赶来犀浦上课,会觉得出行是为了完成一种学习任务从而产生抵抗情绪,其实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都是一个为自己的过程,就像李老师说到的,我们应当想一想自己,自己有怎样的能力,自己还欠缺什么样的能力?

感谢三新班的老师们精心策划了一年的活动,感谢遇见的三新班的小伙伴们,给我的研究生一年级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精彩,也感谢自己一直在坚持,坚持遇见。

这是一次结业,但或许这也是一次开始,我们应当不断的向自己的内心求索,也不断地向外求索。


E165|纪念在“三新班”的这一年视频

相关评论:
  • 18929358571E165|纪念在“三新班”的这一年
    伊咏注三新班结业了,是某一种意义上的结束,但也是某一种意义上的开始,我们经历了三新班的锤炼,也将在自己的道路上有一个更好的开始。 其实对这一年的经历,感觉很模糊,断断续续,零零散散,但是当真正坐下来,回忆这一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到底收获了什么,或者说感知到了什么,又觉得很多画面都历历在目。 《原则》这本书...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