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下西洋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郑和七下西洋究竟为了什么?~

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是亏是损,是赔是赚

1.郑和七下西洋
2.揭开了世界 大航海时代 的序幕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明初 郑和 出使西洋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是中国拥抱外部世界的象征;郑和以多元宗教文化为先导,打通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实践,将中国的航海事业铭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郑一钧在主题为《人类历史转轨时期伟大的和平实践》报告中提出,1405年,郑和首次下西洋,揭开了世界性大航海活动的序幕。郑一钧说,由于世界性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东西方交通为之大变,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往来,逐渐打破了全球东西方之间、各大洲不同地区之间相对封闭隔绝的状态。这对人类社会与国际关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导致人类社会日益具有世界性,从此进入一个带根本性的历史转轨时期。在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发生于东方的郑和航海壮举,让大批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海洋,在人类文明交汇的大舞台上,以伟大的和平实践,谱写了十五世纪初人类文明史上的壮丽篇章。台湾中华郑和学会理事王桂岩与郑一钧观点相近。王桂岩说,郑和率领两百余艘船只、两万七千余人员的庞大舰队出使远航,是世界航海史的空前首航,是了不起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将海上交通推上高峰,震惊了西洋的航海冒险家,激起了他们东来的欲望,进而使世人认识了海洋,开辟了海上航道,增进了世界经济繁荣及文化交流。 尝试建立和平和谐的国际社会秩序 专家们认为,与同时代的西方大航海不同,以 郑和 为代表的中国人大航海,推动大批中国人以空前的规模走向海洋,是为了以中国人传统的政治道德理念,尝试建立和平与和谐的国际社会秩序。郑一钧说,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是以“仁”、“恕”为核心的价值理念。郑和使团在海外努力传播中华文教,与古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大同理想,追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这种“大同”与“和谐”的理想,也是各国人民向往“世界大同”理想的一种表现,反映了海外各国人民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印度尼西亚三宝垄市儒学会会长林义彪从自己家乡人民对郑和的崇拜来表述郑和下西洋和平之旅的意义。林义彪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外关系的丰碑。郑和航海图也被以后的西方航海家所利用。他说,郑和下西洋,向各国推广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先进技术,传播了文化文明,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播撒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 郑和下西洋,固然有其贸易上的贡献,因为当时明代的陶瓷、丝绸、钱币等,多为东南亚各地人民所喜爱及需要;而产自南洋各地的香料、染料等,也为国内所需要,这种各取所需的现实,使郑和的远航彰显了贸易的重要性。但专家们认为,郑和远航影响之持久深远的,还是在文化交流方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海洋科技系教授琼斯把郑和下西洋传播东方文化的旅程称为传播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称其比穿越中亚的丝绸之路影响更为深远。王桂岩则认为,一方面,就中华文化的西传而言,郑和所到之处,往往立石纪功,宣扬中国文化;另一方面,西洋基督教大量传入中国,同时使西洋的数学、理化、天文等学术教材也随之传入,使西洋现代化的科技学术启蒙了当时的高级官员及知识分子,这也是郑和出使对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贡献 郑和下西洋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今天是郑和首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一天,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的7月11日为我国的“航海日”。600年前(1405年)的7月11日,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颁下诏书,让郑和率领一支船队,出使南洋和西洋(当时指加里曼丹岛以西的地区)。经过近半年的准备,1405年的农历12月,一支由208艘船组成的舰队在福建长乐集结,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地理大发现”,也开始了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大航海时代”。

