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在中国当过官的外国人有哪些?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历史上在中国当过官的外国人有哪些~

马可波罗、利玛窦、阿倍仲麻吕(汉名为晁衡)、郎世宁等。

唐太宗时期的新罗人崔致远、唐玄宗时期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吕当是唐朝外籍官员中的杰出代表。

崔致远(857-?),韩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了个人文集的大学者、诗人,一向被韩国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享有“东国儒宗”、“东国文学之祖”的美誉。他12岁离家来到长安,唐乾符元年(874年)考中进士,转东都洛阳研读汉文,不久补授溧水县尉。公务之余,他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写诗词文赋5卷,结集成书曰《中山覆篑集》,“中山”是溧水县的别号。崔致远在中国呆了16年,前半期在长安、洛阳求学,后半期则先后在溧水、淮南为官。

阿倍仲麻吕(698—770),中国名晁衡,日本奈良时代入唐留学生。名一作“仲麿”,入唐后始称官服像汉名“仲满”,后改朝衡、晁衡。一说生于701年。开元五年(717,养老元年)随遣唐使使舶从奈良(平安京)出发经福冈,取道南路西航,从中国扬州登陆,同行有玄昉、吉备真备、大和长冈、井真成等557人。同年九月到达长安入太学学习。后中进士第,在唐,历任司经局校书、左拾遗、左补阙、秘书监兼卫尉卿。工诗文,与大诗人王维、储光羲、李白等友善。玄宗喜其才,赐名晁衡。二十一年,请东归,玄宗未许。天宝十二载(753),随遣唐使藤原清河使舶东归,途中遇暴风,漂流至安南。十四载,辗转再返长安。时误传其遇难,李白曾有《哭晁卿诗》以悼之。后历官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官终潞州大都督(从二品)。滞留唐朝五十四年,七十三岁客死长安。诗作存于《全唐诗》中。《古今集》载其和歌一首,为在唐思乡之作,后被选入《百人一首》。《大日本史》卷116有传。
日本人阿倍仲麻吕,他19岁来华,唐玄宗非常喜欢他,给他起汉名叫晁衡,在中国任官,官居秘书监监正。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馆长,从三品。

晁衡在中国生活30多年,娶妻生子,他儿子二三十岁才知道父亲是日本人。晁衡觉得自己年事已高,想回日本,就向唐玄宗辞行,唐玄宗舍不得,不让他走。结果那年中秋节,唐玄宗大宴文武百官,群臣赋诗,轮到晁衡的时候,其作诗云:“翘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玄宗见他这么想家,只得放他回去了。

晁衡跟李白、王维都是“哥们儿”,他走的时候李白、王维都来送行,依依不舍。

王维赋诗《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结果,晁衡一出海就遇到风暴,传回消息说晁大人遇难,李白都快哭死过去了,作诗云:“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后来消息传来没死,给刮到越南去了。那会儿是帆船,风一刮,又没指南针,就只好跟着感觉走,之后一看来到越南。晁衡说明身份,当地都护一看,原来是秘书监晁大人,赶紧给送到长安城去了,结果绕一圈又回来了。晁衡后来终老于长安,一辈子没能回到日本国。

1. 自1579年(明万历七年)起,西方传教士不断来到中国。到了公元1636年(崇祯九年),全国信教者已达三万八千多人,至公元1683年(清康熙二年),信徒几近廿万。

这些传教士学识精博,他们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取信於中国官民,把传播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与传教给合起来,既有利於他们的传教事业,也为东西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2. 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很多,著名的有艾儒略、汤若望、南怀仁等,其中对东西文化交流有重大贡献者,首推意大利人利玛窦。他到中国后,先居澳门。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到广东肇庆,并留居了十五年。这期间,他学习华语,翻译西方数学、地理等书籍,并遵守中国习俗,甚至留发蓄须,一如中国儒者。

