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到钱学森的爱国故事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钱学森的爱国事迹 200字~

钱学森的爱国事迹: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时,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
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扩展资料:
钱学森始终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相结合。学生时代,他勤学精进,志在报国,树立“航空救国”的远大理想;留美期间,他潜心攻研,志在兴国,决心学成归国报效,将自己所学用于祖国建设需要。
钱学森到美国学习时就下决心一定要把美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后再回来报效祖国,在美国学习工作20年,使他深谙西方文明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回国前他的导师冯·卡门评价他“在学术上你已经超过我了”。
1955年9月17日,被美国无理扣留5年之久、即将登上克里夫兰总统号邮轮的钱学森坦露了回归祖国的心愿:“我已经考虑了很久,不打算再回到美国,我要尽最大力量来建设自己的国家,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
钱学森用毕生心血践行了自己的心愿,始终不改初衷。回国以后,他献身国防,志在强国,成就了“两弹一星”伟大事业。
1991年10月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他表示出一贯坚持的“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进入晚年,他老骥伏枥,志在富国,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倾注了毕生心智,并深具人类意义。
钱学森自幼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深知东西方文明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回国后在党的领导下创立了我国航天事业,使他更加清楚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因此他晚年的理想信念是将东西方文明的精华集成起来,创立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
这不但会使中国出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和强大”,而且综合集成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明成果,是“站在世界系统整体的角度看世界”,能够从总体上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更长远地为我们人民造福,为全世界,为全人类造福”。
钱老在80岁高龄时的心愿仍然是为人民服务,是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去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钱学森的科学精神

琳琅故事会

  1955年初冬,刚刚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就这一句话,决定了钱学森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40多年过去了,如今钱学森已90高龄。他以其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乃至整个国防高科技事业的奠基性贡献,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绚丽的篇章。

  (一)

  1956年2月17日,钱学森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就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组织方案、发展计划和具体措施发表了精辟的见解。《意见书》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不久,钱学森受命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0月8日———这正是钱学森回国一周年的日子,国防部五院宣布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院长。新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由此开始了艰难的征程。新事业起步,千头万绪。钱学森首先给刚刚分配来的156名大学生讲授《导弹概论》,让这些从未见过导弹的技术人员了解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他拟定了空气动力学、发动机等有关专业的学习计划,并指导建立了导弹总体、空气动力学、发动机、弹体结构等研究室。

  酒泉发射场。钱学森和普通科技人员一样,睡帐篷、吃粗粮,组织导弹试验的测试、计算、分析、研究。在前苏联突然撤走全部专家的困难条件下,他带领着中国科学家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于1960年11月5日,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枚导弹飞行试验。在现场的聂荣臻高兴地说:“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又参与组织了我国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爆炸试验,即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试验。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成功实现了核爆炸,此举震惊了世界。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又一次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作为一代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的目光总是具有前瞻性。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后不久,钱学森就组织有关专家就我国地地导弹的发展道路展开讨论,形成《我国地地导弹发展途径的意见》,提出了我国中近程、中程、中远程和洲际导弹的长远发展规划。随后,地空导弹、海防导弹,以及固体发动机、固体导弹、反导系统和运载火箭等项目,也在他组织和协调下陆续上马。1965年1月,他又向中央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订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工程代号由此被定为“651工程”,钱学森担负“星———箭———地面系统”总的技术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向世界宣告新中国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二)

  钱学森是中国军事高科技的奠基人之一。他不仅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也对我国军事科学研究提出了高层次的重要思想和观点,并直接倡导了军事系统工程和军事运筹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钱学森就深刻地阐述了“战争是一门科学”的思想。他指出:“我们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战争的规律,研究战争这一门科学,这就形成了现代军事科学。”

  经过潜心研究,钱学森在1998年的一次书面发言中,对军事科学体系作了完整的论述。他指出:“在军事科学,基础理论层次是军事学,技术理论层次是军事运筹学,应用技术层次是军事系统工程。”他将军事系统工程的作用和功能定位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更好地去解决贯彻执行军事路线、军事战略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作战模拟;武器装备系统的设计方案论证、战术技术指标的确定与效能评估;后勤系统的组织管理;作战指挥体系的设计;战略问题的定量分析和战争模拟。

  1978年5月,在钱学森等人的建议下,我军开始了军事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的研究试点工作,军事科学院成立了第一个军事运筹研究分析机构。如今,军事运筹学和军事系统工程已经在我军战略战术、部队编制体制和兵力结构研究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取得累累硕果。

