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路上唐僧有两个隐形师父,其中一个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在真实历史上的玄奘是一个意志坚定的和尚,他一心向佛,所以才能千里迢迢从长安到达天竺,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比《西游记》中的唐僧要多百倍甚至千倍,最重要的一点,当时的皇帝并不支持玄奘去天竺,用现在的话就是玄奘是偷渡过去的,这足以证明玄奘对佛教是多么的热爱。

反观《西游记》中的唐僧,不但有四个徒弟相随,还有很多神仙守护和帮助,甚至得到了皇帝的支持,但他去西天取经的心还没有孙悟空那么坚定,如果给师徒五个人西天取经之心的坚定程度排名的话,那么大约是孙悟空、唐僧、小白龙、沙僧、猪八戒,孙悟空自从第一次舍下唐僧去龙王那里喝酒,看到圯桥进履的画像,听完龙王的讲解就已经幡然悔悟,并且孙悟空并不是不去西天,而是受不了唐僧的脾气,师徒还在磨合中,虽然后续观音菩萨和唐僧哄骗孙悟空戴上了金箍,孙悟空也曾怨恨,甚至想打死唐僧,但最终还是悟透了,没有金箍,唐僧不放心啊,索性也就接受了现实。

说唐僧西天取经意志不坚定也是有原因的,在《西游记》原著中,多次提到唐僧对于能到达西天产生了怀疑和犹豫,如果没有外力的推动,或许唐僧就放弃了,这多亏了唐僧的两个隐形师父。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更何况唐僧师徒一行有五个人。唐僧的这两个隐形的师父,其中一个就在唐僧师徒中间,先卖个关子,首先看第一个隐形师父。

唐僧第一个隐形的师父多数人是能够想的到的,那就是乌巢禅师,乌巢禅师可以说《西游记》中仅次于菩提祖师、镇元大仙的超级存在,乌巢禅师的境界甚至还要高于如来佛、镇元大仙,如来佛还被俗务缠身,镇元大仙也会为人参果树而勃然大怒,只有乌巢禅师和菩提祖师与世无争,对于世间万物看的很透。乌巢禅师看猪八戒是可造之材,虽然招揽过,但是并没有强求,而孙悟空对他的不敬,他也丝毫不放在心上,继续带在自己的巢里,菩提祖师还有个洞府,而乌巢禅师就一个巢穴,从这个角度来说,乌巢禅师的境界更高一筹啊。

乌巢禅师出场是唐僧和孙悟空收服猪八戒之后,也就是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在路过浮屠山的时候,八戒有过介绍,说这个乌巢禅师曾经想收猪八戒为徒弟,但被猪八戒拒绝了。

乌巢禅师所在场所是浮屠山,这个可非常有深意,浮屠的解释有很多,既有佛教徒的意思,也有佛教的意思,更有佛塔的意思,而浮屠山大概就把这三个都代表了。

师徒五人见到乌巢禅师以后,唐僧赶忙问去西天的路途有多远,可见唐僧关心的是结果,而不是最终的成果,乌巢禅师见此,就传授了唐僧《多心经》也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而且告诉唐僧: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

而且乌巢禅师对于唐僧师徒未来的路也做出了预测,猪八戒也说乌巢禅师是可知未来过去的人,乌巢禅师告诫唐僧,后面的路千山万水,妖魔鬼怪众多,既有妖狐拦路,又有豺狼虎豹狮象称王的,更有妖精占了城池的,不过首先要遇到的就是前面的水怪,若果然他们遇到了沙僧,可见乌巢禅师预测的还是非常准的,这就更加坚定了唐僧的信仰之心。

自此之后,唐僧在路上实时诵读,达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但没有悟透,流于形式而已。

唐僧作为一个意志不坚定的人,需要有人实时提点,这就需要第二个隐形的师父:孙悟空。与乌巢禅师分开后,孙悟空曾经四次用《多心经》提点唐僧。

《西游记》第三十二回,唐僧害怕豺狼虎豹,孙悟空用《多心经》中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来劝说唐僧,唐僧听后也是很无奈,乐以忘忧;第四十三回唐僧一人听到水声,孙悟空用的是“无眼耳鼻舌身意”,唐僧听了劝解之后就是沉默,然后表达了自己其实是想家了,还被猪八戒嘲笑了一番。第八十五回,唐僧看出来山峰里有凶气,孙悟空用了四句: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唐僧听了以后,心神顿爽,万虑皆休;第九十三回唐僧又看到险峻的山感到害怕,孙悟空这次的回答可以说是完胜唐僧。

行者道:“师父,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心经》忘记了也!”三藏道:“《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自那乌巢禅师教后,那一日不念,那一时得忘。颠倒也念得来,怎会忘得!”行者道:“师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师父解得。”三藏说:“猴头,怎又说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自此三藏、行者再不作声……三藏道:“悟能、悟净,休要乱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西游记》

