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皇帝为什么要设史官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中国古代为什么要设置史官~

唐朝刘知几著《史通》,对古代史官建置的起源与演变,有详细记述。他认为史之为用,是"记功司过、彰善瘅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的大事。假如没有史官,就会善恶不分,是非不辨,功过不清,结果是"坟土未干,妍媸永灭"。

因此他说:"苟史官不绝,竹帛长存,则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用使后之学者,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若乃春秋成而逆子惧,南史至而贼臣书。其记事载言也则如彼,其劝善惩恶也又如此。由斯而言,则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有国有家者,其可缺之哉!"

帝王和史官,一个要"自称我长"、"掩恶扬善",一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一个要文过饰非,一个要"君举必书";一个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一个要对后人"申以劝诫"。两种目的,两个标准,南辕北辙,形成两种力量的尖锐矛盾和较量。较量的结果,常常是权力压倒亢直者,屠刀强过笔杆子。在封建君主专制下,史官们屡遭厄难,原因就在这里。

史官就是为了记录当朝最真实的发展和所有事件

在夏代的奴隶制国家机构中,已设置了史官。《吕氏春秋·先识篇》记载:夏桀荒淫无道,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进行劝谏,无效,即弃而奔商。

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早在夏代的奴隶制国家机构中,就已设置了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历史。

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官方历史。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夏商周在夏代的奴隶制国家机构中,已设置了史官。《吕氏春秋·先识篇》记载:夏桀荒淫无道,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进行劝谏,无效,即弃而奔商。商周时代,甲骨文中有“作册”、“史”、“尹”等字。《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即史的初义是指古代记事之官吏,即史官。金文有“作册内史”、“作册尹”的记录。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考证,“作册”和“内史”是同样的官职,其长官称“尹”,都是掌管文书、记录时事的史官。《周礼·春官》记载周王室设有五史。
(一)大史 职位很高。新王登基,大史参加策命典礼。王为国家大事有时还会访问大史。如《国语·晋语》载胥臣曰:“文王访于辛、尹(辛甲、尹佚,二人皆周大史)。”有时大史还命令百官规诫王的缺点,如《左传》襄公四年载:“魏绛曰: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箴王缺。”此外,大史还掌记录时事,保管文书等。(二)小史 秩卑,金毓黻说:在古代史籍中一般称之为“史”。《周礼》云:“凡国事用礼法时,佐大史,掌其小事。”(三)内史 其秩最尊。《周礼》说内史掌策命诸侯及孤卿大夫,掌书王命。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王命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有时,内史还奉王命出使诸侯国,《左传》僖公十六年载:“周内史叔兴骋于宋。”(四)外史 秩卑,《周礼》云其职务是“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五)御史 秩卑,又一名柱下史。其职务是掌管图书等。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君举必书”,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大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礼记·玉藻》说是“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可见,史官的分工和职责是十分细致、明确的。秦汉以后秦汉以后史官制度的演变。汉承秦制,至武帝时置太史令,以司马谈任其职。谈卒,其子司马迁继其任。司马父子,是为西汉著名史官。迁卒,知史务者皆出于他官,而太史不复掌史事,仅限于天文历法职掌范围。这是古代史官职责的一大变化。汉武帝置史官,除太史令外,似在宫中置女史之职,以记皇帝起居,故有 《禁中起居注》;东汉因之。后世以“起居”作为史官的一种职掌和名称,与此有很大关系。东汉时,以他官掌史官之事,如班固以兰台令史之职撰述国史。三国魏明帝置史官,称著作郎,隶属中书。晋时,改称大著作,专掌史任,并增设佐著作郎 人,隶属秘书。宋、齐以下,改佐著作郎为著作佐郎。齐、梁、陈又置修史学士(亦称撰史学士)之职。十六国、北朝,大多设有史职,或有专称,或杂取他官。其体制、名称,多源于魏、晋而有所损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史学形成多途发展的趋势,而皇朝“正史”撰述尤为兴盛,故史官当中,名家辈出,被誉为“史官之尤美,著作之妙选”。其间,关于起居之职,魏、晋以著作兼掌。北齐、北周,著作、起居二职逐步分开。隋炀帝时,以著作如外史,于内史省置起居舍人如内史。唐代,因正式设立了史馆,史官制度乃趋于规范化。史馆以宰相为监修,称监修国史;修撰史事,以他官兼领,称兼修国史;专职修史者,称史馆修撰;亦有以卑品而有史才者参加撰史,称直史馆。著名政治家房玄龄、魏徵、朱敬则,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吴兢,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愈,著名诗人杜牧等,都先后参与史馆工作,并担任各种修史职务。自史馆设立而以宰相监修史事,由是著作局始罢史职,这是古代史官制度的又一重大变化。唐初,于门下省置起居郎,后又在中书省置起居舍人,分为左右,对立于殿,掌起居之事,故有时也曾称为左右史。其所撰起居注送交史馆,以备修史之用。五代迄清,史官制度多因唐制而各有损益,其名称虽因代而异,而职掌略同。其中以宋、清两朝较为繁复。宋有国史院、实录院、起居院和日历所,各有史职。辽有国史院,金有国史院和记注院,元有翰林兼国史院,明以翰林院掌史事。清以翰林院掌国史、图籍管理与侍读等职,以国史馆、实录馆掌纂修事,以起居注衙门掌起居之事,其史职则多以他官兼任。史官与帝王历代帝王对于史官们载言记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计较。至于"君举必书",却是有选择、有条件的。有了功绩,做了好事,当然要大书特书。就是没有功绩,没干好事,也要虚构一些载入史册;或者“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者颠倒黑白,把坏事说成好事。总之,“自称我长,相谓彼短”,“略外别内,掩恶扬善”(刘知几:《史通》),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必书"无疑;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事,万万不可见诸史册。帝王们或多或少都会干一些坏事,那些贼臣逆子、淫君乱主,干的坏事就更多,但是干归干,举归举,要载入史册,传之后代,是绝对不允许的。"秽迹彰于一朝,恶名披于千载",有哪一个帝王愿意把自己的"秽迹"载入史册呢?所谓"君举必书",不过是一句假话。只有在古代史书作为宫廷秘籍,由太史负责的时候,史官有记载特权,皇帝是不能察看史官记载。史官们对于“君举必书”的态度颇为认真。中国古代的史官有“秉笔直书”好传统,尤其是司马迁这样一个特殊的史官,成为后世史官竞相继承的品藻和史德。他们都知道"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刘知几:《史通》)。因此,对帝王们的言行,随时都要记录下来,不管你"举"得对不对,都要"直书其事"。那怕把屠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绝对不能"兰艾相杂,朱紫不分"。帝王和史官,一个要"自称我长"、"掩恶扬善",一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一个要文过饰非,一个要"君举必书";一个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一个要对后人"申以劝诫"。两种目的,两个标准,南辕北辙,形成两种力量的尖锐矛盾和较量。较量的结果,常常是权力压倒亢直者,屠刀强过笔杆子。在封建君主专制下,史官们屡遭厄难,原因就在这里。起居录则是史官对帝王言行的严格把控与记载,早在周已有,那是称为“内史”。历经秦汉魏晋南北隋唐宋……而不衰,皇帝皆无全干预,但这种风气却被李世民打破。至此以后,有唐以来,帝王阅著并非罕见之事,却使得历史逐渐朝着扭曲的方向发展