  关于我国的国防战略,钱学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重要建议。他在20世纪80年代就指出,局部地区的“小仗”可能是我们到21世纪初主要的战争样式,要搞一些平时必须保留的、精锐的、可以马上打仗的部队,应认真从军队编制、装备上解决这一问题。这些建议受到军队领率机关高度重视,如今已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对我国国防战略和军事工业改革发展,他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他还提出军工企业要实行“军民结合”,而民用企业要实行“民军结合”的观点,以及用“柔性自动化生产系统”改革军工企业的观点,为我国军工企业的改革和民用企业的战时动员准备提供了重要思路。

  钱学森在晚年还特别强调了军事科学要开展跨学科研究的问题。1999年,他对前去看望他的总装和军事科学院领导同志指出,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相互借鉴。国防建设是个大系统,在实践中遇到的都是大问题,而专家们往往从自己的专业出发看问题,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应提倡各学科间的互相交流和讨论。

  (三)

  谋求中国军事高科技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是钱学森毕生的夙愿。因此,他以科学家的超前目光,对国防和军队科技人才培养提出了高屋建瓴的见解。自1985年以来,钱学森曾多次谈起关于“科技帅才”的话题。钱学森说:“现在要求培养一批科技帅才,即是一批工程师加科学家加思想家的人才”;“当帅才的,在领导实现一个明确的目标时,应该从基础应用到工程实践,都能够考虑到”。钱学森支持新学科,扶植边缘学科,每一种创新的观点和设想都能得到鼓励。他说:“要提倡创新思维,正确与否交给实践去检验。”

  早在1986年,钱学森就认为,高技术革命必将带来军事技术的迅速发展,军队将成为知识密集的部门。未来战争将广泛使用各种先进武器系统,战场情况错综复杂,从而对指挥人员的科技文化和军事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他在分析外军与我军军官的文化水平后敏锐地指出,为应付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军队干部应逐步达到大学以上文化水平,师职干部应是硕士,军职干部应是博士,战士的文化水平也要相应提高。他的远见卓识受到中央军委、总部的高度重视。

  今年已90高龄的钱学森,仍时刻关心着国防高科技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进展,他对前来看望他的军委领导同志说,要抓紧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记者在钱老家中看到,在他卧榻正对面书架上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一尊“神舟号”航天飞船的模型。透过飞天的神舟,他那智慧的目光将永远注视着祖国腾飞的未来。

1955年初冬,刚刚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就这一句话,决定了钱学森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40多年过去了,如今钱学森已90高龄。他以其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乃至整个国防高科技事业的奠基性贡献,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绚丽的篇章。

(一)

1956年2月17日,钱学森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就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组织方案、发展计划和具体措施发表了精辟的见解。《意见书》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不久,钱学森受命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0月8日———这正是钱学森回国一周年的日子,国防部五院宣布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院长。新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由此开始了艰难的征程。新事业起步,千头万绪。钱学森首先给刚刚分配来的156名大学生讲授《导弹概论》,让这些从未见过导弹的技术人员了解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他拟定了空气动力学、发动机等有关专业的学习计划,并指导建立了导弹总体、空气动力学、发动机、弹体结构等研究室。

酒泉发射场。钱学森和普通科技人员一样,睡帐篷、吃粗粮,组织导弹试验的测试、计算、分析、研究。在前苏联突然撤走全部专家的困难条件下,他带领着中国科学家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于1960年11月5日,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枚导弹飞行试验。在现场的聂荣臻高兴地说:“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又参与组织了我国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爆炸试验,即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试验。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成功实现了核爆炸,此举震惊了世界。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又一次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作为一代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的目光总是具有前瞻性。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后不久,钱学森就组织有关专家就我国地地导弹的发展道路展开讨论,形成《我国地地导弹发展途径的意见》,提出了我国中近程、中程、中远程和洲际导弹的长远发展规划。随后,地空导弹、海防导弹,以及固体发动机、固体导弹、反导系统和运载火箭等项目,也在他组织和协调下陆续上马。1965年1月,他又向中央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订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工程代号由此被定为“651工程”,钱学森担负“星———箭———地面系统”总的技术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向世界宣告新中国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二)

钱学森是中国军事高科技的奠基人之一。他不仅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也对我国军事科学研究提出了高层次的重要思想和观点,并直接倡导了军事系统工程和军事运筹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钱学森就深刻地阐述了“战争是一门科学”的思想。他指出:“我们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战争的规律,研究战争这一门科学,这就形成了现代军事科学。”

