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骆宾王是怎么死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什么叫历史?~

中国历史年代表∶
1、原始社会
五帝∶炎帝、黄帝、尧、舜、禹
约前2528年-前2029年(约500年)
2、先秦时期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470年)
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554年)
周朝∶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275年),东周∶前770年 -前221年(549年)
春秋∶前770年 -前476年(295年)
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254年)
3、秦汉时期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16年)
西楚王朝∶前206年-前202年(5年)
汉朝∶
西汉∶前202—公元8年11月(210年),东汉∶25年-220年(195年)
新朝∶公元8年12月-23年10月(16年)
玄汉王朝∶23年10月-25年(2年)
4、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220年-280年(60年)包含魏,蜀,吴;
魏∶220年-265年(45年)
蜀∶221年-263年(42年)
吴∶222年-280年(58年)
晋朝(266年-420年)包含西晋,东晋;
西晋∶265年-316年(51年)
东晋∶317年-420年(103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135年)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南朝·宋∶420年-479年(59年)
南朝·齐∶ 479年-502年(23年)
南朝·梁∶502年-557年(55年)
南朝·陈∶ 557年-589年(32年)
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北朝·北魏∶386年-534年(148年)
北朝·东魏 ∶534年-550年(16年)
北朝·西魏∶535年-557年(22年)
北朝·北齐∶550年-577年(27年)
北朝·北周∶ 557年-581年(24年)
5、隋唐时期
隋朝∶581年-619年(38年)
唐朝(618年—907年)包含唐朝前期,武周,唐朝中后期
唐朝前期∶618年-690年(72年)
武周∶690年-705年(15年)
唐朝中后期∶705年-907年(202年)
6、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891年-979年(89年)包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
7、宋元时期
宋∶960年-1279年(320年) 含北宋,南宋;
北宋∶960年-1127年(16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152年)
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66年)
元∶271年-1368年(98年)
北元∶1368年—1402年(35年)
8、辽金夏
辽朝∶916 年-1125年(210年)
西辽∶1124年-1218年(94年)
西夏王朝∶1038年-1227年(190年)
金朝 ∶1115年-1234年(120年)
大理国包含前大理,后大理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316年)。
9、明清时期
明 ∶1368年-1644年(277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19年)
后金∶1616年-1636年(21年)
清前期∶1636年-1840年(205年)
10、近代时期
晚清∶1840年-1912年(73年)
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38年)
11、新中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经历了几个社会形态∶
一、原始社会
人类蒙昧时代∶公元前100世纪以前
旧石器时代∶ 约公元前100世纪-公元前41世纪
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三皇(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公元前41世纪到公元前26世纪
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五帝(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约前26世纪-前2070年
二、奴隶社会
1、萌芽阶段∶ 前2070年-前1559年
2、发展阶段∶前1559年-前1046年
3、衰落阶段∶前1046年--前221年
三、封建社会
1、萌芽发展阶段∶前841年--前221年
2、大一统时期∶前221年--316年
3、大分裂时期∶420年--581年
4、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907年
5、民族分裂时期∶916年--1271年
6、封建没落时期∶1271--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封建崩溃时期∶1840-1912年
2、封建终结时期∶1912-1949年
五、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
初级阶段∶1988年-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年表

  骆祥发,骆宾王的同宗后人,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一直致力于骆宾王研究。

  公元684年唐高宗刚刚去世不久,武则天废掉了自己的儿子中宗,另立温顺的儿子李旦为帝,同时大开杀戒,清除李唐宗室元老,打算废唐自立。

  这年九月,开国元勋徐绩的孙子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叛。徐绩又被赐姓李。

  在徐敬业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在大唐上下几乎无人不晓。这个人就是初唐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