  据多种史籍的记载,在这208艘船中,最大的一号宝船长44丈(125米多),宽18丈(50多米),排水量接近或超过万吨,可以乘坐上千人。这支浩浩荡荡的舰队,乘着季风穿过中国的南海,停靠越南南部和马来半岛南端,再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南端的古里。郑和船队将中国的声音带到了“去国10万里”的“西洋”。
  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后的87年,哥伦布的船队才带着3艘小船,开始了他的横渡大西洋之旅;92年后,达·伽马的船队绕过好望角,沿着郑和船队的印度洋航线到达了印度古里,他只有4艘船;114年后,麦哲伦船队开始环行世界,他的船多一点,是5艘。
  与西方航海家最大的不同是,郑和的大航海是真正的发现之旅,也是和平之旅。郑和船队里有正二品的都指挥使2人,正三品的指挥使93人,还有2.7万名士兵,是当时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海上武力,但他却很少动武;动武也是出于自卫或应别人的要求而主持正义。
  600年过去了,中国人纪念郑和,追慕祖先的航海业绩,惋惜“闭关锁国”带来的落后和苦难,向往与世界的交往和融合;南洋、西洋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纪念郑和,追忆郑和时代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之间的和平、友好与宽容。(据《广州日报》)
  郑和船队到过哪里
  占城(今越南归仁)、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满刺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旧港、阿鲁、苏门答刺、南巫里(以上四地均在今印尼苏门答腊岛上)、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小葛兰(今印度奎隆)、柯枝(今印度科钦)、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渤尼(今文莱)、暹罗(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淡马锡(今新加坡)、加异勒(今印度半岛南端东岸)、阿拔巴丹、甘巴里、彭亨、急兰丹(以上两地均在今马来半岛)、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忽鲁谟斯(今伊朗波斯湾口阿巴斯港格什姆岛)、沙里湾尼(今印度半岛南端东海岸)、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不刺哇(今索马里境内)、麻林(今肯尼亚马林迪)、祖法儿、阿丹、刺撒(今也门民主共和国境内)、竹步(今索马里朱巴河)、幔八萨(今肯尼亚的蒙巴萨)等。(郑和下西洋航线见左图,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提供)
  第七次下西洋时曾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的地方,另有学者认为郑和的船队曾经绕过好望角进入了大西洋。(据《光明日报》)
  最强大“海军”却很少动武
  带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武力出海,虽然船队走过的水域不太平,也曾经被迫动过几次武,郑和下西洋的行程却是一次和平之旅。
  靠华人密报歼灭5000海盗
  1407年,郑和在马六甲海峡的旧港(即三佛齐,今苏门答腊岛上的巨港),与臭名昭著的广东海盗陈祖义狭路相逢。
  郑和先采取主动,他派人告知陈祖义,要其投降。陈祖义一边表示同意,一边却准备出其不意下手偷袭,但郑和已得到一名当地华人的密报。在随后的激战中,郑和摧毁了海盗船队,歼灭海盗5000人,陈祖义被俘并被押解到南京当众处死。
  另一次是在锡兰(今斯里兰卡),其国王亚烈苦奈儿“发兵劫(郑)和舟”,郑和将他擒获,也带回国内。明成祖对他“赦不诛,释归国”。
  请求佛祖湿婆和安拉保佑
  1911年,一名英国工程师在斯里兰卡港口城市加勒附近散步时,偶然发现一块奇特的花岗岩石碑,上面刻着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此碑为郑和1409年在栋德勒海角所立。
  石碑上的三种文字分别献给佛祖、湿婆、安拉,感谢他们的同情与美德,希望他们保佑航海圆满成功。石碑上说,他们会向斯里兰卡的主要佛寺、印度教神庙和清真寺布施分量相等的金银、丝绸等。这表明了郑和以及随行者对印度半岛地区的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不同信仰和文化同等尊重。
  一把火结束中国人的大航海
  前三次就用了600万两白银
  由于郑和下西洋耗费巨大,不断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永乐十九年(1421年)初,明成祖刚迁都到北京,三大殿即遭了火灾。因为有了大灾异,又有那么多人反对,明成祖才“暂行停止”了下西洋。但是,到这年春天,明成祖又命郑和第六次下西洋。
  郑和在海外对当地国王“赏赐”,都是遵循“厚往薄来”的原则。郑和从内库提取丝绸动辄几十万匹,向景德镇派造瓷器一次即达数十万件。同时,郑和在海外也不惜以巨资采办一些宫廷奢侈用品。仅在永乐十年(1412年)以前的三次下西洋中,郑和的船队就花费了600万两左右的白银。这在当时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最后一次下西洋前立碑存照
  1431年的秋天,郑和准备第七次下西洋。当船队集结时,郑和仿佛已经对未来有所预感:历史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而他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即将结束。于是他在出洋前把几次出洋的详细情况都刻在石碑上,有11人的落款。
  郑和刻一块碑不放心,又刻了一块,放在不同地方:第一块碑《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绩碑》在江苏太仓,第二块碑《天妃灵应之记》放在了福建长乐。后来太仓的碑被保守派毁掉了,长乐的碑则保存至今。碑上的文字是有意写给后人的,他在碑中写道:“记诸番往回之岁月,以贻永焉。”郑和一一列举了前六次航海的主要登陆点。此后,明朝再未有过类似尝试。

