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考行测数量关系之逆向极值这方面题目解题有什么技巧嘛?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行测数量关系做题技巧有吗?~

数量关系是行测五个专项中分值最高的,但也是难度最大的,所以很多考生虽然很想在数量关系上有所突破,但都会被它的难度所阻碍,其实如果想要在数量关系上有所提升,除了掌握常考题型和常用的解题方法之外,还需要学习的就是分析解题路径,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通过几道题目来学习一下如何分析解题路径。
例题1:某钢铁厂生产一种特种钢材,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今年这种特种钢材的成本比去年上升了20%。为了推销该种钢材,钢铁厂仍然以去年的价格出售,这种钢材每吨的盈利下降40%,不过销售量比去年增加了80%,那么今年生产该种钢材的总盈利比去年增加了多少?
A.4% B.8% C.11% D.16%
【中公解析】题干中提到了成本、价格、每吨的盈利以及销量多个名词,所以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不知道怎么通过这几个名词去求解总盈利的增长率,我们一起来分析解题路径,求的是总盈利的增长率,所以我们需要今年的总盈利和去年的总盈利,而总盈利=每吨的盈利 销量,和题干中的成本以及价格无关,接下来就可以用特值思想进行求解了,因为名词比较多,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列表如下:


所以总盈利的增长率为8%,选择B项。
例题2:某企业引进新技术后,原材料成本降低了 40%,单位人工成本上涨了 80%,所需要的工人数降低为原来的一半。已知采用新技术前,总人工成本为原材料成本的 4 倍,则采用新技术后总人工成本是原材料成本的( )倍。
A.3 B.4 C.5 D.6
【中公解析】分析解题路径,需要求解的是总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之间的倍数关系,而总人工成本=单位人工成本 人数,接下来可以利用特值思想进行求解,因为名词比较多,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列表如下:


所以采用新技术后总人工成本是原材料成本的6倍,选择D项。
例题3:某地举办铁人三项比赛,全程为51.5千米,游泳、自行车、长跑的路程之比为3:80:20。小陈在这三个项目花费的时间之比为3:8:4,比赛中他长跑的平均速度是15千米/小时,且两次换项共耗时4分钟,那么他完成比赛共耗时多少?
A.2小时14分 B.2小时24分
C.2小时34分 D.2小时44分
【中公解析】分析解题路径,题干中给出了三个项目的时间比,所以只要求出一个项目的时间,那么总时间就可以通过比例关系求解出来,如果要求出其中一个项目的时间,必须知道这个项目的路程以及速度,题干中给出了三个项目的总路程以及三个项目路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三个项目的路程都有,但是关于速度,题干中只给出了长跑的平均速度,所以我们可以先求出长跑这个项目的时间,再去求解三个项目的总时间。