  骆祥发,骆宾王的同宗后人,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一直致力于骆宾王研究。

  采访骆祥发:(骆宾王)当时的文章有很高的声誉,政治上很不得志,这个人很有用世之心,很想为国家干一番事业。

  因为他性格比较耿直,敢想敢说,因此带着一种诗人的浪漫气质,往往同许多人搞不好关系,受到官场的排挤,所以他做小官几次被罢官,但他用世之心始终不减。

  所以等到684年徐敬业在扬州起兵,私下找他,马上就去了。

  面对大唐的现状,骆宾王内心波澜起伏。

  他拿起笔,写下了著名的讨武檄文。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

  “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采访骆祥发:把内心的悲愤情感在讨武檄文中抒发出来,才高为下,政治上的不得志的总爆发。 短时间内集中十万军队,这篇檄文起了很大作用,很有号召力。所以他生命的最后时光是非常辉煌的,正因为他这篇檄文传下来,王勃的《滕王阁序》与骆宾王的讨武檄文应当是双璧。

  公元六八四年农历十一月,起义军与朝廷军队决战于扬州下阿溪全军溃败。

  这天晚上,骆宾王与徐敬业等人连夜奔赴润州,准备入海逃往高丽,徐敬业怎么也未料到,黑暗中一把尖刀伸向了他。

  徐敬业的部下王那相带头反叛, 将徐敬业等二十五人杀掉,把人头献给了朝廷。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述了这个场景。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官方对骆宾王的下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都说骆宾王被诛杀,成书于北宋的《新唐书》却说骆宾王逃跑了。难道在这不同的记载背后,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围绕着骆宾王扬州兵败后的行踪,史学界众说纷纭,而这一谜团也成为千古未解之谜。

  作为骆宾王的义乌同宗后人,骆祥发一直对骆宾王的下落之谜十分关注。他试图从骆宾王的生平入手去破解这个谜团。

  然而有关骆宾王的生平记载很少,史籍只是对他扬州兵败后的最后时刻有寥寥数语的记录。

  骆祥发只好从骆宾王流传下来的诗文中去寻找蛛丝马迹。

  骆宾王交友很广,在与他交往的人中既有普通百姓,又有宋之问这样的诗人。宋之问因为排行第五,又被称为宋五之问。

  但是,骆祥发并没有从诗文中找到丝毫线索,就在这时他从唐朝的一位小说家身上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

  张鷟, 唐朝小说家,他在《朝野佥载》中明确写到:骆宾王兵败后投江水而死。

  张鷟是与骆宾王同时代的人,这个说法也许比较可信,或者至少比官方的记载来得可靠。因为《旧唐书》和《资治通鉴》成书都晚于张鷟的《朝野佥载》。

  据史料记载,王那相叛变是在徐敬业一行停舟山畔的时候,叛变的人包括他的部下。因为事情来得突然,徐敬业一遭暗算,其他的随行者在混乱中纷纷跳水逃生,这些人中有的被淹死,有的被杀死,有的逃跑了。

  采访骆祥发: 张鷟这个人是一个笔记小说家,他喜欢写那种,听到的稀奇古怪的新闻,他都记录下来。那么他可能听到那天晚上失败,逃亡的路上,那天王那相叛变的时候,可能骆宾王已经跳水了,那么他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他就把它记下来了。

  张鷟的记载恰好和《资治通鉴.考异》的有关记载相互印证。《资治通鉴》中这样写到:“伪将王那相斩之(指徐敬业)来降,余党赴水死”,说明当时在慌乱的场景中,的确有很多人选择了跳水逃生。

  骆祥发判断,骆宾王跳水而死的说法,很可能就来自当时的脱逃者之口。

  一代诗人就这样消失在滔滔的江水中,结束了曾经辉煌的生命,张鷟不禁感慨万千这让他想起了骆宾王曾经写下的著名歌行《帝京篇》。

  采访骆祥发:帝京篇是骆宾王在诗歌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骆宾王(这个作品)当时被称为绝唱,在长安一带,因为帝京篇是绝唱,那么在初唐声望很高。
  首页 上页 | 1 | 2 | 3 | 4... 下页 尾页 共 6 页