有的是为了让后世记住自己的功绩,有的是因为没办法

记录历史 ,和每个人的言行、事件。

记录帝王的言行。


中国古代皇帝为什么要设史官视频

相关评论:
  • 19129783442中国古代皇帝为什么要设史官
    计梅嵇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夏商周在夏代的奴隶制国家机构中,已设置了史官。《吕氏春秋·先识篇》记载:夏桀荒淫无道,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进行劝谏,无效,即弃而奔商。商周时代,甲骨文中有“作册”、“史”、“尹”等字。《说文解字》:“史...

  • 19129783442中国古代王朝要史官有何实际意义
    计梅嵇所以归纳一下,- 设置史官的意义有两个, 1.顾问 2.监督3.传承(这一点很重要)

  • 19129783442古代历史上史官与皇帝的关系如何?
    计梅嵇史官,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久远。作为一种制度和传统,自周朝就有设置,后来历朝历代都有史官,甚至在宋朝、元朝等都专门设置国史馆,专门记录帝王将相以及国家大事。顾名思义,这一官职就是要客观记录史实。但是无论是史官本身,还是皇帝,在史实面前,能不能做到自觉,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史官的自觉...

  • 19129783442古代为什么设置史官,这对统治者不是作茧自缚吗?
    计梅嵇史官,是让统治者意愿中的历史留存于世上。绝大多数皇帝在捂盖子方面都做得很好,康熙就是个例外,他所说的“事无不能对人言”就是他极度骄傲(也可以说是坦诚)的表现,而后的雍正因为九龙夺嫡的故事基本被保留了下来,而不得不编了本《大义觉迷录》来掩盖自己夺权的合法性。所以相对来说这段时间...

  • 19129783442史官是干什么的
    计梅嵇史官是中国历代均有设置专门掌管史料,记载史事和编撰史书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最初史官被分为记言的“左史”和记事的“右史”两类。后左史逐渐演变成随侍皇帝左右,专门负责记录皇帝起居、言行与政务得失的史官,又称起居注史官;右史则逐渐成为专门负责编修前朝官方历史...

  • 19129783442古代史官都是怎样记录历史的?
    计梅嵇1.史官与帝王的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历代帝王对于史官们载言记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计较。至于君举必书,却是有选择、有条件的。有了功绩,做了好事,当然要大书特书。就是没有功绩,没干好事,也要虚构一些载入史册;或者假人之...

  • 19129783442史官在古代担任几种使命
    计梅嵇史官的主要职责是记载君王或部落首领言行、官府军政大事,以及代拟命令和公文,同时负责对它们的管理。据姚名达从文字学角度的分析,以为史乃“秉笔执简之人”,相当于“现代之书记员”,所以“各种衙门皆有之”。史官秉笔执简的结果就是“书”。宗伯 中国古代官名。西周置,位次三公,为六卿之一,掌邦礼。春秋时鲁国...

  • 19129783442每个官职都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史官的职责是什么?
    计梅嵇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

  • 19129783442古代的史官主要是服务谁的
    计梅嵇秦汉之前,史官是独立的,只记录历史。秦汉到隋唐,为帝王和世家服务。唐末之后为官僚统治阶级服务的。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史官一般分为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起居注史官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史馆史官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官方历史...

  • 19129783442古代史官在朝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他们在朝廷中所占的位置重要吗...
    计梅嵇作为统治者的皇帝肯定是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出现的,于是两方的矛盾就产生了,当然,最后肯定是皇帝胜利的,毕竟史官在朝廷里面的位置不高也没有什么话语权,所以也没几个人会力挺他们。除此之外乱世的时候也是史官们很危险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的他们根本没有自保之力,可是处于职业精神他们还是会把当时自己...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