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长江白鲟已灭绝,盘点中国十大濒危动物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1. 黔金丝猴、川金丝猴和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三种珍贵动物,均被列入濒危物种名录。黔金丝猴是这三种中数量最少、栖息地最狭窄、生态学资料最少的一种,其数量不超过800只,被称为“世界的独生子”。黔金丝猴仅分布于我国贵州省的梵净山,是该地区生态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也是比大熊猫还稀有的“国宝”。在我国濒危物种名单中,黔金丝猴位居首位。
2. 华南虎,又称中国虎或厦门虎,是体型最小的老虎亚种之一。原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的森林,由于偷猎、栖息地丧失和人虎冲突,华南虎已处于野外灭绝状态。目前,只有不到100只华南虎被圈养在全国各地的动物园,如上海野生动物园和广州动物园。我国就只剩下华南虎、东北虎、印支虎和孟加拉虎四种老虎,其中亚种数占世界第一,但野生虎个体数极少,即便是数量最多的东北虎,也只有30只左右。
3. 中华鲟是最古老的鱼种之一,其化石可追溯到白垩纪。最初发现于我国、日本和朝鲜半岛,如今是我国最濒危的物种之一。长江中的中华鲟预计只剩十几尾,是世界上最大的鲟鱼,受到我国政府的严格保护。20世纪后期,受人类活动影响,中华鲟自然种群的规模急剧缩小。从2017年起,已连续5年未监测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如今,长江中的中华鲟预计只剩十几尾。
4. 中国大鲵,俗名中国娃娃鱼、娃娃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我国科学家在江西新发现纯种大鲵野生种群,共记录成体、亚成体和新孵化的幼鲵在内的700余尾个体,并连续两年观察到野外繁殖现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大鲵的数量减少了80%以上。中国大鲵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之一,体长可达近2米,体重可达70公斤。
5. 亚洲象是我国亚洲体型最大的陆上哺乳动物,能够长到2-4米高,重量可达3000-5000公斤。我国境内自然栖息地被压缩到云南无量山、哀牢山以南的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一带。截止2020年,我国亚洲象的数量约为300头。2021年,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15头亚洲象一路“象”北,经普洱、玉溪等地抵达昆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6. 东黑冠长臂猿是全球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之一,世界第二濒危类人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全球极度濒危物种,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自20世纪50年代起一度认为已经从中国灭绝的东黑冠长臂猿,在2002年和2006年,调查人员分别在越南高平省重庆县和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的喀斯特森林中重新发现了该物种。目前,全球仅约140余只东黑冠长臂猿。
7. 野双峰驼,又名野骆驼,是一个濒临灭绝的骆驼科骆驼属物种,生存于我国西北部和蒙古南部。2002年,野双峰驼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录。近年来,野双峰驼个体数量逐渐增加,目前仅存约1000头,大多数生活在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 白肩黑鹮是鹮科黑鹮属的珍稀鸟类,原产于东南亚的一小片区域,被认为是最濒危的鸟类之一。白肩黑鹮在国内野外可能已灭绝。虽然过去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越南和我国南部都能见到白肩黑鹮,但目前数量非常稀少,分布也非常分散。据信近90%的白肩黑鹮生活在柬埔寨。
9. 苏门答腊犀是唯一拥有双角的亚洲犀牛,也是所有物种中最小的。与爪哇犀牛同属世界上最濒危的犀牛物种,如今只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岛存活。苏门答腊犀曾经在我国也有分布,可能一度到达四川。如果去中国国家博物馆,你会在博物馆中看到一尊十分精美的国宝青铜器——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它就是一头苏门答腊犀。
10. 扬子鳄,又称中华短吻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太湖,模式标本产地为安徽芜湖。扬子鳄被认为是鳄鱼家族中最濒危的物种,估计只有约120只野生个体。野外种群主要分布于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国大约圈养了10,000条以上的扬子鳄,主要分布于安徽宣城的中国扬子鳄繁殖中心,以及许多动物园里。