经过潜心研究,钱学森在1998年的一次书面发言中,对军事科学体系作了完整的论述。他指出:“在军事科学,基础理论层次是军事学,技术理论层次是军事运筹学,应用技术层次是军事系统工程。”他将军事系统工程的作用和功能定位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更好地去解决贯彻执行军事路线、军事战略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作战模拟;武器装备系统的设计方案论证、战术技术指标的确定与效能评估;后勤系统的组织管理;作战指挥体系的设计;战略问题的定量分析和战争模拟。

1978年5月,在钱学森等人的建议下,我军开始了军事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的研究试点工作,军事科学院成立了第一个军事运筹研究分析机构。如今,军事运筹学和军事系统工程已经在我军战略战术、部队编制体制和兵力结构研究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取得累累硕果。

关于我国的国防战略,钱学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重要建议。他在20世纪80年代就指出,局部地区的“小仗”可能是我们到21世纪初主要的战争样式,要搞一些平时必须保留的、精锐的、可以马上打仗的部队,应认真从军队编制、装备上解决这一问题。这些建议受到军队领率机关高度重视,如今已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对我国国防战略和军事工业改革发展,他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他还提出军工企业要实行“军民结合”,而民用企业要实行“民军结合”的观点,以及用“柔性自动化生产系统”改革军工企业的观点,为我国军工企业的改革和民用企业的战时动员准备提供了重要思路。

钱学森在晚年还特别强调了军事科学要开展跨学科研究的问题。1999年,他对前去看望他的总装和军事科学院领导同志指出,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相互借鉴。国防建设是个大系统,在实践中遇到的都是大问题,而专家们往往从自己的专业出发看问题,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应提倡各学科间的互相交流和讨论。

(三)

谋求中国军事高科技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是钱学森毕生的夙愿。因此,他以科学家的超前目光,对国防和军队科技人才培养提出了高屋建瓴的见解。自1985年以来,钱学森曾多次谈起关于“科技帅才”的话题。钱学森说:“现在要求培养一批科技帅才,即是一批工程师加科学家加思想家的人才”;“当帅才的,在领导实现一个明确的目标时,应该从基础应用到工程实践,都能够考虑到”。钱学森支持新学科,扶植边缘学科,每一种创新的观点和设想都能得到鼓励。他说:“要提倡创新思维,正确与否交给实践去检验。”

早在1986年,钱学森就认为,高技术革命必将带来军事技术的迅速发展,军队将成为知识密集的部门。未来战争将广泛使用各种先进武器系统,战场情况错综复杂,从而对指挥人员的科技文化和军事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他在分析外军与我军军官的文化水平后敏锐地指出,为应付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军队干部应逐步达到大学以上文化水平,师职干部应是硕士,军职干部应是博士,战士的文化水平也要相应提高。他的远见卓识受到中央军委、总部的高度重视。

今年已90高龄的钱学森,仍时刻关心着国防高科技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进展,他对前来看望他的军委领导同志说,要抓紧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记者在钱老家中看到,在他卧榻正对面书架上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一尊“神舟号”航天飞船的模型。透过飞天的神舟,他那智慧的目光将永远注视着祖国腾飞的未来。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使客居美国的钱学森心潮澎湃,10多年的辛勤准备,终于到了报效祖国的时候。他向夫人蒋英说:“祖国已经解放,我们该回去了。”那时,钱学森已是世界著名科学家,夫人蒋英也在音乐界享有声誉。但祖国的召唤,使他们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优越的一切。1950年8月,钱学森一家人准备乘坐加拿大班机离开美国。但是,美国国防部以莫须有的罪名通过海关扣留了他。之后,美国司法部签署了逮捕令,钱学森失去了自由。在美国工作的10多年间,钱学森为美国航空和火箭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曾写道:“钱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因此,当得知钱学森要回国时,美海军部副部长立即给司法部打电话:“无论如何都不要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了!”“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国。”钱学森没有屈服。在失去自由的日子里,他一方面继续着自己的科学研究,一方面坚持斗争,寻找回国的时机。1955年5月,他从海外华人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中国庆祝“五一”劳动节的报道,其中有他家熟悉的世交陈叔通和毛主席一起在天安门城楼检阅游行队伍的消息。钱学森立即给陈叔通写了一封请求祖国帮助他回国的信,夹在蒋英写给她在比利时的妹妹的信里,悄悄地寄了出去。陈叔通接到信的当天,就把信送交给周恩来总理。当时,中美正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王炳南大使根据总理的指示与美方交涉。开始,美方不承认扣留了任何中国公民,但当王大使拿出钱学森的信时,美方才哑口无言。最后,美国政府只得无奈地允许钱学森回国。在美国的20年里,钱学森一直保留着中国国籍。他回忆说:“我在美国那么长时间,从来没想过这一辈子要在那里呆下去。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在美国,一个人参加工作,总要把他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险公司,以备晚年之后用。我一块美元也不存,许多人感到奇怪。其实没什么奇怪的,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1955年9月,钱学森全家登上克里夫兰总统号轮船回国。行前,他去向他的老师、世界力学大师、美国超音速之父冯·卡门告别,并把自己的新著《工程控制论》送给了老师。冯·卡门翻看了书后对钱学森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我了!”“外国人能造,中国同样能造”历经磨难,钱学森回到了祖国。