可见,唐僧对于《多心经》就是死记硬背,但是孙悟空真是的悟透了,这一点就连唐僧也是承认的,乌巢禅师教给唐僧《多心经》是在第十九回,此后每过十到二十回就会出现一次,乌巢禅师虽然只出现了一次,但是他教授的《多心经》却出现了多次,可以说是伴随唐僧取经的全程,而孙悟空虽然表面对乌巢禅师不屑,但是对于《多心经》的理解和参悟可以说无人能及,乌巢禅师给了唐僧这个佛经,而参悟和提点唐僧的任务就交给了孙悟空,在唐僧意志不坚定的情况下,孙悟空总能及时的用《多心经》来劝解唐僧,在这个过程中,唐僧对于《多心经》的参悟也更加的深刻,直至最后的完全悟透。

孙悟空的悟性非常高,所以菩提祖师才给孙悟空取了个法名叫悟空,可以收在戴上金箍的那一刻,孙悟空就知道自己的使命和任务,并且坚定不移的走了下去。

如果没有乌巢禅师和孙悟空这两个隐形的师父,或许唐僧到不了西天,取不了真经。




取经路上唐僧有两个隐形师父,其中一个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视频

相关评论:
  • 19586901573取经路上唐僧有两个隐形师父,其中一个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瞿研牲说唐僧西天取经意志不坚定也是有原因的,在《西游记》原著中,多次提到唐僧对于能到达西天产生了怀疑和犹豫,如果没有外力的推动,或许唐僧就放弃了,这多亏了唐僧的两个隐形师父。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更何况唐僧师徒一行有五个人。唐僧的这两个隐形的师父,其中一个就在唐僧师徒中间,先卖个关子...

  • 19586901573西游记第十三回的概括。
    瞿研牲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这一回主要写唐僧初出长安后经历的第一难。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唐僧和两位长行的从者在法门寺里住了下来。法门寺里的长老和这里的和尚们热情的招呼了他们。唐僧在出河州卫的一座山岭上,遇到老虎精,两个随行者全部被魔王剖腹剜心剁碎吃掉,唐僧被一老叟——太白金星救...

  • 19586901573文言文西游记第八十四回原文翻译
    瞿研牲师徒四众,耽炎受热,正行处,忽见那路旁有两行高柳,柳阴中走出一个老母,右手下搀着一个小孩儿,对唐僧高叫道:“和尚,不要走了,快早儿拨马东回,进西去都是死路。“唬得个三藏跳下马来,打个问讯道:“老菩萨,古人云,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怎么西进便没路了?”那老母用手朝西指道:“那里去,有五六里远近...

  • 19586901573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山岭伯钦留僧是什么意思?
    瞿研牲出自《西游记》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 这一回主要写唐僧初出长安后经历的第一难。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唐僧和两位长行的从者在法门寺里住了下来。法门寺里的长老和这里的和尚们热情的招呼了他们。唐僧在出河州卫的一座山岭上,遇到老虎精,两个随行者全部被魔王剖腹剜心剁碎...

  • 19586901573西游记里最后问唐僧要钱的的那两个是谁?叫什么??
    瞿研牲一、那两个是佛前的尊者,分别叫:阿傩、伽叶。二、扩展知识:1、出处:《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2、原文:阿傩、伽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三藏闻言道:“弟子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

  • 19586901573为何说取经团队中最会伪装的,是唐僧这个师傅呢?
    瞿研牲唐僧,取经团队中,最会伪装的一位。取经路上,前半程的种种,让唐僧对西天取经有了全新的认识。被妖怪抓是必然,就算再小心,也会被抓。正因知道了这一点,唐僧才不顾一切的“傻”,他随心所欲的做事,明知前面有妖,也要去,反正早晚都要遇到;明知徒弟们的警告是对的,他也不听,反正被抓也...

  • 19586901573西游记第十三回文言文
    瞿研牲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唐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 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

  • 19586901573西游记第二十四回内容
    瞿研牲行者道:“这些路,若论二位贤弟,便十来日也可到;若论我走,一日也好走五十遭,还见日色;若论师父走,莫想!莫想!”唐僧道:“悟空,你说得几时方可到?”行者道:“你自小时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还难。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沙僧道:“师兄,此间虽不是雷音,观此景致,必有个好人...

  • 19586901573第82回孙悟空用什么方法救出了师傅?
    瞿研牲行者看了道:“怪哉!我老孙自保唐僧,瞒不得你两个,妖精也拿了些,却不见这样洞府。八戒,你先下去试试,看有多少浅深,我好进去救师父。”八戒摇头道:“这个难!这个难!我老猪身子夯夯的,若塌了脚吊下去,不知二三年可得到底哩!”行者道:“就有多深么?”八戒道:“你看!”大圣伏在洞边上,仔细往下看处,咦!

  • 19586901573西游记原版第二十五回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瞿研牲他两个强打精神,勉生欢喜,从后园中径来殿上,对唐僧控背躬身道:“师父,适间言语粗俗,多有冲撞,莫怪,莫怪。”三藏问道:“怎么说?”清风道:“果子不少,只因树高叶密,不曾看得明白。才然又去查查,还是原数。”那八戒就趁脚儿跷道:“你这个童儿,年幼不知事体,就来乱骂,白口诅咒,枉赖了我们也!不当人...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