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是写作笔法,不要错过!)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全文未写之前,先写呜呼二字,奠基全文感慨深重之基调。继而直接提出论点,以反问句形式。仔细揣摩语气可知,这一句论点是具有不同流俗,独秀一枝的特点的。古往今来,天下人追忆前尘,都爱说命也时也,而作者却寥寥数字就向前古之论发出了挑战,这种笔法叫做横空出世,先声夺人。)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这是一句过渡句,交代论点自何处总结出来,若没有此句,读者会一头雾水,且令前句成为突兀之句,无本之木。同时启下,为记叙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拉开序幕。这种笔法叫承上启下,顺利过渡。)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此段是为叙史,记庄宗大败仇敌,行君父之志,是得天下也。)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此句亦有笔法,从方其到告以成功,以四六之句,骈散结合。因有这些意气风发的英雄事迹,才有作者对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感叹。这种笔法叫做铺排造势,主要目的是突显主人公的功绩之盛。当然这种笔法也使文章读来气势磅礴。)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此句前两句还是写庄宗成功到了天上,马上不记任何庄宗享天下和如何淫逸的事迹(见本文题目,读者心照不宣,是因为庄宗宠幸伶人,所以不必写),而是一笔直接书‘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使文章来个180°的突然转势,这种笔法叫做反复驰骋的笔法,使文章起到纵横捭阖的力道。当然也是为后文何其衰也造势。)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此句写庄宗之衰,在其不知所归后,又纵深一笔,写其失天下后的狼狈情状,令人感慨万千。这一段要和前面两段联合起来看,作者运用先扬后抑的笔法,一般写伟岸的人物都是用先抑后扬,而写失败的人物,都是用先扬后抑。这里又要注意用造势来实践反弹原理,何意?扬的时候越是凸显出主人公的丰功伟绩,意气豪雄,则后文抑的时候越是能形成强烈的冲击感、落差感。就像压气球一样,压得猛就弹得高,但也要注意一个度,这里是很考文笔功夫的,写不好,就会令文章失败、甚至令人觉得空洞,仿佛刻意为之。)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此两句皆用反问,且前句为果,后句为因。因为人事没做好,所以导致得之难,失之易。根据前面两段的盛衰之事的记述,可知这两句结论就是为了印证论点,就是开篇第一句。这种笔法叫做回扣主题,使论点立得住,也使论证严密得滴水不漏。)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本来行文至前面两句,换做常人基本上就要收笔了,然而作者此时又引用尚书之言,指出庄宗之失天下在于其骄傲自满。以古人训诫之言,顺利引伸出后句。后句既是论点的结论,又是论点的细化,忧劳就可以盛,逸豫就会衰。)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此句与上述两段叙史不同,虽然简略的概括一下庄宗盛时情景与衰时情景,对比,但是出现了“伶人”、“身死国灭”字词,前文只说庄宗衰败,未曾细说因何衰败,又衰败到有命还是没命,有国还是没国。这里就进一步点明了上文遗留的未说尽的事情。同时也论证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论点。这种笔法叫做推波助澜,使其一浪高过一浪。仿佛我当年登庐山五老峰,一峰更比一峰高。)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将庄宗得失之理分析得淋漓尽致后,作者继而发出此句结论,如庄宗,即便有智有勇之人,也会因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行文至此,可见作者不是仅仅就史事论史事,而是以史为鉴,欲后之执政者引以为戒。这种笔法叫做借古讽今,使文章胸怀更大、境界更大。而最后两句也与《过秦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灭,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解《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是写作笔法,不要错过!)视频

相关评论:
  • 18236584467解《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是写作笔法,不要错过!)
    柳映盼作《伶官传》。 (将庄宗得失之理分析得淋漓尽致后,作者继而发出此句结论,如庄宗,即便有智有勇之人,也会因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行文至此,可见作者不是仅仅就史事论史事,而是以史为鉴,欲后之执政者引以为戒。这种笔法叫做借古讽今,使文章胸怀更大、境界更大。而最后两句也与《过秦论》有...

  • 18236584467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及翻译
    柳映盼《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

  • 18236584467《伶官传序》的全文翻译。
    柳映盼《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史论。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

  • 18236584467五代史伶官传序课文解析
    柳映盼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史论,通过对五代时期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一些经典的理论,例如,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以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还有,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18236584467《伶官传序》这篇课文说了哪些事
    柳映盼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所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本文共四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

  • 18236584467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译文
    柳映盼下面是五代史《史伶官传序》(欧阳修作)的文白对照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

  • 18236584467庄宗受而藏之于庙翻译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
    柳映盼《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

  • 18236584467伶官传序原文及翻译
    柳映盼此文出自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写作背景:欧阳修进入政界后,正是北宋王朝开始由盛到衰的时期,社会上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政治上的一些弊端越来越严重,社会危机越来越令人不安。到了仁宗庆历初年,以王伦、李海等为首的人民暴动接踵而起,西夏又侵扰西北边镜,屡败宋军。北宋疆域东北以...

  • 18236584467五代史伶官传序翻译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意思
    柳映盼《五代史伶官传序》注释1、伶(líng)官:宫廷中的乐官和授有官职的演戏艺人。2、原:推究,考查。庄宗:即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克用长子,继父为晋王,又于后梁龙德三年(923)称帝,国号唐。同年灭后梁。同光四年(926),在兵变中被杀,在位仅三年。3、晋王:西域突厥族沙陀部酋长李克用。因受唐...

  • 18236584467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介绍
    柳映盼《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欧阳修所作《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