1955年初冬,刚刚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就这一句话,决定了钱学森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40多年过去了,如今钱学森已90高龄。他以其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乃至整个国防高科技事业的奠基性贡献,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绚丽的篇章。

(一)

1956年2月17日,钱学森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就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组织方案、发展计划和具体措施发表了精辟的见解。《意见书》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不久,钱学森受命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0月8日———这正是钱学森回国一周年的日子,国防部五院宣布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院长。新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由此开始了艰难的征程。新事业起步,千头万绪。钱学森首先给刚刚分配来的156名大学生讲授《导弹概论》,让这些从未见过导弹的技术人员了解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他拟定了空气动力学、发动机等有关专业的学习计划,并指导建立了导弹总体、空气动力学、发动机、弹体结构等研究室。

酒泉发射场。钱学森和普通科技人员一样,睡帐篷、吃粗粮,组织导弹试验的测试、计算、分析、研究。在前苏联突然撤走全部专家的困难条件下,他带领着中国科学家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于1960年11月5日,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枚导弹飞行试验。在现场的聂荣臻高兴地说:“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又参与组织了我国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爆炸试验,即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试验。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成功实现了核爆炸,此举震惊了世界。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又一次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作为一代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的目光总是具有前瞻性。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后不久,钱学森就组织有关专家就我国地地导弹的发展道路展开讨论,形成《我国地地导弹发展途径的意见》,提出了我国中近程、中程、中远程和洲际导弹的长远发展规划。随后,地空导弹、海防导弹,以及固体发动机、固体导弹、反导系统和运载火箭等项目,也在他组织和协调下陆续上马。1965年1月,他又向中央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订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工程代号由此被定为“651工程”,钱学森担负“星———箭———地面系统”总的技术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向世界宣告新中国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二)

钱学森是中国军事高科技的奠基人之一。他不仅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也对我国军事科学研究提出了高层次的重要思想和观点,并直接倡导了军事系统工程和军事运筹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钱学森就深刻地阐述了“战争是一门科学”的思想。他指出:“我们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战争的规律,研究战争这一门科学,这就形成了现代军事科学。”

经过潜心研究,钱学森在1998年的一次书面发言中,对军事科学体系作了完整的论述。他指出:“在军事科学,基础理论层次是军事学,技术理论层次是军事运筹学,应用技术层次是军事系统工程。”他将军事系统工程的作用和功能定位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更好地去解决贯彻执行军事路线、军事战略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作战模拟;武器装备系统的设计方案论证、战术技术指标的确定与效能评估;后勤系统的组织管理;作战指挥体系的设计;战略问题的定量分析和战争模拟。

1978年5月,在钱学森等人的建议下,我军开始了军事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的研究试点工作,军事科学院成立了第一个军事运筹研究分析机构。如今,军事运筹学和军事系统工程已经在我军战略战术、部队编制体制和兵力结构研究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取得累累硕果。

关于我国的国防战略,钱学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重要建议。他在20世纪80年代就指出,局部地区的“小仗”可能是我们到21世纪初主要的战争样式,要搞一些平时必须保留的、精锐的、可以马上打仗的部队,应认真从军队编制、装备上解决这一问题。这些建议受到军队领率机关高度重视,如今已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对我国国防战略和军事工业改革发展,他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他还提出军工企业要实行“军民结合”,而民用企业要实行“民军结合”的观点,以及用“柔性自动化生产系统”改革军工企业的观点,为我国军工企业的改革和民用企业的战时动员准备提供了重要思路。

钱学森在晚年还特别强调了军事科学要开展跨学科研究的问题。1999年,他对前去看望他的总装和军事科学院领导同志指出,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相互借鉴。国防建设是个大系统,在实践中遇到的都是大问题,而专家们往往从自己的专业出发看问题,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应提倡各学科间的互相交流和讨论。