您好,上海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一、认清题型难度,克服惧怕心理
“数量关系”问题到底有多难?很多同学认为这部分考题相当于大学水平,因为不少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不一定能解答。其实,“数量关系”问题所涉及的知识一般不超过高中范围。它主要考查考生在短时间里和高压力下快速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解题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是完全具备的。只要通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完全可以攻克“数量关系”问题。所以,从心理上,对“数量关系”问题不应该有恐惧感。
二、熟练求解方程,巧妙提高速度。
大家知道“数量关系”中很多题型有对应的速算技巧,有些考生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每道题都想有巧妙的方法,把最基本的解方程的方法给抛弃了。其实,做“数量关系”题最忌讳的就是花太长时间去想做题的技巧。就算一道题有技巧,但你是想了3分钟后才发现,那这种技巧就没有价值了。所以,很多题目如果不能立刻想到对应技巧,就可以用最传统的解方程的方法了。尤其是有些题目,解方程往往是最简单的方法,比如牛吃草问题。当然,同样是解方程,不同人的速度相差却很大。解方程也有一定的技巧。第一点就是“列而不解”,即虽然方程组中有多个变量,却不一定要把每个变量都解出来;第二点就是“保留所求项”,即方程组多个变量中,可以用各种方法消掉很多个变量,最后只留下题目中需要求的变量。这样计算量就变小了,速度也就提高了。
三、掌握基本题型,总结模块方法
“数量关系”包含两个子模块,“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每部分的题目都包含多种类型。“数字推理”中,考生特别应该注意当中的“多级等差数列”和“运算递推数列”,这是出现最多的类型。解题方法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多级等差数列”是比较简单的类型,当然也是我们做题的“第一思维”,即这种题型我们要首先想到,同时也要坚决拿下。“数学运算”是整个“数量关系”部分变化最多的部分,也是让大家最头疼的部分。“数学运算”里面包括了十几个类型的题目。其中每种类型的题目,都有其独特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这要求复习时要有耐心,并把每种题型作为一个模块,记住相应的解法、公式以及技巧。争取做到看到题目就能马上判定其属于的类型和模块,以及对应的公式甚至结果。
四、善用代入排除,巧用“猜题”技巧
《行测》考试中的题目都是客观题,所以要用解客观题的方法来应对它,这和解主观题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对待“数量关系”问题,解客观题的方法更加显得重要。如果没有把握在短时间内直接算出某道题的答案,可以运用代入法和排除法,只要检验这些选项是否符合要求即可,这无疑是节省时间提高做题准确率的好方法。当然,除了代入法和排除法,还有很多有效的“猜题”技巧。如果解下面一道题:
某城市共有四个区,甲区人口数是全城的4/13,乙区的人口数是甲区的5/6,丙区人口数是前两区人口数的4/11,丁区比丙区多4000人,全城共有人口多少万?
(A.18.6万 B.15.6万 C.21.8万 D.22.3万)
这种题目不需要直接计算,可以用“数字特征法”快速得出答案。看到“甲区人口数是全城的4/13”这句话,可以知道全程总人数应该是13的倍数,四个选项中只有B符合要求。
您后期可以关注上海中公教育的官方网站,我们会及时更新备考资料和公告信息以帮助考生备考。上海中公祝您好运!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在国家和地方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部分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题目中“多个数的和一定,求其中最大数的最小值或者最小数的最大值”问题,这类问题我们称为逆向极值问题。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逆向极值问题主要分为三类:求最大数的最小值、求最小数的最大值和求第N大的数的最大值、最小值。

1、求最大数的最小值:要使其他数尽可能的大,且不能大于这个最大数。若这些数大小可以相同,要考虑尽可能的平均;若这些数大小不同要考虑连续自然数。

例1:某单位2011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个不同部门。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多,问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至少为多少名?

A.10           B.11            C.12            D.13

【答案】:B

【中公解析】:要求分得毕业生人数最多部门至少分得多少人。题干条件没有其他限制条件,其他部门人数可以相同,那么就要考虑“均、等”。65人分到七个部门,每部门9人,还多余2人,而这两人只能分给同一部门,即行政部至少分得9+2=11人。

例2:某单位2011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个不同部门。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多且各部门人数互不相同。问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至少为多少名?

A.10           B.11            C.12            D.13

【答案】:D

【中公解析】:要求分得毕业生人数最多部门至少分得多少人。题干条件要求各部门人数互不相同,那么就要考虑连续自然数。65人分到七个部门,每部门人数各不相同,部门人数从少到多依次为6、7、8、9、10、11、12人,还多余2人,这2人可以给人数最多的两个部门各1人,即行政部至少分得12+1=13人。

2、求最小数的最大值:要使其他数尽可能的小,且不能小于这个最小数。若这些数大小可以相同,要考虑尽可能的平均;若这些数大小不同要考虑连续自然数。

例:3:某单位2011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个不同部门。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少且各部门人数互不相同,问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最多为多少名?

A.5         B.6        C.7         D.8

【答案】:B

【中公解析】:要求分得毕业生人数最少部门最多分得多少人。题干条件要求各部门人数互不相同,那么就要考虑连续自然数。65人分到七个部门,每部门人数各不相同,部门人数从少到多依次为6、7、8、9、10、11、12人,还多余2人,这2人可以给人数最多的两个部门各1人或者全部给人数最多的部门,即行政部最多分的6人。

3、求第N大的数的最小值:要使其他数尽可能大。

例4:某机关10人参加百分制的普法考试,及格线为60分,10人的平均成绩为88分,及格率为90%。所有人得分均为整数,且彼此得分不同。问成绩排名第6的人最低考了多少分?