  写这首长篇歌行时,刚刚从大漠边塞从军回来,虽然这已是他第三次回到长安城,四年一别,他还是震惊于长安的繁华。

  亲眼目睹了大漠将士的出生入死,他无法平静于达官贵人夜夜笙歌的奢华生活,在《帝京篇》中他入木三分的描写了这种浮华。

  采访骆祥发:这个写了以后骆宾王笔锋一转,“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意思是,警告这些统治者你们不要忘乎所以,风浪一起来的话,很快可能就完了。他给他们敲警钟,结果张鷟说他自己讲到了自己。

  “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这两句诗本来是骆宾王用来警告王公贵族的,张鷟认为它却成了骆宾王的谶语。

  虽然骆宾王投江而死的传闻更多的带有小说家的浪漫猜想,但是张鷟提供了一条十分重要的线索,骆宾王有可能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选择了投江。

  采访骆祥发: 因为他说投江而死,投江而死不一定是死,也可能逃生了,再加上骆宾王十岁之前住在义乌老家,那个地方叫骆家塘,他村子门口就是一口大塘,边上是义乌江,那么他小的时候肯定游泳,水性肯定懂,所以那天晚上他跳水而死,有点水性,又靠在山边,逃出的可能性是很大。

  骆祥发的推断很快在唐朝另一个人的记述中得到了印证。

  郗云卿是中宗复位后奉诏搜访骆宾王诗文的朝廷官员,他与骆宾王同时代,但比骆宾王稍晚。他在奉命所辑的《骆宾王文集》原序中,明确提出骆宾王逃遁了。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张鷟和郗云卿既然都是和骆宾王同时代的人,为什么会说法不同呢?到底谁更接近事实的真相呢?骆宾王到底是死还是逃亡了呢?

  公元705年,扬州事件落下了帷幕,刚刚复位的中宗却陷入了进退两难之中。

  采访骆祥发: 当然中宗复位是依靠利用武则天身边的人,宰相张柬之带领羽林军进去,进了宫里面去,强迫武则天退位,那么才恢复中宗帝位。所以他一登位以后,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武则天是自己的母亲,总不好去彻底否定她,所以她这个面子还是要考虑。另外一方面许多人是拥护他的,没有这许多人拥护,他是恢复不了帝位,所以这样的话,这方面他要照顾,所以他一登基以后,一复位以后,他就下诏(把)徐敬业的祖父李绩的坟墓,重新给他恢复。那么派郗云卿去搜求骆宾王诗文,表面他没有宣布骆宾王平反,实际上这是一种平反。

  郗运卿穿过街巷,去寻找当年的扬州事件的参与者。他不知道经过武则天的镇压,他们还有多少人能够活下来,他担心即便他们真的幸存下来,是不是敢于开口让他了解到扬州事件的真相?

  采访骆祥发: 中宗复位是公元705年,那么他被他皇后韦氏毒死是在公元710年。所以他在位时间只有五年时间。那么他命令郗云卿搜求骆宾王诗文也在这个过程里。推理的话,应当他复位以后,郗云卿去搜求(诗文),所以真正离开扬州兵败这个时间,二十二、三年吧。

  二十多年的时光流转,扬州事件的亲历者可能还活在人世,中宗对待扬州事件的态度,让郗云卿有可能启开历史的尘封之门。

  采访骆祥发: 所以他接触了这许多人当中,很多都是同骆宾王同时代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扬州兵败以后,许多人都是目击者,甚至是亲历者,他得到了骆宾王逃亡的信息。

  就在这时候,骆祥发突然发现了郗云卿在搜访骆宾王诗文过程中,一个意外的插曲。他发现,郗云卿最初也认同了官方“伏诛”的说法,但是后来又改变了看法。为什么会是这样?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骆宾王到底是不是逃亡了呢?

