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哥德巴猜想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哥德巴郝猜想是什么~

哥德巴赫猜想,赫,不是郝,你用的是五笔输入法吗?
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 Conjecture)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猜想(前者称"强"或"二重哥德巴赫猜想,后者称"弱"或"三重哥德巴赫猜想):1.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考虑把偶数表示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如果把命题"每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即"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表示成一个素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2个的数之和"。离猜想成立即"1+1"仅一步之遥。

不管检验多大的数都会发现,大于4的偶数总能写成两个奇素数之和,大于7的奇数总能写成三个奇素数之和。例如: 6=3+3,8=5+3 10=5+5,…… 100=97+3,102=97+5,…… 9=3+3+3,11=5+3+3,…… 99=89+7+3,101=89+7+5,……。 那么这两个结论是不是对一切这样的偶数和奇数都成立呢? 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给欧拉的信中第一次提出了上述问题。6月30日欧拉回信说:“任何大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虽然我还不能证明它,但我确信无疑,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定理。”由于欧拉是当时最伟大的数学家,他的信心吸引了许多数学家试图证明它们,但直到19世纪末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检验每个自然是,看哥德巴赫猜想是否对每一个数都成立。但自然数有无限多个,不管已经检验了多少个,也不能下结论说下一个数还是这样。 1937年,苏联数学家证明了每个大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数之和,这个大奇数比4的400万次方(1后面跟上400万个0)还要大。但离结论还差得很远,而且它也没证明奇数能否表示成三个奇素数之和。因此,数学家采用分步走的办法,先证明一个类似于哥德巴赫猜想的问题,即先证明任何大于4的正整数,都能表示为c个素数之和(c是某个常数)。沿着这条路,数学家们先后证明了: c≤800000 (1930年) c≤2208 (1935年) c≤71 (1936年) c≤67 (1937年) c≤20 (1950)年 1956年中国数学家尹文霖证明了c≤18。 用更复杂的数学工具,1937年苏联数学家证明对足够大的偶数,c≤4,哥德巴赫的问题相当于c=2。但由4到2的证明是相当困难的,显然这条路也并不完全畅通。 与此同时,数学家们还在试另一条路。及、即证明每个大偶数可以表示为:一个素因数的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一个素因数的个数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这一命题叫做(a+b)。这样,哥德巴赫猜想基本上就是要证明(1+1)是正确的。 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首先证明了(9+9),此后在这方面的工作不断取得进展。 1957年,我国数学家王元明证明了(2+3)。 1962年,中国数学家潘承桐证明了(1+5),同年又和王元明合作证明了(1+4)。后来又有人证明了(1+3)。 1966年,中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1+2),并于1973年发表,立即轰动了国际数学界。一位英国数学家称陈景润移动了“群山”。 尽管由(1+2)到(1+1)只有一步之隔了,但这一步却由南以想象的艰难。有许多数学家认为,要想证明(1+1),很可能必须创造新的方法,以往的路都是走不通的。

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写信给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提出两个猜想: (1)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2)任何一个大于5的奇数是3个素数之和。 1742年6月30日,欧拉在给哥德巴赫的回信中明确表示,他深信哥德巴赫的这两个猜想都是正确的定理,但他不能加以证明。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容易证明(2)是(1)的推论,所以最重要的是(1),这是两个素数,所以我们称它为‘1+1’,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解决。”王元说,“但是,现在很多人说解决了这个问题,来的信简直堆积如山,有人搞得倾家荡产,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个问题还不到解决的时候。我劝大家不要做这个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十分简洁,但它的证明却异乎寻常的困难。从哥德巴赫写信之日起,直至1920年,并没有一个方法可以用来证明这个问题。 1900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2届国际数学大会上,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在他著名的演说中,为20世纪的数学家建议了23个问题,而哥德巴赫猜想(1)就是他第八个问题的一部分。 1912年,在英国剑桥召开的第5届国际数学大会上,德国数学家E·朗道将哥德巴赫猜想列为数论中按当时数学水平不能解决的4个问题之一。 1921年,数论泰斗、英国数论学家哈罗德·哈代在德国哥德哈根数学会的演讲中,宣称猜想(1)的困难程度“是可以与数学中任何未解决的问题相比拟的”。 因此,王元说:“哥德巴赫猜想不仅是数论,也是整个数学中最著名与困难的问题之一。”他给大家展示了一幅当年哥德巴赫写给欧拉的信的手迹复本。

