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时期的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战国,秦汉时期的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和其他各家思想百花齐放。但是后来各国采纳法家思想,纷纷变法。
秦朝,焚书坑儒,独尊法家思想。
汉朝,自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地位大幅度提升,成为后来中国两千多年的统治思想。

战国时期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但并不为各国所接受(法家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历史趋势,而儒家的仁义之说并不适合当时的乱世,所以不受重视)
秦朝遭到严重打击(焚书坑儒)
汉朝复兴,并享有独尊地位,成为当时的正统学说,官方学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思想整合的历史前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秦、秦汉时期,思想文化的整合是受当时社会条件决定、制约的。经济上,这一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社会分工日臻细密,商品经济的比重一天天加大,交换的种类、形式渐趋多样化。正如荀子所说,战国之世,已形成了“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9�9议兵》)的新局面。政治上,自战国中期始,各国先后进行了变法,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打击了贵族势力,新兴的官僚制――职官制代之而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得以确定。各国内部小范围内的集权统一为全国范围内的集权统一奠定了基础,并最终缔造了统一的秦汉大帝国。军事上,战国时已建立了公文用“玺”(官印)和发兵用“符”(虎符)制度,这是军权统一的标志性事件,至秦汉渐次完善。它的出台,使武装力量的指挥权集中于国君及其后的皇帝手中。思想文化上,先秦诸子虽异说纷呈,但却有着共同的学术源头,且皆着眼和服务于现实,不尚形而上之论,他们作为同一时代的哲人,彼此间无论在思维内容、思维方式、审美价值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通之处,这也为它们在对立斗争中互相借鉴,彼此渗透,并适时走向综合奠定了基础。

自然,这种整合、统一,会以不同形式、时机出现,为历史提供选择;当然,最后还是由历史选择它们――在时机成熟时,从中选定最合适者。

二、思想整合的历史过程

纵观先秦、秦汉时期思想文化的衍生流变,其间曾有过四次大的思想整合。其一,荀子以新儒家面目出现,改造儒学,吸纳诸家之说。从荀子的思想内涵看,他总结、揉合的主要是儒法两家的东西,说荀子是一位以儒为宗、儒法合璧的地主阶级思想家,似比较合适。荀子对儒学的改造,表现在他的“天人相分”和“性恶论”思想的提出,由此严重冲击了建基于“性善”和“天人合一”观之上的儒家正统理论;其对法家思想的吸收,表现在“隆礼”的同时也“重法”。他努力使儒法合璧,但不免矫枉过正。荀子逝后,其弟子张显师说宏旨的如李斯、韩非之辈的法家实践,即是一种证明。

其二,战国末期吕不韦的实践。吕氏以政治家身份集合诸家之学,撰作《吕览》,应当说这是政治与学术联姻的一次重要事件,是王权对国家意识形态的一种呼唤。吕氏抬出黄帝,实际上是打出一面统一的旗号,为其“大一统”寻找理论依据。由此,为先秦时期的思想整合打上了国家思想的烙印,并影响后世。但由于吕氏并非思想家,这是他的缺陷,也是他的优势,所以他以身处臣位政治家的敏锐、直觉,注意到了专制皇权可能对社会思想构成危害,而力主以道家思想为主体构建其思想体系。正是由于吕氏的独特地位,才注定了《吕览》的政治取向不是专注于集权政治,而是新道家的治国观。纵观《吕览》,通篇洋溢着清静无为的政治气氛。遗憾的是,这一施政纲领并未得到最高统治者的垂青。主要原因是,由秦相吕不韦主持统撰的《吕览》是一部以黄老之学为主导,“兼儒墨,合名法”,试图建立封建大一统思想体系的重要著作。围绕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吕氏主张德法兼治,反对一人“偏私”和“独断”,对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的法治传统多所补充和修正,其政见同奉行韩非君主专制集权学说的秦王政发生了冲突。由此,也就注定了《吕览》的政治命运。