  骆祥发在宋代藏书家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里找到了答案。

  陈振孙在书中讲到,郗云卿所辑的《骆宾王文集》,原来有两个版本的序言,最早的一个版本郗云卿认为骆宾王是被官方诛杀的,后来的一个版本则说骆宾王逃跑了。这两个不同的序言,前一个简短,后来的就长了,而且有详细的叙述。

  采访骆祥发:在我看来,郗云卿提出来这个观点,他原来是那个观点,现在改变了这个观点,中间这个改变肯定会有些根据。因为他是做这个工作的,所以他改变这个观点应当可信。

  这样一个意外的发现,让骆祥发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郗云卿否定官方“伏诛”的说法和当时流传的“投江水而死”的传闻,一定是他在搜访骆宾王诗文过程中,得到了可靠的线索,从而明确提出骆宾王逃亡的观点。

骆祥发,骆宾王的同宗后人,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一直致力于骆宾王研究。

公元684年唐高宗刚刚去世不久,武则天废掉了自己的儿子中宗,另立温顺的儿子李旦为帝,同时大开杀戒,清除李唐宗室元老,打算废唐自立。

这年九月,开国元勋徐绩的孙子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叛。徐绩又被赐姓李。

在徐敬业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在大唐上下几乎无人不晓。这个人就是初唐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

骆祥发,骆宾王的同宗后人,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一直致力于骆宾王研究。

采访骆祥发:(骆宾王)当时的文章有很高的声誉,政治上很不得志,这个人很有用世之心,很想为国家干一番事业。

因为他性格比较耿直,敢想敢说,因此带着一种诗人的浪漫气质,往往同许多人搞不好关系,受到官场的排挤,所以他做小官几次被罢官,但他用世之心始终不减。

所以等到684年徐敬业在扬州起兵,私下找他,马上就去了。

面对大唐的现状,骆宾王内心波澜起伏。

他拿起笔,写下了著名的讨武檄文。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

“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采访骆祥发:把内心的悲愤情感在讨武檄文中抒发出来,才高为下,政治上的不得志的总爆发。 短时间内集中十万军队,这篇檄文起了很大作用,很有号召力。所以他生命的最后时光是非常辉煌的,正因为他这篇檄文传下来,王勃的《滕王阁序》与骆宾王的讨武檄文应当是双璧。

公元六八四年农历十一月,起义军与朝廷军队决战于扬州下阿溪全军溃败。

这天晚上,骆宾王与徐敬业等人连夜奔赴润州,准备入海逃往高丽,徐敬业怎么也未料到,黑暗中一把尖刀伸向了他。

徐敬业的部下王那相带头反叛, 将徐敬业等二十五人杀掉,把人头献给了朝廷。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述了这个场景。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官方对骆宾王的下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都说骆宾王被诛杀,成书于北宋的《新唐书》却说骆宾王逃跑了。难道在这不同的记载背后,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围绕着骆宾王扬州兵败后的行踪,史学界众说纷纭,而这一谜团也成为千古未解之谜。

作为骆宾王的义乌同宗后人,骆祥发一直对骆宾王的下落之谜十分关注。他试图从骆宾王的生平入手去破解这个谜团。

然而有关骆宾王的生平记载很少,史籍只是对他扬州兵败后的最后时刻有寥寥数语的记录。

骆祥发只好从骆宾王流传下来的诗文中去寻找蛛丝马迹。

骆宾王交友很广,在与他交往的人中既有普通百姓,又有宋之问这样的诗人。宋之问因为排行第五,又被称为宋五之问。

但是,骆祥发并没有从诗文中找到丝毫线索,就在这时他从唐朝的一位小说家身上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

张鷟, 唐朝小说家,他在《朝野佥载》中明确写到:骆宾王兵败后投江水而死。

张鷟是与骆宾王同时代的人,这个说法也许比较可信,或者至少比官方的记载来得可靠。因为《旧唐书》和《资治通鉴》成书都晚于张鷟的《朝野佥载》。

据史料记载,王那相叛变是在徐敬业一行停舟山畔的时候,叛变的人包括他的部下。因为事情来得突然,徐敬业一遭暗算,其他的随行者在混乱中纷纷跳水逃生,这些人中有的被淹死,有的被杀死,有的逃跑了。