3. 其后於公元1601年至北京,向万历进贡方物,并上「陈情表」,表述自己对中华文化之仰慕,以及对天文地理素有研究的情况。自此他定居北京,开始介绍西学、传教及将中国【四书】等经典翻译成西文。公元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利玛窦病殁於北京,终年58岁,钦赐葬於北京城外。朝廷为其立之墓碑称赞他是「彬彬大雅君子」。

4. 清朝初年,由於欧洲教皇严禁中国教徒尊孔祭祖,而清廷又怀疑外国传教士参与反清之活动,遂决定禁教。公元1723年(雍正元年),规定除在北京供官职外,其余传教士均逐出中国,并严禁百姓信教。清廷禁教,传教士在华活动因而中断,东西文化交流也随之停止。

中国科技之发展:

西方科技传入中国

欧洲在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后,基督教各教派为了竞争势力,积极扩张海外教区,中国成为传教士的重要目标。西元1582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来华,成为近世传教士东来的里程碑。利玛窦以儒生姿态与中国士人交往,大获好感。西方的学术、科技藉由这些传教士的引介,渐为中国士大夫所知晓。其中明末徐光启与李之藻因利玛窦而改信天主教,并与利玛窦合作,翻译西方的科学著作。徐光启和利玛窦所译的《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约西元前4世纪)编著的。今天我们所用的数学术语许多是源自此书。李之藻则与利玛窦合译《同文算指》。

受西方数学的影响,徐光启特别强调「理论」的重要,清楚的看出了传统中国数学的缺失,即传统的数学著作强调难题的解法,而不发展理论,徐光启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强调要以数学作为科学技术的基础。

晚明科学的复兴

明代的前期与中期,科技研究呈现停滞。但到了晚明,中国学者又有了一番新的作为,最为人所称道的科学著作如宋应星《天工开物》、李时珍《本草纲目》。

这本撰於西元1637年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本有关农业与手工业生产的百科全书,附有二百多幅工艺流程插图,生动的反映了在晚明时期极有活力的工匠传统。【天工开物插画】这本书不只是工艺技术的分析介绍,宋应星更企图以「气」的哲学说明这些工艺技术。

李时珍是一位名医,他有感於当时药学书籍的错误,造成吃错药的现象,而且从宋代以来新药频出,因此李时珍决定编修一本新的药学书。结果这部《本草纲目》共收药物1892种,医方11096则,插图1160幅,成为此后的医学经典。除了医学上的成就外,《本草纲目》也包含生物学的知识,尤其探讨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遗传与相关变异的现象。在约三百年以后当达尔文(C. Darwin)在建立他的演化论时,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找到了生物变异的历史依据。

清代西方科学的传入与中挫

明末以来,中国学者对於西学的态度大体而言是开放的。康熙时期进行历法改革,一些中国官员大肆抨击西洋历法,康熙皇帝深感朝廷的中国官员中竟然无人理解天文数学,故自行发愤图强,研习西方科学,如代数、几何、生物、物理等。并命官员编修《数理精蕴》一书,尝试融合会通中西学术。

此外如王锡阐(1628~1682A.D.)与梅文鼎(1633~1721A.D.)都是融合中西方科学的杰出学者。王锡阐在西方天文学的知识基础上,提出行星绕日的一套理论解释。梅文鼎则会通中西数学,建立此后中国自主发展数学的根基。

雍正皇帝上台后(1723A.D.),禁止基督教的传教活动,教士被下令出境,西学的传入也因此中断。一直到鸦片战争后,西方科学才在战船火炮的护送下再次进入中国,这也引发近代以来中国人对於西方科技的复杂感情。

西学第二次传入中国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洋务运动起,中国开始大量翻译西方数学,在这个时期,著名数学家李善兰、华蘅芳执笔翻译了一批著作。由於洋务运动的关系,国家也开始制度化的推动西方数学教育,洋式学堂成为数学教育的基地,1862年北京同文馆的设立是一里程碑,1866年增置算学馆,召收学生。1903年清朝颁布「奏定章程」,自初等小学堂(7岁入学,5年毕业)起即有数学课程,大学堂(约相当於现在的大学)分为六门(门相当於现在的系),其中数学为一门。1905年废止科举考试,欲进公职者的捷径是进入西式学堂。民国初年以后,开始实施新学制,数学已成为全体学生必读的科目。自1920年代起,中国的数学家在吸收消化西方数学之后,已能够自主的在此领域上求取表现。