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 Conjecture)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猜想(前者称"强"或"二重哥德巴赫猜想,后者称"弱"或"三重哥德巴赫猜想):1.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什么是哥德巴猜想视频

相关评论:
  • 18621815195什么是哥德巴猜想
    暴芸凭答: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写信给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提出两个猜想: (1)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2)任何一个大于5的奇数是3个素数之和。 1742年6月30日,欧拉在给哥德巴赫的回信中明确表示,他深信哥德巴赫的这两个猜想都是正确的定理,...

  • 18621815195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暴芸凭答:哥德巴赫猜想是数的一种表现次序,人们持久地爱好它,是因为如果没有这种次序,人们就会丧失对更深刻问题的信念——因为无序是对美的致命伤,假如哥德巴赫猜想是错误的,它将限制我们的观察能力。使我们难以跨越一些问题并无法欣赏。一个问题把它无序的一面强加给我们的内心生活,就会使我们的感受趋向丑陋,引起自卑和伤感。

  • 18621815195一加一哥德巴猜想是指什么
    暴芸凭答: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现在通常把这两个命题统称为哥德巴赫猜想。把命题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成立。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何...

  • 18621815195哥德巴贺猜想是什么?
    暴芸凭答:”由于欧拉是当时最伟大的数学家,他的信心吸引了许多数学家试图证明它们,但直到19世纪末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检验每个自然是,看哥德巴赫猜想是否对每一个数都成立。但自然数有无限多个,不管已经检验了多少个,也不能下结论说下一个数还是这样。 1...

  • 18621815195谈谈青年学生应如何看待实现理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暴芸凭答:在理想实现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与困难,但只要行动起来终会有成功的那一天。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把挫折当成上坡路,咬紧牙关终会过去。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少年时就立志要在数学上有所作为,为了攻克“哥德巴郝猜想”,他整天实行演算,遇到了很多挫折,但他都坚持下来了,最后终于初步论证了这个猜想...

  • 18621815195请问大家数学家的小故事了解的告诉下哟,挝晓得的人说下哈,
    暴芸凭答: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

  • 18621815195当理想遇到挫折我们应该
    暴芸凭答: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把挫折当成上坡路,咬紧牙关终会过去。 古有屈原宁抱石沉江,亦坚守“美政”的理想,于漫漫长路上下求索;今有出生名门的南丁格尔为了改变护士地位低下这一理想,决心以身作则,改变这一现状。还有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少年时就立志要在数学上有所作为,为了攻克“哥德巴郝猜想”,他整天...

  • 18621815195哥德巴猜想之一是任何一个大于5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编程验...
    暴芸凭答:std::cout<<"哥德巴赫的猜想不成立"<<std::endl;return 0;} } std::cout<<"哥德巴赫的猜想成立"<<std::endl;return 0;} bool guessIsRight(int number){ int num=number/2+1;for(int i=3;i<num;i+=2){ int j=number-i;if(isPrime(i)&&isPrime(j)){ return true;} } return...

  • 18621815195七个“千僖年数学难题”是哪几个?
    暴芸凭答:哥德巴猜想、弟谷猜想、……1题答出来你就有500万美元

  • 18621815195科技书读后感(400字)
    暴芸凭答:其实让空气清新,让空气中有更多氧气,也有许多办法,如:在空旷地带多种些绿色植物,用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不乱把废气的电池扔入灌木丛,保持环境的整洁等。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是有几个人做到过。相信大家都会做,可就是因为一些人不去做,才会使氧气慢慢减少。就让我们行动起来...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