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高手:唐诗的押韵问题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请问关于古诗压韵的问题~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③
  1、【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
  寄扬州韩祚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又如: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关于首句押韵与否的平仄规律请参照【平仄简表】④
  2、【只押平声韵】:
  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记忆中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反例,所以这里就不另举例。
  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
  【首句押韵可借邻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
  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
  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酒渴爱江清,余甘漱晚汀。
  软沙倚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请参照通转古韵、【108部平水韵】
  【避忌】
  1、忌重韵
  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2、避免同义字相押
  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3、避免出韵
  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今天已没有必要再强调这一点了。
  【唱和】
  唱和就是依照别人诗中所使用的韵字来押韵做诗,叫做“和韵”或“步韵”,主要有三种方式:
  1、次韵: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2、用韵:即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
  3、依韵: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近体诗基本规律
  我们以最简单的方法,来看看如何构成一首完整的今体诗。
  基本句型“逢双必反”
  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
  五言律句的基本句型是: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如上面的“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间照”。
  七言律句的基本句型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平平仄,如上面的“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这就是所说的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的“拗句”里我们会具体谈到。至于最后一字的平仄押韵则是
  句脚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
  句脚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首句可押可不押,押韵则平声收尾,不押韵则仄声收尾。(这是基本规律,实际上也有许多仄韵诗)
  句型平仄“对句相反,邻句相粘,首末相应”
  律诗每一联为两句,同一联的上句与下句称为对句,上一联的下句与下一联的上句称为邻句。
  对句相反:指同一联上下句平仄相反,如上句是平平仄仄平,下句为仄仄平平仄。
  邻句相粘:指上一联的下句起句平仄,与下一联的上句起句平仄相同。如山居秋暝第二联的下句天气晚来秋,是仄仄仄平平,仄仄起,则第三联的上句明月松间照,应也是平平起,所以是仄仄仄平平,但是因为句脚必须以仄声收,便变成了头粘脚不粘,是仄仄平平仄。
  首末相应:首句平仄与末句平仄相同。如山居秋暝首句空山新雨后,平平仄仄仄,末句王孙自可留,平平仄仄仄。
  符合了以上这四条基本规律,中规中矩,就是一首合格的律诗。
  但是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要想进一步了解其规律,请看“平仄”“押韵”“对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4,6,8入韵,韵脚是深,心,金,簪
现在读音不一样,属于中古音韵 参考 王力的 古代汉语
据说在宋代就有差异了

  押韵的问题非常繁杂,你要学的话看的东西蛮多,简单粘贴一点给你看看;

  我们以最简单的方法,来看看如何构成一首完整的今体诗。
  基本句型“逢双必反”
  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
  五言律句的基本句型是: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如上面的“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间照”。
  七言律句的基本句型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平平仄,如上面的“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这就是所说的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的“拗句”里我们会具体谈到。至于最后一字的平仄押韵则是
  句脚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
  句脚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首句可押可不押,押韵则平声收尾,不押韵则仄声收尾。(这是基本规律,实际上也有许多仄韵诗)
  句型平仄“对句相反,邻句相粘,首末相应”
  律诗每一联为两句,同一联的上句与下句称为对句,上一联的下句与下一联的上句称为邻句。
  对句相反:指同一联上下句平仄相反,如上句是平平仄仄平,下句为仄仄平平仄。
  邻句相粘:指上一联的下句起句平仄,与下一联的上句起句平仄相同。如山居秋暝第二联的下句天气晚来秋,是仄仄仄平平,仄仄起,则第三联的上句明月松间照,应也是平平起,所以是仄仄仄平平,但是因为句脚必须以仄声收,便变成了头粘脚不粘,是仄仄平平仄。
  首末相应:首句平仄与末句平仄相同。如山居秋暝首句空山新雨后,平平仄仄仄,末句王孙自可留,平平仄仄仄。
  符合了以上这四条基本规律,中规中矩,就是一首合格的律诗。
  但是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要想进一步了解其规律,请看“平仄”“押韵”“对仗”。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③
  1、【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
  寄扬州韩祚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又如: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关于首句押韵与否的平仄规律请参照【平仄简表】④
  2、【只押平声韵】:
  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记忆中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反例,所以这里就不另举例。
  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
  【首句押韵可借邻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
  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
  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酒渴爱江清,余甘漱晚汀。
  软沙倚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①十八韵、十三辙跟普通话韵母对照表
  十八韵:
  一麻,新华字典里的韵母 a、ua、ia 同属一个韵部。
  二波,韵母 o、uo。
  三歌,韵母 e。
  四皆,韵母 ie、ue。
  五支,韵母 i (属 zh、ch、sh、z、c、s 声母,与七齐有别)。
  六儿,韵母 er。
  七齐,韵母 i (属声母 b、p、m、f、d、t、n、l、j、q、x、y,有别于五支)。
  八微,韵母 ei、ui。
  九开,韵母 ai、uai。
  十姑,韵母 u。
  十一鱼,韵母 v。
  十二侯,韵母 ou、iu。
  十三豪,韵母 ao。
  十四寒,韵母 an、ian、uan。
  十五痕,韵母 en、in、un、vn。
  十六唐,韵母 ang、uang、iang。
  十七庚,韵母 eng、ing。
  十八东,韵母 ong、iong。
  十三辙即十三个通押韵部,分别是:
  一发花,十八韵的一麻。
  二梭波,十八韵的二波三歌。
  三乜斜,十八韵的四皆。
  四衣欺,十八韵的五支、六儿、七齐。
  五灰堆,十八韵的八微。
  六怀来,十八韵的九开。
  七姑苏,十八韵的十姑。
  八衣欺,十八韵的十一鱼。
  九由求,十八韵的十二侯。
  十遥条,十八韵的十三豪。
  十一言前,十八韵的十四寒。
  十二人臣,十八韵的十五痕。
  十三汪洋,十八韵的十六唐。
  十四中东,十八韵的十七庚和十八东。
  因为十三辙的七姑苏和八衣欺对应十八韵的十姑十一鱼通韵,合并就是十三辙。