其他如西方物理学、化学、天文学也在十九世纪中期传入中国。如李善兰将牛顿(I. Newton)力学三大定律第一次介绍到中国。徐寿有系统介绍西方化学。李善兰与人合译的《谈天》一书有系统的介绍了当时西方的天文学,於是一套建立在牛顿力学体系上的西方近代天文学知识在中国扎根。西方医学也伴随著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教会在开设医院的同时,也都在医院附设学校。1854年美国人嘉约翰(J. G. Karr)夫妇在广州设立博医局,一般认为这是西方医学中国的开端。1865年中国人自己在同文馆中设立医学科。然而,与数学、物理、化学不同,西方医学始终没有取代中国传统医学。民国初年以来,一些激烈的改革者因信仰西方科学,曾主张取缔中医,如民国三年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汪大燮。这场中西医的优劣论争,至今余火未熄。

西学东传对中国之影响:

1. 宗教传播:

传教士来华,宣扬基督教义,天主教在中国日渐流行,信�日多。

2. 翻译:

在西学刺激下,中国学者多译西籍,介绍西方科技文化,蔚然成风。

3. 考据学:

西方逻辑学传入,学者以客观态度研究学术,整理古籍,分许真伪,有助清代考据学之兴起。

4. 科学研究:

西方科学传入,以其具富国强兵及改善民生之价值,开关自然科学研究之领域。

图为-由南怀仁制造赤道经纬仪
西方传教士东来的背景:
新航路之发现:

公元1486年,葡萄牙人狄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其后,葡人伽马绕好望角,横渡印度洋而达印度,因而激发欧人东来之兴趣。

宗教改革:

公元1517年,欧洲发生基督教宗教革命,分裂为新旧两派。旧派失去原有西北欧之全部教区,其教士为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乃纷纷向海外发展,以广传其教,其中以「耶稣会」之传布最力。

思考题:

为甚麼明末清初期间天主教未能在中国本土发展? 试加以说明。

明末清初传教士之东来

元代时基督教一度很兴盛,明清之际,许多耶稣会教士来华传教,造成了一次西学东传的高潮,西洋的科学技术,一新国人耳目,为中西文化交流,带来了深远之影响。

赫德

赫德 (Robert Mart,1835—1911) 英国人,生于北爱尔兰。字鹭宾。1853年,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毕业后入英国外交部。1854年奉派来华。初在香港,为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署翻译学生,后调任宁波领事馆副翻译。1858年转任广州领事馆副翻译,并充当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时“三人委员会”的秘书。1859年任广州海关副税务司。1861年曾代理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职。1863年9月任上海税务司。同年11月继李泰国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上任后,制定并推行一套由外国人管理中国海关的制度,从而控制中国的财政收入,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扩展列强特别是英国的侵略势力。1867年支持美国人蒲安臣担任中国使臣,出使欧美各国。1876年订立《烟台条约》时,担任李鸿章的助理,配合英国公使威妥玛的讹诈活动。中法战争期间,暗助法国侵略者,策动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特纳签订《中法新约》。1901年支持列强胁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908年请假回国,至死始卸任。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长达48年之久,是英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这些从秦国来”:中国论集》。1975年费正清等还编辑出版了《总税务司在北京: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致金登干书简(1868—1907)》。

南怀仁曾在明清两朝先后出任钦天监等官职,主管历法的修订。

唐代:晁衡(日本)
元代:马可波罗(意大利)
明代:利马窦(意大利)
清朝:南怀仁(比利时)
汤若望(德国)

利马窦,马可波罗,汤若望,南怀仁

利玛窦 马可波罗


历史上在中国当过官的外国人有哪些?视频

相关评论:
  • 19153891180清朝时有不少外国人在中国做官,那谁的官做得最大?
    甄曼祥清朝有很多外国人都做过官其中有名的有汤若望、郎世宁、南怀仁等,官最大的应该是汤若望他当时做到了一品官员,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了,不过虽然说汤若望的官阶高但是实权还比上当时的南怀仁。一、德国汤若望 汤若望官阶这么高和他来的早有一定的关系,他27岁就来到了我国广东境内,在当时...