A.88          B.86         C.85           D.84

【答案】:C

【中公解析】:要使排名第6的人的分数尽可能低,就要使其他人的分数尽可能的多。10人的总分为10×88=880,及格率为90%,不及格为1人,根据题意可知,不及格的人的分数为59,前5名的分数之和为100+99+98+97+96=490,剩下的4人的分数之和最多是880-59-490=331分。第7到第9的分数应该尽可能的接近第6的分数,这些分数应该是连续自然数,满足条件的为81、82、83、84,还余1,只能加在84上面,即第六名的分数最低为85分。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以上三类是逆向极值问题中常见的问法,考生要想在考生中顺利解决此类问题,必须要能够快速辨别题型的种类以及相对应的解题思路。希望考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多加练习,一举成公。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大全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密训营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2015国考行测数量关系之逆向极值这方面题目解题有什么技巧嘛?视频

相关评论:
  • 131629251462015国考行测数量关系之逆向极值这方面题目解题有什么技巧嘛?_百度...
    姬珠查逆向极值问题主要分为三类:求最大数的最小值、求最小数的最大值和求第N大的数的最大值、最小值。1、求最大数的最小值:要使其他数尽可能的大,且不能大于这个最大数。若这些数大小可以相同,要考虑尽可能的平均;若这些数大小不同要考虑连续自然数。例1:某单位2011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

  • 131629251462015国考行测做对常识10,言语32、数量6、图推6、类比8、定义9、逻辑7...
    姬珠查1、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共40个题目,每个题目0.6分,共计24分;2、国考行测数量关系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3、国考行测判断推理部分,总共3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8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5分,逻辑判断每个题目0.8分,共计23.5分;...

  • 13162925146国考行测:概率问题?
    姬珠查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之概率问题:概率问题题型,如:1)古典型概率(等可能事件)①定义:试验中结果个数是有限的,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②方法:如果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而事件A包含的结果有m个,那么事件A的概率为:P(A)=m\/n 2)多次独立重复试验 ①定义:试验是多次重复...

  • 13162925146国考题数量关系多少道
    姬珠查15道题。在国考行测中,数量关系题型的题量为15道,分值为0.8分,总分12分。

  • 13162925146国考行测数量关系:跑道上的追及与相遇问题怎么解答?
    姬珠查一、环形相遇 甲和乙如果从同一点出发,反向而行,那么他们两个终会相遇,从开始到第一次相遇时,二者的路程和是1圈,从开始到第二次相遇,二者的路程和是2圈……从开始到第n次相遇,二者的路程和是n圈。假设1圈的长度为S,这是基本公式,接下来我们通过例题来体现基本公式的应用。例1:有一条...

  • 131629251462015国行测分数分布
    姬珠查您好,天星培训为你解答。2015国考行测分数分布为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分数为40个*0.8分\/个=32分 数量关系题型:分数为15个*0.8分\/个=12分 判断推理题型:图形推理分数为10个*0.6分\/个=6分 定义判断分数为10*0.7分\/个=7分 类比推理分数为10*0.5=5分 逻辑判断分数为10*0.8=8分 资...

  • 13162925146国考行测对了80个能多少分
    姬珠查综上可见,不同部分分值是不同的,所以光看做对题目的个数是不能得出具体分数,估算国考行测答对80题,分数会60分左右。3、从2015年开始,国考进行了改革,将《行测》分为省级和地市级两类试卷。从题量上看:省级试卷总题量为135道,地市级为130道。所以分数的估算也会受到考生所报考的职位影响。

  • 131629251462015国考行测分值分布是怎样的?
    姬珠查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您好,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分值分布:1、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共40个题目,每个题目0.6分,共计24分;2、数量关系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3、判断推理部分,总共3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8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5分...

  • 131629251462015国考行测答题卡上有没有要涂考试科目的?我好像没涂,对成绩有影响不...
    姬珠查2015国考行测答题卡上没有涂考试科目,如果监考老师负责的话会帮忙给涂上的,否则没有分数。国考真题解析直播、估分入口:http:\/\/htwx.huatu.com\/zhuanti\/1411gfjx\/ 直播安排:11月30日 19:00-19:20顾斐:言语理解与表达 19:25-19:45李委明:数量关系 资料分析 19:50-20:10蔡金龙:判断推理 20...

  • 13162925146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什么?
    姬珠查图5 2013—2016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题量统计 从图5可知,2013-2016年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部分题量一直稳定在20道。但从2015年分类考试之后,虽然两套试卷的题量不变,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却各有5道题目不同,针对不同职位的考生,考查的侧重点也在变化。 3.强化差异型 图6 2013—2016国考行测数量关系题量统计...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