亡羊补牢!长江白鲟已灭绝,盘点中国十大濒危动物视频

相关评论:
  • 15530801865亡羊补牢!长江白鲟已灭绝,盘点中国十大濒危动物
    马育纨答:1. 黔金丝猴 川金丝猴、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是 3种 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均被列为濒危物种名录。其中,黔金丝猴是数量最少、栖息地最狭窄、生态学资料最少的一种。数量极其稀少的黔金丝猴 资料显示,黔金丝猴数量 不超过800只 ,被称为“世界的独生子 ”。黔金丝猴仅分布于我国贵州省境内的 梵净山 中...

  • 15530801865亡羊补牢!长江白鲟已灭绝,盘点中国十大濒危动物
    马育纨答:8. 白肩黑鹮是鹮科黑鹮属的珍稀鸟类,原产于东南亚的一小片区域,被认为是最濒危的鸟类之一。白肩黑鹮在国内野外可能已灭绝。虽然过去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越南和我国南部都能见到白肩黑鹮,但目前数量非常稀少,分布也非常分散。据信近90%的白肩黑鹮生活在柬埔寨。9. 苏门答腊犀是唯...

  • 15530801865长江白鲟灭绝之殇,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马育纨答:长江白鲟的灭绝,警示我们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恶化。长江,作为我国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其环境的破坏对生态安全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长江的捕捞过度和水域改变是导致白鲟灭绝的主要原因。所幸,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有计划地开发利用资源的重要性。我国自2020年起实施长江十年禁...

  • 15530801865白鲟灭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复盘白鲟的灭绝,我们还能如何亡羊补牢?
    马育纨答:还有环境污染的原因,长江沿岸的人口增多,必然会对长江流域的水质造成污染和破坏,这对长江白鲟的生存也是极为不利的。所以说在现在,人类如果还想要亡羊补牢的话,一定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严禁打击捕捞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

  • 15530801865复盘白鲟的灭绝!我们还能如何亡羊补牢?
    马育纨答: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长江白鲟是长江里面濒危的野生动物,就当前的技术手段来讲,没有办法将长江白鲟人工养殖。所以这也是长江白鲟彻底灭绝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因为经济的发展,水电站的修筑以及水污染和长江过度捕捞,这些其实对于长江白鲟的灭绝都负有一定的责任,我们可以看到因为长江白鲟这种动物在产卵的...

  • 15530801865长江白鲟灭绝之殇,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马育纨答:不能让长江白鲟灭绝事件重演。《战国策·楚策》: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希望相关方面能够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居安思危,悲天悯人,把爱护环境和保护野生动植物作为我们应尽的责任去担当。2020/1/3榆木斋 ...

  • 15530801865长江白鲟灭绝,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是不是太大了?
    马育纨答:长江白鲟灭绝,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是太大了。自然生态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节点的物种变少,就意味着其他的动物会出现危险。虽然人类号称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但却不能在地球内独自存活。长江白鲟在10年前就已经灭绝,有的时候真觉得他们不是灭绝了,而是躲起来了,躲到一个人类找不到的地方...

  • 15530801865我国被拯救了30多年的900公斤长江白鲟灭绝了,为何没有挽救它的生命...
    马育纨答:如今,我们人类已经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比如,我国每年实行的长江禁捕,以及在全国各地设立的自然保护区等。但愿能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这些做法,实际上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不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法则。几十亿年的地球,不知有多少种物种绝灭了。...

  • 15530801865长江白鲟灭绝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保护动物的意义在哪里?
    马育纨答:第1点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应该很好的学会爱护大自然,不然的话会有很多的动物灭绝,第2点保护动物的意义在于就是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了,我们才能生活得很好。

  • 15530801865长江白鲟灭绝之殇,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马育纨答:不能让长江白鲟灭绝事件重演。《战国策·楚策》: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希望相关方面能够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居安思危,悲天悯人,把爱护环境和保护野生动植物作为我们应尽的责任去担当。2020/1/3榆木斋 ...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