采访骆祥发: 张鷟这个人是一个笔记小说家,他喜欢写那种,听到的稀奇古怪的新闻,他都记录下来。那么他可能听到那天晚上失败,逃亡的路上,那天王那相叛变的时候,可能骆宾王已经跳水了,那么他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他就把它记下来了。

张鷟的记载恰好和《资治通鉴.考异》的有关记载相互印证。《资治通鉴》中这样写到:“伪将王那相斩之(指徐敬业)来降,余党赴水死”,说明当时在慌乱的场景中,的确有很多人选择了跳水逃生。

骆祥发判断,骆宾王跳水而死的说法,很可能就来自当时的脱逃者之口。

一代诗人就这样消失在滔滔的江水中,结束了曾经辉煌的生命,张鷟不禁感慨万千这让他想起了骆宾王曾经写下的著名歌行《帝京篇》。

采访骆祥发:帝京篇是骆宾王在诗歌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骆宾王(这个作品)当时被称为绝唱,在长安一带,因为帝京篇是绝唱,那么在初唐声望很高。

元684年唐高宗刚刚去世不久,武则天废掉了自己的儿子中宗,另立温顺的儿子李旦为帝,同时大开杀戒,清除李唐宗室元老,打算废唐自立。

这年九月,开国元勋徐绩的孙子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叛。徐绩又被赐姓李。

在徐敬业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在大唐上下几乎无人不晓。这个人就是初唐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

骆祥发,骆宾王的同宗后人,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一直致力于骆宾王研究。

采访骆祥发:(骆宾王)当时的文章有很高的声誉,政治上很不得志,这个人很有用世之心,很想为国家干一番事业。

因为他性格比较耿直,敢想敢说,因此带着一种诗人的浪漫气质,往往同许多人搞不好关系,受到官场的排挤,所以他做小官几次被罢官,但他用世之心始终不减。

所以等到684年徐敬业在扬州起兵,私下找他,马上就去了。

面对大唐的现状,骆宾王内心波澜起伏。

他拿起笔,写下了著名的讨武檄文。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

“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采访骆祥发:把内心的悲愤情感在讨武檄文中抒发出来,才高为下,政治上的不得志的总爆发。 短时间内集中十万军队,这篇檄文起了很大作用,很有号召力。所以他生命的最后时光是非常辉煌的,正因为他这篇檄文传下来,王勃的《滕王阁序》与骆宾王的讨武檄文应当是双璧。

公元六八四年农历十一月,起义军与朝廷军队决战于扬州下阿溪全军溃败。

这天晚上,骆宾王与徐敬业等人连夜奔赴润州,准备入海逃往高丽,徐敬业怎么也未料到,黑暗中一把尖刀伸向了他。

徐敬业的部下王那相带头反叛, 将徐敬业等二十五人杀掉,把人头献给了朝廷。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述了这个场景。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官方对骆宾王的下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都说骆宾王被诛杀,成书于北宋的《新唐书》却说骆宾王逃跑了。

根据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关于骆宾王的结局,有说法认为他被乱军所杀,也有说法认为骆宾王遁入空门,但是,不管哪一种说法,自公元684年开始,骆宾王就告别了唐朝历史舞台。


l骆宾王是怎么死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9612406349唐朝诗人骆宾王究竟是怎么死的?
    房初花骆宾王出身寒微,少有才名。永徽年间,成为道王李元庆文学、武功主簿,迁长安主簿。仪凤三年(678年),担任侍御史,因事下狱,遇赦而出。调露二年(680年),出任临海县丞,坐事免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随英国公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撰写《讨武曌檄》。徐敬业败亡后,骆宾王结局不明,或说被...