很遗憾,并没有。
而且由于郑和船队耗费过大,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经济利益,在明朝中叶,甚至有官员为了阻止再次航海把航海图还造船技术都给烧掉了。航海大时代是欧洲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启的

郑和下西洋是古往今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航海探索,比哥伦布要早


郑和七下西洋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吗视频

相关评论:
  • 17294032721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汪亲鹏答:与专家学者认为,明初郑和出使西洋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是中国拥抱外部世界的象征;郑和以多元宗教文化为先导,打通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实践,将中国的航海事业铭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郑一钧在主题为《人类历史转轨时期伟大的和平实践》报告中提出,1405年,郑和首次下西洋...

  • 17294032721海外远征指哪一历史事件其航海成就是什么
    汪亲鹏答:1.郑和七下西洋 2.揭开了世界 大航海时代 的序幕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明初 郑和 出使西洋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是中国拥抱外部世界的象征;郑和以多元宗教文化为先导,打通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实践,将中国的航海事业铭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郑一钧在主题为《人类历...

  • 17294032721海外远征指哪一历史事件?其航海成就是什么?
    汪亲鹏答:1.郑和七下西洋 2.揭开了世界 大航海时代 的序幕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明初 郑和 出使西洋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是中国拥抱外部世界的象征;郑和以多元宗教文化为先导,打通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实践,将中国的航海事业铭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郑一钧在主题为《人类历...

  • 17294032721郑和七下西洋收获是什么?
    汪亲鹏答:明初郑和出使西洋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是中国拥抱外部世界的象征;郑和以多元宗教文化为先导,打通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实践,将中国的航海事业铭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有一支庞大的船队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舰队里的每一艘船都像一只“深海野兽”,不...

  • 17294032721郑和七下西洋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吗
    汪亲鹏答:600年前(1405年)的7月11日,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颁下诏书,让郑和率领一支船队,出使南洋和西洋(当时指加里曼丹岛以西的地区)。经过近半年的准备,1405年的农历12月,一支由208艘船组成的舰队在福建长乐集结,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地理大发现”,也开始了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大航...

  • 17294032721郑和下西洋比西方要早,为啥中国没进入大航海时代?
    汪亲鹏答:郑和下西洋这件事情是和当时的一些政治文化因素有关的,目的并不在于开启大航海时代。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在搞清楚郑和下西洋为何没能使中国进入大航海时代这件事情时,我们首先就得理清楚,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郑和位于当时的明朝,是我们古代朝代发展经济的又一巅峰时期,当时的中国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

  • 1729403272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汪亲鹏答:欧洲人相继进行全球性海上扩张活动,特别是地理大发现,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开辟了世界性海洋贸易新时代。西欧商人的海上扩张,改变了传统海上丝绸之路以和平贸易为基调的特性,商业活动常常伴随着战争硝烟和武装抢劫。这一时期的明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已扩展至全球:(1)向西航行的郑和七下西洋:这是明朝政府组织...

  • 17294032721古代中国为什么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呢?
    汪亲鹏答:郑和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对于世界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发现了许多之前没有的国家。本应该趁势而上,开启属于中国人的大航海时代,但是历史在这里跟所有人开了一个玩笑,远洋航海时代不但没有到来,而且当初强大的舰队以不堪想象的速度崩溃了。 据现存的史料记载,在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明朝的水师拥有3500艘各种各样的舰船...

  • 17294032721中国郑和下西洋与麦哲伦环球航行两者有什么不同?
    汪亲鹏答:目的:郑和下西洋是为了炫耀皇威,看我堂堂大明的意思,虽然也进了贸易,但去了两次后就断了。麦哲伦航行是为了进行海洋探索,直接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也成就了葡萄牙的霸业。规模:郑和七次下西洋,且是大规模船队;麦哲伦一次没完成就在火地岛与土著人冲突中死了,且只有3只船只。时间:郑和是1405...

  • 17294032721中国的郑和下西洋比西方早半个多世纪,为什么中国没能就此进入大航海时代...
    汪亲鹏答:所谓大航海时代,其实也就是开启了列强征服世界,让世界各地成为他们殖民地的时代。郑和下西洋起始于1405年,终止于1433年,比西方大航海时代早了半个多世纪。西方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才开启的大航海时代,为何当时的大明朝没有提前开启大航海时代呢?很显然物质条件已经成熟,当时朱棣也已经称帝,大明...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