唐诗的押韵基本与《佩文诗韵》相同,当时的读音与现在是不完全一样的。

当时的音调也是四声:平、上、去、入

当时的平声包括上平声与下平声,整体范围大致与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一致,但古音中是不分阴平阳平的;

上声就是现在的第三声,跟现在的差不多;

去声就是现在的第四声,变化也不是太大;

变化最大的主要体现在过去的“入声”字上,现在的普通话中已经没有了入声字,而是根据北方方言转化成了现在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样一来,读起来就有点别扭了,甚至有时候从格律上看都是不规矩的。

比如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急”字,按格律当是“仄”声,“急”是入声字,自然是仄声,而按照普通话读起来,则是阴平,第二声。按照普通话来说,就显得不太对了,而按照古韵就是正确的。

所以,对于楼主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读唐诗时非韵脚的字就按照普通话读即可,韵脚的字为了好听则可就一下古音。

而现在自己创作格律诗时,如果要依<平水韵>或者<佩文诗韵>的话,我个人建议,在关键字上,最好不要用在普通话里已转为平声的入声字。一来容易被读者(特别是北方人)误以为出律;二来读起来也确实别扭的。

符合了以上这四条基本规律,中规中矩,就是一首合格的律诗。
但是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要想进一步了解其规律,请看“平仄”“押韵”“对仗”。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③
1、【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
寄扬州韩祚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又如: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关于首句押韵与否的平仄规律请参照【平仄简表】④
2、【只押平声韵】:
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记忆中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反例,所以这里就不另举例。
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
【首句押韵可借邻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
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
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酒渴爱江清,余甘漱晚汀。
软沙倚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①十八韵、十三辙跟普通话韵母对照表
十八韵:
一麻,新华字典里的韵母 a、ua、ia 同属一个韵部。
二波,韵母 o、uo。
三歌,韵母 e。
四皆,韵母 ie、ue。
五支,韵母 i (属 zh、ch、sh、z、c、s 声母,与七齐有别)。
六儿,韵母 er。
七齐,韵母 i (属声母 b、p、m、f、d、t、n、l、j、q、x、y,有别于五支)。
八微,韵母 ei、ui。
九开,韵母 ai、uai。
十姑,韵母 u。
十一鱼,韵母 v。
十二侯,韵母 ou、iu。
十三豪,韵母 ao。
十四寒,韵母 an、ian、uan。
十五痕,韵母 en、in、un、vn。
十六唐,韵母 ang、uang、iang。
十七庚,韵母 eng、ing。
十八东,韵母 ong、iong。
十三辙即十三个通押韵部,分别是:
一发花,十八韵的一麻。
二梭波,十八韵的二波三歌。
三乜斜,十八韵的四皆。
四衣欺,十八韵的五支、六儿、七齐。
五灰堆,十八韵的八微。
六怀来,十八韵的九开。
七姑苏,十八韵的十姑。
八衣欺,十八韵的十一鱼。
九由求,十八韵的十二侯。
十遥条,十八韵的十三豪。
十一言前,十八韵的十四寒。
十二人臣,十八韵的十五痕。
十三汪洋,十八韵的十六唐。
十四中东,十八韵的十七庚和十八东。
因为十三辙的七姑苏和八衣欺对应十八韵的十姑十一鱼通韵,合并就是十三辙。