  • 19612406349骆宾王六岁写下《咏鹅》,被誉为文学界的神童,为什么最终会惨死?
    房初花骆宾王,从小家境贫寒,然而因为他的才华,被当地魏州刺史所赏识,关于骆宾王的惨死,有人说是因为武则天去世之后,李显是一个十分惜才得皇帝,想方设法想要得到骆宾王的下落,一打听之后,才发现骆宾王早已逃走了。

  • 19612406349骆宾王怎么死的?骆宾王结局揭秘
    房初花骆宾王出生贫寒,但从小勤奋好学,此后慢慢有了名气。他早年入仕任武功主簿,此后的为官之路也是几经波折,骆宾王曾连同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但随着徐敬业兵败骆宾王此后也是下落不明。后世有关他的结局也存在很多说法,有说骆宾王并没有死,而是从此隐姓埋名,那他最后下场究竟是怎样了呢?鹅鹅鹅,曲项...

  • 19612406349骆宾王是怎么死的?有根据吗?
    房初花骆宾王,这位唐朝初年的杰出诗人,其死亡的真相一直笼罩着一层迷雾。据历史记载,他的结局有多种猜测。一种说法是他在乱军中不幸遇难,另一种认为他可能遁入了空门,寻求心灵的宁静。骆宾王出生于婺州义乌,早年生活困顿,常与博徒为伍,后来成为道王李元庆的府中僚属,甚至曾远赴西域和蜀地任职。在仕途...

  • 19612406349骆宾王是怎么死的
    房初花骆宾王是在监狱里死的

  • 19612406349骆宾王身上的宝藏之谜,究竟是怎么回事?
    房初花二、关于骆宾王死亡的说法在历史上关于骆宾王的死亡原因,大概有四种说法。首先第一种是在徐敬业经历兵变失败后,骆宾王便与他一起逃往了高丽。但是在去高丽的途中,他们遭遇了一些阻拦,当时徐敬业的部下突然叛变了,徐敬业为了保全自己,于是就将骆宾王给杀害了。第二种说法则是当时兵败之后,逃出来的就...

  • 19612406349唐初大诗人骆宾王下落神秘 传死于乱军
    房初花骆宾王是唐初四大诗人之一,他最有名的诗歌即童年时所作的《咏鹅》,脍炙人口,流传甚广。徐敬业起兵反武则天,请骆宾王写了一篇著名的檄文,即《讨武紫》,连声讨的对象武则天都佩服不已,说:“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徐敬业起兵失败,骆宾王据说死在乱军当中,但也有其他史料记载了骆宾王下落的另...

  • 19612406349骆宾王是哪一代的人?他的最终下场是什么?
    房初花如果骆宾王之死成了定论,皇帝也就不会多此一举了。另外,关于唐《本事诗》也记载其出家为鬙,虽然后人多认为《本事诗》所记载的荒谬之处较多,但是无风不起浪,由此一说,也反映了骆宾王应该被杀的可能性较少。三、从骆宾王的性格特征分析他的归宿。“好与博徒游”的骆宾王有群众基础,如果化妆潜逃...

  • 19612406349骆宾王是怎么死的?有根据吗?
    房初花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了空门,骆宾王,婺州义乌人。早年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后为道王李元庆府属。曾从军西域,宦游蜀中。及任侍御吏,又因贼罪下狱,他在诗文中则力辨其冤。出狱后,为临海县丞,怏怏不得意。睿宗文明(684)时,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他曾为其僚属,军中...

  • 19612406349骆宾王尸在何处?
    房初花”这一说法,曾为当时的人所认可。与骆宾王素有世家之谊的宋之问在《祭杜审言学士文》中写及王、杨、卢、骆时说:“王也才参卿于西陕,杨也终远宰于东吴,卢则其栖山而卧疾,骆则不能保族而全躯。”由此看来,骆宾王不只自己身死,而且累及家族了。二是投水自杀。唐人张鷟《朝野佥载》说:“...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