(三)

谋求中国军事高科技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是钱学森毕生的夙愿。因此,他以科学家的超前目光,对国防和军队科技人才培养提出了高屋建瓴的见解。自1985年以来,钱学森曾多次谈起关于“科技帅才”的话题。钱学森说:“现在要求培养一批科技帅才,即是一批工程师加科学家加思想家的人才”;“当帅才的,在领导实现一个明确的目标时,应该从基础应用到工程实践,都能够考虑到”。钱学森支持新学科,扶植边缘学科,每一种创新的观点和设想都能得到鼓励。他说:“要提倡创新思维,正确与否交给实践去检验。”

早在1986年,钱学森就认为,高技术革命必将带来军事技术的迅速发展,军队将成为知识密集的部门。未来战争将广泛使用各种先进武器系统,战场情况错综复杂,从而对指挥人员的科技文化和军事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他在分析外军与我军军官的文化水平后敏锐地指出,为应付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军队干部应逐步达到大学以上文化水平,师职干部应是硕士,军职干部应是博士,战士的文化水平也要相应提高。他的远见卓识受到中央军委、总部的高度重视。

今年已90高龄的钱学森,仍时刻关心着国防高科技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进展,他对前来看望他的军委领导同志说,要抓紧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记者在钱老家中看到,在他卧榻正对面书架上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一尊“神舟号”航天飞船的模型。透过飞天的神舟,他那智慧的目光将永远注视着祖国腾飞的未来。

1959年钱学森曾发表《粮食亩产会有多少》和《农业中的力学问题——亩产万斤不是问题》文章,“精确”地论证了粮食产量可以达到5万多斤。


谁知到钱学森的爱国故事视频

相关评论:
  • 13257953543钱学森的爱国故事
    和楠田琳琅故事会

  • 13257953543谁知到钱学森的爱国故事
    和楠田1955年初冬,刚刚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就这一句话,决定了钱学森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40多年过去了,如今钱学森已90高龄。

  • 13257953543钱学森的爱国故事
    和楠田1950年,钱学森同志开始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

  • 13257953543钱学森的爱国事迹 200字
    和楠田钱学森的爱国事迹: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时,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

  • 13257953543求钱学森的爱国故事。
    和楠田他向夫人蒋英说:“祖国已经解放,我们该回去了。”那时,钱学森已是世界著名科学家,夫人蒋英也在音乐界享有声誉。但祖国的召唤,使他们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优越的一切。1950年8月,钱学森一家人准备乘坐加拿大班机离开美国。但是,美国国防部以莫须有的罪名通过海关扣留了他。之后,美国司法部签署了逮捕令,...

  • 13257953543钱学森爱国的事迹
    和楠田这个故事主要内容是:钱学森从小就十分爱国,他为了报效祖国,努力学习,当他学有所成的时候,动荡的社会却没有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于是,他留学美国。数年之后,他听说新中国成立了,就义无返顾地要回国,美国人为了不让他回国,使尽种种手段想要打消他回国的念头,最终钱学森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个...

  • 13257953543钱学森爱国小故事有哪些?
    和楠田由于学院马列主义小组书记威因鲍姆被捕,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怀疑落到钱学森的身上。1950年7月,美国政府决定取消钱学森参加机密研究的资格,理由是他与威因鲍姆有朋友关系,并指控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党员,非法入境。这些无端的指控均被钱学森一一驳回。但是,钱学森无法忍受这一切,决定以探亲为理由立即返回自己的...

  • 13257953543钱学森爱国的主要事迹
    和楠田钱学森的爱国之情感染了在场的留学生,他们之中有的人本想长期留在美国,但在钱学森的影响下,也毅然改变了主张,决心回到祖国去。正当此时,朝鲜半岛燃起了战争的烽火:挑起这场战争的美帝国主义,在它的国内,也掀起了疯狂反对共产主义的恶浪:由于钱学森所在学院的马列主义小组书己威因鲍姆被捕,美国联邦...

  • 13257953543爱国小故事50字
    和楠田琳琅故事会

  • 13257953543边个知道钱学森噶爱国事迹
    和楠田钱学森是慕名而来的。因为,坐落在洛杉矶市郊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是匈牙利人。可后来的事,钱老自己可能都没想到,自己能成为冯·卡门教授的修生,并且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提升至了他的最得力助手。20世纪30年代初,航空科学还处于襁褓之中。冯·卡门...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