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18课的过渡句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小学四年级语文 课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中心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总起句的作用:总领全文,在某个段落中是概括整段文章的主旨。总起句又称概括句,总起句顾名思义在段首起总领作用,位置只能在段首。
总体上过渡句的作用是—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1、由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情时需要过渡。
2、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3、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4、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中心句作用:
①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
②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③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扩展资料:
寻找中心句的方法:
1、从题目去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题目,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从总起句去找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3、从结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4、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5、从议论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6、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7、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总起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渡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心句

[yǔ wén]
语文

(语言和文学的简称)
编辑
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
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①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
②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③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④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此文按方位顺序来写的。移步换景。所有表示地点转换的句子就是过渡句。

望采纳!

17课的过度句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此句用词精当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站、踏、扶”三个动词说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说被雄伟所震撼,名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孩子,上课好好听啊~我就不信你老师没讲过!

望采纳!求采纳~


四年级语文上册18课的过渡句视频

相关评论:
  • 19192557272四年级语文上册18课的过渡句
    袁于谦答:①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②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③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④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此文按方位顺序来写的。移步换景。所有表示地点转换的句子就是过渡句。望采纳!

  • 19192557272四年级语文上册18课的过渡句
    袁于谦答:绕过大殿,紧接着便来到了著名的长廊。走过长廊,便踏上了万寿山的台阶。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俯瞰,颐和园的大部分地区尽收眼底。下了万寿山,便来到了昆明湖畔。这篇课文是按照方位顺序进行描述的,通过移动视角来展现不同的景色,而这些连接不同地点的句子便是过渡句。希望这个版本能够被采纳,并...

  • 19192557272人教版小学语文书四年级上册第18课“颐和园”第:3、4自然段
    袁于谦答:2、用“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过渡句是: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3、昆明湖的特点是:静 和 绿。4、在这两段话中,做这些了 万寿山 、 佛香阁 、 排云殿 、三处景物,最详细写的是昆明湖,它的特点一是“静”,作者用“镜子”来比喻它;二是“绿”,作者用“碧玉”来比喻它。...

  • 19192557272四年级上册第18后面的阅读链接怎样从疑问角度和写法角度体会角度启发角 ...
    袁于谦答:关于四年级上册第18课后阅读链接,我们可以从疑问、写法、启发三个角度来体会和提问,以深化理解。1. 疑问角度:课文中的“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是如何引导我们思考的?这句话作为过渡句,承接上文并提出新的话题,引导我们关注科学家如何通过试验来探究问题。2. 写法角度...

  • 19192557272过渡句的概念
    袁于谦答:独立练习:请你找出下面两段文字的过渡句(1个)和尚做了四个准备工作:潜水摸牛,备船装沙,并船搭架,潜水拴牛。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过渡句大全叙事好过渡1、那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赞扬声,让我一辈子也忘不掉。但是,你们哪里知道,我最想听到的是妈妈的表扬呀...

  • 19192557272语文课课文中的过度句是什么意思
    袁于谦答:比如你介绍班上有特点的同学先张三后李四 不加过渡句:张三确实很有趣……这些都是张三的特点。李四的特点在于……他们都是班上有趣的同学。 两者中间加上过渡句:张三确实很有趣……这些都是张三的特点。“张三的同桌李四也是班上的一颗明星。”李四的特点在于……他们都是班上有趣的同学。加上过渡句使得两者...

  • 19192557272四年级课外作业莫高窟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
    袁于谦答:《莫高窟》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8课。本课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这篇课文有五个自然段,这一节我主要分析第1—3自然段。根据语文课听、说、读、写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是这样设计这一节的教学...

  • 19192557272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随笔范文7篇
    袁于谦答:作为我校语文组合作教学整体构建的实验课,我讲授了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颐和园》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课后结合董主任的讲评,反思如下: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

  • 19192557272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训练18课《绿色蝈蝈》答案
    袁于谦答: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3.课文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参考答案:1.这道题检查阅读效果,看看学生能否抓住文章的基本内容。参考答案: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

  • 19192557272圆明园的毁灭中又哪几个过渡句,分别是什么
    袁于谦答:有一个过渡句,是: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圆明园的毁灭》这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