其三,《淮南子》构建理论新体系的尝试。《淮南子》是汉淮南王刘安主持撰作的,是继《吕览》之后又一部集体创作并以道家思想为主的理论著作。书中以道家统摄儒、墨、法、阴阳等,由自然而推论人事、政事,并对“无为”进行了一次具有创新意义的解说,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无为”政治的痴恋。但历史跨入汉武帝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道家的自然无为的政治理论所挂靠的现实经济、政治基础已渐次失去,统治者转而好大喜功,谋求宏业,清静无为的统治术已不再适合统治阶级的口味。正由于此,原以备帝王参阅的《淮南子》也就被“冷”处理了。

其四,先秦、秦汉思想整合的终结者――董仲舒。汉初黄老思想医治了战争创伤。至汉武帝时,国内新矛盾、新问题源源涌出,汉王朝为长治久安计,亟需建立一种适应于封建大一统政治的新思想体系。于是,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应时提出符合封建皇帝和地主阶级胃口的一系列说教,对儒学进行了一番改造,以讲仁德的儒学为核心,以阴阳五行为骨架,广泛吸取包括法家在内的先秦诸家思想,构建了一个服务于以皇帝为总代表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政治的新儒学体系。这种新儒学,既隆儒学于一尊,又批判地兼容百家;既植根于传统社会,又以现实需要为出发点。如此,经过董仲舒对诸子思想的儒学化整合,最终完成了儒学的时代转型,使儒学登上意识形态的“独尊”地位,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

战国发展 秦时被打压 汉时被尊崇


战国,秦汉时期的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视频

相关评论:
  • 18572171706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汉、宋明、明清之际的代表人物、主张、地位及...
    暴卞怡两汉时期儒学性格的重大变化,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儒学的两个层面的社会功能的消长等,是很值得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三、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2017-02-23 春秋战国,秦汉,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是怎样的 4 2017-11-30 简述从春秋战国,秦汉,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怎样 2016-11-24 概括宋明理学...

  • 18572171706秦汉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过程
    暴卞怡1.秦汉时期统治思想的演变 ① 秦朝采取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 西汉初期,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及“文景之治,”基本上体现了道家的无为思想。③ 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抬头,董仲舒的新儒学达到统治地位,以至于使儒家思想历经发展而 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儒家思想在战...

  • 18572171706说明秦汉时期以儒学为正宗的“帝国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暴卞怡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需要理解的是武帝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学独尊后其它思想...

  • 18572171706中国儒学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
    暴卞怡中国儒学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是:古典阶段:先秦时期的儒家学说,以孔子、孟子为代表人物。中国儒学的兴盛阶段:秦汉时期,儒学作为官方学说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儒学的复兴阶段:隋唐以来,由于历史、政治和文化的变迁,儒学逐渐没落,直到宋代才有所复苏。儒学的现代阶段:近现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

  • 18572171706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暴卞怡汉武帝改造选官制度,规定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汉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

  • 18572171706秦汉以后儒学是如何成为正统帝国文化的
    暴卞怡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

  • 18572171706儒家历史
    暴卞怡秦汉评孔 秦汉时代是儒学发展中的关键时期。在先秦,孔子只算是诸子之一,儒家虽号为“显学”,也只是百家中的一派。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此居于统治地位,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儒学在秦汉时期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秦始皇虽焚书坑儒,但秦朝博士中有许多儒生,祖述孔子,传播儒学...

  • 18572171706儒学在中国的发展史上经历了哪些阶段
    暴卞怡第五阶段:从民国到文革之前,这一时期儒学虽然不是文化的主流,但是作为一门哲学,很多学者开始进行深入研究,这可以说是真正儒学的复苏。第六阶段:文革期间,儒学遭到灭顶之灾,孔子的坟都给刨了。第七节段:1977年至今,儒学的研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儒学真正的面貌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当然,愤青...

  • 18572171706与儒家同一时期还有哪个学派
    暴卞怡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受到重创, 在汉武帝为维护专制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思想钳制后兴起。儒家学说,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儒家思想是一种奉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孔子学说,对中国以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

  • 18572171706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作文1000字。其中根据孔子的论语等观点来论述。急需...
    暴卞怡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诸子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以儒、道、墨、名、法五个学派最为著名。儒家虽为显学之首,但不立于一尊的地位。故各家对孔子的毁誉不一。 孔子门人及其后学者均推尊孔子。门人中以子贡为代表,他对孔子赞美备至,奉如天人,把孔子比拟为高天、日月、木铎,凡人是永远...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