  • 19153891180历史上马可波罗真的到中国当了十七年官吗?一个外国人到中国当官,为什么...
    甄曼祥不知道,毕竟马可波罗游记是他们写的,有些假的也比较正常,史书上可能没有,因为他官可能不大,但现在也很难考证马可波罗真的到中国当了十七年官了

  • 19153891180中国历史名人里还有哪些外国人
    甄曼祥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人涌入中国,如伊藤博文、白求恩等。不一一列举了 我没有列马可波罗是因为一个自称在元朝做官,受忽必烈器重并任命巡视各省的意大利人,却在正史只字未提,连野史都不见记载。让人匪夷所思 严格意义的外国人是近代才开始有的,因为在历史进程中匈奴,突厥,鲜卑,大理,吐蕃,女真都融入...

  • 19153891180在我国历史上,有没有外国人入朝为官的例子?
    甄曼祥而唯独秦良玉,却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女将军的身份,被单独列传写在了将相列传当中的巾帼英雄。中国的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这个过程中最具智慧,母系社会时女性族长同时也是宗教领袖,在过渡时期实行夫妻共治,巫祝共治,在父系社会来临时也没有像西方文化那样将女巫妖魔化。因此,出现许多对中国有重要...

  • 19153891180从什么朝代开始有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并参加科举考试在朝廷任官
    甄曼祥今尼泊尔)、骠国(今缅甸)、赤土(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室利佛逝(今印尼苏门答腊)、诃陵(今印尼爪哇)、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大食(今阿拉伯)、波斯(今伊朗)等国都与唐朝有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中新罗和日本留学生人数最多,当官的也不在少数。

  • 19153891180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历史资料
    甄曼祥巴富尔曲解《虎门条约》的有关条款向清方讹诈,要求划定一块纯粹供外国人占用的居留地。1845年11月29日,苏松太道道员官慕久以其个人名义颁布了一个与英领事“依约商妥”的《上海租地章程》。该文件表面看来没有什么公开直接损害中国主权的内容,但实际上许多条款都体现英国殖民者的侵略意向。根据这个租地章程,在上海...

  • 19153891180詹天佑的资料
    甄曼祥詹天佑清楚地知道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他首先必须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冷嘲热讽: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他给他的美国老师诺索朴夫人的信中就这样说:“如果京张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损失。在我接受这一任务前后,许多外国人...

  • 19153891180...私访记>中有位南大人是个外国人,我想知道历史有这个人吗?_百度知 ...
    甄曼祥有,是南怀仁。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 耶稣会士中杰出人物。比利时人。1641年,入耶稣会初学院。1657年,随同卫匡国(M.Martini)神父至中国,抵达澳门从事传教活动,经历多舛。1660年被明帝崇祯调往北京帮助年事已高, 钦天监监正汤若望神父从事历算工作。1669年清帝顺治降旨令南怀仁...

  • 19153891180中国近代史上为什么会出现第一批官派留学生?
    甄曼祥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容闳提出“留学教育计划”说到近代中国的第一批留学生,人们就会谈起被誉为“近代中国留美第一人”的容闳。容闳是广东香山县人,少年时家境贫寒上不起学,只好到德国传教士在澳门开办的教会学堂读书。1847年,该校校长、美国传教士布朗因病提前归国,要带几名学生赴美留学,容闳...

  • 19153891180参加红军长征的到底有几位外国人
    甄曼祥参加长征"这一无上光荣的经历加在他身上。美国名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把勃沙特称为"长征队伍里的局外人"是比较恰当的。综上所述,真正参加长征的外国人在红一方面军里有:李德、洪水、毕士悌、武亭。除李德是欧洲人外,其他三人均为亚洲人。二,四方面军有没有外国人参加长征,还没见着文章....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