这个是要分情况讨论的,唐诗宋词等的押韵有一本《韵书》给予了详细的讲解,过去的读书人都要背的,上面有分类,那些字属什么韵都有严格的界定。如果想深入了解可以去看一看。
不过现在的要求已经没有那么严格了,只要朗朗上口都算可以,一般情况下,你这个可以算押韵,因为第一个都是前鼻音第二个都是后鼻音。

你说的两个都不算,押韵看的是韵腹和韵尾,不管韵头

有时是第二句、第四句押韵。
有时是第一、第二、第四押韵。

三楼的让我看得眼花。。。。。。。


请教高手:唐诗的押韵问题视频

相关评论:
  • 13472945846请教高手:唐诗的押韵问题
    鲁飘金第一、古今字音演变异读 第二、唐韵的规定,你可以查一下《唐韵》第三、韵腹、晕尾压上也算押韵 还有一些问题 你可以去查一下王力先生的书

  • 13472945846请教高手:唐诗的押韵问题
    鲁飘金1、【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 寄扬州韩祚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又如: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首...

  • 13472945846关于诗词平仄问题
    鲁飘金古人写诗遵照的音律和我们现代口音有区别,写诗一般是按照平水韵写的,在平水韵中不字是入声字,仄声,而在现代语音中是平声。看字在平水韵中是平仄两读,现代是仄声,独字也是入声字,仄声,所以敬亭山一首诗是符合格律的。古人规定的格律规则不是随便定的,是有着自己的美学追求,格律的精神其实是...

  • 13472945846求唐诗·宋词的押韵规则
    鲁飘金第一,韵句并非一定是偶句,单句也可以押韵。例如李白《将进酒》的最后几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裘”、“酒(单句)”、“愁”为韵脚,二、三、四句都押韵。第二,韵脚可以押仄声韵,也可以平仄互押。例如上诗中“裘”和“愁”为平声,而“酒”为仄声(上...

  • 13472945846关于诗押韵的问题!
    鲁飘金分类: 文化\/艺术 问题描述:我看到唐诗赏析里说绝句押的韵必须是平音,不然就称为落韵。但很多诗的韵都是仄音,比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还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等,请问高手这是怎么回事?解析:标准绝句要求押平韵,且有格律限制。你说的是古绝句,一般以五言为主,古绝是和律绝...

  • 13472945846诗歌怎么押韵?
    鲁飘金1、押韵位置:在每个偶数句的句末。即“韵脚”(序三已述)。 2、首句问题: 在前面“押韵模式”里已经提及,首句仄收不入韵,平收须入韵。 通常五言者首句不入韵为多,七言者首句不入韵为少。 首句入韵与不入韵常与首联是否对仗有关,首联对仗,则首句仄收,不入韵;首联不对仗,则首句平收入韵。若首联既...

  • 13472945846唐诗押哪些韵?
    鲁飘金唐诗的韵部和前代大不相同。不仅和上古的韵部大不相同,和魏晋的韵部也不相同。宋代以后,凡做诗的,都依照唐人的韵部,因此有必要简单介绍唐代的诗韵。 隋陆法言著《切韵》,盛行於世。这部书一共分为206韵。206韵分得太细,也不完全符合当时的语音,不便於押韵,所以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

  • 13472945846唐诗中,为什么句式之间需要押韵?
    鲁飘金二、官方推崇在古代有着他自己的阶级制度,市农工商就是古代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准。在古代就没有不想当官的人,当官方出品了一些押韵的书后,唐诗押韵更是成了一种风气,且在科举制度中唐诗必须要押韵。这也是造就了唐诗押韵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从此唐朝中,无数文人骚客写唐诗时,押韵就成了一种...

  • 13472945846关于古诗的用韵问题
    鲁飘金(6).韵:偶句押韵。首句末句平字,须押韵 2、“孤平”与“拗句”的定义: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中极少见到。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就叫作“拗句”。 3、“拗救”的定义:为了避免孤平,就必须作些改动,把平仄音作些调整,(如第一个字必须是仄音时,那么,第三个...

  • 13472945846古诗押韵规则
    鲁飘金押韵的忌讳 重韵,落韵,凑韵,倒韵,同义字相押,多音字非本义相押。这个属于升阶问题,这里就不详细举例叙述了。古今韵书 韵书古有《平水韵》,今有《中华新韵》,写诗的人需要先进行学习,才能更好地赏析古诗词(平水韵),当然如果只是想自己写诗,不一定非得按《平水韵》来,用新韵就可以了...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